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改變日本卻被國人遺忘的事件:長崎事件

歷史上發生過一件事,很多人認為其丟人現眼,也很少有人提及,這件事就是長崎事件。

小矛盾變成大爭端

1886年,當時北洋水師尚未正式成立,但是已經有一定規模,並已擁有“定遠"“鎮遠”兩艘主力艦。這年8月,水師的一支混合編隊在朝鮮東海海域操演之後,丁汝昌率“定遠"“鎮遠”“濟遠”“成遠”四艦,到日本長崎進行大修。

一件改變日本卻被國人遺忘的事件:長崎事件

北洋海軍軍艦


就在這次停泊長崎期間,幾名中國水兵到當地一家叫作“丸山家”的妓院嫖娼。他們對日本妓女的態度十分傲慢。他們的這種傲慢被日本警察看在了眼裡,視為國家和民族的奇恥大辱,認為中國水兵藉此羞辱日本。

靠說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比的就是拳頭。結果,日本警察與中國水兵發生了衝突,造成一名日本警察被毆成重的傷,一名中國水兵也受了輕傷。日本人向來看重面子,一個輕傷一個重傷這就不行,吃虧了!日本警察懷恨在心,發誓報復。正好8月15日這天艦隊放假,四五百名水兵上岸遊玩。

由於有了前次教訓,丁汝昌專門嚴令這些大兵不準攜帶軍械,以免再生事端。不料這群赤手空拳的水兵上岸不久,便被數百名日本警察和武士團團圍住,揮舞刀棍亂砍亂打。居住在附近的長崎市民見狀,也紛紛澆潑沸水,投擲石塊。只片刻,中國水兵便被打死5人打傷40多的人,還有幾人被日本警察抓走。日本方面也有30多名警察,武士和市民受傷。

一件改變日本卻被國人遺忘的事件:長崎事件

反映長崎事件藝術畫


水師憤怒了

得知消息後,整個艦隊群情激憤。丁汝昌立馬派人照會日本方面,要求妥善處理這件事,並且釋放被捕的中國水兵,對死傷水兵予以撫卹。然而,日方認為一切責任在中國,並且拒絕水師的要求。

水師中的洋教頭英國人琅威理都力主對日動武,他認為日本海軍才剛剛起步,正好可以藉此機會將之扼殺在搖籃裡,為中國徹底解除這一來自海上的威脅。

琅威理在水師中除了擔任教習,還是副提督艦隊副總司令。水師官兵,特別是“定遠”“鎮遠”兩艦將士,見這個副總司令主戰,就褪去克虜伯大炮的炮衣,將炮口瞄準長崎市區,進入了臨戰狀態。事關國家尊嚴,丁司令便將此情形報告給國內的李鴻章。

李鴻章立馬召見日本駐天津領事波多野。李鴻章說:“餘兵登岸為狹邪遊生的事,亦系恆情。即為統將約束不嚴,尚非不可當之重咎,自不必過為急飾也。”大意是,水兵嘛,長年累月在海上的,好不容易上了岸,解決下生理需求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嘛。同時,他對波多野語氣強,硬充滿威脅:“如今開啟戰端,並非難事。我兵船泊於貴國,艦體,槍炮堅不可摧,隨時可投入作戰!”

丁汝昌得到回覆後,下令大炮對天開炮,震懾日本。這件事情的結果是,日方不僅無條件放還我方被捕水兵,而且賠償我方死傷人員共5.25萬日元,治療費用也由日方負責。

一件改變日本卻被國人遺忘的事件:長崎事件

事件之後中日兩國海軍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事件改變了日本

中國海軍的這次炫耀武力,使日本人感到了刻骨銘心的恥辱,深深刺激了他們的民族自尊。日本本來就流行“中國威脅論”,這次事件煽起了日本人的反華情緒,很多日本人發誓“一定要打敗中國海軍!”

日本明治天皇宣佈今後每年從自己的生活費中擠出30萬日元,用於建設海軍,為此他決定一天只吃一頓飯,而他的皇后也變賣自己的首飾來建設海軍,天皇和皇后的行動令全日本熱淚盈眶,在他們的帶動下,日本掀起了一股“海防獻金”熱潮,短短几天捐獻金額達到100多萬日元。

而日本轟轟烈烈擴張海軍的時候,大清政府也在轟轟烈烈地修建頤和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修建頤和園用的是中國海軍軍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