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分享一下你所知道的最具有傳奇色彩的一位畫家嗎?

微兒美術


不僅僅是畫家的列奧納多·達·芬奇

我先羅列一下他都做過哪些事,首先《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不用說,所有的人都知道,這是他畫得最偉大的畫作,他重新定義了什麼叫作畫家。其次在天文學方面,他比哥白尼早40年提出日心說,在他的一頁筆記上,有一個角落寫著:太陽不動。這在當時是絕對大逆不道的話,但是他比哥白尼早40年,那時候哥白尼還是一個孩子。

他比伽利略早60年提出月亮並不發光,他開始研究怎麼樣用望遠鏡的方法來觀測月亮,提出這樣的構思;他提出太陽能的應用,並且寫了《論天文》的手稿;在物理學方面,他發明了液壓的聯動器裝置,發現了慣性原理,發展了槓桿理論,他知道了槓桿的力距和力之間的這種關係;同時他認為永動機永遠不可能,他比牛頓早200年提出重力的概念;在光學方面,他第一個提出光和聲音一樣是一種波,而且光速是有限的。

你想當時的人,怎麼會知道光速是有限的,他設計了針孔成像的實驗並且根據人眼球的結構設計光學的儀器;在氣象學方面,他發現了大氣折射現象並且是人類最早嘗試解釋為什麼天是藍色的科學家。

在醫學方面,他是絕對的解剖學專家,人體內部結構圖就是他畫出來的;在生理學方面,他用蠟來了解人腦的構造,去了解心臟功能,瞭解血液循環,他在一個死去的老人家身上,發現了動脈硬化並且告訴我們動脈硬化的原理以及動脈硬化會致人死病。他認為心臟內血管流動的方向和血流的這種狀態,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才被現在的醫生用做手術的方法證明他是對的,他是15世紀的人,所以早了四五百年的時間;在數學方面,他是我們目前知道的最早使用加減乘除符號的人,他終身都在研究畫圓為方的問題。

在建築學方面他是橋樑、教堂、城堡、下水道的設計師,同時他最早提出了人車分流的設計理念;在水利方面,佛羅倫薩的運河網,米蘭的灌溉工程至今還在用,是他設計的;軍事方面,他發明過直升機、飛機、降落傘、機關炮、手榴彈、潛水艇、坦克、起重機和潛水裝備。雖然未必都造了出來,但是那些圖他早早地就都畫好了。我們現在所用的機械方面的這種傳動機制,包括齒輪計算機、機械齒、時速15英里的汽車,他當年造出來過。他做的變速箱就是我們現在所用的汽車變速箱的原理,還發明瞭通風設備、千斤頂、鬧鐘。

在人類十大發明家當中,達芬奇排名第一位。同時在地理學、地質學、生物學、古生物學、哲學、藝術、文學和音樂方面,他都有著極其高的造詣。

你知道達芬奇的每一幅畫,後面有山水有各種地質結構,沒有一個會出現科學性的錯誤,這就是一個偉大的畫家所能夠做到的一切。我在看到這本書以後,我特別想把它推薦給我們所有的書友,你看這封面設計得多漂亮,打開的話是達芬奇的面孔。但是如果用這張透明的硫酸紙合上以後就變得若隱若現,顯得非常得神秘。

我說一定要把這個書講給孩子們聽,原因是,它讓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潛能究竟能夠有多大。讓孩子們知道一個人可以做到多麼得偉大。同時他是人類歷史上最具有好奇心的人,就是一個人的好奇心對一個人來講究竟有多麼的重要,我們來看達芬奇就知道了。

達芬奇在臨死之前的筆記上有一條特別讓人們感興趣的一個記錄,他說一定要搞清楚啄木鳥的舌頭是什麼形狀。你想一個行將就木的七八十歲的老人家,會去好奇啄木鳥的舌頭到底是什麼結構的。各位你們有人想過這個問題嗎?有人思考過啄木鳥的舌頭到底是什麼樣的嗎?但是他始終對這一切都飽含著興趣,所以他是非常愉快地投入地處在心流狀態當中,度過他完美的一生。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達芬奇的一生是怎麼樣形成傳奇的?很多人都曾經猜測過,說像達芬奇這樣的人和愛因斯坦這樣的人都是外星人,或者是從未來穿越回來的人。達芬奇用他的事實告訴我們說:我不是外星人,我只是一個飽含著好奇心,勇於探索的小男孩。

那麼咱們首先說達芬奇這字什麼意思,達芬奇不是他的姓,他叫作列奧納多·達·芬奇。達芬奇的意思是來自芬奇鎮,所以所有來自芬奇鎮的人,都可以叫作達芬奇。因此我們在書裡邊,把他更多的叫作列奧納多,以避免跟他的爸爸爺爺還有叔叔們搞混,所以我們現在知道他叫列奧納多。

列奧納多在30歲的時候,曾經寫過一封求職信,這個書的開頭是從那來的,寫給米蘭的公爵。他想去米蘭打工,在這個佛羅倫薩混的不太好,想去米蘭打工,這封信寫什麼呢?寫的是:“我善於製造各種各樣的武器,因為他知道這些公爵們喜歡製造武器。我善於修城堡,我善於修路,我懂水利設施,我懂各種各樣的東西。前面說了一大堆實用的這些技能,最後留了一句話說:我也會畫點畫,而且我畫畫的技術不比任何人差,你相信我。”就用這封求職信去向米蘭的公爵求職。

事實上你會發現他最擅長的事,其實就是畫畫,他這一輩子能夠被我們今天收集到的大概有7200多頁的筆記。這些筆記能夠證明,他是一個特別好奇的人,他每天的日程安排全部都記在筆記上,他抓住一切機會,向各式各樣的專業人才請教他們專業的問題,所以他每天生活在提問和探尋之中。

這7200多頁的筆記,全都成了藝術品。因為你知道達芬奇,畫畫很漂亮,他隨手寫的東西都非常得美。所以喬布斯曾經大力地收集過達芬奇的筆記,比爾蓋茨花大價錢買過他很多的筆記。目前我們能夠找到的大概只有7200多頁,這個只佔到達芬奇所有筆記的不到1/4。

而且你知道他那時候記筆記跟我有點像,這張紙要寫滿。為什麼呢?因為那時候的紙特別貴,所以邊邊角角全都寫得滿滿的,不會留空,不會前面空兩格。而且達芬奇是左撇子,他寫的文字特別有意思,是鏡像文字,什麼是鏡像文字?就是反著寫的字。所以他寫的字你正面看不認識,必須拿個鏡子放在那,從鏡子裡邊看才能看到那個字到底寫的是什麼。這是特別有意思的特徵,所以後來很多人鑑定達芬奇的畫,也會去了解他的指紋,他的簽名等等。

達芬奇是1452年4月15號,那是一個週六,晚上10點鐘出生的。可見他們家人都有記錄的習慣,他的祖父把達芬奇出生的時間非常準確地記錄了下來。

他是一個私生子,幸虧是一個私生子,為什麼說幸虧是個私生子?因為在那個時代,是一個私生子的黃金時代。很多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幾乎都是私生子,原因是什麼呢?我們可以探討一下,在這些家族當中,私生子的反脆弱性更高,什麼叫反脆弱性更高呢?就是如果這個家族特別好,發展得很繁盛,我可以說我是這個家族裡的人,然後跟著一塊兒沾光。如果這個家族倒黴了,這個家族要滅亡了,我說我不是這家的人。所以私生子的存活要比一般的家裡邊的長子長孫更好,還有就是如果是嫡親的這些子孫,你必須得去接受拉丁文的教育。

所謂拉丁文的教育是什麼?就是要去上教會學校,如果上了教會學校,滿腦子被灌輸的全部都是教會思想。但是因為你不是嫡生的,所以你不能有這個資格上拉丁文的學校,你只能最多被送去上算盤學校,什麼叫算盤學校?就相當於我們今天講的,是一個技校。

達芬奇最得意的就是整天跟別人講:“我沒上過學,我的大腦不會被宗教所束縛。”這是一個因禍得福的事,更重要的一點是隻有嫡親的孩子,才必須繼承父親的行業。你們知道那個時候都是行會制度,有的人家裡邊修鞋,像康德家裡邊就是搞馬具的。家裡邊只要幹這行,祖祖輩輩都是幹這行。

達芬奇的爸爸是個公證員,公證員是一個非常好的職業,這個職業能賺很多錢,在當地的地位也很高。但是如果達芬奇是他嫡親的孩子,他就需要繼承他爸爸的這份工作,就要成為一個默默無名的記賬員。歷史上可能有無數個記賬員,在一開始的時候,達芬奇周圍的人可能會覺得:你看這孩子多可憐,這孩子不能當記賬員。

但是正因為他不能當記賬員,他成為了一名畫家。雖然他是非婚生子,但是他的爸爸很愛他。他的爸爸給他很多的機會,他爸爸從他很小的時候就發現這個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畫畫?所以他爸爸送他去跟別人做學徒,就是從做畫畫做雕塑開始的。這是一開始我們說,幸虧是一個私生子。

他是實驗的信徒,這個是達芬奇很早期的一個簽名,他在簽名上寫:“列奧納多·達·芬奇——實驗的信徒。”這在當時是非常革新的,因為那時候沒有伽利略,我們是在伽利略以後才知道凡事要做個實驗才知道。但是達芬奇比伽利略早60多年,在那時候達芬奇說我只相信實驗,你別跟我說教條,你說這是柏拉圖說的話,這是蘇格拉底說的話,不行,我得經過實驗來證明我才相信。

所以他的簽名是:我是實驗的信徒。他童年有一個早期記憶,特別有意思。他跟別人講過,他說他晚上做夢,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也可能是真實發生的,因為他太小了。他看到一隻鳶鳥,鳶鳥就是比鷹小一點,比燕子大一點,那個尾巴像燕子一樣可以張開的,一個鳶鳥飛過來,然後停在他的臉上,把那個尾巴塞到他嘴裡邊撲騰。

這有可能是一個真事兒,也有可能是一個孩子的夢境,他分不清他就跟別人講這件事。這件事講了以後,弗洛伊德就來分析了,因為弗洛伊德是分析夢境的。所以弗洛伊德專門寫了一本書,研究達芬奇的夢境,並且說這就是為什麼達芬奇會成為同性戀的原因,分析了一大片書。事後有很多科學家說這個夢反映出來的根本不是列奧納多·達·芬奇的內心,而是弗洛伊德的內心,這完全是一種心理投射。

還有一個場景是達芬奇說,有一次他走在一個山洞裡邊,山洞非常黑,非常深,他當時不知道為什麼有一種深深的恐懼,他覺得我應該走進去但是又覺得害怕,因為不知道里邊會飛出什麼東西來。在那個山洞門口不斷地徘徊,不斷地猶豫,最後好奇心戰勝了恐懼,他鼓起勇氣走了進去,在山洞裡邊發現了一頭巨大的鯨魚骨化石。你們想想看,這對於一個年輕人的價值觀會有多大的震驚,後來有人說可能是瞎編的吧。結果當人們去考證的時候,發現佛羅倫薩附近真的有大片的鯨魚骨化石,所以很有可能這是他真正經歷過的一件事。所以這件事情給達芬奇的好奇心帶來了極大的衝擊,他這一輩子可能都會更加的好奇。

這是他最早期的兩個非常重要的意向性的經歷,接下來12歲的時候,因為達芬奇的媽媽,不是他親生媽媽,就是她爸爸的這個夫人去世,然後家裡邊遭遇了一些變故,他的爸爸決定帶他離開芬奇鎮,然後帶著12歲的達芬奇來到佛羅倫薩。這是1464年 ,他是12歲,他在佛倫薩一共待了18年,也就是說他從12歲待到了30歲,都是在佛羅倫薩。

佛羅倫薩這個地方為什麼了不起?大家需要去讀一本書叫作《美第奇家族》,這本書我不打算講,因為確實知道這本書的人並不多,但如果你對於文藝復興有興趣,你想要知道人類歷史上為什麼會突然在意大利這個地方出現文藝復興?你就必須得了解《美第奇家族》。

美第奇家族是當時佛倫薩的統治者,他們家族當中出過兩任教皇,然後他們本身全是銀行家,所以當時應該是世界首富,特別有錢。佛羅倫薩當時大概有4萬人,這裡邊有一百個家庭是極其富有的家庭,而剩下的人就是為這一百個極其富有的家庭服務。

有這一百個極其富有的家庭,他每天忙著幹嘛呢?就是玩,就是各式各樣的巡遊,各式各樣的慶典,然後各式各樣變著法的讓大家開心。因為美第奇家族實在是太有錢了,他們拿錢出來就去贊助各種各樣的雕塑,贊助繪畫,贊助各種各樣的建築。所以在那個時候,滿大街的人最興奮的事兒就是異業合作。一個數學家,一個漆匠,一個金匠,一個雕塑家,大家湊在一塊說咱們能不能搞點新東西出來,能夠搞點新東西出來,就有人買單。因為每天都有慶典,每天都有好玩的東西。

12歲的時候,當達芬奇來到佛倫薩的時候,正好是洛倫佐美第奇繼位的時候,洛倫佐被稱為偉大的洛倫佐,就是他是美第奇家族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物。他是最喜歡贊助藝術家的,這麼一個人物,因此你知道在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時候出現了。那麼多像列奧納多·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菲爾這樣的文藝復興三傑。他們都是在佛羅倫薩這一片沃土上成長起來的。

那大的歷史背景你要想了解的話,我們講過一本書叫《絲綢之路》,就是《絲綢之路》中間講到一段說意大利城邦開始崛起,就是在這個時候。所以他來得恰到好處,在這個時候有兩個人對他影響很大,一個叫作布魯內萊斯基,一個叫作阿爾貝蒂。布魯內萊斯基就是佛羅倫薩大拱頂教堂的設計者,他設計了非常多偉大的建築,而這個阿爾貝蒂是一個文藝理論家,提出過很多很棒的文藝理論。

根據考證,達芬奇應該沒有見過他們,因為年紀差別很大,但是達芬奇深受他們的影響。比如說阿爾貝蒂曾經講過一句話,我相信對大家有啟發。他說一個人必須在三件事情上風度翩翩,哪三件事?走路、騎馬、言談。

一個人必須在這三件事上風度翩翩,就跟我們過去孔子講,禮樂射御書數一樣,這五件事你必須得會。所以達芬奇一直到他自己七八十歲的時候,他還在跟別人講這句話,就是一個人要在這三件事上風度翩翩。他自己也做到了,每次當晚年的達芬奇走在大街上的時候,就像一道風景一樣,當他跟別人說話的時候,大家就會覺得很美好。因為他始終強調走路、騎馬和言談,這三件事一定要做到風度翩翩。

然後14歲的時候,他的爸爸讓他拜師,在委羅基奧的門下。委羅基奧是一個雕塑家,曾經雕塑過大衛的雕塑,不是米開朗基羅的那個大衛,而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的樣子的一個雕塑大衛。有很多人認為那個十二三歲的大衛雕塑,可能就是按照達芬奇當時的樣子雕出來的 ,因為長得是有點像的。達芬奇顯露出他的繪畫天分,在一件事上能夠看得出來,他爸爸替他攬活,因為他爸爸有些人脈資源,就給他攬活,說讓兒子掙點錢。

當時很多農民要畫盾牌,他們需要一個盾牌,他爸爸就說你給畫個盾牌掙點錢,結果達芬奇就畫了一個龍,這個龍綜合了馬、狗、蟋蟀和公雞,就把各種各樣蚯蚓,各種各樣的動物的特徵綜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非常奇怪但是非常兇猛的一個形象。一個龍的盾牌放在那,他爸一看說畫太好了,不給了。他爸就沒有把這盾牌拿去交貨,在市面上隨便買了一個盾牌給別人。

他爸爸好幾次收藏他的東西,你想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子畫的東西,他的爸爸捨不得賣,留下來。因為確實畫得太好了,達芬奇對於創造新物種有很多的想法。他的筆記裡邊都寫過,怎麼樣去創造一個沒有見過的新物種,但是它一定是源自於對生活當中的那些動物非常細緻的觀察。

在1472年的時候,達芬奇因為20歲了,他已經可以出徒了。這個時候他可以選擇自立門戶,也可以選擇接著在委羅基奧的工作坊裡邊繼續工作。達芬奇選擇了留下來跟他的師父一起工作,這個時候他們倆合著了一幅畫,叫作《托比亞斯與天使》。

在《托比亞斯與天使》這幅畫當中,達芬奇所畫的只有兩樣東西,一個是腳邊奔跑的小狗,一個是託比利亞手中提的那條魚,就這兩個東西是他畫的。我們在屏幕上應該可以看到這幅畫,但是我更希望大家在書裡邊看,因為在書裡邊你可以細細地看。這個書裡邊的畫印得非常的精美,你可以對照著書裡的文字,慢慢地去體會那幅畫到底有多美。

我們現在人就會想說,你怎麼知道那幅畫哪部分是誰畫的呢?你放心,這些藝術家和科學家早就做了這樣的探索。那隻小狗和那個魚的畫法是典型的達芬奇畫法,也就是說他用到了達芬奇所喜歡用的多層薄油彩的這個手法。還有他的手指塗抹的習慣都能夠證明,只有那兩個地方是達芬奇畫的,而剩下的部分都是他的師父或者他的師兄弟畫的。這是完全不一樣的,而達芬奇畫的那隻小狗是接近透明的,原因是他是在師父已經畫好的稿件上去畫了那隻狗。就算是保留了背後的透明的那種感覺,依然會讓那個小狗顯得活靈活現,這是我們能夠看到達芬奇最早的作品的呈現之一,和他的這個師父合著。

接下來他們倆又合著了一副很著名的作品叫作《基督受洗》,《基督受洗》當中,最左側的那個聖潔的天使是達芬奇畫的,以及基督的腿和他腳下的水,這部分是達芬奇畫的。也是有科學和藝術的證明,能夠證明這一點。這兩個天使放在一塊,大家拿眼睛一對比就能夠看得出來。委羅基奧畫那個天使非常驚詫地看著達芬奇畫的天使,那個意思似乎就是在說:你怎麼被畫得這麼好。所以從這幅畫以後,委羅基奧再也沒有畫過畫,就是委羅基奧看完了他和他徒弟畫的同樣一幅畫以後,完全心灰意冷了,說我以後不用再畫了。

果然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拿起過畫筆。在這幅畫當中,你看到基督受洗的那個腳,踩在水裡邊,水中的漣漪產生的波紋全部都帶著動感。所以通過這麼一副早期的作品,人們說達芬奇已經重新定義了什麼叫作畫家。這就是極其有天分又極其努力的一個畫家嶄露頭角。

再之後他們又在委羅基奧的工作房裡邊,他畫過《天使報喜》、《聖母像》還有《吉內夫拉·德本奇》這些畫作。1477年,列奧納多·達·芬奇決定自立門戶,成立了自己的作坊,他的作坊最主要是由他爸爸幫忙,他爸爸經常給他介紹一些活。但你知道最可笑的是什麼嗎?一共就接了三個單,這三個單裡邊有一個從來就沒有開始過,有兩個根本就沒有完成,半途而廢,所以他的這個工作坊,幾乎是完全不賺錢的。但是這個過程當中有一副偉大的未完成的作品,被人們稱作是繪畫史上最偉大的未完成作品,叫作《博士來拜誕生》。今天人們能夠看到的還是它的那一副素描打底,畫了一半的那種狀態。但是人們能夠看到這幅畫的願景是多麼的偉大,構思是多麼的奇巧,所有的人物的形象是多麼活靈活現。

但是達芬奇從頭至尾,從20多歲到死,也沒有把這幅畫畫完。當時達芬奇的拖延症就已經出了名了,就是所有的人給他下訂單,大家現在能夠看到,當時教會向他訂《博士來拜》這幅畫時候的那個合同,合同是:我會付你錢,但是你得墊付這個水彩,你得墊付畫板 ,墊付一些東西,為什麼呢?

你不墊付你就沒有金錢壓力,你就根本不好好畫,大家都知道他不好好交活是出了名的。這個付款的方式也很奇怪,是要求達芬奇先要付一筆款給村裡邊的某一個人,然後教會再付一筆款給他,買回來那個人賣給達芬奇的東西,用這樣的方式來付款。到最後說如果你拖欠的話,你還需要欠我們什麼東西,然後在那個合同的角上寫著:列奧納多欠教會一桶紅葡萄酒。

就到最後這畫沒畫完,他反倒倒欠了教會一桶紅葡萄酒。所以達芬奇是非常絕望,他相當的自責,他對自己沒有能力去完成一個作品有著極大的厭惡。你看他說,在他的這個筆記上他曾經寫過:我們從不缺少計量這些苦日子的工具,如果這些時光給世人留下,任何關於我們的記憶,他們就沒有被虛度,我們也應該為此感到慶幸,告訴我究竟做過什麼,告訴我,告訴我。一個年輕人不斷地鞭策自己,而且他一度寫下了痛苦的吶喊:“我原以為我在學習如何生活,其實我一直在學習如何死亡。”

他還曾經在紙上抄過一段但丁的地獄篇裡的話,是關於拖延症的。但丁在《神曲》的地獄篇裡邊說:“改掉這懶散的毛病吧,”老師說,“沒羞恥的人!坐在羽絨墊子上,躺在毯子下面,如何揚名天下,沒有聲名人生就是虛度,在世上留下的偉績,猶如水中的泡沫或風中的煙霧。”

就是達芬奇也知道自己特別沒救,他覺得自己真的是不好好跟人交活,不是一個好的商人,但他的確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就是他的所有的拖延都在於他希望這份這個作品完美。包括《蒙娜麗莎》到最後也沒交活,《蒙娜麗莎》達芬奇畫了幾十年,到他臨死之前幾天,還在畫室裡邊修改,就是他沒有認為說,這是別人託付給我的,我要到點就要交回去,沒有這個需求。

在這個階段,達芬奇曾經畫過一幅叫作《聖傑羅姆》,這幅畫就是一個聖徒很飢餓的那個樣子,渾身的肌肉都能夠看得到,但是在這幅作品裡邊有一個問題,就是他的胸鎖乳突肌是畫錯的。達芬奇因為在那個時候還沒有進行過人體解剖,所以他的胸鎖乳突肌畫的應該是一塊。達芬奇在後來的很多實驗作品當中畫的都是一塊胸鎖乳突肌,這說明在他沒有做人體解剖之前,他的畫法都是錯的。

但是後來人們看到《聖傑羅姆》這幅畫的胸鎖乳突肌變成了兩塊,為什麼呢?經過考證認為,達芬奇一輩子都在修改這幅畫。就是一直到他做完了人體解剖,充分地瞭解了人體的結構以後,他把他早期的畫作拿出來,又重新進行了修改。而在這個階段當中,達芬奇開始研究大腦和神經是如何將情緒轉化為運動的,這個話題對於達芬奇來講是終身的話題。他為什麼那麼關注大腦,那麼關注神經,他甚至研究人的嘴唇的開合,這都跟繪畫有關,所以他畫出來的畫作,完全沒有生理學上的問題就在這,這為後來畫《蒙娜麗莎》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礎。

在30歲的時候,達芬奇實在覺得佛羅倫薩混不下去了,因為他始終給人不交活。恰好這個時候,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要派一批藝術家到米蘭去,可能是外交行動。當時達芬奇被派到米蘭去的身份不是畫家,不是雕塑家,是音樂家,因為他的確是個音樂家,他發明了很多的樂器,他作為宮廷樂師,被派到了這個米蘭。在米蘭遇到了,我們前面所講的給盧多維科公爵寫的那封求職信,他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這個關照,給予更多的機會。

有一個小事很有意思,就是達芬奇在從佛羅倫薩去米蘭之前,他就預估了一下這個路程有多遠,他從來沒有去過,但是他估得相當準確,跟實際的狀況沒有多大的差別。更有意思的是,他自己發明了一個里程錶,這個里程錶是根據車輪轉的轉速,轉多少圈記多少數,然後用這個里程錶準確的測量了從米蘭到佛羅倫薩的距離,而且跟今天的距離一樣是準確的。

你說這人多閒得慌,就你作為一個音樂家,你去出差去了,你還要順便測一下這到底多遠,難以理解。你難以理解這個人的生活怎麼會有這麼大的熱情,他測了里程錶,然後去到了米蘭。米蘭當時比佛羅倫薩要大,米蘭有125000多人,而且米蘭和佛羅倫薩不一樣的地方在於米蘭是宮廷統治,它依然是宮廷統治。佛羅倫薩是共和制,是大家選舉,最起碼錶面上大家選舉。雖然每次選的都是美第奇家族,但是它還是選舉的。但是米蘭是宮廷制,盧德維科公爵剛剛殺死了自己的侄子,篡奪王位,他是一個相當殘暴的有政治手腕的人。

在他剛來的時候,達芬奇求職的目標是成為一個軍事工程師,他給盧德維科公爵設計了刀輪戰車,就前面是那種巨大的旋轉的刀輪,後邊是一個人駕著車。然後巨弩需要好多個人來拉的巨型的弓弩,設計了坦克,機關炮還有蒸汽炮。但是似乎盧德維科公爵從來沒有把它做出來過,因為它的確都比較匪夷所思,在這個過程當中,他養成了特別多收集的習慣,就是我們說的寫那些筆記的習慣。

甚至在筆記裡邊,我們能夠看出來他當時最主要的工作是什麼。他經常需要給盧德維科公爵的夫人放洗澡水,他需要去規定說幾份熱水,加幾份冷水兌出來的溫度,恰好是公爵夫人最喜歡的這個溫度。連這些東西都要用科學的方法來進行,另外一個最主要的身份是宮廷藝人。宮廷藝人這個活,大家不要覺得它只是一份工作,宮廷藝人需要極高的發明的能力,因為宮廷裡這些人每天閒著沒事,就要看新鮮的,所以發明了特別多各式各樣的樂器。包括我們今天看到的類似於鋼琴這樣的,這邊是鍵盤,那邊是打擊樂,都是他當時發明出來的東西。

而且他需要創作怪誕畫,達芬奇創作了一系列的怪誕畫。就是把人畫得歪七扭八的,頭上長個犄角,男的化成女人的頭像。這種怪誕畫在當年是很好的娛樂活動,就大家一看達芬奇畫那怪誕畫,就是我們今天的漫畫就笑,感覺好玩。更重要的一件事是晚上做脫口秀,達芬奇要在宮廷裡邊,在別人吃完了飯之後,給大家講笑話,講脫口秀,講完大家覺得好好笑,所以他那時候是全方位出擊。

而且在那個時候米蘭的街頭,已經認為達芬奇是一個令人著迷的人。首先他穿衣服很好看,他穿的全是色彩鮮豔的衣服,他不會像別人那樣把自己裹成黑色或者灰色,他穿得非常鮮豔。他吃素,一點葷腥都不沾,據說達芬奇的善良到什麼程度,跳蚤跳在身上他也不打,他把跳蚤撥開,他不忍心打死一隻跳蚤,就是這麼一個心地善良的人。

在米蘭這段時間裡邊,他畫出了著名的《維特魯威人》。當我說《維特魯威人》的時候,可能很多人不以為意,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但是如果你看到這張畫,你就會知道我們今天只要講到宇宙,講到神秘,講到科學,我們都會用到這張畫,這張畫叫《維特魯威人》。

維特魯威是一個公元前80年左右的思想家和發明家,維特魯威曾經提出過一個概念:古人稱人是一個小世界,這個稱呼恰如其分。因為人的身體就是一個模擬的世界,維特魯威這個類比應用在廟宇的設計中,他規定建築的佈局應該反映出人體的比例,就好像人體平躺在平面設計圖上一樣。一開始他寫道:下巴到額頂的距離應該是身高的1/10,又寫了很多類似的註釋,腳長是身高的1/6,前臂為身高的1/4,胸部的寬度是1/4的身高,其他的身體部位也有它們的對稱比例。正因為遵循了這些比例,那些古代的畫家和雕塑家才能流芳百世,所以在更廣泛的意義上,維特魯威所尊奉的信念,人體比例與設計優良的妙語,甚至與宏觀世界之間具有可比性,成了列奧納多世界觀的核心。

就是我們中國古人講天人合一,你得從你身體的全息狀態瞭解到整個世界的全息狀態。所以那個時候有很多包括達芬奇的很多朋友,都畫著各式各樣的維特魯威人。就是怎麼樣把一個人的比例和幾何完美的結合,但是隻有達芬奇畫的這幅畫,既具有科學性又具有藝術性。

我們來剖析一下這幅畫,這個手稿現存於威尼斯學院美術館四層的一間密室裡邊。因為它如果長時間曝光的話就會褪色,所以很少人能夠看到這幅畫的原件。和他的朋友們版本不一樣,列奧納多畫得極為精細,它的線條不像草稿那樣充滿試探性,相反,他篤定地在紙上畫出像雕刻一樣的線條,筆法力透紙背。看得出他已經進行了非常認真的構思,因此一筆一畫盡在掌握,他不是像拿鉛筆打草稿那樣輕輕的畫,他是一筆下去就到位了。

在動筆之前他已經確定了圓形的底部應該與正方形的底部相切,但是比正方形更高更寬,他用圓規和三角板,畫出了圓和方形,然後讓人的雙腳,穩穩地站在他們之上。最終根據維特魯威的描述,人的肚臍是圓形的圓心,而他的下陰在正方形的中心。在這幅手稿下面,達芬奇做了一個註釋,他說:雙腿分開直到頭部下降的高度為身高的十四分之一,抬起雙手直到伸出的手指碰到頭頂的水平線。這時伸展的四肢中心就在肚臍,而雙腿之間的區域將是一個等邊三角形。

這幅畫畫出來以後,人們會看到這個人似乎在運動狀態中,充滿著生機與活力。就像列奧納多研究過的蜻蜓一樣,列奧納多讓我們感覺簡直是親眼看到了人物的雙腿在交疊,伸出併攏一樣,他的雙臂好像在振翅飛翔,除了用陰影線襯托軀幹部分,它全身充滿了動態。儘管動感十足,他依然讓人感覺自然輕鬆,唯一有點奇怪的是它左腳的位置,它向外翻轉,是為了作為尺寸的參照,列奧納多的《維特魯威人》呈現了一個藝術與科學融合的瞬間。

這種融合讓凡人的心智有機會去探索那些永恆的問題。我們是誰?我們如何居於宇宙的宏大秩序之中?它同樣象徵一種理想的人文主義精神,頌揚個體的尊嚴、價值和理性思維,赤裸裸地站在地球宇宙的交叉點上。我們不僅在方圓之中看到了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本質,還有我們自己的本質。這一段原諒我,我得念原文,因為我覺得我自己描述不出來這麼高的境界。

據說,維特魯威人當中的那幅畫像,是列奧納多的自畫像,那時候他還沒有開始蓄起他的大鬍鬚,他是一箇中年人的這個形象。這是他在米蘭的時候所畫的最重要的一幅畫。

在米蘭的時候,他還開始研究科學和發明。因為要研究宴會上的設計,所以他去研究鳥類,研究飛行, 去設計飛行器,造出了千斤頂和各種大型機械。因為他整天都要去策劃很多大型的演出,所以他需要研究大量的大型機械,包括千斤頂就是在那時候發明的。

同時他開始展開了自己在數學和科學方面的研究,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他開始進行解剖學的研究,這是達芬奇曾經畫過的一副頭骨的結構,他把頭骨分成了好幾層,兩邊不同的畫出來。這幅畫不僅僅是一副科學上使用的解剖圖,它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因為它是達芬奇畫的。在1489年的顱骨繪稿當中,充滿了獨創性,完全不同於現存的同時期插圖,而且遠遠的超越了它們,以至於看起來完全不像那個時代的作品,跟現在拍出來的照片差不多。

在左側顱骨的旁邊,列奧納多畫了人類的四種牙齒,還在註釋裡寫到了:“一般有32顆牙齒,包括智齒。”就目前已知的情況而言,它是歷史上第一個完整描述人類牙齒構成的人,連他畫的牙根也近乎完美。“上面的6顆磨牙每顆有3個牙根,其中兩個在頜骨的外側,一個在內側。”他寫道。這證明他曾切開上頜竇,確定牙根的位置,要是沒有這麼多值得為後人紀念的作為,列奧納多本可以被尊為牙科學的先驅,你可以說他不是個畫家,他是個最早的牙醫,這都有可能,但因為他實在可以被紀念的東西太多了。

為什麼達芬奇在這個時候開始做人體的解剖?他在準備畫一個作品,叫作《最後的晚餐》。所以接下來我們要講《最後的晚餐》是怎麼回事。

1494年的時候,盧德維科公爵委託達芬奇畫一幅畫,這個畫畫在哪呢?這幅畫要畫在聖瑪麗亞感恩教堂的餐廳裡邊。就是每天那些修士們去吃飯的時候都能夠看到一副聖潔的畫。達芬奇選擇了“最後的晚餐”這個主題。這幅畫從1494年一直畫到1498年,拖了整整4年多的時間。中間那個修道院的院長已經受不了了,很多次跑去找盧德維科公爵抱怨:“不行,把那個地佔著,一天到晚地畫,一天都畫不了幾筆,我們都受不了,整個被他打擾的修道院都亂了,怎麼辦?”後來盧德維科公爵就把達芬奇叫去跟他談,說能不能加快點,怎麼這麼慢?達芬奇說:“我現在還剩2個人物的形象,沒有想明白,一個是耶穌,一個是猶大,如果這個院長再催的話,我就考慮用他來畫猶大。”從此以後院長再也沒有催過,然後拖了整整四年的時間,最終這個等待是值得的,就是畫出了這幅《最後的晚餐》。

要不要聽一下《最後的晚餐》應該怎麼解讀?應該聽一下,我覺得這個是特別棒的,所以咱們應該拿出篇幅來了解一下。

所有的等待都沒有白費,最終作品成了歷史上最引人入勝的敘事性的繪畫。它體現出了列奧納多方方面面的傑出才華,別出心裁的構圖,不僅顯示出他精通自然和人為透視的複雜規則,還說明了他在必要時也能靈活地通融。

從任何一位門徒的手勢中,你都能一眼看出列奧納多表現動感的才能,他聞名於世的通過身體動作來表達內心活動的能力,也躍然紙上。就他捕捉到了一個瞬間,有很多人說他像快門一樣,把那個瞬間給捕捉下來了,但其實這個提法是貶低了列奧納多的這個畫作。它表達的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列奧納多的繪畫描繪了眾人在聽到耶穌發言後的反應,耶穌告訴聚在一起的門徒:“你們中有一人要出賣我。”這個大家都知道,乍一看它像一個定格的瞬間,但是實際上,你盯著畫多看一會兒,他在傳達列奧納多對瞬間的理解。他認為沒有哪個瞬間是分離的、獨立的、凍結的或者界限分明的。就像自然界中沒有銳利的邊界線一樣,你看我們的身體,看著是有邊界線的,那個線在哪能畫出來嗎?沒有,沒有銳利的邊界,一定是聯動的,是自然的、流通的、帶有呼吸的。

所以這個瞬間既是過去的一部分又是未來的一部分,就好像他畫耶穌腳底下那灘水是一樣的。這是萊奧納多藝術的精髓之一,沒有一個瞬間是獨立存在的,它們都是敘事的一部分。就像馬太福音當中說的,他們極其悲傷,一個個對他說:“主啊!難道是我嗎?”門徒們彼此對看,猜不透他說的是誰。畫中人物的神態應該能讓觀者輕而易舉地識別出他們內心的意圖,12門徒被分成三人一組,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幅畫,最好是拿著書看,三人一組。從觀看者的左邊開始,我們能感受到時間的流動,就好像故事在從左向右展開一樣,最左邊的一組是巴塞羅繆,小詹姆斯和安德魯,他們對耶穌剛剛說的話做出了震驚的反應,一個人甚至兩個手都舉起來了。

從左邊起的第二個三組人是猶大、彼得和約翰,猶大又黑又醜,長著鷹鉤鼻,右手攥緊裝著銀子的口袋,那是他許諾背叛耶穌的報酬,他知道耶穌的話裡指的就是自己。他身體向後仰,剛剛打翻了一個鹽罐,各位你們知道在吃西餐的時候,打翻鹽罐是非常不吉利的症狀,就是來自於這幅畫。打翻了鹽罐後來這個動作變成了不吉利的徵兆,他從耶穌身旁後退,處在畫面的陰影中,即使在他的身體後退並轉到一旁時,他的左手仍然伸向耶穌將和他分享的麵包,這一片面包將會顯示他有罪。

根據馬太福音記載,耶穌說:“同我蘸手在盤子裡的,就是他要賣我。”就是他剛好伸手去拿那個麵包。彼得顯得激動好鬥,他憤慨地向前擠,“他說的那個人究竟是誰”,他問到。似乎已經準備好採取行動來保護耶穌,他的右手拿著一把長刀,那天晚上,他為了保護耶穌不被暴徒抓走,用這把刀割掉了大祭司僕人的耳朵。

相比之下約翰很平靜,他知道自己沒有嫌疑,他似乎對自己聽到的事情無法避免而感到難過和無奈。耶穌的表情安詳而順從,看起來很平靜一點也不為所動,因為列奧納多巧妙地動了手腳,遠處明亮的風景從敞開的窗戶透進來,在耶穌周圍形成了自然的光暈,耶穌的藍斗篷用了最昂貴的佛青色顏料。列奧納多在光學研究中發現:比起黑暗背景,物體在明亮背景下看起來更大。

耶穌右邊的三人,包括托馬斯、大詹姆斯和菲利普。托馬斯舉起手伸著食指,手心向內,這個手勢與列奧納多關係密切。

你發現列奧納多大量的畫作當中都有這個動作,尤其是最後在法國畫的那幅《施洗者聖約翰》,就是這個動作。這個動作很神秘,列奧納多甚至畫了很多小孩的耶穌的形象的時候,也是用一個手指天,到底指的是什麼?

最右側一組,三個人是馬太、薩迪厄斯和西蒙。他們正在熱烈地討論,耶穌究竟何意?看看薩迪厄斯半握的右手,你就能夠看出來,耶穌的右手正在伸向一個平底的玻璃杯,裡面裝了1/3的紅葡萄酒。有一個令人折服的細節,透過玻璃杯你可以看到耶穌的小指,在離杯子不遠處是一道菜和一塊麵包。耶穌的左手掌心向上,指向另一塊麵包,他目光低垂地盯著它,這幅畫的透視和構圖會引導觀看者的視線跟隨耶穌的目光沿著他的左手,一直到那塊麵包,特別是當修道士們進入飯廳的門口看過來時尤為明顯。

我沒有讀全部的對於這幅畫的解讀,我希望大家有機會能夠把它讀清楚。尤其是如果你去米蘭,你可以看一下這幅畫,在那長時間的站立,感受一下這幅畫帶來的衝擊。但是遺憾的是什麼呢?當時列奧納多所用的畫法是一種實驗性的畫法,所以在不到二十年的時候,這個顏料就已經開始脫落了,脫落了很多,後期就不斷地修補,到目前為止應該至少有6到8次,這種大型的修補。最近的一次修補是在1978年,這個修補整整延續了二十一年的時間,用了二十一年的時間來修補這幅畫。

修補過之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對畫作是一個很好的保護並且恢復了原作的樣貌,有人說已經徹底背離了達芬奇。但是好在人們通過透視的光學、科學,還能夠看到修復過背後達芬奇的那個畫的痕跡。

在二戰期間這個修道院曾經被盟軍轟炸過,大家知道盟軍轟炸的原則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德國人在轟炸倫敦的時候,每一個飛行員手上都拿著一本旅遊指導手冊,就是哪個地方最著名就炸哪,所以把整個倫敦炸成一片廢墟。後來等到盟軍炸德國的時候,每個飛行員配了一本德國的旅遊手冊,哪個地方最珍貴最古老就炸哪個地方。所以二戰這種互相殘酷地轟炸,是真的令人非常痛惜的。

所以像這麼一個著名的修道院,二戰期間也被盟軍轟炸了。但是轟炸的時候,修士們用大量的沙包把這幅畫頂在牆上,這幅畫完好無損,所以當時教堂受到了轟炸,但是這幅畫保留了下來。而且在整個的過程當中,這個修道院命運多舛,還曾經作過監獄,歷經滄桑。

但是到今天這個畫還在那待著,這是《最後的晚餐》這幅畫的故事。這個畫對達芬奇意義很重大,因為在不久的後來,達芬奇在米蘭的保護者被法國人趕走了,盧德維科逃跑了,因為法國人打進來了。法國人攻進這個米蘭的時候,所有人都嚇壞了,因為法軍會燒殺淫掠,幹很多壞事,達芬奇也嚇壞了,達芬奇把他的僕人們都遣散了。每人送了一些錢,你們趕緊走吧,自己的錢藏在這一點,藏在那一點。

他認為肯定要受到洗劫嘛,結果沒想到,法國國王進到米蘭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最後的晚餐》。這就是藝術家的作用,看完了以後說我要見一下達芬奇,然後把達芬奇叫到身邊,他又獲得了法國國王的保護。所以你有偉大的作品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在米蘭期間,達芬奇做了一個他這一輩子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1489年的春天,盧德維科公爵邀請達芬奇,說你給我做一個雕塑,我需要讓大家震撼。達芬奇就說,那我給你做一個青銅的雕像,騎在馬上的雕像。他說為了幹這個事,我得解剖一匹馬,所以他就解剖馬,解剖投入程度到什麼樣呢?就是他決定寫一本關於解剖馬的書,就是他的這個興趣點,從做雕塑已經跑到了解剖馬。然後他真的出了一本解剖馬的書,把馬的構造研究得非常清楚,並且做了一個用石膏做起來的很大的雕像,比正常的真馬大三倍。如果用青銅把它整個澆築出來的話,大概要75噸重,就是一個極大的雕塑,很宏大。

就在這個時候,他一直耗到了1494年,你想1489年接的活,到1494年還沒動那個青銅。就在這個時候法國人打來了,大家說青銅不能用來鑄造這個了,青銅得用來造大炮了,所以就把批給他的75噸青銅全部拿去造大炮了。達芬奇特別難過,這麼長時間白乾了,但是他內心知道,他說:“時間不對,我們錯過了最好的時機,沒辦法。”最丟臉的是什麼?就是當那個仗也打輸了,法國人進到這個地方以後,發現這怎麼有一個這麼大的馬呢?大家把那個馬當作靶子,讓士兵射箭玩,就是所有人朝那個馬不斷的射箭,最後那個馬粉身碎骨。

這件事情成為達芬奇非常心酸的一件事,他後來在遇到了米開朗基羅的時候,那時候達芬奇50多歲,米開朗基羅只有28歲,是一個年輕人。達芬奇很客氣,跟米開朗基羅聊天,剛聊了一句,米開朗基羅說:“你就是那個給米蘭人造了一匹馬,後來被人射箭射壞那個人嗎?你根本沒法完成一個雕塑。”米開朗基羅是一個極其刻薄的人,他對達芬奇絲毫不敬,而達芬奇評價米開朗基羅,是說他完全不會畫畫,就是米開朗基羅畫的畫,跟達芬奇放在一塊看,也確實不怎麼好看,這是他們兩個大師之間的恩怨。

達芬奇在1499年的時候,因為法國人打進來,他跟法國國王待了一段時間以後,還是離開了米蘭回到了佛羅倫薩。這是他第二次回到佛羅倫薩,所以他的人生其實很簡單,芬奇鎮到佛羅倫薩到米蘭再到佛羅倫薩,再到米蘭,再到法國就結束。

所以這一次在佛羅倫薩的時候,是1500年到1508年,又待了8年,8年時間裡邊,他開始畫《蒙娜麗莎》。接了《蒙娜麗莎》的這個單子,為什麼達芬奇會接《蒙娜麗莎》的單子呢?你們知道那個時候,想請達芬奇畫一幅畫有多難?這書裡邊有個故事,有一個公爵夫人想請達芬奇畫畫,追了達芬奇好多年,就是天天來找,只是因為達芬奇曾經在他們家給她拿手畫了一個素描。這夫人一看說這太美了,這是我見過最美的畫,所以就心心念唸的一定要他給我畫一幅油畫,追了好多年。

達芬奇一直不願意畫,但是他為什麼會接《蒙娜麗莎》?蒙娜麗莎是當地的一個絲綢供應商的妻子,這個絲綢供應商是給美第奇家族進行絲綢供應的這麼一家人,也不是什麼達官顯貴。事後人們考慮這個問題,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這家絲綢供應商跟達芬奇的爸爸是世交,他們兩家的關係很好,所以有可能因為他爸爸的關係,他決定接這個活。

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這個女孩不是達官顯貴,所以達芬奇不需要照顧他們的情緒。他不愛畫那些達官顯貴的畫作是因為他們老要他改,老認為這不對,那不對,要畫得更完美。達芬奇說我要給你畫,你按我的意思來。

所以他用了創造的心態,他不需要聽這個顧客的嘮叨,他決定接這個作品。還有一點就是這個麗莎夫人真的長得很好看,所以他決定要畫這幅作品。蒙娜麗莎不是姓蒙娜,叫麗莎。蒙娜麗莎是麗莎夫人的意思,就是蒙娜是夫人的意思,所以後來還有很多蒙娜,一系列的畫作,不是都是一個家族,而是它都是夫人的意思。

開始畫《蒙娜麗莎》,還畫了非常著名的《聖母子與聖安妮》,聖母子你們知道就是耶穌和瑪利亞,聖安妮是瑪利亞的媽媽,所以這祖孫三代的這故事。還有《麗達與天鵝》,《麗達與天鵝》這幅畫丟了,就很有可能是達芬奇的男朋友給偷走了,他那個小男朋友特別喜歡偷東西。達芬奇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後來經常給他寫說咱倆和解吧,那小惡魔天天偷他的東西。所以他很多畫都被他的男朋友偷走了,包括《蒙娜麗莎》也被他偷走了,後來賣給了法國王室,所以現在在盧浮宮裡邊待著。還包括《紡車邊的聖母》等等。

在1958年的時候,有一幅作品叫作《救世主》,是耶穌的形象。手裡拿著一個水晶球,耶穌從來沒有出現過拿水晶球的形象,但是這幅畫裡邊耶穌拿著水晶球。這麼一幅畫作,很多人認為是贗品,沒什麼了不起的。當時1958年的拍賣價格是一百美元,就有一個人花了一百美元,把這塊畫買回去了,上面還有很多廳漆,還有很多那個搬來搬去的磨損,就是說就品相都不好了買回家。買回家以後,結果第二次上拍的時候,底下做了幾個專家,專家一看說怎麼這頭髮畫得這麼好。達芬奇最擅長畫的東西就是頭髮,就是處理光影、處理波浪。你知道他為什麼喜歡研究人的心理血管嗎?因為血管也是液體流動,他研究水流都是因為捲髮,達芬奇特別喜歡捲髮,他為了把卷發畫好,他畫一切波浪,要研究人血管的這個流向。

所以當時的那些專家說,我被水晶球和頭髮震撼到了,然後帶著這幅畫跑到倫敦國家美術館去鑑定。2008年鑑定出來,這是達芬奇的真跡無疑。各位知道什麼叫撿漏了嗎?一百美元買回來的東西,最後發現是達芬奇的真跡。

還有一幅畫是他在佛羅倫薩期間畫的,叫作《美麗公主》。《美麗公主》這幅畫在1998年的時候曾經拍賣過,有一個識貨的人,是一個美國的藏家,一看覺得很好,很有可能是達芬奇的作品,他報價15000美元,因為他怕報太高被別人搶。結果有一個老太太,用28000美元拿走了。這人說:“完了,還是有識貨的,28000美元買走了。”他就認為他跟這幅畫失之交臂了,結果在2015年的時候,他一個偶然的機會碰到那個老太太,他就問:“你上次買那個畫,現在怎麼樣了?”老太說還在家裡放著,也沒什麼意思,2萬多美元買回來也沒用。他說:“那你要不然你給我吧,我也挺喜歡那幅畫的。”老太太同意了,原價又賣給他了,沒有加一分錢,28000美元又賣給他了。他欣喜若狂,拿回去鑑定,發現《美麗公主》通過透視研究和解剖學的研究,科學的放射研究,證明是達芬奇的作品。所以要有鑑賞力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達芬奇在佛羅倫薩期間,因為那時候所有的藝術家都需要有一個保護人,在那麼的亂世當中沒有保護人,沒有人提供贊助你是活不下去的。像達芬奇這種半年也不畫一幅畫出來的人,他怎麼活下去,所以必須得有人贊助他,那時候他跟著的贊助人叫作波吉亞。波吉亞是誰呢?是一個非常殘酷的軍閥,他是帶著法國人一起攻打米蘭的,所以他作為一個意大利人,帶著法國人攻打了米蘭,把米蘭侵佔下來交給法國人以後,他過來統治佛羅倫薩,所以他那時候跟波吉亞合作。

波吉亞是一個戰爭狂人,特別喜歡打仗,這一次把列奧納多所有關於軍事的潛能全部都調動出來了。因為整整8個月的時間,天天帶著他到處去看軍事城堡,當時列奧納多給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建議,他說在你修築城牆的時候,一定要把城牆修築成弧形的,因為過去人修築的是直的,直的城牆被炮一打就容易打壞,如果是弧形的城牆,炮打過來容易彈走。這個建議被採納,在那個時候,就是我們前面講的什麼水稻,人車分流,這些下水道的設計,都是在那段時間實現的。

因為他終於掌權了,他可以去做很多具體的工程了,還有一個小插曲,就是中間曾經有幾個月的時間,波吉亞、列奧納多和馬基亞維利,三個人被困在同樣一個小城裡,叫伊莫拉。他們在伊莫拉,那麼小的一個小城鎮,今天去看可能就是一個村子,這三個了不起的人,都在那個地方待著。馬基亞維利大家知道寫過《君主論》,他是當時的一個軍閥手下的類似於外交官這樣的一個角色,然後他和達芬奇是一起生活過的,在一個地方工作過。在伊莫拉這個地方困著的時候,達芬奇做了一件非常漂亮的事,就是繪製了伊莫拉的地圖,那個地圖的精確性,就是到今天你用衛星去看,那個伊莫拉的城市,達芬奇畫都是對的。

他每天在街上走 ,不停地添一筆減一筆,畫這個地圖。光是畫對不重要,畫得特別美,那幅地圖是一個藝術作品,達芬奇的用色、光線,整個畫得特別漂亮。所以達芬奇就算是畫一個地圖,這麼一件測繪的工作,他也要用藝術的手法去完成,永遠不會浪費自己的精力。

在1503年的時候,跟著這個波吉亞,一直在戰爭當中,每天看他打仗,達芬奇實在受不了。因為他是一個吃素的人,他連跳蚤都捨不得殺,但他每天看到無窮的殺戮。尤其是有一天,波吉亞處死了他的一個手下,直接腰斬,砍成兩段扔在大街上。

達芬奇實在受不了了,就逃離了波吉亞的軍隊,回到佛羅倫薩。在這個時候,1503年10月份,他接受到了一個邀請,去畫《安吉亞里之戰》。在佛羅倫薩議會大廳裡邊,給他一面牆,畫《安吉亞里之戰》,這幅作品達芬奇構思極其完備,他的草稿都畫好了,畫得非常好。但是就在他剛剛開始畫了沒多久,對面的牆上來了一個年輕人,他也受到了一個邀請,在對面創作一幅畫,這個年輕人叫米開朗基羅,他所創造的這副畫叫作。《卡西納之戰》

《安吉亞里之戰》

《卡西納之戰》

但是米開朗基羅沒有經歷過戰爭,所以米開朗基羅所畫的那副叫作《卡西納之戰》,那上面的人物幾乎就是一個裸體的展示,就是不斷的畫這些人的裸體,把這些裸體畫得非常健壯,達芬奇是怎麼評價這幅畫的呢?達芬奇嘲笑說:“畫的裸體就像木頭,全無優雅可言,以至於你覺得自己看得不是人體而是一袋核桃,或者一捆蘿蔔而不是肌肉。”他覺得一袋核桃這個說法特別可笑,只要攻擊米開朗基羅筆下肌肉發達的裸男時,列奧納多就不止一次的說:“你不應該讓身體上所有的肌肉都過於明顯,否則你畫出來的就不是人體,而是一袋核桃。”

你仔細看米開朗基羅畫的這幅畫,這裡邊的這些人確實像一袋核桃,就是跟達芬奇畫的沒法比,而這一點上米開朗基羅其實是認同的。因為米開朗基羅曾經說過:我不屬於這裡,我不是一名畫家。米開朗基羅最厲害的是雕塑,所以米開朗基羅雕塑的大衛像,你會看到它的血管都是清晰的,用石頭雕刻出來的,血管都能夠看得出來,那是另外一個巔峰。

但這兩個人關係相當糟糕,米開朗基羅也是同性戀,但是他們兩個人沒有任何感覺。達芬奇也不喜歡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不喜歡達芬奇。拉菲爾跟達芬奇的關係很好,拉菲爾相當於是達芬奇的學生,拉菲爾曾經畫過一幅雅典學院,其中最主要的也是這樣的手勢,柏拉圖也是這樣的手勢,柏拉圖在跟旁邊的亞里士多德說話,那個畫上的柏拉圖的形象,幾乎就是達芬奇的樣子。拉菲爾是按照達芬奇的樣子畫的柏拉圖的形象。

所以兩個大師在同一個房間裡邊工作,一個畫這面牆,一個畫那面牆,雙方的壓力都巨大。脾氣都特別暴躁,那時候他們倆的地位高到什麼程度?就是教皇請這個米開朗基羅去畫一幅畫,米開朗基羅去了幾天,後來不開心,轉身就走了不畫了。跟教皇留言說:要想找我,去別的地找,我不去。就敢於這樣拒絕教皇。因為當時包括教皇在內的達官貴人,都認為這兩個人是稀世珍寶,所以兩個人畫這幅畫,畫得時間特別長。

到1506年的時候,兩個人全跑了,就是畫不下去了,兩個人都沒能完成這幅畫作,兩幅畫都是半成品畫在牆上。後來當地的議會沒辦法,找了一個不太出名的畫家畫了一幅畫,把他們兩個畫都遮住了。所以現在你去那看到的是一副普通的壁畫,但是如果你用透視的儀器看進去的話,你是能夠看到底下的他們兩個人的畫作,被上面一幅畫完全遮蓋的。將來有機會去佛羅倫薩的議會廳的時候,兩邊的牆上的這個畫作就是這個故事。

1508年的時候,列奧納多再次離開了佛羅倫薩又回到了米蘭,因為這時候米蘭已經變得和平了。他這次在米蘭做了一件很有名的事,他見到了一個百歲老人,據說這個百歲老人一輩子都沒有得過病。所以列奧納多就一直跟那個百歲老人聊天,一直聊到他死,聊到百歲老人去世以後。因為在之前徵求老人的同意,說我能不能夠解剖你,那個老人說可以,所以這個人是等著他死的,解剖他的。

達芬奇把這個百歲老人解剖了,在解剖的過程當中,他發現了動脈硬化,並且告訴人們動脈硬化的形成機制以及動脈硬化到底是如何致病的。1508年到1513年期間,達芬奇狂熱地在研究人體解剖以及水流就是研究水系,他出了一本叫《萊斯特手稿》,就是專門研究水系的這種問題,就是水利專家所做的事。

1513年前往羅馬,這時候是喬瓦尼·德·美第奇,這是另外一位美第奇家族的統治者,給他提供資助。在那個地方他並沒有畫很多的畫,他迷上了制鏡,就是磨鏡子,你知道伽利略後來就是靠磨鏡子發明瞭望遠鏡,然後去看月亮的。所以他在那時候就開始制鏡,在羅馬沒有待太長的時間。

1515年的時候,他遇到了法國國王,跟法國國王當時是弗朗西斯一世一見如故,兩個人聊得特別開心。在不斷的說服之下,他決定遠赴法國,這一次去法國你們算一下,他已經多大了?他是1452年的人,他已經63歲了,63歲的達芬奇決定要離開故土去往法國,所以他已經意識到這可能是他這一輩子最後的旅行了。

他在路上帶上了他最後沒有完成的幾幅畫,包括《蒙娜麗莎》,包括《聖安尼和聖母子》這樣的畫作,然後一路上翻越阿爾卑斯山,來到了法國。在法國引起爭議的一幅畫是《施洗者聖約翰》,這幅畫非常有名,大家一看就會知道自己曾經見過,這就是著名的《施洗者聖約翰》,這幅畫見過吧?這是盧浮宮裡邊鎮館之寶之一。

這幅畫在法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法國有兩派觀點,一派觀點認為說:神作。從來沒有見過人把宗教題材畫的如此活靈活現,這麼有誘惑力,然後另外一派人說:這還叫宗教畫嗎?這是誘惑,這簡直就是充滿了挑逗的意味。所以兩派爭的很厲害,但是好在國王是非常喜歡他的,他的手指指向的方向,永遠是一個永恆的神秘,他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拿手指指向天。

到這兒我們需要好好地給大家講一講《蒙娜麗莎》這幅畫,因為《蒙娜麗莎》已經畫的差不多了。為什麼《蒙娜麗莎》這幅畫會這麼重要?達芬奇大概是在1503年,就開始繪製《蒙娜麗莎》這幅畫,一直到1517年去世的時候,這幅畫還在他的工作室裡邊,他偶爾還會添上幾筆,所以他一直畫到死。而這幅畫堪稱巔峰之作,多年來在這塊楊木畫板上被塗上了一層又一層的薄釉,開始的時候這只是一副絲綢商人年輕妻子的肖像,後來演變成了一次探索之旅。

列奧納多在探索如何描繪人類複雜的情緒,如何通過神秘的微笑,使其過目不忘以及如何將我們的本質與宇宙的本質聯繫在一起。最終蒙娜麗莎的靈魂與自然的靈魂交織在了一起,這裡邊科學知識、繪畫技巧、對自然的痴迷、對內心的洞察力全部融在其中,而且平衡得天衣無縫,以至於一開始我們幾乎意識不到它的存在。

各位看《蒙娜麗莎》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蒙娜麗莎戴著頭巾?它有一層薄紗般的頭巾戴在頭上,你如果不仔細看的話,你根本看不到,但是這些細節,這個不是治喪戴的頭巾,這個是為了表示貞潔,遵守婦道所戴的頭巾。達芬奇畫得細緻入微,包括背後的山水全都是真的,所以我過去聽過一些教授講,我覺得就不能理解,我們看盧浮宮差不多六個小時,三個小時就看完了,邊跑邊看。見著一個地兒都拍照,拍一手機的照片就回來了,《蒙娜麗莎》照了,自拍一下走了。教授們去看這幅畫是站在它的面前看一天的,就是每次買票進去就看這一幅畫,就站那一直看,他能夠去感受到宇宙和人的和諧。我不知道我們到哪一天,才能夠看到這種感覺。

那年麗莎24歲,是一個很年輕的這個夫人,正是因為她鮮為人知,不是顯赫的貴婦,或者貴族的情婦。所以達芬奇決定接受這個邀約,你知道那個嘴唇,人的嘴唇有一個特點,就是你發現你的下嘴唇可以自己隨便動,但是上嘴唇只要動,下嘴唇就要跟著動,這是解剖學,感受到了嗎?這是解剖學帶來的嘴部的變化,他把這些東西,全部都寫在筆記裡邊,應用在了每一幅畫作當中,評論家寫道說:“笑容如此美好,它似乎更像來自天上,而非人間。”麗莎的微笑有一個神秘之處,當我們注視她的時候,她一閃即逝,就你剛看到她在笑,過一會又好像沒笑,然後她在想什麼,我們的目光稍稍一動,她的微笑似乎也在變化,這讓一切變得更加神秘,當我們看向別處的時候,這個笑容會縈繞在我們腦海中,正如她在人類的集體意識中,徘徊不去一樣,從沒有哪幅畫中的動作與情緒,如此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這兩項恰恰是檢驗列奧納多作品的試金石,後來有很多人包括,列奧納多的小男友也畫過類似的作品,跟列奧納多畫得相當像。就是這種半身的微笑地畫作,成為了一個趨勢,很多人都開始畫這個,類似於《蒙娜麗莎》這樣的畫作,有機會我們去盧浮宮看一下原作,你如果找不到這幅畫在哪兒,你就看哪兒人最多,人最多的那個地兒,一定是蒙娜麗莎所在的那個地兒。

到了法國以後,弗朗西斯一世是很有野心的人,他認為法國這麼強大、這麼有錢,為什麼文藝復興會發生在意大利?所以他就特別希望能夠在法國也展示出一場文藝復興,他把列奧納多·達·芬奇這樣的國寶請到了法國,但是很可惜達芬奇那時候,真的已經年紀相當大了。每次有人到法國的宮殿裡邊去參觀的時候,他就會被像國寶一樣的請出來,跟大家見見面,展示一下他正在畫的畫或者他過去已經完成過的畫,他沒有再畫更多的新作在法國。

因為對他來講,畫畫是非常難的一件事,那時候法國國王給了他一棟城堡,在盧瓦爾河谷。盧瓦爾河谷就是出產葡萄酒最好的那個地方,我們有一次路過那兒,但是我當時不知道達芬奇曾在這兒住過,如果知道的話,我一定會去看一下那個城堡,在法國期間,他畫了大量的洪水的繪稿,他到晚年特別喜歡畫水,洪水滔天那種感覺。洪水不斷的扭曲、漩渦,可能有科學的原因,可能有對於美的思考,對人生的這種思考和追求。最後 64歲的時候,他寫了最後的筆記,這個筆記需要給大家展示一下,這張圖就是列奧納多最後的筆記,這幅筆記的旁邊,畫了幾個三角形,他到人生的最後一刻還在做幾何題。他想要解明白幾何的這種算法,這邊寫了很多筆記,在所有筆記的最後,他寫到說:湯要涼了。就是我不能再寫了,下邊人叫我吃飯了,說湯要涼了。湯要涼了,是列奧納多達芬奇留在筆記史上的最後一篇,作者這一段寫得非常具有詩意,我們要念一下。

這不僅是我們現有的,列奧納多最後的親筆,也是我們所能見到的,他最後的工作場景。想象一下他當時正在莊園府邸樓上的書房裡,那裡有帶橫樑的天花板和壁爐,還能看到昂布瓦斯城堡,城堡裡住著的是他的王室暫住人。此時他的廚娘瑪杜麗娜正在樓下的廚房裡,也許梅爾奇和家中的其他人已經圍坐在了餐桌旁,這個梅爾奇是他的養子,他一輩子沒有結過婚,沒有孩子,所以他跟他的養子生活在一起,中間有一段時間很奇怪,就是他跟他的養子生活在他養子的家裡邊,他和他養子的親生父親一塊跟他的養子住在一起,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場景。那段時間裡邊他畫過一幅自畫像,人們認為那個很有可能,就是達芬奇自己的那個樣子,他顯得很老,因為鬍子留得很長。經過這些年,列奧納多仍然在嘗試解決這些幾何難題,這些努力雖然並未給後世留下什麼成果,卻讓他更深刻地理解了自然規律,不過現在湯要涼了,這就是人生的最後。

在30年前,達芬奇曾經在筆記上寫過:一日充實一夜安眠,因此一生充實含笑安息,這是他對人生的一個總結。1515年5月2號,他迎來了自己安息的時刻,那時距離他過完67歲生日,還不到三週的時間。這裡邊有記載說:隨即病情突然惡化,這是死亡的前兆,國王站起身抬起列奧納多的頭,想要扶住他,給予他最後的恩寵,希望這能減輕他的痛苦。靈性非凡的列奧納多意識到,能在國王的懷抱裡停止呼吸,將是莫大的榮耀。這是後人對於他死亡場景的記載,因此有很多人畫了,以達芬奇的死亡為主題的畫,就是法國國王抱著達芬奇的頭,達芬奇去世。

但是也有人考證說,法國國王當時就不在他身邊,因為他曾經簽署過一份文件,籤那個文件的時間,這個法國國王,在另外一個城堡裡邊,但是也有人考證說那份文件,是可以委託別人簽署的,所以法國國王有可能就在他身邊。所以我們可以去相信,他最後是死在了最尊敬他的、最熱愛他的、他最大的粉絲法國國王的懷中離開了人世,這就是達芬奇一生精彩的故事。

從芬奇鎮走出來的一個少年,到佛羅倫薩到米蘭,再回到佛羅倫薩,再到米蘭到羅馬到法國,一生就是這樣,有機會我們去一下歐洲,在法國和意大利,去尋找一下達芬奇的蹤跡,我們走一下歐洲文藝復興之旅。

那在最後我們需要總結的是什麼?就是達芬奇的創造力密碼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它這麼具有創造力?這個作者的想法跟我們不謀而合,他在最後總結了,他研究了這麼多年達芬奇之後的密碼。這個密碼可能就是我們教育孩子的密碼,其中包括這麼幾項,第一個叫保持好奇,不斷的好奇,第二個為求知而求知,他不是為了生存而求知,不是為了評職稱而求知,他是為了求知而求知。保持孩童般的驚奇,勤於觀察,太善於觀察了,實在是太可怕了,然後始於細節見所未見,窮追到底,列奧納多曾經畫滿了169頁,各種畫圓為方的嘗試,在八頁紙上記錄了730項。

關於水流的發現,在另一個筆記本中,它列出了67個,描述不同水流運動的詞彙,他測量了人體的每一個部分,計算了它們的比例關係,你想想看窮追不捨,興趣廣泛,尊重事實,適度拖延,適度拖延不是為了交活,我們可以拖延,但是我們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標準,讓完美成為美的敵人。

然後視覺化的思考突破侷限,挑戰不可能,放任幻想,為自己創造,而不僅僅是為了客戶,團隊協作列出任務清單,在紙上做筆記。還有擁抱神秘,就好像那個在山洞裡邊,到底該不該進去的時候,他選擇了擁抱神秘。

好了,在整本書的開始,我們講過關於啄木鳥的舌頭,我們在結尾的時候,給大家揭一下秘,大家有沒有想過啄木鳥的舌頭會有什麼不一樣嗎?啄木鳥每天用那麼大的力氣,拿這個頭砸那個木頭,換做是人一下就腦震盪,但是啄木鳥為什麼能夠不會腦震盪,使勁地鑿那個木頭都沒事呢,就是源自於它的舌頭,啄木鳥的舌頭可以伸出超過喙長三倍的距離,然後在不使用的時候,舌頭會回縮到頭部,像軟骨一樣的結構穿過下顎,繞過鳥的頭部,再向下彎曲進入鼻孔中固定。

除了從樹中挖出蟲子,長舌頭還可以保護啄木鳥的大腦,當鳥會不停地撞擊樹皮時,它的頭部承受的衝擊力,相當於致人死亡強度的十倍。但是它奇特的舌頭和支持結構,起到了緩衝作用,使大腦免受衝擊。你可能並不需要知道這些,這個信息對你的生活沒有任何實際用處,對於列奧納多來說也是如此。

《施洗者聖約翰》

《抱銀鼠的女子》

《巖間聖母》

顱骨繪稿

《伯努瓦的聖母》

《吉內薇拉·德·本奇》


安德烈亞斯星


個人認為梵高,他一生坎坷,做過畫行職員、教師、書店員工,學過神學,還當過福音傳教士,但沒有一樣幹得成功;但是他也是幸運的,雖然他一生窮困潦倒,但是他的弟弟提奧永遠支持他,鼓勵他。

1853年3月30日,梵高出生於荷蘭南部一個名叫津德爾特的小村莊。這裡與比利時的國界相鄰。在荷蘭,梵高家族是個著名的古老家族,出現過很成功的美術商和軍人。梵高母親安娜也出身於一個很體面的家族。

梵高脾氣古怪,較多的遺傳了母親的性格,倔強而敏感,甚至不可理喻的固執。家裡的人對梵高的脾氣都感到束手無策。弟弟妹妹們也很怕他。沒有人能夠理解梵高的行為和心理,弟妹們大多都疏遠他,因為他實在是太不可捉摸了。只有梵高的弟弟提奧不這樣認為,他從哥哥畫的花朵、橋樑、狗、風景中,感受到了梵高細膩、溫順的情感和豐沛的感情。這之後,他和弟弟的感情與日俱增。

在感情上,梵高是個值得同情的人。

在倫敦,梵高對屋主的女兒厄休拉一見鍾情。自從梵高愛上厄休拉後,對待同事更加熱情了。他不願意再做個古怪的人,努力去博取周圍人的好感。沒想到,當他鼓起勇氣向厄休拉表白後,卻遭到拒絕,從此梵高變得比以前更孤僻。

後來,他又喜歡上了初次見面的表姐凱,在表姐夫亡故後,又跟表姐表白,卻嚇跑了表姐。

困境中,梵高認識了洗衣女工克里斯汀,並跟克里斯汀結婚,最終卻被嫌棄“又窮又酸”,同樣以失敗告終。

當他心灰意冷,萬念俱灰之時,一個叫瑪戈特的崇拜者出現,讓他有了被愛的感覺。雖然他並不愛瑪戈特,但是瑪戈特並不在乎,表示“愛是美好的感情,不管是愛人還是被愛”。所以梵高嘗試改變,向瑪戈特求婚。但是遭到了雙方家庭的阻擾,尤其是女方家庭。痛苦的瑪戈特選擇自殺來捍衛愛情。救活瑪戈特後,所有人都認為是梵高害了瑪戈特,徹底棒打鴛鴦。

最後,梵高孤苦伶仃,沒有家庭,沒有婚姻。

梵高的職業生涯也是充滿波折。

1868年3月,梵高從學校畢業時,已經15歲,可以找工作了。他的伯父介紹他去古皮爾畫行海牙分店工作。他很快適應了這裡的工作。兩年後他被調往倫敦分店。在這裡,他喜歡上了屋主的女兒厄休拉,表白被拒絕了。由此他經歷了失戀的痛苦,並且痛苦在梵高身上起著奇妙的作用,使他對別人的痛苦很敏感,使他對周圍那些“粗俗”的上流人很反感。他在痛苦中敏銳地覺察出藝術家表達了痛苦的那些作品的真實性。為此他不願意出售毫無價值的東西牟取高利。“人活著,不僅要做一個誠實的、幸福的人,還要做出一些崇高的事情。”

之後,他又做過書店職員、還做過教師,學過神學,當過礦區傳教士。

梵高在博里納日礦區時,受到巨大的打擊,對上帝幾乎絕望,最終在迷茫與困惑中找到了一生的歸宿——繪畫。

梵高臨摩了大量名畫,並畫了大量素描,從此開啟了藝術創作之路。

梵高是自學成才的天才畫家。

梵高年近三十才開始學畫畫,可謂是一個自學成才的天才畫家。他臨摹米勒作品,這一時期的作品受荷蘭現實主義畫風影響,畫面深沉,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其後他努力的學習繪畫並沉醉其中,開始接解日本浮世繪。這些對他後面的繪畫歷程有很大的影響。

其後,他來到“藝術之都”巴黎,認識了很多印象派畫家,比如勞特累克、高更、修拉、畢沙羅等。受印象派影響,梵高的畫風開始變得明亮起來。在不斷的模仿中,終於形成了他自己獨有的風格。

他摯愛大自然,熱愛生命,他不滿足於只是理性的“模仿事物的外部形象”,而要藉助繪畫“表達藝術家的主觀見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個性和獨特的風格”。

梵高對於繪畫的愛是狂熱的。只有在繪畫時,他才覺得自己是活著的。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但是他從不停歇,他可以沒有家庭、妻子和孩子,他可以沒有愛情、友情和健康,他可以沒有金錢、沒有可靠而舒適的物質生活,他甚至可以沒有上帝,但他不能沒有繪畫。那才是他的生命。

梵高從早到晚不停歇地畫,一天畫兩幅,有時候甚至三幅。每一幅畫都是用他的生命創造出來的。他費盡了精力和體力。他想把自己的生命燃燒在摯愛的事業上,希望得到不朽之作。

對梵高來說,時間不是用一個個具體的日期,而是用一幅幅畫出來的油畫來計算的。在他生命的最後兩年,他創作了大量的作品。梵高畫了生命裡的最後一幅畫,名為《烏鴉群飛的麥田》,然後自殺,經搶救無效身亡。他的生活態度讓人敬佩和惋惜,有興趣可以去看看歐文斯通的渴望生活,我大一的時候系主任推薦的,你能更好地瞭解梵高[贊]


大熊會畫畫


【弗朗索瓦·吉羅】

“畢加索的紅色戀人”

生於 1921 年法國。早期作品受到畢加索立體主義的影響,但她的繪畫的特點是偏愛有機形式,而不是畢加索使用的銳角。後期繪畫以飽和的色彩關係和結構構圖為特色。

與畢加索相戀十年(畢加索 62 到 72 歲,弗朗索瓦22 到 32 歲)。因不滿畢加索的獨斷專橫而成 為了唯一一個主動離開畢加索的女人。之後又有兩次婚姻。與畢加索有兩個孩子,Claude (1947 年) 和 Paloma (1949 年)。因著有一書,“與畢加索的日子”,而惹惱畢加索,遭到封殺。後來 因為才華卓越還是爭奪到了藝術史上的一席之地。

弗朗索瓦·吉羅曾多次表示,紅色是她最喜歡的顏色。1943 年,吉羅在巴黎舉辦了她的第一次畫 展,從此以後,她就一直保持著輝煌的事業。她的作品被各大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她 1964 年出版 的《與畢加索的生活》(Life with Picasso)最近重新發行。過去兩年裡,《紐約時報》、 《紐約客》、《時尚芭莎》英國專刊等媒體都曾刊登過關於她作品的文章。








紐約藝遊家Kyrene


說起傳奇色彩的畫家,潘玉良就是其中一位。

潘玉良是從青樓走出來的女畫家,是東方考入意大利羅馬皇家畫院第一人,作品獲得眾多藝術獎項。她的油畫自畫像拍賣最終以1021萬元成交。

1895年,潘玉良(張玉良)出生於江蘇揚州。一歲時父親身故,兩歲時姐姐病亡。8歲時母親不幸離世之後,潘玉良被舅舅收養。 等潘玉良長到14歲時,舅舅把她賣給了青樓。


潘玉良17歲時因清秀脫俗附近很有名氣的“一隻花”。

有一次,當地政府為新任海關監督潘贊化來蕪湖上任接風洗塵舉行盛宴,張玉良獻歌助興。潘玉良的一曲《卜算子》聽得潘贊化深受感動。

其實,潘玉良是當地政府為拉攏潘贊化的“誘餌”,誰知卻為潘玉良開啟了新的人生。

潘贊化納潘玉良為妾,自此張玉良正式改名為潘玉良。

潘贊化發現了潘玉良的繪畫天賦,送潘玉良去上海學習。

1918年,潘玉良報考了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考試成績優異,卻因為她曾為“妓女”的身份遭到歧視。是時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校長的劉海粟力排眾議,將“張玉良”三個字寫在了招生榜單上,並在那上面加蓋了教務處的公章。

後來,潘玉良留學法國也是受到劉海粟的鼓勵和引薦。

1993年鞏俐主演的電影《畫魂》,就是以潘玉良為原型拍攝的。


悠然閱讀


盧西安·佛洛伊德是我覺得最具有傳奇色彩的畫家,於1922年出生於德國柏林,父親是奧地利猶太人,恩斯特·路德維希·弗洛伊德,一位建築師。母親是德國人,露西·布拉希。他是著名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孫子,他的兄弟是作家、政治家克萊門特·弗洛伊德。為了躲避納粹在1933年他隨家人搬到英國,成為英國公民,1939年,曾就讀德文郡的達廷頓霍爾學校,後來就讀於布賴安斯頓學校。1939年弗洛伊德進入英國聖工會繪畫學校,受業於校長莫里斯門下。

這個時期他的繪畫題材寬泛,並計受到超現實主義的影響,其繪畫較為精緻人微但卻開始具有某種後來的敏感,如他一此靜物植物結合的畫面以及人物肖

像《少女與綠葉》(1948)、《女孩和白色的狗》(1951)、《弗蘭西斯·培根)(1952)、《巴廷頓畫室》(1951)。在這些作品的嚴謹精緻中,可以看出畫家受到安格爾、丟勒、荷爾拜因、門採爾等人的影響。 他的繪畫題材寬泛,並受到超現實主義的影響,他將自己處於孤僻和封閉的狀態,遠離喧囂的國際藝術潮流,更多地向自己領域的縱深開掘。他喜歡畸形而病態的主題。其作品風格粗率、性感而注重繪畫性。

從40年代到80年代,他定居在倫敦,無論作為藝術家還是普通人,弗洛伊德都被認為是難以相處的。他將自己處於孤僻和封閉的狀態,遠離喧囂的國際藝術潮流,更多地向自己領域的縱深開掘。其繪畫對象從不敘述戲劇性的事件,基本上以室內肖像、裸體肖像為主。這也使他成為一個定型的畫家.而他也就在室內從親近的人身上不厭其煩地刻畫著某種近乎神經質的狀態,他喜歡畸形而病態的主題。其作品風格粗率、性感而注重繪畫性。如《畫家的母親》(1972)、《諾斯》(1978)、《夜之畫像》(1985)、《自畫像》(1985)。他的畫而結構緊縮而有力,其所描繪的胴體通常是繃緊而飽滿。筆觸顯露,有時呈現出無序、粗鄙的狀態。在這點上他的一些作品具有某種表現性的效果。他不喜歡人們過多將注意力集中在色彩上,他說:“我不要人們注意色彩,我要的是一種‘生命的色彩’。”

無論是繪畫還是為人,孤僻、封閉的弗洛伊德一直奉行我行我素,遠離喧囂的潮流,他一直堅持現實主義繪畫,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在畫畫。陳丹青評論他是“最後一位堂吉可德式的大師”。他影響了陳丹青、劉小東等大批中國畫家。




慕爾水彩


最具傳奇的我覺得還是齊白石

一個農民

一個細木匠

能夠成為世界性藝術巨匠還是挺傳奇的!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北海大槐樹409


在我心中,最具傳奇色彩的畫家是梵高。

梵高的經歷很坎坷

他對藝術痴迷且執著

他飽嘗了痛苦與折磨

一生的落魄

他沒有愛情的收穫

他變得發瘋

竟然割掉了自己的右耳朵

他精神病經常地發作

經歷著病痛的折磨

竟落得37歲走上自殺的結果

還有他的弟弟提奧

也不幸在半年後的

幾乎是同一個日子裡隨他而去

因為從小喜歡畫畫,也最早的知道了梵高,二十多年前有緣買了一本《梵高傳》,對梵高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從此梵高更是成為了我追求繪畫藝術的航標。2006年夏天,與畫畫的朋友共三人,到廣西陽朔採風一個月時間,當時住在陽朔的徐悲鴻故居。也許是上蒼安排吧,更有緣的是撿到一塊像耳朵的石頭,對這個石頭我是愛不釋手,我命名為《梵高的耳朵》。2010年從深圳來到蘇州,慢慢地也喜歡上了奇石收藏,並一發不可收拾。





趙大川的江湖


何紹基出身於書香門第,其父何凌漢曾任戶部尚書,是知名的書法家、教育家、學者、藏書家。何紹基兄弟四人均習文善書,人稱“何氏四傑”。嘉慶四年農曆十二月與弟紹業一同出生於東門鄉東門村一耕讀民家。幼年家境貧寒,他和弟弟隨母就食於州西小坪舅舅廖氏家。8歲隨父母入京,早年是阮元、程恩澤門生。18歲應京兆試,取眷錄。道光十一年(1831年)取優貢生。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舉人,次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文淵閣校理、國史館提調等職,曾充福建、貴州、廣東鄉試正負考官。咸豐二年(1852年)任四川學政。為官僅兩年,次年因條陳時務得罪權貴,被斥為“肆意妄言”,受讒言所害,降官調職。遂辭去官職,咸豐六年(1856),由四川出發,經陝西等地到達濟南,主講于山東濼源書院。講學之餘,盡遊濟南大明湖、趵突泉、珍珠泉、千佛山等處,留下許多詩句。咸豐十年(1860年),受長沙城南書院之邀離開濟南赴長沙。前後在山東和長沙城南書院教書達十餘年。晚年主持蘇州、揚州書局,校刊《十三經注疏》,主講浙江孝廉堂,往來吳越,教授生徒。一生豪飲健遊,多歷名山勝地,拓碑訪古。同治十二年(1873年),病逝於蘇州省寓,葬於長沙南郊。一生經歷不凡,最痛快淋漓展現的是頭髮作畫。





藍珀裡的時光


王維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他也是中國一位出色的畫家,他的畫作對於後世的影響頗為深遠,並且開創了以詩入畫的繪畫風格,後有蘇軾就對王維進行了評價“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中國的山水畫講究以情入畫,寄情於景,所以王維可謂是開創如詩如畫風格的第一人。

王維也是非常有著神秘色彩的一位畫家,史料傳聞王維有個特點那便是醉後喜歡畫畫,王維畫畫的名氣絲毫不亞於他的詩文,所以當時便有很多人想要求得他的字畫,於是有一天一個當代的衙門縣太爺想要王維給他做一幅畫,但王維卻是極其討厭這種官場上的人,所以拒絕了多次。

但是他門上的一個師爺聽說王維有個喜歡醉後作畫的習慣,因此,便給縣太爺出了個主意,讓他宴請款待王維,所以縣太爺就備上了好酒,那一晚把王維喝的盡興之至,隨即安排王維在自己的府中休息。並且在房間內準備了筆墨紙硯。

王維進屋後,看到筆墨興奮極了,剛要揮筆繪畫的時候,覺得不對勁,立馬識破了縣太爺的詭計,他想了又想,便看到潔白的牆上適合作畫,縣太爺也搬不走這堵牆,於是脫下自己的鞋子畫起來,畫完後夜裡就跑了。半夜縣太爺查看,便看到牆上這幅惟妙惟肖的字畫,心想一頓飯竟換來如此價值的名畫,高興極了,但是當他用手去揭下來的時候,發現畫在牆上,氣急敗壞,所以這位唐代詩人王維更是一位傳奇色彩的畫家。

他對詩、書、畫、音樂樣樣精通,但最擅長的是詩畫,他畫作中的水墨山水對後世影響最大。











渃溪國畫


徐渭,被稱為中國的梵高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等,自稱“南腔北調人”,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徐渭多才多藝,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獨樹一幟,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才子”。曾擔任胡宗憲幕僚,助其擒徐海、誘汪直。胡宗憲被下獄後,徐渭在憂懼發狂之下自殺九次卻不死。後因殺繼妻被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後,得張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後南遊金陵,北走上谷,縱觀邊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貧病交加,藏書數千卷也被變賣殆盡,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