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貧困老人捐出畢生積蓄”,我們為何不買賬?


讚美“貧困老人捐出畢生積蓄”,我們為何不買賬?

當貧困老人捐款成為“正能量”

前段時間,人民日報的一條新聞引發了輿論爆炸——重慶的一位87歲的老人為此次疫情捐出了她的畢生積蓄,20萬元。

新聞裡是這樣介紹她的:老人多年來一直獨居,租住在一個老舊門市內,平時擺攤賣小百貨來補貼家用,她生活節儉,捨不得為自己多花一分錢……


讚美“貧困老人捐出畢生積蓄”,我們為何不買賬?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只要你刷刷微博,留意新聞,這樣的報道幾乎每隔幾天就能看到。

前有雙目失明老人為武漢捐贈1000元,後有八旬退伍老兵捐出3萬買房錢支援抗疫。


讚美“貧困老人捐出畢生積蓄”,我們為何不買賬?

災情之下,這樣的新聞報道總是能讓陷入白色恐怖的人們心頭一暖,可是往往在感動過後,擔憂卻用湧上心頭。

比如這條“退休環衛工人捐出十萬積蓄,卡里只剩13.78元”的報道,突然讓人意識到有些事不對勁:如果捐出去的錢是老人們所有的積蓄,那他們的餘生還能得到保障嗎?


讚美“貧困老人捐出畢生積蓄”,我們為何不買賬?

就像人民日報報道的倪素英老人那樣:“87歲老人為抗疫捐出20萬,她的家卻令人淚目……”

在配圖中,老人隻身站在自己租住的老舊屋子裡,家裡幾乎看不見像樣的傢俱。難以想象她是花了多少心血,才攢下了那20萬。

這種被用來渲染感動的真實情況一下子讓許多網友清醒過來,自發呼籲起#不要宣傳老人捐款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討論,那條新聞的微博也重新被編輯。

雖然增加了“工作人員再三勸說”,“希望老人慎重考慮”,“但她卻始終堅持”等字眼,但還是沒能改變網友們的訴求。


讚美“貧困老人捐出畢生積蓄”,我們為何不買賬?

不適感因何而來

這些新聞中的主角:殘障人士,孤寡老人,退伍老兵……他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本就屬於弱勢群體,甚至非常邊緣化。

他們捐出的每一分錢,背後都是無數個日夜的勞動與勤儉。

為武漢捐款1000元的失明老人,據報道才剛剛脫貧不久,一聽到可以捐款的廣播,就立刻來到銀行,希望能用自己力量幫上一點忙。

人民日報報道中的87歲老人,擺了70年小攤,拉扯大了5個子女,積攢了整整30年,才好不容易攢下了這點養老的錢。


讚美“貧困老人捐出畢生積蓄”,我們為何不買賬?

公益是好事,但對每個個人來說,做公益的前提都應該是“力所能及”

普通人表達善意不該以傾家蕩產為代價,這是令旁觀者不忍和憂心的根本。


讚美“貧困老人捐出畢生積蓄”,我們為何不買賬?

網友極力反對這些老人就這樣拿出畢生積蓄:

巨大的信息不對等,是否構成了一種欺騙?如果他們捐出的錢根本就沒落到實處,誰來負責?


讚美“貧困老人捐出畢生積蓄”,我們為何不買賬?

這些頻繁出現的“貧困老人捐家底”新聞最讓人心裡不舒服的是,它採取了一種讚美的腔調。

不認同這種讚美,一方面是因為它可能產生樹立典型、鼓勵更多處境相同的人去參與的效果。

當個體的公益超出力所能及的範圍,那已經不能叫公益,叫自我犧牲。

比起虛無飄渺的道德榮譽,讓老人能老有所依,讓弱勢群體保有個體的基本尊嚴,讓每個人的善心都能流到正確的方向,都是更有人味兒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