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知道的學習方法很有可能是錯誤的,你真的會學習嗎?

之前,很多教室都會貼著“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之類的標語,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會鼓勵學生要勤奮,要吃苦耐勞。

勤奮和刻苦等,成了學習的必勝法寶,一個學生成績比較好,家長和老師要麼覺得這個學生比較踏實、勤奮,要麼是覺得這個學生有學習天賦,而少有老師或者家長關注成績較好的學生的學習方法。

在網上搜索一下,確實有很多人分享學習經驗,但是這些與其說是學習經驗, 還不如說是個人經歷。這些學習經驗,無外乎都是課前要預習,課上要記筆記,課後要複習之類。

還有很多90後、00後認為,要快樂學習,學習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

這些經驗方法,有多少是正確呢?有多少又是偽科學呢?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本書是《認知天性》,副標題是讓學習輕而易舉的心理學規律,這本書總結了11位心理學前沿認知心理學家,他們經過十年的科學實驗,以及不斷的反覆實踐,總結出了六大重要的學習理論。

有的理論,如果自己從來沒有接觸過,對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也不會有太多的影響,但是一旦接觸了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會改變自己原來對於某件事情的看法,顛覆自己的世界觀。

你所知道的學習方法很有可能是錯誤的,你真的會學習嗎?

正如一位智者所說的,有些事情我們知道自己知道,而有些事情我們知道自己不知道,還有些事情是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在學習這件事情上,很多人都處在第三種狀態,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用錯誤的學習方法,但是卻不知道自己的學習方法是錯誤的。甚至有些錯誤的學習方法是低效的,但是他們還覺得這種方法非常有用。

常見的錯誤學習方法

這些錯誤的方法總結起來有以下幾種。

  1.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有很多人在學習一項技能或者一門知識的時候,都傾向於通過反覆閱讀文本,然後進行集中練習,其實這是一種最低效的方法。

曾經有過一項調查,發覺80%的學生都是採用反覆閱讀的方式來掌握知識。

為了驗證反覆閱讀是否有效,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做了一系列的研究試驗。讓兩組學生同時閱讀一份材料,第一組學生把材料閱讀完之後重新再看一遍,另外一組是隻看一遍學習材料,兩組的學生在看完材料之後接受測驗,看了兩遍的學生確實會比看一遍的學生成績要稍微好一些。不過只需要把測試的時間稍微延遲一下,不論是看了一遍還是多遍,兩組的學生其實都是處在同一個水平。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結果呢?這是因為人的大腦會產生自我欺騙,再通過反覆閱讀,隨著對文本的熟悉程度增加,我們會產生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學習的內容,並且隨著反覆閱讀的次數增加,這種印象會更加深刻。

2.學習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很多學生和老師都認為學習應該是輕鬆快樂的事情,學生在快樂的時候,學習的內容才會記得更牢固,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通過大量的統計研究,人真正的學習時刻是感到吃力的時候,只有當在感到吃力的時候,通過自己的努力所學的知識才能被記憶的更長久、更牢固。

而那些看似輕鬆就能夠掌握的知識,可能更像是在沙子上寫字,今天看似學會了,可能過不了多久就忘記了。

3.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少勞多獲,甚至不勞而獲,可能是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都想追求的。畢竟時間有限,如果能夠快速學會所要學習的內容,自然是一件十分酷的事情。

可是,為什麼會出現“記得越快忘的越快”的情況呢?有的考點在考前自己明明看過的,在考試的時候為什麼就想不起來呢?

其實,這並不是自己沒有記住,而是提取環節出了問題。人的大腦和計算機的原理很像,分為存儲和提取這兩個環節,大腦雖然不能像肌肉那樣,可以通過鍛鍊得到加強,但是負責學習的神經迴路確實會因為提取而得到不斷的強化,提取的次數越過,相應的知識記憶的就越牢固。而如果沒有經過提取,很難產生良好的記憶效果。

你所知道的學習方法很有可能是錯誤的,你真的會學習嗎?


有效的方法可能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方法。

既然上面的學習方法可能是錯誤的,那麼有效的學習方法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第一,考試是最有效的學習策略之一。

很多人都討厭考試,認為考試除了能夠測驗學生的成績之外,沒有其他的好處,甚至認為考試就是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如果不把考試僅僅看成衡量學習效果的一個標尺,而把它看成一種學習方法,那麼在學習的時候會產生比較良好的效果。

正如前面說的,記憶分為存儲和提取兩個階段,而考試是一種主動的提取。通過對於已經學的知識,進行快速的檢索,能夠知道自己那個地方已經會了哪個地方不會,然後把自己的精力放在那些薄弱的環節。同時對於已經掌握的內容,能夠讓大腦重新回憶起來,並得到鞏固和加強,形成新的記憶“溝壑”。

第二,對於學習內容,在時間安排上要有一定的間隔。

人的大腦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就相當於電腦的閃存和硬盤一樣。而要想想長期記憶存放新知識,需要一個鞏固的過程。

在反覆不斷的練習中,記憶的”痕跡”會得到加深,被賦予新的含義,並且和以前的知識(認知)建立起來聯繫。

快速的短期練習,只會產生短期記憶,要想產生持久的長期記憶,則需要不斷反覆的演練。

第三,注意新舊知識的結合。

大腦對信息的存儲,是按照組塊的形式進行存儲。人很容易記住有意義的信息,而會自動忘記那些無意義的信息。

很多成績較好的學生都會有課前預習的習慣,也是這個道理。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能讓知識體系化,為新學習的知識找到一個“附著點”,讓知識不再是雜亂無章的信息,因此更容易被記住。


您在學習中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或者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