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發展,創新為魂|國家大學科技園能成為夢想的撐杆嗎?

☑ 作者:錢顏文(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研究員)

☑ 原標題:國家大學科技園與創新創業——都市圈創新高地的夢想起點

國家大學科技園以具有科研優勢特色的大學為依託,將高校科教智力資源與市場優勢創新資源緊密結合,推動創新資源集成、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業孵化、創新人才培養和開放協同發展,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融通創新的重要平臺、構建雙創生態的重要陣地、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載體。

國家大學科技園,已經成為都市圈創新高地的新地標。

國家大學科技園的演變

科學園、科學公園、科學園地、科學園區,多以高等學校科研實力為依託,在校園或環繞校園建立的學校與企業合作的科學研究、高新技術開發基地。

1951年,費雷德里克・特曼教授創建的斯坦福研究園,開創了“大學科技園”的先河。

隨後,大學科技園在世界範圍內蓬勃興起,麻省理工學院的畢業生創辦了波士頓128號公路兩側高科技產業區內70%的科技企業;劍橋大學與鄰近城市彼得伯格連接成長達48公里的“高技術走廊”,被譽為“劍橋現象”等。

中國的大學科技園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通過積極改革高校科研體制,把大學的人才、技術、信息、實驗設備、圖書資料等綜合智力優勢與其他社會資源優勢相結合,開展產學研結合、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1988年東南大學建立了國內第一個以大學為主體的科學園——科學工業園。

1989年,東北大學正式創辦了全國第一個大學科技園——東北大學科技園。

1992年北大科學園開始創建,

1994年清華組建科技園發展中心並開始建設科技園,北大方正、清華同方、清華紫光、同濟科技、東大阿爾派等就是隨著大學科技園建設成長起來的。

在科技部、教育部等相關部門及各大學的共同推動下,到2014年底,我國依託142所高等學校,先後共認定了10批、115個國家大學科技園。此外還有一大批由地方政府認定或高等學校自主建設的大學科技園。

2019年11月,科技部會同教育部啟動了十一批國家大學科技園認定工作。

大學科技園的初衷在於轉化創新成果、孵化創新企業。從統計數據來看,2018年,全國大學科技園孵化的企業累計畢業超過1萬個。仍在孵化的企業也超過1萬家,每年新孵化的企業超過2000個。

城市發展,創新為魂|國家大學科技園能成為夢想的撐杆嗎?

數據來源:科技部火炬中心,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不均衡的區域分佈

國家大學科技園分佈在56個城市,依託的大學超過142個,與大學的分佈總體是一致的,主要分佈在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和中部地區,如北京、上海、南京、武漢、長沙、成都、西安等科教名城。

珠三角區域也有一定數量的高等院校,但大學科技園發展相對不足。從大區域來看:長三角40個、京津冀23個、中部地區14個,約佔70%,涉及到的高校近100所。

城市發展,創新為魂|國家大學科技園能成為夢想的撐杆嗎?

數據來源:科技部火炬中心,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雖然大學科技園以大學為依託,但也有例外。沒有明確具體大學支撐的國家大學科技園有4個。分別是:蘇州納米技術國家大學科技園、常熟國家大學科技園、內蒙古國家大學科技園、無錫傳感網國家大學科技園。深圳當時沒有大學,但採取了創新的方法,依託深圳高新區為主體,設立了深圳虛擬大學園國家大學科技園。

部分大學科技園由多所高校聯合支撐,主要彌補單個大學科技支撐力不夠等問題,有些則是強強聯合,比如武漢東湖高新區國家大學科技園(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合肥國家大學科技園(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這些大學科技園的競爭力相對較強。

藤上的瓜長得都差不多

大學科技園的在孵企業,整體上看規模相對較小,收入大體上在300至400萬元左右、員工數量大約是15個人上下。從歷史趨勢來看,在孵企業的收入規模呈現下降趨勢,過去十年中,平均的收入規模大多時候低於300萬元。從員工數量來看,規模也是逐年下降。從早期的20人左右,下降到15人左右。

城市發展,創新為魂|國家大學科技園能成為夢想的撐杆嗎?

數據來源:科技部火炬中心,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區域角度看,孵化企業在創業初期呈現出相似的特徵,特別是在孵企業的年收入規模方面,各個區域之間沒有顯著的差異。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三大區域總體較高,但與中西部地區之間並沒有呈現出顯著的差異。

城市發展,創新為魂|國家大學科技園能成為夢想的撐杆嗎?

數據來源:科技部火炬中心,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低於10%的年均畢業率(是指按照一定評估標準,當年孵化成功的企業佔所有孵化的比例)。在過去發展歷程中,孵化企業能夠成長壯大的比例也不多。大約10%的企業能夠孵化成功,這並不代表著未來能夠存活,畢業後的企業仍然面臨著市場不確定性風險。從2004-2007年的早期階段,在孵企業的畢業率相對較低,2008-2011年的金融危機政策應對寬鬆期,在孵企業的畢業率相對較高,2012年以來總體上處於10%以下。

城市發展,創新為魂|國家大學科技園能成為夢想的撐杆嗎?

數據來源:科技部火炬中心,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失敗是正常的默認選項。除了正常的轉化,也有很多在孵企業失敗或者轉向其他的創業孵化機構。從2004年以來,孵化失敗的企業數量每年都超過畢業的數量,2013年以來,孵化失敗的企業均超過2000家,2018年更是超過了3000家。失敗企業與畢業企業之間的比值接近4,孵化成功率下降到25%。

城市發展,創新為魂|國家大學科技園能成為夢想的撐杆嗎?

數據來源:科技部火炬中心,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不一樣的投入和回報

有投入就有回報。不同區域,對國家大學科技園的重視程度不一樣,投入的資源和扶持力度也不一樣。總體上看,發達地區對大學科技園的投入強度明顯比其他區域的投入強度要高。從場地空間、機構人員配置和孵化基金投入來看,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地區、中部地區的投入相對靠前。北京的場地空間投入面積超過130萬平米,江蘇、湖北、上海、河南等地投入緊隨其後,均超過50萬平米。西部地區基本總體比較欠缺,大多投入不足10萬平米。

城市發展,創新為魂|國家大學科技園能成為夢想的撐杆嗎?

數據來源:科技部火炬中心,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大學科技園的機構人員來看,北京、上海、江蘇投入的人員數量最多,北京超過500人,接近400人,江蘇接近300人。這部分受所在區域的大學科技園的數量影響,北京、上海、江蘇的大學科技園數量最多,投入規模相應較多。

城市發展,創新為魂|國家大學科技園能成為夢想的撐杆嗎?

數據來源:科技部火炬中心,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投入支持孵化企業發展的孵化基金規模來看,長三角地區的江蘇、上海、浙江位居前三,中部地區的湖北、安徽也有較多規模資金支持。京津冀的北京、大灣區的廣東等地,相對來說沒有表現出與其經濟實力相一致的資金規模。可能的原因在於市場化投資基金比較多,彌補了孵化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體現了不一樣的供給結構。

城市發展,創新為魂|國家大學科技園能成為夢想的撐杆嗎?

數據來源:科技部火炬中心,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多投入多回報。從2018年數據來看,在孵企業的總收入位居前三甲的是江蘇、北京、上海,分別達到76億元、48億元和45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接近50%。西部地區大學科技園的在孵企業收入相對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整體的投入與回報之間的相關性。

城市發展,創新為魂|國家大學科技園能成為夢想的撐杆嗎?

數據來源:科技部火炬中心,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但也並不是所有的高投入就能帶來高回報,從投入產出比來看,湖北、河南、新疆等地區的大投入並沒有帶來相應規模的產出。下圖中的藍色色塊大於紅色色塊的區域,表明了區域的投入產出效率相對較低。

城市發展,創新為魂|國家大學科技園能成為夢想的撐杆嗎?

數據來源:科技部火炬中心,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孵企業規模與場地空間存在較強的相關性,北京、上海、江蘇三個區域表現得更加明顯。大學科技園的優勢在於靠近創造知識的空間,形成知識、技術向工程持續轉化和迭代的知識基礎。大學周邊足夠的空間,以及包括孵化基金等相應扶持政策相對重要。

從初創期企業的發展來看,政府給與的孵化資金並非是最重要的,有些區域有孵化基金、有些總體比較薄弱,存在弱相關性。但風險投資資金是必須的支撐要素,如北京等發達地區,除了孵化基金,還有很多其他的資金來源渠道。

城市發展,創新為魂|國家大學科技園能成為夢想的撐杆嗎?

數據來源:科技部火炬中心,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未來的希望

新時代,大學科技園發展面臨新的形勢和要求。

從國家大學科技園的一些投入指標來看,場地空間呈現了逐年減少的趨勢,一方面是由於大學本身發展對空間需求增加帶來的擠壓,另一方面,隨著城市租金價格的增加,空間使用的集約化程度也在提高。

隨著市場化運作的創客空間、雙創基地、創客工廠等各類載體的發展,大學科技園的功能和作用是否會降低?

客觀地說,市場化的創業孵化器相比國家大學科技園在資本導入、社會關係網絡、專業化服務方面更具優勢。但大學有大學的核心優勢,在創新源頭的供給、迭代和隱性知識的傳遞和交流方面,具有天然的便捷性和先導性。

城市發展,創新為魂|國家大學科技園能成為夢想的撐杆嗎?

數據來源:科技部火炬中心,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創新驅動為主的新時代,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品牌效應仍然會發揮特殊價值。未來大學科技園的發展,要將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產業培育緊密結合,要將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緊密結合,要將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與發揮輻射引領作用緊密結合,要將發揮高校的主體作用與加強部門地方的指導和支持緊密結合。進一步提升大學科技園在孵化企業和推動成果轉化和國際化發展的能力。

結語

未來,中國的大學科技園,也會走向分化發展的路徑,長三角、京津冀、中部地區等高水平高等院校密集的區域,仍然是扛起中國大學科技園這一面旗幟的中堅力量,是新技術的發源地、獨角獸的發源地、新商業模式的發源地。特別是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北、四川等優勢區域,必將綻放新的創新之花。

創新文化、創業文化,已經在這一平臺深深紮根。

創新群體、創業群體,已經在這一平臺繁衍生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