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下葬后,工匠该怎么从墓里出来?

鼓坊万达分部周老师


各朝各代帝王下葬过程并不一样

比如蒙古铁木真

他们那时候实行秘葬制度。所谓秘葬,就是对于埋葬地点,不做标记、不做记录、也不公布。1277年铁木真死后,据说其子孙部下人就在草原某地挖个坑安置,葬礼结束,重新附上草皮,蒙古骑兵万马纵横,毁灭了一切资料。当前的成吉思汗陵,只是后来为便于祭祀,搭建的衣冠冢陵……

商周时期实行人殉

古代殡葬制度很残忍,为了防止陵内秘密泄露,参与筑造的工匠一般都被殉葬。那段时期,别说工匠了,陵寝挖好之后,还会运进去大量人口陪葬,边杀边埋,最后在葬道上放下断龙石,覆盖大量土方。据现代考古发现,那个时候一些大的贵族寝陵,都有数千人殉葬,帝王类的寝陵,估计得数万人……

人殉毕竟是陋习,有些帝王不愿意那么干

帝王陵寝一般都在帝王登基之初就开始兴建,挖个几年十几年,和筑城池一样,里面有各种通道,只不过一个在地面,一个在地下罢了,估计没地图,跟迷宫差不多。废除殉葬制度后,掌控机密的工匠,估计还是要杀上一些的,但最终送葬过程中,那些抬棺以及司仪们,能走出来……最后出来的人随手关门呗

最终封闭之前,这墓室门可以打开,毕竟皇后和皇帝一起死的几率太小,先来后到嘛,总要有人先进去等一等的

一家之言,毕竟也没参加过,说错莫怪


灵石蕴珠宝


慈禧太后陵墓被孙殿英盗窃,就是因为有一个工匠从陵墓中逃了出来,当了孙殿英盗墓大队的领路人。

这个工匠姓姜,是修建晚清慈禧太后陵墓的一名石匠,也不幸成为了最后封闭陵墓口的81名匠人之一。据姜石匠描述,当时建工对他们说封闭完洞口还有一出口,让大家出去,谁都知道这是哄骗小孩的把戏,所以大家当时特别沮丧,知道自己大限已到。姜石匠也不例外,当时他才40岁左右,妻子刚生了孩子,自己第一面还没有见到,想到这姜石匠不免伤心走神。就在这时,一块石头掉下来正好砸在姜石匠的头上,把他砸晕过去了。

陵墓未修建好死人是不吉祥的,因祸得福,监工以为姜石匠死了,怕他玷污了皇陵,便把他抬出去扔在了山岗上。姜石匠醒来后,发现自己在陵墓外边,欣喜不已,捡回了一条命,真是大难不死呀!也是因为姜石匠没有死,所以后来成为了孙殿英的引路人。

古人能活到老真的不容易,战争时候抓壮丁参军,和平时候抓壮丁修陵墓都是常有的事情,这些都是有去无回的行当。

当然也有仁慈的皇帝,后周太祖皇帝郭威就是这样的。他下令自己的陵墓一切从简,不许打扰百姓,也不许放大量的金银财宝。

修建陵墓是大工程,要想把工匠全部杀死并非易事,也会招惹民怨,所以更多的皇帝只是把封闭洞口的工人杀死或者圈养起来,只有极少数如秦二世和成吉思汗那般残暴。

关注历史,更关注被历史忽略的角落!


尬聊历史


古代帝王陵墓的修建,规模都很大,动则几十年,耗费金银无数,拿秦始皇陵来说,动用了70多万人修建才成。

古代陵墓是皇帝死后的归宿,他们很在意,所以他们不希望后人来打扰,于是设置了无数的防护机关,例如秦始皇陵的墓里就有无数水银,形成山河湖泊,让人望而生畏,不敢盗掘。


一般皇帝陵墓的最后封存办法,都是采取的内封,也就是在坟墓内进行关闭最后的出口,这样比门外封锁的好处是门外很难打开。

但是内封的话,最后封门的人就无法出来,怎么做到的呢?

第一,心甘情愿的死士。

皇帝身边总少不了有几个心腹之人,他们随时愿意为皇家主子效死。

秦始皇找到这样一个人自然不是难事,就算是困难,找一个绝症的人,作为最后封门人,给他家人照顾好,留下一杯毒酒即可。

这样以死士内封门,是最合理的情况,这样做既可以做到内封坚固,又能避免活人冤死墓中。

也就是说,工匠直接放出,只牺牲一人。

第二,机关内封。

最广为人知的机关内封法莫过于“自来石内封法”。


这种内封的方式类似于咱们农村在房门内用棍子顶住的形式,在墓葬门口,做一个凹槽,里面立一根石头柱,同时在墓葬门上做一个横档,在人出去后,石头柱向门外方向倾倒,最终将门在内关死,同时抵住门横档,使门在外无法打开,同时可以不用人在内封门。

但是这种情况,尽管工匠门不用在内死亡了,但是出来的工匠们也没什么好下场,他们会被集体杀掉,因为他们制作的机关他们很了解,万一他们带人进入墓葬,那就坏了,所以皇室会残忍的杀害他们,以保墓葬万全。


不过他们杀工匠的做法显然没啥用,例如慈禧的墓葬,孙殿英直接用大炮开轰,根本不管什么机关。

有一种说法,是让工匠们陪葬,就是说直接采取外封门的模式,将所有工匠封死在墓室中,活活饿死他们。

其实这种说法漏洞很明显,如果工匠真的被封在墓室里,那么他们知道自己必死,死之前你觉得他们会干嘛?难道就不会把皇帝的尸体碎尸万段吗?

所以工匠在墓内陪葬不现实,放出来杀掉还是比较可信,活人陪葬,那就是给皇帝的遗体找虐。

所以,工匠们是从正门出去的,只是留好了机关,锁死墓葬门。

第三,暗洞离开

有些工匠很聪明,在施工的时候留下一条暗洞,他们很清楚做工匠的下场是什么,于是他们想自己保命,在工匠都离开的时候,他们藏起来不出去,等大家都出去了,他们在单独走自己预留的通道,顺手还能带走点宝贝。


当然了,这种操作难度极大,但是还是有人能够做到,毕竟很多事情想要做绝并不容易。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

那就是少数民族风俗了,这里说成吉思汗密藏,这种密藏,是由工匠、官兵组成队伍,工匠修建,不留墓葬包和碑,只踩成平地,官兵杀掉工匠,再驻守一年,等坟墓环境和周围一致再撤离,撤离之前,他们需要杀掉骆驼,否则骆驼记路。

等官兵回到营地,再被集体杀掉,从此墓葬成迷。这种情况下,工匠也是被杀,或者干脆活埋了。

古代帝王陵墓工匠出来,主要还是依靠机关,不过就算出来,生存的概率也不高了。毕竟他们知道的太多了。


野史日记


明朝第13位皇帝是万历皇帝,他的名字叫朱翊钧,他的陵墓叫定陵。定陵建设时间是用了6年,耗去了白银800万两,在万历皇帝28岁的时候就建成了,一直到30年后他去世后才正式启用。

1956年,以郭沫若、沈雁冰和吴晗等人为主的考古工作者开始发掘明代万历皇帝的陵墓——北京明代十三陵中的定陵。这是一次有计划的挖掘工作,本来是想挖掘长陵的,但是由于那个规模大,所以先试着挖掘规模小的定陵。虽然有人反对,比如郑振铎等人,但是挖掘工作还是有条不紊的进行了。



我们知道皇上的陵墓在修建的时候用到成千上万的工人,比如秦始皇陵修建的时候,投入了30万工匠,那么这些工匠肯定对皇陵内部的情况了解得比较多,而皇上又不想让这些事情让别人知道,就出现了矛盾,那么怎么办呢?

我们知道人都不是万能的,有的擅长挖地基,有的擅长雕刻石块,有的擅长铺地面,也就是说在皇上的陵墓修建的过程中,要以需要不同的工种。有的工作就是大众性的,并不接触核心机密。而有的却是涉及到机密性的。知道的越多对自己越不好,所以对那些前期性的一般性工作的工匠来说,一般危害小,基本都能生还,不会遇害。而对掌握那些核心机密的人来说,特别是最后收尾工作的那些人,危险就大一些。

或许有人觉得,皇上安葬之后,工匠随即被关闭在墓室里,其实这种可能性基本没有。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这些工匠就都是殉葬的人,皇上能让这些底层的人殉葬吗?他们还不够级别,不够格。



再说了,为皇上殉葬的妃子或者是宫女太监,都是生前被杀死之后与皇上一起安葬的。还有就是皇上的陵墓在自己还没有被安葬的时候,陵墓修好了,能提前让工匠们先在里面“享受”吗?

那么这些掌握核心机密的人,是不是就此可以回家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了呢?应该也是不可能的,他们会被骗到某个地方,然后被集体处理。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清朝,会稍稍的仁慈一些,比如专门用一些聋哑人,不会说话,自然就不会把秘密泄露出去,或者故意把这些人弄哑。皇上在埋葬的时候肯定需要工人,而皇上墓葬的墓门要关闭,有人就觉得应该是有人在里面把门关上,所以这个人就无法逃生了,或者从工匠们偷偷修建的小小的暗门里逃生。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如果有人最后在里面把门关上,那还是相当于工匠殉葬,是皇上不想看到的。如果工匠在监工的眼下,修建小小的暗门逃生也是不现实的。

那么这个问题是如何决的呢?皇上的陵墓的墓门是如何关闭的呢?

关于墓门是如何关闭的,直到上世纪50年代,在挖掘定陵时才发现了这个问题。定陵的地下玄宫的墓门,任凭大家怎么推都打不开。



根据常识,大家觉得墓门上肯定没有锁,也不是因为太重。那么是为何呢?大家冥思苦想怎么也得不到答案。

发掘《定陵》报告里记录如下:“关闭着的石门却留着一条3厘米宽的门缝。从门缝发现一顶门石条将两扇大门从里向外顶着。因此,必须首先掀掉顶门石条,才能开启石门。”

有考古人员突然想起自己看过相关方面的记录,那就是崇祯皇帝死后,由于他没来得及给自己修建陵墓,于是就把他埋在十几年前去世的田贵妃的墓里。而打开田贵妃陵寝的墓门时,用到了“拐钉钥匙”。

大家讨论之后才感觉豁然开朗,只要制作出“拐钉钥匙”,一切问题就解决了。当然啦,这个钥匙并不是我们平时,现在所使用的钥匙。

考古队脑洞大开,根据上面的记录,想到首先把顶在石门后面的,长长的石条推开,就做了一根前端弯成一侧开口的铁板条,即一端做成倒的U形的“拐钉钥匙“,从门缝中伸进去,用他的开口卡住倾斜的顶门石上端,轻轻地向基内推动,使顶门的石条一点点地直立起来。



就这样,封闭了三百多年的大石门,终于被推开了。墓门被打开,大家才知道顶在木门后面的那块长方体的有1.6米高的大石块叫“自来石”。“

自来石”的名字的来源,历史漫谈君觉得那个意思就是自动来到墓门边上的石头,关闭墓门意思。

大家还记得军阀孙殿英在找到慈禧的墓想打开的时候,怎么也打不开墓门,最后据说找到了侥幸逃生的一个石匠,才找到基门的准确位置,但是打不开,用炸药炸开的,当然,真真假假谁也不知道。但是真实的情况是他根本不知道拐钉钥匙和自来石。

那么古人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自来石和拐钉钥匙的呢?

首先,在两扇靠门缝合拢的石门顶部,各凿制出一个凸起的石棱。同时在相应的地面上凿出石槽,越靠近墓门,石槽的深度越深。关墓门时,先将其中一扇关闭,另一扇半掩。让自来石圆球状的下端在凹槽中竖好,上端则贴在半掩着的石门的石棱边上。然后把一端弯成倒U形的“拐钉钥匙”扣紧自来时的上端 ,轻轻的拉动自来石。之后借助惯性,自来石就自动把门顶好,同时把拐钉钥匙沿着门缝慢慢撤出。



那么为什么设计的墓门能够打开呢?

自来石可以用“拐钉钥匙”打开,是因为皇上的墓葬不可能不再次被打开。因为里面不仅埋葬着皇上,还有皇上的后妃。而皇上的先去世的妃子往往埋在其他的位置,等皇上去世之后再迁过去,而皇上还有一些妃子,特别是如果皇后死在了皇上的后面,就需要把皇上的墓门再次打开。所以就有了拐钉钥匙,所以不会一次性把皇上的木门牢牢的封死,以至于打不开。

当然与皇上合葬的一般是皇后,但是也有例外,比如与康熙帝合葬的妃子就有四五十名之多。

在定陵埋葬的是万历皇帝和孝端和孝靖两位皇后。孝端皇后和万历皇帝前后脚的去世,是一同被埋葬的。而孝靖皇后由于去世的早,是被迁过去的。所以万历皇上的定陵之后没有被皇室主动打开过。

但是后来定陵却遭到了多次破坏,比如在李自成进京的时候被焚烧,在清兵入关的时候又被破坏,在民国的时候,也有一次被破坏的过程。

当然考古界对定陵的这次挖掘,虽然有收获,但是损失也非常大,比如有些文物没有保存好。同时万历和皇后的尸骨也被破坏了。所以,自此以后再也不主动挖掘古代帝王陵墓。

所以关于皇帝去世后,工匠如何从墓门里出来,这个问题就非常简单明了了,就是正常的走出来,然后借助自来石的巧妙的设计,用拐钉钥匙把墓门从里面牢牢的把墓门顶好。

我是历史漫谈君,欢迎大家留言,点赞,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感谢。


历史漫谈君


在民国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事情:孙殿英光明正大的盗了慈禧的墓。在孙殿英去世之前,他道出了一个秘密:他们设计了一个长石条从陵墓内部将整个门顶住,这样就没有人可以从外面推门而入。但是这样做的话,就必须有一个人留在内部关门,也就是说必须有一个人要留在墓中出不来。 虽然也有一些不敢违背至高无上的圣旨,只能死在那凄凉的墓室里。但总有一些朝代的修墓室的最后一名工匠,会存活下来。 大家也会好奇建造墓室的工匠们把帝王墓室建造好了之后,帝王下葬后,那些墓匠就要把墓室封锁起来,但又要怎么出来呢? 在先辈们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训下,工匠们也变聪明了,他们会在皇陵内,设置出一些非常精妙的机关,为自己做逃生之用!


A渣女赛貂蝉


古代皇帝下葬后,工匠该怎样出来?

古代皇帝的身份都相当尊贵,生前享受了荣华富贵,死后对于自己陵墓的修建也格外重视。有些皇帝在自己还没有去世时,就已经命令工匠去修建自己的陵墓了。有些工匠都是从民间召集而来的,但是古代皇帝入葬之后,这些修建的工人到底是怎样出来的呢?


其实每个皇帝都不希望自己的陵墓被盗墓贼盗,下葬之后墓室的入口就会被堵住,按道理这些给皇帝修建陵墓的工匠,基本上都会给皇帝陪葬,可是皇帝已经去世了,所以难免有些工匠想要活命,自然就会给自己留条出路。而且在汉朝之后,很多皇帝就禁止用活人殉葬,毕竟这样的事情很不人道,而且后代也会被其他的文人所批判。



古代的工匠的确有方法出来,首先在皇帝去世之后,太子和大臣都要先斋戒49天。下葬之前负责抬棺材的人员进行演练,以重达万斤的龙木作为实验对象,而且还会在木头上放一碗水。在演练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保证碗里的水不会洒出去。等到真正下葬后,工人们就会按照之前演练的方式将皇帝的棺材抬进去。按照道理陵墓的大门的确会被顶死,而这些负责把皇帝棺材安放好的工匠手里会有一把名为“拐钉钥匙”的工具。之所以会有这个工具,是因为在他们进入到墓室之后,其他人会通过外力的作用将千斤的石头顶在大门上,进入墓室的工人就会利用这个工具开动封锁的石门。这个钥匙的形状非常特殊,呈现出了一个倒u型。最后一名工匠出去之前,就会通过这个钥匙慢慢的绕开石门。之后再用钥匙勾住后面的巨大封石,只要用力拉动封石就会有所倾斜,慢慢的倒下最终靠向石门。这样其他人就没有办法进入到皇陵当中了,必须要通过一些特殊武器爆破或者是从其他的地方才可以进入到皇陵中。之所以会采用这样的方法将石门封上,是为了让工匠能够更好的出去,不需要费多大的力气,利用角度的问题就可以把陵墓的门口封死。

所以说通过这样的方法,最后一个工匠离开内室之后,再利用特殊的钥匙将石门彻底封死。之前有不少人都觉得是其他人将外界的石门封好之后,下葬的工匠会用工具挖一条出路,但是挖任何条路,都有可能改变整个陵墓的结构,很容易发生意外,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更方便工匠进出。


以史正衣冠


古代皇帝的葬礼,每个朝代都不尽相同,但下葬过程却都大同小异。古人崇信“事死如事生”,皇帝的葬礼自然要表现出庄严与豪华。皇陵修建完后,最后一位工匠都是掌握地宫入口机密的,通常是不会活着出来。

皇帝的下葬过程是怎样的?

我们就以清代为例,清代时皇帝的葬礼与登基、婚礼等大典一样重要,通常是由礼部和銮仪卫共同牵头办理。从顺治皇帝的葬礼开始,清代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帝王丧葬制度,之后的皇帝都是按照此制度举办葬礼。

首先就是陵寝的选址与修建,清代帝王陵寝都是在东、西两陵范围内按昭穆制度进行选址。陵寝的修建通常都是在皇帝生前就要完成,但也有驾崩才修建的特例。像顺治的孝陵和光绪的崇陵都是在驾崩后才动工的。

清代皇帝驾崩后,丧葬仪式很是隆重。驾崩后尚未安葬的皇帝被称为大行皇帝,大行有一去不复返之意。葬礼的第一道程序就是小殓,小殓通常是在当日就要完成,而且需要根据钦天监选择出的吉时良辰入殓。

首先要为皇帝穿戴好衣服鞋帽,嗣皇帝及皇子、皇孙,都要穿上孝服,摘掉帽子上的红缨,剪去自己一缕头发。之后宫内自皇后以下的嫔妃、宫女,都要摘掉首饰与头饰。最后在尸体上覆盖由活佛进贡的陀罗经被。

在小殓完成后的次日要进行大殓,其实在小殓之还有个对尸身防腐处理的过程。大殓通俗的讲就是将皇帝移入棺柩,皇帝的棺柩又称梓宫,是由金丝楠木打造而成。大殓完成后,皇帝梓宫要被移到乾清宫正殿。

殿内设大行皇帝的灵堂,宫门外置织金九龙绮丹旌。皇帝丧礼要颁诏天下,梓宫在乾清宫停放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7天。在此期间,诸王公大臣都要入乾清门,瞻仰大行皇帝遗容。嗣皇帝及皇子们都要行大殓礼。

服丧期间,嗣皇帝对朝臣的奏折,一律改用蓝笔批示,各部院衙门也要用蓝印。之后颁发大行皇帝遗诏,宣布全国致哀,27天内不许有娱乐活动。清代不论皇帝驾崩在什么地方,大殓后都要将梓宫运到乾清宫停放。

在梓宫从宫外运回乾清宫过程中,嗣皇帝必须要跪迎。如咸丰的梓宫运抵紫禁城时,嗣皇帝同治则跪迎于东华门外道旁的。乾清宫的仪式举行完毕后,梓宫就要被移送到殡宫等待下葬,殡宫是景山的寿皇殿或观德殿。

梓宫在殡宫停留的时间根据陵墓竣工的情况而定,有几个月的,也有数年的。梓宫移送殡宫时,先用小轝(yú)抬梓宫出景运门,再更换大升轝运送梓宫。该过程通常在黎明进行,文武百官从东华门到景山跪道哭送。

出殡之前,都先要对下葬过程进行模拟演练。杠夫要按出殡的规模和要求,在德胜门演杠十天。在演练期间,民工要对通往陵墓的道路进行御道改造。送葬是最后的一个隆重仪式,首先当天要烧掉造价昂贵的大法船。

之后是72人的小杠将梓宫抬出东华门,送葬队伍最前面是64人的执幡队,接着是1628人的仪仗队,之后是盖着圆顶棺罩,四周围有绣龙帷帐的吉祥轿,里面放有梓宫。抬棺的杠夫有60班,每班128人,总替补240人。

梓宫之后为武装护卫,最后面是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的送葬车队。在和尚、道士的诵经声中,梓宫被送入几百里外的地宫,最后封闭墓门。在写完皇帝牌位并将牌位放在紫禁城东侧的太庙中后,皇帝葬礼宣告结束。

最后一名工匠会有什么结局?

封闭地宫石门的最后一名工匠通常是掌握核心机密的人员之一,众所周知,皇帝陵墓最核心的机密就是地宫的入口,这个机密一旦暴露,皇帝的陵墓就会遭到毁灭性的盗掘和破坏。因此,对这个机密的守护很重要。

最后的这名工匠一般是不会活着走出地宫,在前代之前,为了保障皇陵免遭盗掘,都会对修陵的部分工匠有一个统一的处理方法,那便是杀死知道地宫入口的工匠,其他不知情的一些工匠则会被放掉。

而清代除此方法外,还创造性的发明了一个比较人道的方法,那就是将核心工匠治成哑巴或者使用皇家培养的哑巴工匠,这些哑巴工匠都不识字,再加上古代没有聋哑人专用的手语,即使知道秘密也无法泄露出去。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孙殿英在盗掘慈禧定东陵时,找到的那位姜石匠,就是知道地宫入口的机密核心人员。据说这位姜石匠当时是冒充哑巴工匠,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受伤晕死过去,结果被监工以为是死人给扔了出去。

正是因为他的泄密,才让孙殿英轻易的找到地宫入口,让定东陵遭此大难。清代以前都有杀死工匠的先例和记载,但并不是将所有参与修建陵墓的工匠都杀掉。他们会选择一些知道核心机密的人,将他们杀死陪葬。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藏皆知之,藏重即泄。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

因为秦始皇墓中的一些机关是工匠设计制造的,而且他们对随葬品了如指掌,出去容易泄密,因为当他们封闭地宫和中间墓道,到达墓道时,突然关闭墓门,把这些工匠和放置随葬品的人全部封杀在其中。

据考古发现,秦始皇陵西南方发现的一处墓葬,白骨杂乱的铺了一层,有人认为这就是被坑埋杀害的修陵工匠和夫役。还有吴王阖闾的虎丘坟冢,剑池附近有“千人石”,这就是杀害筑墓工匠和夫役的地方。

总之,皇帝的下葬过程是非常庄重与豪华的,下葬仪式比较繁杂。修建陵墓的工匠和夫役也有一套处理方法,最后一名出来的工匠,在清代通常都是哑巴。


野史也是史


皇帝死后有一套繁琐的丧葬程序。皇帝死了不能说是死了,要说 “驾崩”。

驾崩的皇帝首先要处理尸体,将尸体淋浴后,涂抹各种香料,然后穿寿衣,嘴内放上玉或者珠子,名叫“口含”。

太子和其他子孙都要身穿孝服守孝,普天之下百日内不准奏乐,四十九天内不得屠宰牲畜,一个月内禁止婚嫁。



服丧期内天下寺庙、道观每日整点鸣钟一百零八下。 先皇遗诏颁布后,僧侣们开始进入灵堂诵经。

此时抬棺人员开始在德胜门演练,要求在一根万斤的独龙木上放一碗水,抬这个木头时要做到没有一滴水洒出来。

同时民夫们日夜抢修通往陵墓的御道。 接下来将皇帝入殓“梓宫”,移到乾清宫,停放27天,进行祭奠。

守灵大臣在此期间不得离开灵堂。二十七日后,梓宫移到景山寿皇殿,等待择日入葬。

到了吉日,六十四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在前面引路,接着是一千六百人的卤薄仪仗队,再下来是七十二名杠夫抬着皇帝的“梓宫”,出东华门往陵寝而去。

“梓宫”后面是全副武装的侍卫,然后是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的送葬队伍,连绵数里。

至于皇帝安葬入陵后,最后一名工匠是如何出来的,就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智慧了。

我们以万历的定陵举例。

定陵地下玄宫外部是由23层城砖叠垒的“圭”字形封墙,后面是六十多米的长方形隧道,前面连接着金刚墙,两壁用九层石条叠砌,顶部用灰砖起券,地面同两券一样,也由光滑的石条铺成。

由地面至券顶通高7.3米,隧道后部与地宫大门相连。位于金刚墙内的地宫隧道,实际上是石隧道的最后部分,也是地宫的引导建筑,这部分建筑称为“隧道券”。券门之下,就是两扇辉煌威武的石门。

石门内有石条把两扇大门死死顶住,使外来的冲击力无法破门而入,防止有人打扰皇帝的灵魂。

这块封门石是怎么进去的呢?放石头的人又怎样出来的呢? 首先可以排除是殉葬的放置的封石。


殉葬者都是杀死之后和皇帝的棺椁一起入葬的。地宫也不可能有别的秘密通道,让人用石头把门堵死后再从秘密通道爬出来。

只能是安葬完毕后,墓门在外面关闭,里面的封门石自动将门堵住。

宋元时期有些皇陵墓道的石门,是采用石球滚动的方法将门顶住的。

先在石门内侧做成一个斜坡石面,门槛处凿出沟槽,槽的顶部放好石球,用敞开的门挡住。

入葬完毕,人走出门外,两门逐渐关闭,石球便沿着地面斜坡滚动,直到石门完全关闭,石球在两门交合处的一个更深的石槽内停住,门也就被堵死了。

明清皇陵墓门是用封门石条封住的,这就必须使用一种特制的工具——“拐钉钥匙”。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由一根长条形铁制成有拐弯的钥匙,头部折成一个“∩”形,墓门关上后,将这把钥匙竖起来顺着石门中间的缝隙的最高处塞进去,套住封石的上部往下一拉,立着的石条就斜倒下来,靠在门后,在外面无论使多大的力气,再也推不开了。

这样就不需要人工在里面关门,也不存在怎么出来的问题了。 怎么样,看到这个办法,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刚日读史


肯定会给工匠留出口的,很多说法都说工匠造完墓以后会陪葬,会被活埋的陵墓里,目的是怕工匠出去以后把皇帝墓的位置说出来,招来盗墓贼。但这种说法我觉得都是后人臆想的,细想就不太可能。 古代皇帝的陵墓一般都是从皇帝登基就开始建造了,时间长达几十年,修建的也不只是一批人,而是征来一波又一波的人,其中不仅有民工,还有参与机关设置的工匠,还有参与设计监制的官员。也就是这么多人都知道皇帝的墓具体在哪,总不可能把这些人全都杀了吧。况且在古代人口是很重要的资源,不可能轻易就让一大批人跟着下葬,倒是在修的过程中累死的有不少。 所以说最后一批走的工匠都会在墓里设下机关,以便于自己出去。比如慈禧太后的墓地里,墓门后面就有一根石柱子顶着墓门,外人从外面很难打开。而最后一个工匠要出来的时候,就先关上一扇门,再把石柱立起来,自己站在墓门外,一边关闭大门,一边倾斜石条,直到最后把门关死,这时候石条也整个地顶住墓门了。这样既把墓封上了,工匠也能安全的出来。 如果想从外面把墓门打开的话,只需要用木棍从墓门旁边的小洞捅进去,把门后的石条慢慢推开,墓门就能被轻松的推开了。 但是据说参与建造秦始皇陵墓的工匠全都死在来墓里,“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不过可能也就秦始皇会这么做。

https://m.toutiaoimg.com/group/6779916505824887304/?app=news_article×tamp=1578640652&group_id=6779916505824887304


微鉴历史


古代皇帝的陵墓一般都是从皇帝登基就开始建造了,时间长达几十年,修建的也不只是一批人,而是征来一波又一波的人,其中不仅有民工,还有参与机关设置的工匠,还有参与设计监制的官员。也就是这么多人都知道皇帝的墓具体在哪,总不可能把这些人全都杀了吧。况且在古代人口是很重要的资源,不可能轻易就让一大批人跟着下葬,倒是在修的过程中累死的有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