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打遊戲是誰的錯?

蟲子咕咚


【觀點】

孩子沉迷遊戲是大腦的錯。

如果不採用正確方法讓他改正,那就是家長的錯。

【分析】

如果把現在的孩子進行分類,大體上可有兩類:

一類是玩遊戲的,無論入迷程度如何。

一類是不玩遊戲的,對遊戲不感冒。

他們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區別?根本原因在於他們大腦的認知不同。

對遊戲痴迷的大腦,它的特點是:

l 大腦喜歡即時的回報。遊戲裡設置了種種精彩關卡,通過了就有獎勵,大腦對於這種能儘快得到的回饋非常感興趣,非常有滿足感、成就感,繼而對下一關充滿期待,讓人慾罷不能。

l 大腦喜歡新鮮的東西。智能手機裡有多少好玩的?可能數也數不清,是取之不盡的資源庫。總有新的東西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l 大腦認為自己在學習。電子產品讓人們眼耳手腦並用,各種信息數據撲面而來,大腦以為你在學習,至少在接收知識。但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覺,它與理性是違背的,孩子自己也知道玩遊戲不好,但難以自拔。

難道對遊戲不感冒的孩子,大腦認知機制就不同嗎?

非也。機制相同,但著眼點不同。

遠離遊戲的大腦,它的注意力被別的內容所充實,比如閱讀、做實驗、手工、探究學習、討論、寫作、繪畫、鍛鍊等等,不勝枚舉。

這個時候,大腦的特點是:

l 大腦仍然喜歡即時的回報。除了家長給與的物質或精神鼓勵,孩子自身也有一種認同:無論是哪種學習,都能帶來愉悅,一丁點進步就是收穫,大腦就會覺得受到了獎勵;

l 大腦仍然喜歡新鮮的東西。每天不斷有新的知識需要領略,新的領域需要探究,何談無趣、乏味?知識也是無窮無盡的。

l 大腦仍然認為自己在學習。只不過這是真的學習,不是大腦的錯覺。此時大腦的理性與感性是和諧統一的。

【做法】

家長應該讓孩子的大腦主動建立一種隔離遊戲的屏障。就像那些對遊戲不感興趣的孩子,哪怕遊戲的頁面就擺在眼前,他也不為所動。

對於沉迷遊戲的孩子,這可能需要一個時間過程。

l 不能把遊戲作為一種放鬆或休息方式。孩子可能會說,“我已經學習很長時間了,能不能玩幾分鐘的遊戲?”這種原則不能打破。

l 作為替代,給孩子安排他感興趣的、遊戲之外的事情,這些事情越多越好,越新鮮越好,讓他的注意力轉移,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想起遊戲;

l 讓孩子從遊戲的人際關係中撤離,包括同學圈、共同遊戲愛好而組成的小團體等;

l 清除家庭環境中的遊戲影響,家長要以身作則;

l 多創造一些陌生化的學習情境,結識新的夥伴,讓孩子從原來的熟悉模式中脫離出來。

只要今天比昨天進步一點,那就是一種勝利!


家庭自助遊學


為什麼孩子在接觸電子遊戲時會容易沉迷,回溯孩子的成長曆程,在他/她們小的時候,其實根本不知道電子遊戲是什麼?他/她們天然尋求父母、兄弟姐妹、其他好朋友的陪玩。往往是因為,有些時候我們作為家長圖省事,期望孩子可以安靜下來,把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給了孩子,孩子就會從用手機看動畫片,到點擊探索手機裡的其他按鈕,到發現電子遊戲的過程,也有些小孩是從父母、老人自己玩電子遊戲的時候認識到電子遊戲,並想一起參與到電子遊戲中的。所以,家長有覺察到嗎?電子遊戲不會在小孩子提出陪伴需求的時候,說等一下或者拒絕。小孩子在遊戲中獲得的每一個進步,都可以在遊戲中得到即時反饋和鼓勵,即使孩子失敗了,電子遊戲系統,也會告知孩子,自己的成績打敗了多少玩家。這種即時鼓勵,父母都未必能堅持做到。比如,小孩子趴在地上玩泥巴,凹凸造型,正高興想著和父母分享的時候,父母一聲吼說,你怎麼可以把衣服搞得那麼髒。你看,孩子分享的興趣由此慢慢減弱。

隨著年齡長大,孩子們會通過身邊的同學來認識到其他的遊戲,他們會通過玩這些遊戲,或者看電子遊戲的攻略來彰顯自己的玩家身份,甚至表達自己對網絡遊戲文化的理解,有個學生在諮詢時告訴我,老師,我不玩遊戲,我只是看遊戲的攻略,和同學分享一下。看,孩子們通過電子遊戲在獲得群體的歸屬感。但往往家長看到孩子玩電子遊戲就容易焦慮得不行,想改變孩子玩遊戲的行為就變成了斷網絡、沒收手機、限制時間、投訴遊戲公司等等。但你知道嗎?

這種“嚴防死守”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家長真正要做是,提高孩子的陪伴質量,探討和電子遊戲合理相處的方式。


MISSCHEN


你好,我是路漫漫走遠兮

孩子沉迷打遊戲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

1、孩子父母,孩子父母忙於工作,對孩子的教育缺失,很多父母對於孩子沒有樹立榜樣,自己也是不善於學習,休息時間也是不斷的玩手機,孩子肯定會模仿。

2,學校教育,現階段的學校教育還需要不斷摸索和提高,學業的壓力使得很多孩子的學習興趣發生了變化,變得不願意學。

3,孩子本身因素,因為年齡小,經不起社會誘惑,學習和打遊戲就變得很好選擇,

4,科技的發展,使得玩遊戲的方法跟更便捷,一部手機可以實現。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必須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他們學習,少年強,則中國強!



路漫漫走遠兮


孩子沉迷遊戲是誰的錯 ,其實是誰把手機送到孩子手裡的,我們一邊痛斥遊戲 ,又一邊毫無意識的把孩子引導到遊戲裡面去。

對待孩子 ,用心不是呵斥 ,不是監測 ,不是嘮叨 ,不是責罵 ,不是體罰 ,而是 陪伴和引導 以身作則 ,用心瞭解孩子的需要。

1用心陪伴 從放下手機開始

2用心陪伴 尋找孩子需要的樂趣

3 用心陪伴 引導孩子提高自控力

4讓孩子明白 什麼是重要的事情 什麼可有可無 什麼最珍貴 學會取捨 學會自控 學會追求。




吾不知叔


孩子打遊戲是誰的錯?

站在各子的角度來看,大家都是沒有錯誤的。其實我的孩子也在玩遊戲,還在往遊戲裡充值,但我很清楚這樣做是不對,可解決問題不能強硬,大人要和孩子建立朋友關係,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去玩遊戲,遊戲只是孩子在成長道路上的一個很小的點,如果想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那咱們就要一起和孩子建立朋友關係,真正的得到孩子的認可。



彈琴說愛love


孩子的自制力大多比較差,作為家長可以和老師溝通,家校共管,疏導為主,切忌訓斥,引起孩子反叛心理,制定好時間規劃,每天幾點看書做作業,幾點玩遊戲,慢慢養成時間觀念,提高孩子自覺性,表現好鼓勵表揚,表現不好提出改進措施。可以指定分數表,表現好加分,表現不好減分。積極同老師溝通,掌握孩子在家和學校的動向。


MathPhysics


孩子沉迷網遊,有遊戲開發商的誘因,更與家庭教育缺位息息相關。孩子成長過程中面臨困惑甚至創傷,需要父母扮演好“導師”和“朋友”的角色,倘若家庭、學校不能及時補位,就可能為網絡遊戲讓位


我家驢會端水杯


不單是家長或學校或孩子一方面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原因,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家長及學校的教育,孩子的自我控制力等


栗子山書匠


孩子沉迷於遊戲是父母在孩子成長時陪伴少,疏於監管,責任感缺失,使孩子沒有明確目標,加之外界因素的影響,長期玩遊戲所致。做父母的要防微杜漸。


遠方教育2008


我覺得孩子沉迷打遊戲,首先應該是父母的錯,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家,接觸最多的是父母,如果父母管不到位的話,或父母教育的方式不正確的話,都會影響到孩子成長。孩子在學校,老師更多負責教育知識。孩子沉迷打遊戲可能這也跟時代有關係吧?現在是信息網絡的時代,那孩子肯定對什麼都比較感興趣。像孩子沉迷網絡遊戲這些問題,其實主要還是看父母對孩子教育以及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