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务服务升级、管网改造……北京累计发布地方标准1714项

票务服务升级、管网改造……北京累计发布地方标准1714项

记者上午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本市聚焦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已初步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标准体系,累计发布地方标准1714项,涉及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建设高新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各类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359个,为全国标准化事业提供了“北京经验”。

在减量发展方面,通过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两个“百项”标准体系建设,系统性推进城市节能标准化工作,为本市能源利用效率位居省级地区首位、区域能源消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继续保持国内最优水平、成为全国唯一连续12年超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省级地区提供了支撑。

在创新发展方面,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机器人、3D打印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国际国内先进标准。2019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和社团共计创制技术标准786项,其中国际标准54项。

在协调发展方面,初步构建了京津冀区域协同标准体系,在交通、物流、人力资源等10个领域发布实施52项京津冀区域协同标准。三地统一的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为落实冬奥会“绿色办奥”理念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绿色发展方面,围绕大气、水、固体废物、土壤与污染场地等制定地方标准70项,形成了国内最为严格的地方生态环境标准体系,为促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技术保障。2019年全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四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同比下降,实现历史同期最低。

在开放发展方面,建设政务服务标准体系,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更加公平、开放、便利的投资和贸易环境。在京单位承担ISO和IEC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50家,占全国的54%,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程度显著提高。

在共享发展方面,建立了公共卫生、人力资源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其中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支撑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涉及治安、消防、网络安全等69项地方标准的公共安全标准体系和覆盖86个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为保障70周年国庆的安全举办发挥了积极作用。

标准的实施效果如何,还有评价来衡量。以2019年对实施满一年的地方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为例,25个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对212项地方标准进行了评价。

在优化城市基础设施方面,《供热管网改造技术规程》实施后,提升了整体管网输送效率。据统计,2017-2018年北京市实施供热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共涉及959个小区,面积6843万平方米,改造管线总长3989公里,节省燃气约5865.43万标准立方米,节省电能约1026.45万千瓦时,节省水约16.42万吨。《轨道交通联网收费系统技术要求》实施后,引领北京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票务服务功能升级,为手机订票、刷手机二维码乘车、电子定期票等新服务提供支撑,提高了乘客对北京地铁票务服务满意度。

在提升城市应急管理水平方面,《小型消防站建设规范》实施后,已建成小型消防站73个,配备执勤车辆124辆,保证出警到场时间在5分钟以内,极大地缩短了应急响应时间,保证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有机化学品制造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多项标准实施,实现相关行业污染源颗粒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

记者了解到,本市将由首都标准化委员会牵头,42个市级部门、16个区政府分工负责,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充分体现首都特色,打造“北京标准”,并促进主导技术标准走向国际,以此引领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到“十四五”末,首都将建设成为高精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标准引领区、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标准先进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标准示范区、生态治理绿色标准样板区、营商环境标准友善区、民生保障标准模范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