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四岁,通过积极的表现想换来看电视,该不该给他看?

庞魁49918141


四岁的小朋友,通过积极的表现,想换看电视。我觉觉得这真是个可爱的、聪明的孩子。

家长答应了,就要遵守

该不该给他看?当然是要看家长怎么和孩子约定的啊。先约定好看电视的时间长度,如果孩子表现积极,那么家长也得履行承诺,就不要反悔了。反悔了,孩子的心理就很受伤。

做好约定

孩子有点小,他们不懂时间的概念,你说半小时,他完全不明白那是多长时间。如果跟他说看一个动画片就结束,那也很可能孩子会纠缠着你,又哭又闹的让你放给他看。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就给出坚定的态度,不要变。否则,孩子以后都会用苦恼来让你给他看电视,那样就不好控制这个小精灵了。

挑选优质的电视节目

看电视也不是一点都不好,优质的电视节目有很多,家长找到这类节目,给孩子看一会,是完全可以的。我的孩子从小也要看电视,唯一坚定的,就是明确了可以看什么,绝对不可以看什么。

所以,只要给孩子好的节目,合理的时间安排,既然孩子那么积极,那就给孩子看吧。


我是有两个娃娃的欢豆妈妈,一起分享育儿路上的那些事,关注我吧!

欢豆妈妈育儿


分享一下我家外孙女看电视的意外收获:我认为四岁小孩每天定时看看动画片很好,告诉孩子不要离太近。

我家外孙女今年十岁了,上四年级成绩优秀,她两三岁的时候每天看动画片,而且她什么都看包括新闻还爱看广告[捂脸]我没有严格限制她。慢慢的我发现她认识字,我们很好奇,我们也没人教过她认字。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她认识字越来越多,还自己看书,我用电脑的时候她在旁边看边看边念字,我问她你怎么认识字的?她说我是看电视的时候下边出字幕我一边听说话一边看字幕认的。

等到她三周半上幼儿园的时候自己就可以自如的看书了,儿童读物成人读物都看。上小学以前没学过汉语拼音,她都是直接认识字,家里有书有报纸有杂质他自己找着看。上学以后(一年级)老师经常让她给全班同学读课外书,现在也爱看书,每次买几本书很快就看完了。

让孩子适当的看电视能使孩子学到很多东西,我外孙女两三岁学说话的时候都是跟着电视学的普通话[呲牙]。她现在上四年级学习很轻松,基本不用别人操心,年级前几名班级数一数二。


竹节11


我家五岁多,放假在家时间长了,看电视玩IPAD都在所难免,我的经验是不严格控制不能看,但也不能总看,每次十分钟,听过打扫卫生、帮家长刷碗,帮忙做家务等手段来换取看电视玩iPad的时间,也是孩子表现好了才能看,目前看效果不错,刷碗、扫地、刷马桶都很干净,现在天天抢我切菜的活[捂脸]


北漂的孩他娘


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问题,我是一个6岁孩子的妈妈,相互交流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育儿知识。

四岁的小孩儿,通过积极的表现想换来看电视的机会。我觉得你们家的幼儿教育是非常成功的,至少比我家强。我家的宝宝只会通过发脾气来吵着看电视。作为家长,我们都想控制孩子的看电视时间,害怕过多地看电视影响孩子的视力。但你家孩子的这种表现,应当适当地奖励他看一会儿电视。

首先,我们家长要意识到,看电视时间长了确实对孩子不好。四岁的小孩儿视力还在发育之中,长时间看电视容易影响到视力发育。但电视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控制好看电视的时间和距离、姿势等,电视对孩子的健康影响是可以被控制的。并且,看一些适龄的动画片,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学到很多知识。陪孩子一起看动画片,还能促进亲子情感。


其次,家长一定要竖立起守信的榜样。孩子通过积极的表现想换来看电视的时间,肯定是要获得家长的承诺的。如果确实承诺他了,孩子又达到了要求,那么就应该按照承诺的内容奖励他看电视的时长。我们学过的曾子杀猪故事,就是要教育我们对孩子诚信教育方面一定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最后,孩子为了看电视,能够主动地去积极表现,也反映出了他对看电视的渴望。孩子还小,并不能体会到家长限制他看电视的良苦用心。他只是喜欢看电视,渴望看电视,甚至愿意为了看电视去做一些努力。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对看电视严防死守,会让他无比地失望,产生许多负面的情绪。四岁的孩子甚至会对父母的爱产生怀疑,造成一些心灵的负面影响。

总之,对幼儿看电视这件事一定要辩证地看待。只要控制好看电视的时间,要求好看电视的姿势,选择好看电视的内容。适当地让孩子看一会儿电视,也是完全可以的。


丫兔育儿


我家儿子也特爱看电视,只要大人说一句快去做作业,早点做完可以奖励半小时电视,那是超级无敌的积极向上[捂脸]。这个杀手锏我一般不用 ,只有看他实在拖拉不写或写的很慢时,我看不下去的时候才用用。通过亲身经历告诉您,这个方法不宜长期使用,有依赖性。




小嫒


作为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宝妈,我是不反对小孩每天有一定的看电视时间的,而且她还知道要表现好才可以,我觉得这也是个不错的育儿方式。以我家为例吧!

我有两个孩子,说说我家女儿,她从两岁多开始看电视,看别人家跳舞,她就会学着人家怎么跳,这也是活跃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再大点她是幼儿园了,很多生活上的东西,与人交往之类的,生活习惯,还有我家特别喜欢看一下短视频,学人家怎么做手工。很多东西她都是在电视或者网络上学到的。

我不反对小孩每天有一定的电视时间的,而且小孩还知道只有自己表现好才可以看电视。还能养成小孩的一定习惯,就是说,只有自己表现好,就可以有电视看,这也是可以成为推动孩子学习能力。而且现在社会电视和网络也是一直非常好的网络老师。只要我们家长抓好那个度,这也是非常不错的一种学习方式


零零197743308


做为一个四岁女孩的妈妈,我真心羡慕你家孩子能有这样的表现,通过积极的表现想换来看电视,这是多么懂事的表现,如果是我家女儿这样,我当然会给她看的,一定要鼓励这种行为。

四岁的孩子知道交换而不是一味的索取,这是一个很好的品质,一般这么大的孩子都还只会提出要求,他们心里根本没有交换这个概念。以我女儿为例,她一般都主动问我可以做什么事吗?如果不是过分的要求我会欣然同意,如果要求有一些难度,我会问她你可以先做什么吗?这是我提的交换条件。在同样的场景下,你家孩子的表现可以描述为,他想看电视,会来跟你讨论可以先什么事(这件事应该是你希望他做的事)再看电视吗?你家孩子已经跳过了由家长给出选择条件的步骤,将选择的主动权转移到了自己手上,起码这件他想积极表现的事应该是他自己愿意做的事。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孩子啊。所以我支持满足孩子的要求。

但是对待一个聪明的孩子要更多的费些心思的,如果孩子觉得这件事太容易而耍些小心思,一定要扼杀在萌芽中。


牛团毛绒玩具回收


如果我的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换取他想获得的东西,我是非常支持的。

看电视、吃甜食,这些都是孩子极度喜欢,但是家长非常警惕的事情。

我的身边有很多家长,因为不想让孩子看电视,或者家里干脆就没电视,或者家里没有装宽带等等,从根源上掐断孩子看电视的可能性。

当然,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不认为家长不可以采取这种方式,限制,甚至禁止孩子看电视。但是5G即将到来的时代,禁止孩子看电视一是让家长缺少了一些教育手段(当然也让我们少了一些孩子看电视时候的自由时光),同时对孩子的社交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所以,在看电视方面,我采取的是控制时长、控制次数、孩子自选内容的方式。

如果超出了家长控制的时长或者次数,当孩子通过自己的积极表现为自己争取看电视的权益,我是愿意给孩子看电视的。

一言不合就撒泼打滚,相信这是所有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都会面临的情况。打吧,心疼,不打吧,生气。

当孩子通过正当的手段,为自己争取合理的权益,我认为这是孩子成长的表现。

我记得某个星期天的下午,儿子刚睡起来就跑到我面前:妈妈,我跟你说一个条件,如果可以的话你让我吃棒棒糖吧。

因为那个礼拜他已经吃了棒棒糖,按照我们的约定,下一次吃棒棒糖的时间应该是下礼拜。

我兴味盎然地看着他,行呀,你说出来我听听。“我今天只吃一点点”,他伸出自己的小手,用手指头比划了一点点的动作,“剩下的明天吃”。

我看着他那可爱的样子,“行呀,今天吃一半,然后放进糖纸里,明天再吃剩下的一半”。

儿子当即高兴地跳了起来。

哭,不解决任何问题。如果有什么需求,你需要跟妈妈说出来。这是我一直以来跟他强调的。那一天,让我品尝到了孩子成长的喜悦感。

同时,在看电视之前,我会先跟孩子商量好内容、时间,并且要求他做好眼部保健,例如看20分钟远眺20秒,站在窗台上数100辆车等等。

适度放权,鼓励孩子为自己争取合理的权益,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在这一切都取得的成果的时候,难道不应该击掌庆祝吗?


小巷深处幽


我家刚好也有一个四岁三个月的宝宝,我们也会给他看电视,题目提到积极的表现,很好奇是什么表现?

以我的经验,我觉得更关键的是要提前跟孩子确定好看电视的规则:比如每天可以看多久?我们家是十到十五分钟;第二确定最晚要几点钟前看完;第三是要提前准备筛选合适的节目,我们家看了一年多的英语原音《小猪佩奇》,对小朋友的英语听力很有帮助。

反正都是要看,花点心思选好的节目,顺便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习惯,好处多多![互粉]



静待花开的毛豆爸


小孩四岁,通过积极的表现想换来看电视,该不该给他看?

表面上来说,这样做好像不错,既控制了孩子看电视,还使得孩子表现的更好了,好像是育儿的好方法,但是事实呢?

你听听下面的教育方法,你觉得合适不?

孩子通过打扫卫生获得金钱奖励。

孩子考个好成绩就奖励玩具、金钱。

这种教养方式跟题主的看电视问题其实是一样的,你觉得这样教育合适吗?

这种教养方式通俗来说就是条件教养,通过完成A来获得B。

换句话说,对于孩子来说,A不是他们想要的,B才是他们的目的,才是他们想要获得的。正因为如此,一旦B没有了A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他们完成A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B,B都没有了,他们还努力去做A干什么呢?

再给大家讲个故事。

有个老人退休后去乡下买了一栋房子养老,周围花清水秀,人们也非常友爱,因此老人很喜欢这里。但是有一点不好,就是总有一群孩子在他门口调皮捣蛋,打扰他清静。这让他忍无可忍,于是一开始他经常驱赶他们,让他们去别的地方玩,但是孩子就是不听。

后来老人想了一招,他告诉孩子们说:“以后欢迎你们来这里玩,我太太非常喜欢你们的嬉戏声,这让她觉得自己又恢复了年轻。为了感谢你们,每人每次来玩给你们1美元。”孩子们一听,有的玩,还有钱拿,更开心了,于是玩的更疯了。

但是过了一周,老人告诉他们:“我们最近经济有些紧张,只能给你们5美分了。”孩子们就有些不愿意了。

又过了几天,老人告诉孩子们:“对不起,我实在没钱付给你们了,但是请你们继续在这里玩,我替我老伴感谢你们。”

孩子们就不愿意了,“没钱还想让我们在这里玩?想啥呢?”于是孩子再也不来这里玩了。

最终,老人可以安静的养老了。

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什么?

原本在这里游戏是孩子们自愿的,但是当老人付钱后,游戏就别成了A,钱就变成了B,他们成了为了“钱”才在这里游戏。而结果呢?当没有了钱,他们也就不在这里游戏了。也就是说,老人用奖励改变了孩子的游戏动机。

对于用奖励看电视来鼓励孩子做出好的行为同样如此。

原来对于孩子来说,做一些积极的表现是自发的,是孩子想做这样的人。但是当“积极的表现”成了一种奖励的前提后,性质就变了。“积极的表现”是A,“看电视”是B,当没有了B后,他们做A的动力也就没有了。也就是说,父母们用一个小小的奖励,改变了孩子的内在积极向上的动机。

他们变得更爱看电视了,因为来之不易;但是却更讨厌做出“积极的表现”了,因为他们是被逼这样做的。

现在,你还认为这样的教养方式对吗?

对于孩子来说,看电视应该跟他们学习、认字一样,是他们自由享有的一个权力。但是我们要告诉孩子,看电视有害眼睛,需要控制,这才是我们控制他们看电视的根本动机。出于为他们健康考虑,孩子也会理解我们这样做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