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与监狱警察日常是如何沟通的?

asd0147014


服刑人员和监狱警察日常沟通的渠道是非常畅通的。

新的服刑人员分配到监狱以后,按照相关管理规定都要在入监监区(分监区)集中进行入监教育,主要进行政策、法律、行为规范教育和队列训练。刚入监的时候,按照司法部《罪犯教育改造工作规程》要求,入监监区的监区长或者是教导员(分监区长、指导员)会对新入监服刑人员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其基本情况、家庭成员情况以及对判决的态度,然后会将新入监服刑人员分配到具体的监号,每个监号都有本监区的具体民警包管理、包教育,服刑人员在入监教育阶段包教民警要和所包教的服刑人员谈话6次以上,并形成文字记录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目前监狱管理模式有的是“监狱--监区--分监区”三级管理,有的是“监狱--监区”两级管理模式。每个押犯单位的管教民警是基本固定的。服刑人员入监教育验收合格后会根据案情和身体情况分配到具体的监区(分监区)服刑。刚分配到监区时,接收监区的监区长、教导员(三级管理为分监区长、指导员)会和新分配服刑人员谈话,了解其基本情况、身体状况、有没有特殊技能或重大疾病,然后结合所了解的情况把他分配到合适的劳动岗位,同时也会安排本监区民警包管包教。按照规定,包教民警每个月必须和包教对象至少谈话两次以上并形成谈话记录作为考核资料。按照部分监狱目前的“副班--正班--夜班”值班模式,民警每5天一个循环班中有三天半都会在监区里面,监区长、教导员(分监区长、指导员)押犯单位正职领导每天都有一人在监区值班,负责处理监区(分监区)当天事务,服刑人员有什么问题需找包教民警或者是监区领导是很方便的,只要是合情合理的事,民警一般都不会拒绝的。

另外,各监狱都设有服刑指导中心,均配备有持证心理咨询师,服刑人员如果有心理问题可以通过监区约谈心理咨询师。

此外,监区在每个押犯监号的楼下都设有监狱长信箱,检察院驻监检察室专用信箱,按照规定,服刑人员往这两个信箱投寄的信件监区民警是不能检查和阻拦的。

从目前的制度规定和监狱实际运行情况看,服刑人员和民警的沟通渠道是非常畅通的,当然监狱民警也不能解决服刑人员提出的诸如家里老人、孩子生活问题、婚姻问题、外面的债权债务等所有问题,他们可以向有关方面反映情况但不能包办一切。

这个回答你满意吗?欢迎评论、私信咨询。


蓑笠翁说案谈刑罚


我为大家现身说一下我和看守所管教是怎么沟通的吧!

在看守所可以这样形容管教是家长,在押人员是孩子,我感觉这个形容特贴切,我遇到的管教确实很负责任,而且还很关心我们,每次让他打电话给家里人他都很积极,对我们的生活、饮食格外的关注。记得有一次刚进来一个新犯大冬天只有一床被子,只能一半铺一半盖,晚上时常被冻醒,一夜睡不好觉,管教知道后马上给他安排了一床被子,我们的管教还喜欢和我们开玩笑,我们相处的真的和朋友一样,管教还经常劝我们多看书,在里面不要把时间浪费了,如果书看完了到我办公室拿书,我养成看书的习惯离不开管教的功劳,真的谢谢他们!

里面的管教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凶,和在押犯相处的都和朋友一样,有一次里面的一个死刑犯想吃红烧肉最后管教自己掏钱买的,死刑犯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为了不给管教添乱,在里面再也没惹过事,直到被执行的那一天。


石头聊案件


监狱服刑人员与监狱警察沟通渠道很多。

一,管理教育者——管教警察可能最能提现警察与服刑人员的关系。

服刑人员从看守所押送到监狱。其实手续资料很多:检察院的起诉附本书;法院判决裁定书;上诉裁决书;法院执行通知书;犯人所有的基本信息情况报告;身体现状等等。关键的资料少一份监狱都要拒受。

监狱管理部门通过所得到的信息资料分析。对每一个服刑人员可谓了如之掌。分配时都有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保证改造安全,另一面还要改造好。所以,狱警对自己管理的犯人知根又知底。在一线狱警面前服刑人员的一切几乎是“全裸”的。要不然如何把一个“坏人”变成一个好人呢?

二,服刑人员在监狱最重要的管理单元是“小组”,把犯人分配到到那个组很有讲究。比如,同犯强奸罪的不会分到一个组;同犯金融诈骗也同样不会分到一个组;同案犯可能在同一个监狱服刑,但不会分到同一中队。监狱一般大队(分监区);中队(小监区);小组。

三,中队有政治指导员;中队长;队长。一般指导员和中队长很少与服刑人犯沟通交流。带工队长是服刑人员的直接管理警察。

管教和犯人中间有很重要的角色是“大组长和联络员(通俗“水娃子,情报员,狗腿子”之类的,都是服刑人员瞎起的称呼)。这两人会把各组的内室活动情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矛盾,即时报告队长。队长也会叮嘱他们对某某某进行监视。加上现在都有全方位的监控摄像头,服刑人员的一切都在狱警的眼皮底下活动。即便没有靠“内线”也掌握个八九不离十。本来就是封闭性管理区域。

四,一般情况狱警不会与组员进行过多的面对面交流。引发服刑人员的互相猜测,不利于管理。但是,只要队长找谁谈话,好事少,坏事多。不是调查什么与之有关的线索情报,就是自个犯了监规和被人打“小报告”了。

总之,监狱警察与每位服刑人员一对一沟通很少,整个中队集合训话说服教育的情况多;大队集合比较少;各组组长(队长任命)集合开会比较多。不过每个服刑人员的一切都在管教警察的掌握之中。


何由之


作为一个生活经历异常丰富的人,身边进入监狱的朋友还真的有

服刑人员如何沟通?

标准做法是:发言之前,必须举手报告政府,征得狱警同意以后,蹲下发言。如果狱警认为你有其他企图,会让你抱头,此时,你也必须抱头。

狱警如果如果叫到你的编号(进监狱以后就只有编号,平时狱警很少称呼你名字),必须马上立正报到,然后蹲下发言。要和狱警保持一定距离,不能主动靠近狱警,当然,狱警一般也不会主动靠近你。

所以,自由真的很宝贵,千万不要一时冲动酿成大错


世界渔乐资讯


服刑人员与警察的交流,主要有以下方式。

平日点评。一般每天出工开始和结束,都由带队警察对每个人的表现进行点评,好的给予表扬,差的给予警告、批评。

日常谈话。一般来讲,每个警察每周要与管理的每一名服刑人员进行谈话至少一次。有什么心得体会,家里有什么困难,同犯有无违纪等。

心理咨询。监狱设有心理咨询室,有专职心理咨询师负责接听解答,供心理有问题的服刑人员咨询之用。

投诉举报。服刑人员的工作,生活学习现场和电脑网站上都有监狱长信箱,检察官信箱,供需要和领导交流的服刑人员使用。


淮北日月升


我也参加啰嗦几句!监狱警察与犯人之间在日常生活沟通方面其实是非常单一的,用熟悉的陌生人这句话来诠释是最好的,你平时无事,不惹事生非他们一般也不会来找你,你有事需要帮忙解决随时可以找当班干警,其它说找谈心,讲评,心理咨询等等,那是他们工作中的政治任务,犯人负责干活,吃饭,睡觉,平时不惹事就Ok,每个监区分4一5个方监区,一个分区住满床位144人,每个干警都不一定全认识犯人,管事的一般是二个干警,其它的云里雾里的话我就不啰嗦了。



谢先森641


用皮带沟通


飛宇


监狱就是个小社会,犯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而警察也是人,他们对各式各样的犯罪,也充满了好奇。大多数监狱警察都是很好说话的。

一般犯人入监,都是先由管事犯人登记。下到分队后,主管队长都会找犯人谈一次话。了解一下所犯罪行,家中的具体情况。再就是如果亲属接见,主管队长需要作陪。

如果犯人有事想找队长,可以直接向队长喊:报告队长,犯人xxx有事向你汇报。如果队长有时间,就会与你谈话。

当然如果这个犯人,琴棋书画无所不能,那么在监狱里也会过得很滋润。在监狱里,不怕没人求,就怕你不会。





我不像坏小孩


和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工厂、私营企业差不多。也是一个小社会,警力有限,日常很多事物都是由服刑人员自行管理的,生产车间有负责管理生产、统计数据、调度生产任务的服刑人员,宿舍有协助监管安全的服刑人员,也有管理文化学习活动、宣传投稿类的服刑人员。这类服刑人员占一定的比例,还有一些不用参加生产劳动的人员,他们负责日常打杂、值班看守、甚至是协助警官管理日常全体服刑人员的考核成绩。这类人员接触警官的机会比较多,沟通比较随意,也会闲聊一下说说各种趣事,相互之间的界限小很多。而多半服刑人员沟通的机会不多,除非服刑人员有事找,一般很少能说上话,就算找也是规规矩矩的,这个呆过企业和机关的能感受,差不多一个道理。


松枝清显66287904


斗智斗勇!这才是真正的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