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正在拼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连日来

全市各地的企业车间

恢复了以往的忙碌景象

各级领导深入包联企业协调解决问题困难

驻企复工联络员和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员

助力企业生产防疫两不误

各企业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赶订单……

为了全年的经济发展目标

阜阳,正在拼!


阜阳,正在拼

陈正飞 / 摄


在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

我市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

精准稳妥推动企业复产复工

截至3月8日

全市16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

已复工1632家

除部分因拆迁、季节性生产

等原因不能复工外实现应复尽复

复工率97.7%,超往年同期水平

截至3月5日

全市1103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中

有808家复工复业

复工复业率达73.25%

争分夺秒抓生产

惊蛰时节,昊源化工集团的厂区内,完成包装的化肥产品堆成小山,重型卡车正排队装载,将一车车化肥运往全国各地。“目前正值春耕生产的市场高峰期,我们的化肥产品每天销售量达到4000多吨,实现了满负荷生产。”昊源化工集团负责同志介绍。


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昊源化工积极组织销售业务人员通过线上方式,了解各地备肥、用肥、销售等市场信息,并在相关部门协调帮助下,确保化肥销售运输畅通。目前,昊源化工集团的尿素产品销往晥南、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有力保障了当地农民春耕用肥需要。


“争分夺秒抓生产、千方百计抓经营、持之以恒抓管理,恢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全面达产达标。”昊源化工董事长凡殿才表示。作为我市第一批复工企业,昊源化工集团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和项目建设,有序推动企业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上来,目前员工复工率、生产负荷复产率均已达到95%以上,国内销售、外贸进出口业务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园区项目建设也正复工。


阜阳,正在拼

戚武奇 / 摄

向着春天出发

各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

正陆续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

随着一个个企业开足马力

人们熟悉的“阜阳制造”

红火场景逐渐回归视野

各企业对实现今年发展目标也充满信心

正全力以赴赶订单

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


阜阳,正在拼

吕乃明 / 摄


不久前荣获“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的阜阳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内,入驻的近300家小微企业已基本复工复业。


青年创业者石朝亮在这里线上销售宠物用品,受春节前后部分物流停摆的影响很大。“以往这个时期我们每天的出单量是八九百单,现在能达到两三千单。这离不开园区积极为我们协调物流和快递,使得我们年前年后积压的货,能够及时发出去,我们有信心完成今年4000万元的销售目标。”作为全市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之一,对于今年的发展,阜阳如云宠物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石朝亮充满信心。


“疫情的冲击是短暂的,整体上是可控的。只要我们化压力为动力,挖掘电商的巨大潜能,释放强大动能,完全有信心全面完成全年的任务指标。”阜阳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总经理徐应玉说。


阜阳,正在拼

王建 / 摄

“双联两员”解难题

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电动车蓄电池生产企业,这里的蓄电池产能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但受疫情影响,2月10日复工当天,原来3000多人的企业只上岗600多人,上岗率只有20%。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我们上班的道路上有很多卡点,到处封路,交通不便,导致我们无法正常上班。”企业的老员工、界首市顾集镇南李村村民应玉东道出了其中原因。


本县市的员工返岗不方便,邻近县市的员工返岗难度更大。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位于界首与太和的交界处,其中有660名员工是太和县肖口镇几个村子的居民,这些熟练工人跨县返岗一时间也成了很大的障碍。界首市“四送一服”工作组及时跟进,向阜阳市防疫指挥部进行了报告,协调外县员工拿到通行证回到企业上岗复工。


“在短短3天时间 就解决了员工返岗问题,同时在各个乡镇帮助我们开展新员工招聘,让我们在短期之内招收300多名新员工,解决了产能恢复的大难题。” 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安防部经理陈志刚介绍。目前,天能公司老员工返岗和新招员工上岗已经达到了2640多人,返岗率达到了85%,产能恢复到90%以上,企业抢占了先机,复产后订单不断,实现了产销两旺的喜人局面。


阜阳,正在拼


这是我市全力支持帮助企业

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

我市实施“双联两员”制度

通过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包联项目

向企业派驻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员和驻企复工联络员

一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手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大力推动企业复工达产

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


阜阳,正在拼

谢树立 / 摄

位于颍州经开区的安徽金源家居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刚复工,企业便接到了来自欧洲客户的订单,采购量很大,但是企业却犯了愁。


“在疫情期间,我们的原材料买不到,非常着急,眼看着跟客人签的订单马上就要到期。”金源家居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传金急得团团转。


区税务局包保联系人李岩岩得知后,通过大数据平台和电子底账系统进行查询,发现天津有一家企业跟金源公司所需要的钢管原材料匹配,就第一时间把信息推送给金源家居。“又帮我们办理了一笔退税,有58万多元,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孙传金对此感激不已。


阜阳,正在拼

张胜 任长波 / 摄


截至日前,阜阳市两级驻企复工联络员共计1141人包联企业,已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现场解决和收集企业反映问题共计200余个,围绕复工达产做好帮扶指导、政策宣传、服务保障等工作,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复工难题,尽快达产,引导企业提质增效,努力弥补疫情造成的生产损失,大力推动了阜阳市企业复工达产。


不漏一户,不落一企,压紧压实责任!政府部门的担当作为,及时有效、坚定有力的措施,给了企业坚定奋战的信心和勇气。

组合措施迎挑战

原材料不足、资金困难、公交不通……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复工复产行列,各方面挑战持续增多。

恢复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核心就是复工复产。全市各级各部门针对企业复工复产中存在的困难,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资金、交通、用工等方面问题,为企业复工复产扫除障碍。

阜阳,正在拼

戚武奇 / 摄


强化政策支持保障


印发了《关于促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供应若干措施的实施意见》等9个文件,从物资生产供应到稳岗就业等多方面支持企业稳产扩能;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加快前期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扶持奖补政策的落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大援企稳岗力度,为企业应对疫情保驾护航,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阜阳,正在拼

张峰 徐刚 / 摄


强化物资保障

市经信局聚焦复工企业口罩、测温仪、消杀用品等防疫物资需求,每天统计复工企业数和在岗人数,汇总企业物资缺口,建立统一调配的保障机制,每日根据缺口情况通过全市生产企业供应有关县区复工企业口罩4万只左右。强化交通保障,切实解决好复工企业员工正常出入乡村、小区及乘坐公交车问题,落实应急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实现货物运输“零阻碍”。

阜阳,正在拼

卜光辉 / 摄


强化服务保障

市经信局组织系统内党员干部开展“百名干部包百企”活动,对100家骨干龙头企业复工复产进行全面包保服务。成立7个帮扶组分别服务7家口罩生产企业,制定产能提升路径,帮助企业解决存在问题,调度企业加大马力生产。针对太和县锦海药业有限公司由湖北采购的口罩生产设备高速运输通行难问题,连夜协调省市相关部门,及时办理了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及人员运输车辆通行证》,目前已为企业办理了5批次10余张跨省、市通行证。针对生产医用防护服的嘉海服饰有限公司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的原材料滞留在南京海关等问题,市经信局协调跨省对接,争取了快速办理。

一系列硬规、细规陆续出台落地

为疫情形势下的复产复工

提供了有力保障

带着信心和干劲

阜阳各企业开足马力

向着新一年的目标再出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