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情慾殺不死一個女人

潘金蓮這個藝術形象知名度有多高?我們說一個女人“縱慾”、“好色”、“水性楊花”,基本上可以用潘金蓮這三個字來形容了。


做為《金瓶梅》第一女主角,縱慾不是她唯一的標籤,她陰狠毒辣,貪婪嫉妒,天真輕信,這些複雜的人格構成,被作者描摹得淋漓盡致。尤其是最後的結局,更是令人唏噓不已。

潘金蓮:情慾殺不死一個女人

那麼,潘金蓮真的是死於慾望嗎?


不,慾望從來殺不死一個女人。潘金蓮的悲劇,在她童年時就埋下了種子。


父親是裁縫,可惜早早過世,家道艱難,於是被媽媽賣到王招宣府。


那一年,潘金蓮9歲。在招宣府裡,她學習彈唱、刺繡、化妝,學會一整套用姿色和技藝取悅男人的方法。


15歲時,王招宣過世,潘金蓮又被媽媽賣給張大戶。


張大戶收用了金蓮,很快被老婆發現,然後又把金蓮送給了武大郎。名義上,潘金蓮是武大郎的妻子,實際上卻還是張大戶的偷情對象。


武松的出現,是潘金蓮情感意識的覺醒。她愛慕他,可是她有什麼呢?


她只有從小學會的那一套,用美色取悅男人的方法。


她對人沒有客觀清醒的判斷,對所處的環境也沒有最基本的認知,甚至身處危險時也渾然不覺。


她的天真和矇昧,因為從小被灌輸的那一套淺薄無知又有害的價值觀:男人都是好色的,美貌是女人最強有力的武器。


潘金蓮:情慾殺不死一個女人


潘金蓮的悲劇,在於她持有的那套有毒價值觀,也在於她沒有自我反思的能力。


一個人,若沒有反思自己人生的能力,就永遠無法獲得成長。這是《金瓶梅》整部書,書寫的底層人生最淺薄也最可悲之處。


我們再回過頭看,西門慶死後,大廈將傾,吳月娘手裡握著生殺大權,其他人的反應是怎樣的?春梅嗅到了危險,李嬌兒藉機逃回了妓院,只有潘金蓮,依舊渾渾噩噩度日,“很傻很天真”地等待著男人的救贖。


她可能到死都不明白,自己的風情萬種,為什麼撩不到武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