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就到了,農村老話“頭伏蘿蔔二伏菜”,現在還有道理嗎?

農夫也瘋狂


小暑已經到了,即將入伏,高溫高溼的“桑拿”天氣即將到來,可是菜農還是沒有停下來休息,開始把菜園子裡的雜草收拾乾淨,準備種植秋季蔬菜。農村老話“頭伏蘿蔔二伏菜”,這是過去農民種菜總結出來的經驗,對於菜農種菜具有極大的指導作用。



在過去種植蘿蔔、白菜,作為一個農村農民的冬季主要的蔬菜,所以種植蘿蔔、白菜對農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冬令蔬菜,畢竟蘿蔔、白菜可以儲存的時間比較長,而且也比較容易儲存,不容易腐爛,一般能夠儲存到來年的春季也能食用。就是現在農民還是種植蘿蔔、白菜作為冬季的主要的蔬菜,在做飯時候可以作為炒菜主要原材料。

“頭伏蘿蔔二伏菜”,就是過去農民根據秋季蔬菜種植時間的經驗總結,這裡說的二伏菜就是白菜,這句老話對蘿蔔、白菜的種植時間做了一個明確的實踐。頭伏可以種蘿蔔,二伏可以種蔬菜,因為蘿蔔生長的週期比較長,白菜的生長週期比較短。這句老話對於後人種植蘿蔔、白菜有了一個參考的時間。



每年都有三伏天氣,三伏分為頭伏、中伏和末伏,入伏的時間為夏至過後的第3個庚日開始。庚日的計算方法是由天干和地支組成的,10個天干和12個地支中的一個一天的記日法,比如說甲子日、乙丑日等等,這樣計算一個庚日是10天的時間,一個輪迴是60天的時間。對於三伏天的時間一般是30天或者40天,也就是說從入度的第1天開始到立秋的時間,其中有三個或者四個庚日。今年從7月12日入伏,三伏天共有40天的時間二伏為20天。

但是現在由於溫室效應明顯的原因,使得全球的溫度不斷的升高,其實從我們這裡的冬天就可以看出,在過去冬天每年都是大雪紛飛,而現在好多地方已經不下雪了,即便是下雪也是非常少的,冬天也不是太冷了,比如華北地區在過去的冬天一般在零下15度,而現在的冬天只有零下六七度。所以霜降節氣下霜逐漸推遲,使得蘿蔔、白菜的生長的時間延長了,這也使得農民種植蘿蔔蔬菜的時間拖後了。特別是白菜的生長時間長了,會出現白菜腐爛的不耐儲存,農民叫臭菜。所以現在種植白菜會議朝後推遲一個節氣的時間,一般在立秋後種植蔬菜。



總之,入伏時間即將到來,三伏天氣農民也是歇不著,還要忙著種蔬菜,比如說“頭伏蘿蔔二伏菜”,其實這就句老話還是有道理的,至少在東北地區有參考價值,對於其他地方種植蘿蔔、白菜基本上推遲了一個節氣。


三農一姐


農諺有“頭伏蘿蔔二伏菜”,說的是夏天的頭伏要種蘿蔔,二伏要種白菜。我們都知道,種莊稼最重要的是“不誤農時”。那麼,蘿蔔、白菜為什麼要分別趕在頭伏和二伏種呢?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頭伏和二伏。農曆裡的頭伏和二伏,分別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和第四個庚日。夏至是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或22日,而農曆就是五月(午月)的二十或二十一日,都是盛夏季節。

那麼什麼是庚日呢?農曆是用天干和地支來記錄年月日時的。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地支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因此,庚日就是指天干是庚的那一天。頭伏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就是夏至後的二十三、四天;二伏是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就是夏至後的三十三、四天。比如,2011年的頭伏是在7月14日,農曆六月(乙未)十四(庚午),節氣是小暑;二伏是在7月24日,農曆六月(乙未)二十四(庚辰),節氣是大暑。

農民種地最講節氣。所謂農時,就是講的節令時氣。從上面所講的我們看到:頭伏和二伏的節令時氣是小暑和大暑,月份是未月,是處於夏秋之交。因為大暑之後就是立秋,未月之後就是秋金申月。這就是種蘿蔔、白菜的農時特點。

我們再來看蘿蔔、白菜的特點。蘿蔔的肉質根和白菜的莖葉都是白色,按五行分類屬金。蘿蔔、白菜都在夏秋之交的庚日數伏時栽種,又都在秋末初冬收穫,整個生長期都在秋季,所以也就得了金秋之氣。

到此,我們已經可以知道農諺“頭伏蘿蔔二伏菜”告訴我們什麼了。它告訴我們:

1、所謂“不違農時”,就是所種植物的五行性質特點要與節令時氣的五行性質特點相一致,以便“同氣相求”。

2、所謂應時應季的果蔬食物,就是其生長期在該時令季節,因此其陰陽五行的性質和時令季節的陰陽五行之氣吻合一致

3、“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應當是說一個地方的天地時空所特有的氣候、地貌、物產(包括食物和藥物)通過陰陽五行之氣影響和作用於人,使人形成與這個地方陰陽五行之氣相應的體質特徵,這就是“天人合一”。

4、蘿蔔、白菜富含金秋之氣,因此肺弱陰虛的人,可以通 過食用蘿蔔、白菜補養身體的不足。正確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特點的食物,是科學養生的一個重要方法。








鄉村卡不其




對於民間諺語,經常掛在農民嘴邊的口頭禪,我都很喜歡。我是從農村出來的,一聽就懂什麼意思。它們不僅順口押韻,而且都蠻有道理的,就比如這句“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說的就是種植農作物的時間。你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種啥?記得這些諺語就行了。

這句諺語說的到底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頭伏即夏至之日起,這10天內可以種植蘿蔔;之後10天即二伏之內,可以種植白菜、生菜之類的蔬菜;再後10天即三伏之內,可以種植蕎麥等農作物。農村是露地種植農作物,對種植時間是蠻有講究的,種早了不行,種晚了也不行。時間上必須恰到合適,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只要你留意,農村諺語很多,並且都是數十年乃至數百年經驗的智慧結晶,單說農作的種植時間吧,就有很多,可以信手拈來幾條供大家欣賞:“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就是說,農村種瓜種豆的最佳時間是清明前後的幾天。“穀雨栽上紅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意思是說,栽紅薯的時間正好在穀雨時節。

這些是說農作物下種、栽植時間的,還有更詳細的,下午好?上午好?來聽聽這句:“早上種瓜,盡開空花;晚上種瓜,瓜用車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種瓜的時間最好選擇在午後,晚上之前,這樣種植的瓜子經一夜土壤溼潤提供養分,更利於瓜子出芽、生長,會更利於結出果實的。這樣的諺語,是不是覺得很有意思?



在種植方面,農村諺語很多,裡面包括種植時間、時間早晚的問題,也有說種植之後出芽時間的諺語,像“麥出七、豆出五,高粱十天才出土。”意思是說,種植之後不要慌,不要忙,別下種之間後看不見出芽就著急,它們都有出芽的時間規律呢!豆類出芽需五天,麥子出芽需七天,高粱出芽需十天呢!

你看看,農村諺語是不是都很智慧啊?能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都是很經典的,也蠻有道理的。什麼時候該種啥?什麼時候該收啥?什麼時間、哪種天氣種最好?你不清楚的話,可與老人們交流交流,記下一些諺語就行了,保準不會出錯的。行文的最後,還是以一句農村諺語來結束吧:“雨種豆子晴種棉,種菜宜在連陰天。”你知道它說的什麼意思嗎?


種植大世界


7月12日(本週五),就要進入真正的三伏天-------初伏。天氣將成為全年最炎熱的時節。對於農業來說,老一輩傳承下來很多經典又有指導意義的諺語,比如“清明前後,種瓜點豆”,而對於三伏天,古人留給我們“頭伏蘿蔔二伏菜”,那麼它是如何指導我們農作物生產的呢?如果不是聽隔壁王大爺的講解,想必到現在我還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

頭伏蘿蔔二伏菜

蘿蔔與白菜正是夏秋之交的庚日數伏時栽種,夏季進入伏天適合種植蘿蔔,二伏適合種植白菜,這個時機要剛好掐住點,不然種早了就會出現爛葉子,種晚了大白菜又不能包芯。

蘿蔔

屬於半耐寒的蔬菜,生長週期正常為兩到三個月,這樣在冬天霜降前剛好可以收成,也避免了蘿蔔受到凍害。蘿蔔生長週期比較晚,在夏秋季節,雨水充沛,非常適合蘿蔔的生長,天時地利,蘿蔔在冬天就會有一個好收成。

大白菜

喜歡溫和陰冷的天氣,在二伏(七月底)播種,也是趕上多雨的天氣,省得人工去灌溉,但大白菜不同於蘿蔔,它的蟲害一定要密切關注並得到有效控制,否則將會影響到冬天的收成。

在我們北方,家家戶戶都會醃製蘿蔔或者白菜,這也是我們的一道特色。以前農業是靠天吃飯,很多因素要由天氣來決定。而今將成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我們可以通過智能機械來滿足農業的需求,省去人工非常多低下的勞動力,這樣即省時速度又高。當然這些農業現代化只能適合大面積播種,而對於鄰家的做法,還是會遵循老一輩人遺留下來的經驗。

現在我們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想吃的蔬菜,這一切也歸功於農民兄弟的辛苦付出。農民善於用自己的經驗來告訴我們農業生長的習性,雖然有些已經被摒棄,但大部分還是值得借鑑的。“頭伏蘿蔔二伏菜”,正是對我們真有利的指導。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期待您下方留言探討。


農事農忙


農村老話:頭伏蘿蔔二伏菜,說的呢就是種蘿蔔青菜各有季節。比如今年的初伏是在7月12日,這個時候就可以種胡蘿蔔了。這個就需要我們注意了,這裡說的種蘿蔔並不是說的種植白蘿蔔而是說的胡蘿蔔。這個時候種植胡蘿蔔還是要根據天氣情況給胡蘿蔔澆水,而白蘿蔔如果種植過早因為溫度加高,而容易發生根腐病軟腐病等病害。像我們這裡就有這樣一句老話:七月蘿蔔自長大,八月蘿蔔糞催大,這個蘿蔔指白蘿蔔。(這句話裡的七月八月是指農曆)種植蔬菜和莊稼一個道理,都需要在相對應的季節播種。



而到了二伏天的時候就可以種植白菜,白蘿蔔,青菜一類的蔬菜。這個時候接近立秋,天氣逐漸變涼爽,適合這些蔬菜發芽生長。不過還是要注意給蔬菜早晚澆水,畢竟中午時候溫度還是比較高。


至於樓主所說的頭伏蘿蔔二伏菜放在現在還有道理嗎?我想說的是這個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農村老話一般都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比如我們這裡常說的,雷打秋,乾斷河溝,說的就是立秋這一天打雷,沒有順應節氣。再比如說,立夏不下,犁頭mopa高掛,說的呢就是立夏這一天必須下雨才會順應這個節氣,比如到了這一天沒有下雨那麼就會預示今年比較天干,雨水不順調。其實農村的諺語老話特別多,這些都是根據老祖宗輩輩代代根據天氣變化,觀察24節氣而得來的。這些都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如沐春花


快就要入伏了,趕快去種蘿蔔吧。流傳在北方地區的一句俗語,就是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菜,說明了種植蘿蔔要趕在頭伏種植,到了二伏只能種白菜和青菜,三伏以後只能種上蕎麥菜了。結合現在的農業生產,我從有道理和已經沒有道理兩方面進行談談自己的想法。

入伏就到了,農村老話“頭伏蘿蔔二伏菜”,現在還有道理嗎?

1、有道理的方面。

①從時間上面來說。

在農業傳統種植上,這句話特別適合北方,北方一進入冬季,吃的蔬菜主要是蘿蔔和白菜,白菜和蘿蔔是儲存在冷庫裡面的,如果頭伏不種植蘿蔔,二伏不種植白菜,白菜和蘿蔔不能及時進入冷庫儲存,對冬季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影響。

②從意義方面來說。

在以前的生活生產方式不太先進的時候,也就是我們說的靠天吃飯的時候,在種植蔬菜也不能違背時節,結合一番水土養一方人的說法,頭伏蘿蔔二伏菜,是有時節意義的,應該及時去種植蘿蔔。

2、 沒有道理的方面。

① 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

隨著人們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業科學技術的普及,科學因素的發展,莊稼產量的大大提高,除了大量種植蘿蔔和白菜外,多數在自家與菜園裡種上蘿蔔白菜,夠吃就行,不會去種喬麥菜了。

②大棚蔬菜的普及。

大棚蔬菜也叫反季蔬菜,從字面上就很能理解,大棚蔬菜的種植,可以不按季節來種植,所以現在市場上賣的蔬菜,有些是反季蔬菜,就是大棚裡面種植出來的,蘿蔔和白菜也可以在大棚裡種植,大棚裡的溫度,水肥,有利於蘿蔔和白菜的生長,大棚蔬菜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還有冷庫的盛行,大家也不用擔心吃不上蘿蔔白菜,所以,頭伏蘿蔔二伏菜是提醒大傢什麼時候該種蘿蔔,什麼時候該種白菜,對大棚蔬菜來說意義不大。

3、蘿蔔和白菜的種植方法。

①蘿蔔和白菜的種植流程。

蘿蔔和白菜是很容易種植的一種蔬菜,只要方法得當,加強管理,就能種植得好,種植流程一般都是,選擇優良的蘿蔔和白菜種子,選擇透水透氣性好的肥沃土壤,播種,施肥,加強田間管理、追施肥料和病蟲害防治工作,成熟以後及時採收。

②蘿蔔和白菜的田間管理。

蘿蔔和白菜種植下去以後,包括大棚種植的蘿蔔和白菜,田間管理很重要,要多給蘿蔔和白菜澆水,保持土地溼潤,鬆土除草,更重要的要做好後期追肥工作,才能起到讓蘿蔔和白菜的產量增收。

總結

頭伏蘿蔔二伏菜這句話,既有道理的一方面,結合現在的生產生活條件,也沒有道理的一方面,但是,頭伏蘿蔔二伏菜提醒大家按時種植蔬菜,也很好,按節令種植出來的蔬菜,各方面增產增收都好。現在的大棚蔬菜,也改變了許多人的農業生產方式,促進了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土地的利用價值,提高了農業種植白菜和蘿蔔的經濟效益。


以文溫暖三農


還有兩天就入伏了,入伏後天氣會變得又悶又熱,但是在農村人們到了三伏天並不會因為天氣熱就閒下來什麼都不敢,婦女們會拆拆洗洗冬天的被子棉衣,而男人們在到了三伏天后會根據自家院子裡種的蔬菜長勢來考慮什麼時間種植冬儲的大白菜和蘿蔔,所以在農村還有著“頭伏蘿蔔二伏菜”的說法,那麼現在人們種植蘿蔔和白菜時還會按照這個說法來嗎?

我們這裡是華北平原,每年春天人們都會在院子裡種上茄子、豆角、黃瓜、西紅柿等等,現在正是菜園子中蔬菜長的最好的時候,但是很多蔬菜生長期都很短,儘管是精心照料,但是到了夏末秋初時這些蔬菜就到了罷園的時候了,這個時候就要把這些罷園的蔬菜拔掉,從新再種上其他蔬菜,這樣才能充分利用自家院子裡的小菜園。

在我們這裡夏末秋初時種蘿蔔和白菜還是會依照“頭伏蘿蔔二伏菜”這句老話的,雖然蘿蔔和白菜都是冬儲菜,但是這兩種蔬菜的生長期卻不一樣,蘿蔔要比白菜的生長期要略長一些,所以蘿蔔種植的時間要比白菜早十來天左右。

雖然老話說是頭伏蘿蔔,但是頭伏總共有十天的時間,所以種植蘿蔔時並不是一定要在這十天種植,而是要根據當時的天氣情況來選擇合適的種植時間,我們這裡種植蘿蔔時一般會在初伏後幾天種植,如果初伏天氣熱的厲害,還會推遲到中伏前幾天來種植蘿蔔。

大白菜種植一般是在立秋後種植,我家一般在立秋後會將院子裡的黃瓜、豆角、西紅柿拔掉後種植白菜,白菜種植的時間一般會在8月上中旬種植,在有些年份中伏只有十天的時間,那就會在過了中伏後在種植,如果中伏是20天的話,那種植白菜的時間會在中伏後幾天來種植。

個人覺得“頭伏蘿蔔二伏菜”並不是說一定要在頭伏種植蘿蔔,在二伏種植白菜,而是告訴人們種植蘿蔔要比種植白菜早一些,不要一起種植,如果一起種植的話可能在天冷時蘿蔔還在繼續生長,會影響蘿蔔的品質和產量,還有可能會使蘿蔔凍害。


悠悠鄉村路


頭伏蘿蔔二伏菜這句話是祖祖輩輩傳下來更是切身實踐換來的,放到現在也還是有道理的。

頭伏蘿蔔二伏菜,這句話是關於農作物種植時期的諺語。意思是夏季進入伏天的時候,在頭伏到夏至開始後十天適合種植蘿蔔比如常見的,胡蘿蔔,青蘿蔔,白蘿蔔等。二伏(頭伏之後十天)是種植白菜、青菜等的最佳時期一般二伏過後就是立秋所以在這個時間段種植白菜等是最好的。在三伏(二伏之後十天或者二十天不等)種植蕎麥等農作物也是可以的。

頭伏蘿蔔二伏菜這句話主要說的就是就是所種植的農作物的性質特點要與節令時氣的性質特點相一致。所謂應時應季的果蔬食物,就是其生長期在該時令季節。





農人家樂


頭伏蘿蔔二伏菜:是關於農作物種植時期的諺語。意思是夏季進入伏天的時候,在頭伏(從夏至開始後十天)適合種植蘿蔔(青蘿蔔、白蘿蔔等);二伏(頭伏之後十天)是種植白菜、青菜等的最佳時期;在三伏(二伏之後十天或二十天)種植蕎麥也不晚。

從傳統意義上講,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儲存的大白菜和大蘿蔔,所以種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蘿蔔就顯得很重要。所謂的頭伏蘿蔔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後,第一個10天稱為頭伏,這個季節就要種蘿蔔了,第二個10天稱為二伏,這時就要種白菜了。一般二伏過後正好“立秋”,白菜最好在這時出苗最好。

這是民間對農作物或習慣的闡述,也是根據長期農作物生長規律而來,所以,這樣的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農村映象


今日入伏,在我們膠東這裡還真不能種蘿蔔,有點太早了。農村有這樣一句老話“頭伏蘿蔔二伏菜”,說的意思就是在入伏的第1個十天,也就是頭伏可以種植蘿蔔,在二伏的時候也就是中伏可以種“菜”,這裡的菜就是指白菜。


不過這句俗語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這句農諺是指淮河以北,黃河中下游流域,但在膠東一般在立秋前後種蘿蔔,再停幾天種白菜。老人們總說“立冬的蘿蔔小雪的菜”,是跟蘿蔔白菜的種植時間相對應的,蘿蔔白菜的生長期一般就在三個月左右,從立冬開始往前推算三個月,基本就是在立秋前後了。

今天已經入伏,我們家菜園裡的黃瓜、豆角還長得很旺,如果這個時候就都薅掉開始種蘿蔔,肯定是不捨得的,怎麼也得再等它們結一結,吃些日子,再說夏天的菜,基本上也就是黃瓜,西紅柿,茄子豆角之類的,此時拔掉種上蘿蔔白菜,倒是為冬天吃菜做好了準備工作,那夏天吃啥呢。再者說如果種的過早,夏天菜園莊稼是特別容易滋生病蟲害的,也不利於管理。

當然了,農諺總結的“頭伏蘿蔔二伏菜”,我們也不能種的太晚了,否則氣溫下降就不利於蔬菜的生長。總而言之,要在頭伏二伏的時候種蘿蔔白菜,還是在立秋後根據生長時間來種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最晚不能再晚過處暑。

蘿蔔和白菜是很多人家裡冬天的主打菜,冬吃蘿蔔夏吃薑,為了冬天能吃上自家種的綠色蘿蔔白菜,一定要掌握好種植時間,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合理澆施水肥,如果錯過了最佳種植時間也不要緊,可以選擇一些生長期短的品種,像櫻桃蘿蔔等,一般一個月左右就成熟了。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種植品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