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疫情这把放大镜,我更想看上市公司隐形的内在

中泰资管天团 | 透过疫情这把放大镜,我更想看上市公司隐形的内在

中泰资管天团 | 透过疫情这把放大镜,我更想看上市公司隐形的内在
中泰资管天团 | 透过疫情这把放大镜,我更想看上市公司隐形的内在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不知所措,当大家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疫情、聚焦在复工进度时,我却把视角放在了一些细节上:比如,疫情期间产能阶段性紧缺产品明显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某食品公司依然保持出厂价稳定,而他的竞争对手却在这个时期悄悄提高了出厂价。

又比如,全国各地出现消毒液、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某酒企关注到这一现象后第一时间联合各地经销商采购防疫物资并陆续下发到终端门店,这也是该酒企这几年来一直坚持在做的终端门店关怀计划,做经销商最坚固的盾,急客户所急,让温暖直达终端。

爆发的疫情对所有行业都是一次大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对企业各个方面都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在这种极端的境况之下,才会逼迫一个企业去思考如何选择以及选择背后的本质原因。你想要捍卫什么,你将什么摆在第一位,都会在这一时期展露无遗。

于个体,于企业,于国家,这场疫情就是一块试金石。成就伟大企业的不只是灵敏的商业嗅觉,更重要的是始终坚持的价值观,这才是支撑企业表面行为层背后的文化层。如果说战略是“谋”的话,那企业价值观就是“道”,我们能看到不同行为选择的背后,其实就是价值观的力量。价值观绝非一个口号,也并非高层的一个理念,而是刻在企业的血液里成为企业人言行举止背后的深层驱动力。

用大白话讲,企业就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思维做什么样的事情,而这个约定俗成的、默认的共同思想共同行为决定了这家企业的文化特质,这也就是所谓的企业文化。

中泰资管天团 | 透过疫情这把放大镜,我更想看上市公司隐形的内在

对于企业价值观,我们关注的不是墙上贴着的标语,也不是管理层在媒体上的侃侃而谈,而是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日常点滴。这里仅以日常研究过程中接触的几个小案例和大家共同感受一下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好的企业往往是从管理层到员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做正确的事,正确的事反复做”。

企业A:一直将“本分”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他们倡导的 “本分”文化包括:隔离外在的压力和诱惑,保持平常心态,回归事物的本源,把握住应该做的合理方向;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别人,当出现问题时,首先求责于己;规范了与人合作的态度,不赚别人便宜;本分高于诚信,即使没有承诺,本来该做的事情也要做到。

我们看到A公司把“本分”文化几乎刻到了骨子里:选择代理商时会把理念与价值观达成共识放在第一考虑要素;需求往往很明确,不让供应商重复返工。同时A公司对于供应商的选择又非常严格;专注于洞察用户和产品,对待市场份额却看得很淡;注重人才培养和员工福利,对于曾经为公司付出过的员工,即使离职,也不会人走茶凉,依然会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等等。这些看似很小的点,却用守拙的心态去坚守“本分”。

企业B:这是一家以制造业起家的TMT公司,却有着求职者梦寐以求的工作环境:上班不用打卡;免费的自助式员工餐厅,顿顿丰盛;有自己的体检中心,提供员工及家人体检,用的是全世界顶级的体检设备;有自己的员工幼儿园,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等等。B公司有自己一套成形的文化制度,工作效率高,做事井井有条,细节很到位。举个小例子,新入职的员工搬进宿舍,门口都有一张大大的“欢迎回家”,房间内从牙膏牙刷到洗发水洗衣粉全部备好,入职的时候电脑已经摆好在桌面上,一切都考虑周到,这些在其他企业似乎很难见到。

B公司会主动控制毛利率和净利率,把多出来的钱投资在未来,投资在产品竞争力以及人员招聘上,公司招聘了很多与现有盈利业务不相关的人员,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接近6%。我们看到B公司已拥有授权专利数超过3500件(截至2019年7月31日),从人均上算的话,不到两个人就产生一件专利,这是非常厉害的。企业管理层曾表态“净利不要太高,钱要花掉,虽然有的会失败,但企业必须走一步、看两步,不能活在当下,必须活在未来”。

中泰资管天团 | 透过疫情这把放大镜,我更想看上市公司隐形的内在

企业C:这是一家2020年1月中旬发行,2月初在主板上市的公司,上市前家族成员持股96%。按照新股询价规则,如果C公司再晚一个月发行,发行价可能会更高,因为新股发行价格一般按照上年盈利为基准进行估值,由于19年年报未出,C公司按照18年经营业绩进行估算,可若晚一个月发行,可能对于原始股东来说摊薄会更少,但是创始人似乎不在乎。

C公司体量不小,但是管理层行事风格极为低调,在公开媒体似乎很难找到有关于他们的采访,但在他们的经销商心目中口碑却非常不错。虽然公司在产业链中非常强势,但是公司整体风格稳健,对经销商每年的考核目标稳定且不激进,渠道利润空间也合理,厂商关系融洽,经销商队伍比较稳定。C公司从创业开始就非常注重产品品质,当同行们的耻笑他们“质量这么好,都用不坏,那产品卖给谁”?C公司的想法却恰恰相反,用不坏,消费者才愿意买。创始人曾说“钱有两种,一种是现在的钱,一种是以后的钱。如果你局限于只赚现在的钱,那你可能就没有以后“。

以上这些小案例可能不会影响企业一两年的财务报表,甚至可能由于较多的投入而影响当期的利润,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却有着深远的意义。

我们在投资企业的过程中,会非常关注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因为在我们看来,正确的价值观会产生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活力和创新力;正确的价值观会团结一批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去创造各种可能性。投资企业就是投资未来,企业的价值观往往决定了企业发展的上限,而几乎所有能经得住时间考验,历久弥坚的企业,都秉持着向善、向上的价值观念。

你也许会问,透过疫情这把放大镜,我能从哪些地方看到上市公司隐形内在?大家不妨进行如下观察:

1. 公司是否如自己所宣称的把客户、合作伙伴等放在第一位;

2. 公司是否坚持自己的理念不动摇,即使是在困难时期;

3. 公司是否不被利益所诱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泰资管天团 | 透过疫情这把放大镜,我更想看上市公司隐形的内在

郑日,现任中泰资管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12年从业经历。历任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公司研究员,安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一级研究员,长期从事大消费等行业的研究工作,擅长挖掘价值股,对上市公司盈利模式、成长路径等有独特的见解。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中泰资管天团 | 透过疫情这把放大镜,我更想看上市公司隐形的内在
中泰资管天团 | 透过疫情这把放大镜,我更想看上市公司隐形的内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