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有些風景是需一人去欣賞的

有些路也是需一人去行走的


人生在世,總會有孤單和寂寞

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擁有一顆安閒自在的心

一切隨緣而坦然


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首詞是蘇軾被貶黃州後所作。

作品營造了一個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先是點出一位月光下孤寂徘徊、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隨即輕靈飛動地由“幽人”而孤鴻,使這兩個意象產生對應和契合,使孤獨的形象更具體感人。

世無知音,孤苦難耐,情何以堪?表達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願隨波逐流的心境。


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此首寫羈旅,哀怨欲絕。起寫旅途景色,已有歸路茫茫之感。次闋言書難達意,自己同郴水之自繞郴山,不能下瀟湘以向北流也。語意悽切,亦自蘊藉,玩味不盡。這首詞最佳處在於虛實相間,互為生髮。上片以虛帶實,下片化實為虛,以上下兩結飲譽詞壇。"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千古絕唱。秦歿後坡公常書此於扇雲:"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高山流水之悲,千載而下,令人腹痛。


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是李清照南渡以後的一首震動詞壇的名作。通過秋景秋情的描繪,抒發國破家亡、天涯淪落的悲苦。在結構上打破了上下片的侷限,全詞一氣貫注,著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訴,感人至深。首句連下十四個疊字,形象地抒寫了作者的心情。下文“點點滴滴”又前後照應,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憂鬱情緒和動盪不安的心境。全詞一字一淚,纏綿哀怨,極富藝術感染力。


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唐多令·惜別

【宋】吳文英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

燕辭歸、客尚淹留。

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系行舟。


開篇兩句一問一答,即出以唱嘆,而且鑿空道來,實可稱倒折之筆。愁生何處,正由蕉雨發出淒涼聲響惹起。寫羈旅秋思,釀足了愁情,目的是為寫別情蓄勢。羈身異鄉,又成孤零,本就有雙重悲愁,何況離自己而去者又是一位情侶呢。由此方見“離人”二字具有更多一重含意,是離鄉又逢離別的人啊,其愁也就更其難堪了。伊人已去而自己既留,必有不得已的理由,只是埋怨柳絲或系或不繫,無賴至極,卻又耐人尋味。


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蝶戀花

【宋】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此詞寫閨怨。詞風深穩妙雅。所謂深者,就是含蓄蘊藉,婉曲幽深,耐人尋味。此詞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嘗嘆其用疊字之工;茲特拈出,用以說明全詞特色之所在。不妨說這首詞的景寫得深,情寫得深,意境也寫得深。

暮春時節,風雨黃昏;閉門深坐,情尤怛惻。箇中意境,彷彿是詩,但詩不能寫其貌;是畫,但畫不能傳其神;惟有通過這種婉曲的詞筆才能恰到好處地勾畫出來。尤其是結句,更臻於妙境:“一若關情,一若不關情,而情思舉盪漾無邊。”


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遐景蒼茫,邇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調悽寂。漁翁形象,精雕細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詩採用入聲韻,韻促味永,剛勁有力。

江寒而魚伏,豈釣之可得?彼老翁獨何為穩坐孤舟風雪中乎?世態寒冷,宦情孤冷,如釣寒江之魚,終無所得。作者以自寓也。


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旅夜書懷

【唐】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這首詩既寫旅途風情,更感傷老年多病、漂泊無依的心境。整首詩意境雄渾,氣象萬千。景生情,情生景,用景物之間的對比,烘托出一個獨立於天地之間的飄零形象,使全詩瀰漫著深沉凝重的孤獨感。這正是詩人身世際遇的寫照。


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灞上秋居

【唐】馬戴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臥郊扉久,何門致此身。


灞上為作者來京城後的寄居之所。作者進身無門,困居於此,有感於秋節變換,身世落寞,作此詩慰藉愁情。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一個“寒”字,一個“獨”字,寫盡客中淒涼孤獨的況味。不難想象:一燈如豆,伴著一個孤寂的身影。夜已深了,寒意重重,在寒氣包圍中,燈光更顯得黯淡無力,而詩人孤獨悽苦的心情也隨之更進了一層。


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唐】劉長卿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劉長卿與友人同被貶謫, 同病相憐,於是寫作此詞。黃昏時分猿聲悽切,江邊送客早已四散。江水滾滾一片蒼茫,獨自更覺傷心悲涼。同是被貶逐漂泊,只是您的行程更遠。青山萬里,我真是掛念您的一葉扁舟。


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孤雁

【唐】崔塗

幾行歸塞盡,念爾獨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

渚雲低暗度,關月冷相隨。

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


這首詩題名《孤雁》,全篇皆實賦孤雁,“詩眼”就是一個“孤”字。一個“孤”字將全詩的神韻、意境凝聚在一起,渾然天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