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单北大街老4号,原来也是开同仁堂的乐家的老铺子?

西单北大街老4号,原来也是开同仁堂的乐家的老铺子?

▲ 民国时期西单北大街4号恒丽号绸缎庄,原本是乐式家族大房的产业,现在是国庆前刚开放了一期工程的西单文化广场。图为1933年1月1日恒丽号全体同人。

同仁堂,三百年的老字号了,其身后站着的是乐式家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他们还做过绸缎生意。其实,开展多种经营在过去也是同仁堂乐氏家族的一个特点。

1918年6月29日,西单牌楼北边不远的西单北大街4号,乐家大房就曾在这里开过一家绸缎庄——恒丽号。但在抗日战争期间,恒丽号不幸被日寇盯上,连房子都被拆改的不成样子。战后几经追讨,却赶上想发战争财的敌伪产业处理局,虽拿回了产业,却也没了下文……

恒丽号绸缎庄的红火出炉

恒丽号绸缎庄,牵头的是乐式家族大房的老六乐钧,一起出资的,还有他的几个子女以及侄子乐佑申和乐佑申的三个弟弟。

乐佑申年轻时曾留学法国,具有洋派思想,他与六叔乐钧都曾掌管过同仁堂的大权,在乐氏家族内势力很大,创办恒丽号绸缎庄那年他刚满30岁,恒丽号绸缎庄的盈亏主要由他来掌握。

西单北大街老4号,原来也是开同仁堂的乐家的老铺子?

▲ 西单北大街西侧的乐仁堂,也是由乐佑申出任经理,在京城的乐家老店里名列第三。

当时,开办绸缎庄可是非常赚钱的买卖。享誉京城的八大祥就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他们也都跟同仁堂乐家过丛甚密。恒丽号绸缎庄选址在西单牌楼旁边,这个地段自古就是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行人车马昼夜往来,络绎不绝,在这里经营当时最红火的绸缎生意,买卖兴旺程度可想而知。

随着恒丽号绸缎庄的买卖不断壮大,其营业面积也得到迅速扩张。到1925年已经拥有前、后两个院落。前院临街有楼房20间,并在临街的楼房前面建有非常精美的铁罩棚。后院有楼房32间,是乐氏家族的自置产业。

被日寇欺凌

1937年七七事变北平沦陷后,恒丽号绸缎庄曾一度暂告歇业。

1939年9月26日夜间,恒丽号绸缎庄门前突然聚集了很多人,还有警察监视、督促,把绸缎庄所有存货、字具及家具物品全部搬出腾空。开始谁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经人辗转相告,才知道是因为日本侵略军看上了这处房产,指使内二区警察署,强行命令恒丽号绸缎庄立即迁出,要使用空房,刻不容缓。在威逼恐吓之下,恒丽号绸缎庄只好仓促雇用200多人,连夜搬运零整货物及家具,忙乱之下,毁损的各项器物就达到2043多万元(时价)。搬出来的东西又无处存放,只好堆置街头。

整座院落全部腾空后,日军一四ΟΟ部队进驻这里。恒丽号的股东本以为没事了,可过了两个月,日本一四ΟΟ部队又派人拿来一份合同,强令与恒丽号绸缎庄订立租约,期限为一年,每月租金为70元。这时候恒丽号绸缎庄的股东们才明白,日本人是要在强占后再进行强租。后来,恒丽号绸缎庄的这座铺面又改为日本宪兵队的驻地,再后来又被改为日伪的一个办事机关。

西单北大街老4号,原来也是开同仁堂的乐家的老铺子?

▲ 20世纪40年代的西单路口,有轨电车从西长安街拐向西单北大街(日伪时期电车靠左行驶),有过路的人力车和行人,路口还有执勤的交警。

1945年春季,日伪机关将恒丽号铺面房的细砖门脸、铁门、铁罩棚、铁栏杆、玻璃门窗以及泥金的匾额陆续拆毁,全部改成粗劣的房屋。仅此一项,恒丽号就损失3275万元(时价)。经过大拆大改,恒丽号绸缎庄的内外部已经是面目全非,一点没有商铺的样子,如果再想营业必须将新盖的房完全拆掉,再投入巨资重新恢复。乐家在繁华的商业区苦心营造的豪华铺面,就这样被日本人糟蹋了。

艰难的追讨索赔之路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了。恒丽号绸缎庄的股东们于1945年11月24日向北平市政府房产清理委员会递交了呈请,声明自己拥有西单北大街4号前部的铺底权,以及后部的房地产权。

1946年3月,恒丽号股东们发现自己的铺房又被国军后勤总部第六兵站总监部招待所占用。这时乐佑申才意识到,要想从国民党当局接收的所谓“逆产”中要回本来属于自己的产业决非易事。经过几次折腾,乐佑申才知道这件事找警察局根本没用,必须要到天津找行政院河北平津区敌伪产业处理局才行。

1946年8月10日, 乐佑申带着相关证据,来到位于天津第一区长春道24号的河北平津区敌伪产业处理局进行交涉,请求该局责令日寇将他们所改建的房屋拆除,恢复原状,由恒丽号收回继续营业。

西单北大街老4号,原来也是开同仁堂的乐家的老铺子?

西单北大街老4号,原来也是开同仁堂的乐家的老铺子?

西单北大街老4号,原来也是开同仁堂的乐家的老铺子?

西单北大街老4号,原来也是开同仁堂的乐家的老铺子?

经多次交涉,恒丽号终于在1947年1月14日得到“到天津洽办领取手续”的通知。经河北平津区敌伪产业处理局评价委员会评估:日本人在铺面院内共增建房屋面积13860平方公尺,估价法币350.6万元,需要由恒丽号的股东们进行“购领”,其余的房屋可以先予以发还,并通知北平警察局予以启封移交。

恒丽号的股东们自然觉得这样不合情理,因为没有人请日本人添建这些房屋,况且添建的这些房屋不但没有使用价值,而且还会对营业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恒丽号的股东们在申请发还自己产业的基础上,提出“请责令日寇将改建的房屋拆去,修复原状”的请求。

1947年7月26日,恒丽号的股东们又派代表向河北平津区敌伪产业处理局发出“据请免价发还日人增建房屋的函”。同时提交了1933年恒丽号股东们在铺号前的合影照片与日本人添建的粗劣房屋进行对比,“乞望河北平津区敌伪产业处理局俯念恒丽号的艰难,请求当局免价发还恒丽号铺房,以便早日复出营业,解除恒丽号目前的困苦。”

1947年11月,河北平津区敌伪产业处理局向恒丽号股东乐佑申发出了最后通牒:“……院内日人添建房产13860平方公尺,兹经本局估计法币350.6万元,由业主备价承购。限七日内解缴中央银行北平分行A/C九号本局专户,带着汇到银行的回单,来天津第一区长春道二十四号本局三组三科办理手续”。

面对当局早已既定的发民难财的用心,恒丽号绸缎庄的股东们知道,无论怎样据理力争的申辩都显得微不足道。为了保住自己的产业,1947年11月13日,恒丽号的股东们只能按照河北平津区敌伪产业处理局提出的价款法币350.6万元,如数交付到中央银行北平分行A/C九号。

1948年5月,恒丽号铺号得到河北平津区敌伪产业处理局的核准发还。恒丽号的股东们虽然历尽周折得到了自己的产业,可哪里还有重打鼓另开张的心思?

老铺号变身大商场

现在恒丽号绸缎庄的旧址早已被西单东北角的巨大百货商场替代,恒丽号绸缎庄的股东们却还对昔日的邻居如数家珍:有紧邻西单牌楼南侧路东的宣内大街144号的天福号(刘记),西单北大街路东1号的永增兑换所、2号的全盛号、3号的天福春(同记)、5号的吴鼎和茶庄以及10号的恒兴祥合记

……如今,他们已经变为西单北大街南口路东的西单文化广场。

西单北大街老4号,原来也是开同仁堂的乐家的老铺子?

▲ 上世纪40年代的西单路口,路东侧还可看到永增银号、天福号的招牌。

西单北大街老4号,原来也是开同仁堂的乐家的老铺子?

▲ 即将在2020年底全面开放的西单文化广场,图为广场改造效果图。图源:北京西城

路西的邻居270号的德丰成、285号衍庆堂、296号的济元药房、303号的中山玉羊肉铺、304号的瑞华阁商店……也已被中国银行的高楼大厦所替代。

西单北大街老4号,原来也是开同仁堂的乐家的老铺子?

▲ 西单路口西北角的中国银行总行大厦(左),2001-2007

置身这现代化的繁华商业街,谁会想到半个多世纪前,这里曾经有个乐家的铺子“恒丽号”和它那一段耐人寻味的曲折故事呢?

· end ·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同仁堂乐氏家族的恒丽号绸缎庄》,《北京市规划建设》,2015年,作者王兰顺 ,有删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