清代書法家 樑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清代書法家 梁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梁同書(1723年~1815年),清代書法家。字元穎,號山舟,晚年自署不翁、新吾長翁,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學士梁詩正之子。

梁同書於乾隆十二年(1747)中舉人,十七年特賜進士,官侍講。著有《頻羅庵遺集》。 梁同書家學淵源。他自幼接觸書法,12歲時即能書寫擘窠大字。初學顏真卿、柳公權,中年以後又取法米芾,70歲以後融匯貫通,純任自然。他習書60餘年,久負盛名,所書碑刻極多。

梁同書工於楷、行書,到晚年猶能寫蠅頭小楷,其書大字結體緊嚴,小楷秀逸,尤為精到。與劉墉、翁方綱、王文治並稱"清四大家"。年九十餘,尚為人書碑文墓誌,終日無倦容,並無蒼老之氣。傳世書跡甚富,小楷書作尤多。著有《頻羅庵遺集》、《頻羅庵論書》等。


清代書法家 梁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清代書法家 梁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清代書法家 梁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清代書法家 梁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清代書法家 梁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清代書法家 梁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清代書法家 梁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清代書法家 梁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清代書法家 梁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清代書法家 梁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清代書法家 梁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清代書法家 梁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清代書法家 梁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釋文:石田看花圖上綴七短句極韻折。花下一壺酒,人與花酬酢。樹上百枝花,花對人綽約。昨朝顏色正新鮮,今朝花覺不如昨。人若無花人不樂,花若無人花寂寞。看花酌酒久遠事,人生如花亦難託。去年花下看花人,今年已漸隨花落。花且開,酒且酌,催花鼓板抱芍藥。醉它三萬六千場,我與花神作要約。又竹莊賞月圖後有長歌雲,少時不辯中秋月,似與常時無各別。老人偏與月相戀,戀月還應戀佳節。老人能得幾中秋,信是流光不可留。古今換人不換月,舊月新人風馬牛。壺中有酒且為樂,杯巡到手莫推卻。月圓還似古時圓,故人散去如花落。眼中漸覺少故人,乘月夜遊誰我嗔。高歌太白問月句,自詫白髮欺青春。青春白髮固不及,豪卷酒波連月吸。老夫老及六十年,更問中秋賒四十。石田蕉林圖,大幅芭蕉一抹青苔滿地,一人把卷偃臥其下,對之真令人忘世。上題李西涯諸公賞之各賦詩,又命杜堇為圖裝成一卷。當宏治時,主上明聖海內昇平,一時名士鹹在詞林,故分韻倡和文酒流連,盛世風流可想見也。卷藏成國公家。上有捧日樓純忠堂印。舊傳孝廟時問內臣,今各衙門官,每日早起朝參日間坐牙門,同年同鄉何時有閒情付短節。又雨山圖小幅,山巒一圍林木聳秀,一人坐茅亭看雨。予舊題之曰:景色空濛樹石如沐。此雨山真面目也。它人寫雨山但以濃墨相襯貼,視此其啻千里見者以為知言。先生自題一詩,隔溪綠樹蔭潺湲,啼鳥春來意思閒。最是高人茅屋底,推窗獨對雨中山。又一幅江深草閣,暑月對之覺新涼滿坐詩云:為愛江深草閣寒,倚闌終日坐忘還。箇中妙境誰應識,閣下溪聲閣外山。吳匏庵少詹時寓居京師之海潮庵側闢園種菊。於弘治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集書且憤且嘆曰:自古四民不相雜處,吾本儒生雖遊心藝事,然適意而已。奈何使人覊致入戚里賓館。研吮丹粉,而與畫史冗人同列乎。此戴逵之所以碎琴也,卻其使不應乃以厚價別購數圖成不知也。成後計偕赴春官謁顯人,顯人喜延之書舍,適見所畫作色如此。昔趙子固與周公謹各攜書畫放舟湖上相與評賞。酒酣子固脫帽以澆晞髮,箕踞歌離騷,幼若無人,薄暮入西泠掠孤山檥擢茂樹間,指林麓最幽處瞪目叫絕曰:此是洪穀子董北苑得意之筆也,亦唯如此等人乃可閱此等畫耳。

款識:右錄退谷銷夏記,山舟梁同書。

清代書法家 梁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清代書法家 梁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清代書法家 梁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清代書法家 梁同書行書退谷銷夏記手卷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