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盡春華秋月 不如登高望遠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引自辛棄疾詩句)

攬盡春華秋月 不如登高望遠


從山裡歸來,不知道是何種心境,有些煩躁,於是開始折騰一友人,不定時有節制的折騰,終於還是未能盡興。折騰這位友人,是需要時間、心情、信任三個契機,大概此時完全具備了這三個條件。也許賦閒的日子太久,作息的日子混亂,總之,心境不太安然,暫且就稱為焦慮綜合症。

找這位友人閒聊,大概潛意識裡相信,友人不會生氣,自己在安全區域裡遊走。可每當安靜下來,反思自己此舉,自己尚未考慮友人的感受,恣意妄為頗有任性的味道,雖有節制未必考慮友人真實感受。思量一番,自己終需自己拯救,上帝開的窗只適合逃避,直面終需忠於自己的內心,不張揚不氣餒,在順逆風中都能昂首闊步。

攬盡春華秋月 不如登高望遠


或許我該將視線重新轉入書籍,閱讀、閱讀、還是閱讀。與書裡的聖賢辯論一番,找出破綻,同時又能內化一些好的見解提高自我,也不失為一種樂趣,畢竟在高速運轉的現代生活裡,只要有心,智慧其實不遠,因為我們站在一個時代的閱讀制高點,只要願意,書籍任你挑選任你閱讀,此外,如果可以,不斷提高自我的閱讀能力。一直以來總覺得能將英漢兩種語言學好,或許會有另一番全新的風景供自己欣賞,不為別的,只為能讓自己明白事理,識盡滋味亦新生。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引自蘇軾詩句)

攬盡春華秋月 不如登高望遠


“依約相思碎語,夜涼桐葉聲聲”,在寂靜中,一個人的聽覺分外靈敏,能聽到細微的風聲雨聲,也能聽清靈魂之音,亦能輕易進入冥想。近來日子雖清閒,卻不再熱衷呼朋引伴玩耍,轉而思考得靜一靜,每天適當約束自己,避免滑向懶散的邊緣誤己,畢竟一個人若沒有精神力,時間久了,自己都會鄙夷自我。

在閒暇的日子的最需要做得是整理心情,積澱智慧,而後輕裝上陣,瀟灑迎戰。

我不知道,一個人將來的境遇如何,只能站立在現實的土壤上不斷督促自己,好有能力規避風險。自始至終,我相信唯有強大的精神力才能供自我自由選擇,任意行走不著偏差。一個人總要獨自行走很長的一段路,任時光摧殘,意志堅定不屈服不卑亢,像一匹倔強的野馬奔跑在泥濘中依舊笑得猖狂,揀盡寒枝求得良枝。

攬盡春華秋月 不如登高望遠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谷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引自蘇軾詩句)

花有清香月有陰,夜半閒來聊物語。所謂凡事不過追求一自然,自然生長,自然死亡,自然輪迴。人一生趟若從追尋美的角度來談,不過是幾年前閒瞥見的:自然之美、震懾之美、寧靜之美、空曠之美,萬物若能求得此四美,何不若天長地久。“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一生波瀾,終於寂靜無聲,了於此,生於彼,大概幾年之後,我將自嘲自樂自己寫下的文字,也許將撇下,也許將一脈貫通。

備註:2015年12月16日發表於qq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