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丁克家庭挤上生娃末班车!过来人:丁克的门槛比你想象的高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在2019年底公布了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我国去年比前年全国新出生婴儿数量减少200万。

中国的生育率持续走低是不争的事实,开放二胎以来,大家并没有”呼呼地生“,甚至有一些30左右的人婚后选择了丁克。

丁克这个词出现在中国,始于上世纪80年代,它像是无牵无挂的代名词,选择了丁克,就像是脱掉了身上厚厚的装甲,从此可以轻装上阵,漫步人生路了。丁克一族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说丁克太自私,也有人说丁克很酷。

事实上,那些20多岁到30多岁选择丁克的家庭,在他们迈入40-50岁的关卡时,大多数人还是选择赶上了生育的末班车,积极备孕,甚至是去做试管婴儿,顶着高龄产子的风险,生下了孩子,开始过着大多数人养育孩子的生活。


中年丁克家庭挤上生娃末班车!过来人:丁克的门槛比你想象的高

选择丁克的四个重要原因

必须要提一下,这里我们讨论是那些主动选择丁克的人,不包括那种因为身体原因想要孩子却要不上的被动丁克家庭。

对于那些主动选择了丁克的夫妻,不外乎以下四个原因:

  • 有严重的生存焦虑。

现在育儿成本越来越高,从孩子出生,到孩子大学毕业,只给孩子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教育的保障,一个普通的家庭至少需要50万,才能把一个孩子养大。

现代年轻人的生存压力特别大,为了养活自己,为了提高生活品质,做着996的工作,加着无穷无尽的班,严重的生存焦虑让他们断了养娃的念头。

  • 经济条件殷实,不担心养老。

中国传统观念就是结婚生子,养儿防老。正所谓:我把你养大,你给我养老。

一些经济条件殷实的人,他们有足够的钱和资源,可以让自己过得富足安乐,并不需要依靠子女给自己养老。对于他们来说,若不用养儿防老,还养儿做什么呢?

  • 想享受二人世界。

有些人希望能一直享受二人世界,不想被孩子牵绊,也没有养娃育儿的一大堆琐事,更不会因为养娃而争吵,就算有一天,二人世界维持不下去了,还可以选择分手,完全不用担心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 对自己严重信心不足。

生育孩子,把孩子长大,是一个大工程,需要持续地投入时间,精力,金钱,是个比耐力的过程,对于有完美主义的夫妻来说,若养不好孩子,还不如不养,不用面对养育孩子时的挫败感和无力感,不用面对自己的不完美。


中年丁克家庭挤上生娃末班车!过来人:丁克的门槛比你想象的高


进入中年后的丁克夫妻为何会反悔?

  • 觉得对不起父母。

中国有句老话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传统意识中,不生育孩子,让家族断了香火,是最大的不孝。

老一辈父母出于传宗接代的想法,或是对子女养老的担忧,都希望儿女能早点生育孩子,自己也了却一桩心愿,不用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子女老无所依。

那些最初选择了丁克的子女,随着父母日渐老去,对没能了却父母心愿越来越耿耿于怀,感到深深的愧疚,最终还是放弃了丁克。

也有一些子女,像央视的著名主播康辉,一直坚持丁克,母亲去世后,他每每想起此事,还是为没能让母亲看到孙儿辈而悔不当初。

  •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需要在发生改变。

年轻的时候,追求个性和独立意识,不想被家庭,被子女牵绊,无孩一身轻,你不用牺牲身材,时间,精力去照顾小孩,不会有育儿的累和困,也不会因育儿而吵架,也不会因婆媳矛盾而结下月子仇,更不需要拼命工作给孩子挣奶粉钱,学费,买房买车,你会少很多压力,你可以活出自己。

可是,随着人年纪的增长,当夫妻相处多年,难免审美疲劳,相看两厌。没有孩子的家庭每天都像是在重复,二人世界变成沉默地各自低头看手机,夫妻可以说的话越来越少,内心的孤独与日俱增。

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后悔丁克,会更希望有儿女绕膝,享受天伦之乐。


中年丁克家庭挤上生娃末班车!过来人:丁克的门槛比你想象的高

  • 从众心理在作怪。

在中国,绝大多数人都会结婚生子,这是一种强大的集体无意识,当我们按大多数人的方式生活时,我们不会觉得自己是异类,会有一种身份上的认同感。

而选择丁克的人毕竟是少数,当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已结婚生子以后,丁克一族会有一种被抛弃感。

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随着年纪增长,我们的朋友圈会逐渐细分,结婚了的和没结婚的会分成两类,结婚了有孩子的和没孩子的会分成两类,没孩子的又会细分为三类,一类是丁克,是主动不要孩子的,一类是暂时不想要孩子的,一类是一直想怀孕怀不上的。而丁克就是最小的那一群人。

社会人群有细分领域,选择了丁克,意味着,你的群体特别小,如果你有从众心理,那就会显得非常孤单,在无法忍受孤立的时候,你会想迫切想要融入大多数人的群体,加入生育大军。

  • 经济条件改善,有了养育孩子的信心。

这主要发生在那些最初经济条件较差,而后来经济条件优越的人身上。

我有两个大学同学,他们毕业后就结了婚,在体制内工作不到两年就下海做起了服装外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因为怕生孩子会耽误事业发展,所以一直没要孩子,到了快四十岁时,两人已经购有多套房产和商铺,基本实现财务自由,自信能给孩子创造优渥的条件,于是放弃丁克,加入生育大军。


中年丁克家庭挤上生娃末班车!过来人:丁克的门槛比你想象的高


不得不说,丁克背后的隐忧

  • 男女差异,导致双方承受的风险不对等

男性的生育期更长,有的男人到了70多岁,仍有生育能力,而女人大多在四五十岁就没有生育能力了。这就意味着,男人的考虑期可以很长,而女人明显是有时间节点的。所以,女人的生育焦虑比男人强得多,因为她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考虑和反悔。

  • 选择丁克,并不会让你的财富增多

丁克家庭没有小孩的刚性消费,生活压力小的同时,他们会对未来生活的目标感和方向感也会比较随意,缺乏挣钱的强大动力,不太愿意为了挣更多钱来改变自己,最终也挣不到太多的钱。

虽说养一个孩子的费用可以高达上百万,但事实上,大多数选择丁克的家庭并不会因为少养一个孩子而在自己帐户上多出一百万。

  • 丁克夫妻若不同步就会面临分手

因为夫妻在决定丁克后的N年里,如果一方改变心意,而一方坚持丁克,婚姻终将解体。我们院里有一对夫妻,男的是大学教授,女的是银行高管,两人经济状况不错,工作也体面,从结婚就一直丁克了十多年,到了女人40多岁的时候,男人改主意了,想要个孩子,但女人不肯,一是本来不想生,二来因为高龄,生育风险大,两人僵持不下,最终离婚,后来,男人找了二十多岁的年轻女人结婚生子。

  • 丁克的契约没有任何保障

丁克是夫妻双方的一种约定,是没有相应的法律可以保障的。虽然有人说夫妻两人可以签协议,约定破坏协议的一方赔偿另一方相应的损失,但法律并不支持这样的协议。也有人说可以去结扎,用这种决绝,自断后路的做法,虽说可以避免将来双方反悔,但若两人中途改变心意,就会是终生遗憾。


中年丁克家庭挤上生娃末班车!过来人:丁克的门槛比你想象的高


别把丁克想得太简单,丁克的门槛其实很高!

讲句实话,选择丁克并不像买衣服那么简单,衣服不喜欢可以退货,可以扔掉,但选择了丁克,尤其是丁克了二三十年,夫妻都进入中年以后,

丁克的后果就会是不可逆的,毕竟人生育的黄金时期就那几年,过了那个时期,要么要不上孩子,要么会有极大的生育风险。

所以,别把丁克想得太简单,丁克的门槛其实是很高的。虽说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丁克,但要把丁克生活过好,并不容易。除非你是以下这三类人。

  • 单身力超强的人

选择丁克,要能忍受得了孤独,如果你能一个人活得自得其乐,不为别人的评价而活,不需要参照物也可以活得有价值感,有尊严,选择丁克这种生活方式,也蛮好。

  • 包容力超强的人

包容力超强,认知弹性超大,既可以享受丁克时的无牵无挂,也可以接受当对方反悔时无奈分手的结局。看得淡,才能拿得起,放得下。

  • 夫妻思想高度一致的人

如果你不想夫妻两人因为是否生育孩子而产生分歧,导致最终分手,那么,要想选择丁克,除非夫妻二人思想高度同步,有同样的决心和自信,可以一直丁克下去。正如知名主持人老梁,他就曾表示,他跟他的妻子是思想高度同步的,就算是到了五十岁,六十岁,他们也不会动生孩子的念头,他们甚至戏称自己为“铁丁家庭”。

如果你不是这三种类型,那么,你一定要慎重对待丁克的决定。决定丁克比决定生育风险更大,因为结婚生育是普遍的共识,是社会的集体无意识,不管养育孩子再难,你会觉得别人也这么过来的,并不会感到被孤立,而一旦决定丁克,你会面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多种压力和不理解。


中年丁克家庭挤上生娃末班车!过来人:丁克的门槛比你想象的高


写在最后

不论是选择生育还是选择丁克,你都是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事实上,不管我们选择哪种方式,哪种人生,都会承担相应的压力和痛苦,遗憾在所难免。人生本就不完美。我们所能做的仅是,权衡利弊,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一旦选择了,我们就得承担相应的后果,不要怨天尤人。


我是虫儿妈妈,一个六岁男孩的妈妈,教育行业工作者,一直在育儿过程中践行正面教育,希望我的育儿心得能解决你心中的困惑,让我们一同前行。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