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把兒媳婦當閨女對待?

用戶6711898781


理論上講,公婆應該把兒媳婦當閨女對待,只有婆媳關係處好了,整個家庭才能和睦、溫馨、幸福。

1、婆媳關係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千古難題,在現實中,公婆把兒媳婦當閨女看待的事例也有,但確實不是很多。大多數婆媳之間是一種互不相擾、平淡如水的狀態,相對而言,這已經算是一種比較不錯的婆媳關係。

2、其實,在最初媳婦兒嫁到婆婆家時,彼此都想像親閨女親媽那樣和睦相處,但往往事與願違。因為雙方不是親生關係,所以,遇到一些小事小非、磕磕碰碰,很難做到彼此擔待、包容。彼此都想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而得到的實際回款正好相反,便與親媽親閨女的理想距離越來越遠。

3、以我老媽為例,自從嫁給我老爸後,別說被我奶奶當閨女般對待,就連普通兒媳婦兒的待遇都沒怎麼享受過。原因並不是因為我老媽不好,相反,她是個很明事理的女人,知道該怎樣對待公婆。而是因為我奶奶嫌貧愛富的思想比較嚴重,其他兒女都在城裡上班,只有我老爸在村裡,所以,奶奶對我全家人都不怎麼樣。儘管幾個兒女中只有我老爸老媽在身邊照顧爺爺奶奶老兩口,但奶奶從來不考慮這些,經常故意找茬兒罵我老媽,處處故意挑理、為難。

老媽被這樣對待雖然心裡也憋屈的謊,也因此把身體氣出了一些病。但她是個深明大義的女人,基本不太會與奶奶正面衝突。她曾說過:“別人如何對待我,是別人的事。我只要做到無愧於心就好”。所以,無論奶奶如何對待老媽,她依然對兩個老人該怎樣照顧就怎樣照顧。一直照顧到爺爺89歲離世,奶奶97歲離世。直到奶奶臨終前一天,也許是迴光返照,對老媽說了句:“你對我好”。後來,老媽坦坦蕩蕩的說:“兩個老人,我對得起他們了,也對得起我自己的良心”。並遺憾稱:“如果當初兩個老人能把我當閨女一樣對待,他們的晚年生活會更幸福”。

4、之所以舉這個事例,就是希望天下所有的婆媳都能夠彼此真心以誠相待。人都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便會還你一丈。儘管媳婦不是婆婆親生所養,但進了一家門就是一家人。自己想得到別人什麼樣的對待,就必須懂得如何去對待別人。而不能只想著索取,不願意付出回報。

總的來講,把兒媳婦當閨女對待,說容易容易,說難也難,關鍵在於彼此是否願意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正所謂人心換人心,雖然未曾親自生養,只要彼此都有向好的意願,兒媳婦也可以比親閨女還親。

大家覺得呢?

【謝謝朋友們耐心閱讀,歡迎關注、評論等,發表看法,一起互動交流!】


龍族社


真實的我,無需誇自己,我實話實說,我完全做得到了當一個好婆婆,首先我與當了婆婆有七年多,我和兒媳婦相處特好,基本沒有發生過唔開心的事情,和兒媳婦一起婆媳完全無壓力,無隔閡越來越愛對方,婆媳之間無話不談,基本對兒媳如象閨女似的,有時候我還叫兒媳婦阿女!阿女!

她也當我是媽媽相處,娶了她回家之後我就把當閨女了,她遠嫁我家,上飛機帶一個小提包基本帶兩三套衣服,我叫她什麼都不要帶來了,在這裡什麼都有得買,我和她逛商場,叫她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看中喜歡你就買好了,媽媽刷卡就是,那一次買了十幾套靚女款衣服,大收穫,她也幫我選了好看的衣服,現在基本上都是我兒媳婦幫我買衣服啦!剛買了一個靚手包給我,聖誕禮物,她每年都會記得買東西給我過年,買袋子,衣服,耳環及項鍊的,買鞋買護膚品化妝品,有時間就叫我一起去護髮,秀賢,修指甲,紋眉都是帶我去的,禮物也是兒媳婦買給我的,叫她不要買了,太多東西了,我年紀大了,不需要這麼多東西了,一年的節日多,感恩節,母親節,婆婆公公生日,聖誕節,中國新年節,放在家裡的東西還有牌子掛著,叫她今年不要再買了,又是買了一個手包錢包,她說孝敬老人家是她做兒媳婦的本份,我無話可說了,她是一個90後的賢惠的靚女媳婦兒,也是一個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娶到她是我家山有福……娶了她回家之後,家裡增添了四個孫女孫仔,家裡人氣旺,財運旺。

我們相處時間越長和家人的關係越深厚的,我知足了.感謝家裡的每一個人的陪伴,我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好好珍惜……

這是我做婆婆的經歷,不合個別人的口味,請不要亂噴

祝福每個家庭的婆媳關係優秀,和諧相處!

謝謝🙏!謝謝🙏大家關注和支持!




mary197168681


首先我還不是婆婆,不能體會做婆婆的感受。但是我是做兒媳婦的,我深深體會到,婆媳關係好與不好,很大問題取決於婆婆。

就該不該把兒媳婦當閨女對待,這一問題上,我認為是應該的。假如有一天,我當了婆婆,我覺得我肯定會把兒媳婦當成自己的閨女來對待。


一、兒媳婦她雖然是別人家的女兒,但是她從嫁給你兒子那天起她就叫你媽媽啊!如果她不是因為愛你兒子,她怎麼會嫁進你們家?嫁給你兒子就成了你兒子的另一半,就成了你們家的一員,所以當婆婆的就該把她當成自己的女兒。

二、兒媳婦她雖然是別人生的,在別人家長大的,在別人家養了20多年。但是從她嫁到你們家起,以後的幾十年,都會為你們家生兒育女,操持家務,她掙的錢也歸你們家。在婆婆的時間遠遠比在孃家的時間多得多。在孃家那20年她只是花錢,到了婆家她就是賺錢了,你不覺得很賺嗎?



三、兒媳婦雖然不是你生的,但她同樣會跟你兒子一樣孝敬你。兒子孝不算孝,要兒媳婦孝順才叫真正的孝順。如果婆婆你不對兒媳婦好,兒媳婦能好好孝敬你嗎?


人都是肉長的,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兒媳婦從她熟悉的環境,遠離家人,遠離自己爸媽,嫁到你們家,甚至有些遠隔千里。這樣已經很難了,如果在遇到婆婆不喜歡兒媳婦,那更難。婆婆就應該把兒媳當成親閨女一樣對待。試想自己的女兒嫁到別人家,如果人家婆婆對自己女兒不好,你該是什麼想法?建議大家去看看(當婆婆遇上媽)這個電視劇。

就拿我們家來說,我婆婆只要對我一分好,我都會加倍的對婆婆好,我把我婆婆當成自己親媽一樣的對待,甚至比對親媽還好。有時候跟婆婆像跟姐妹一樣的聊天,我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愉快。



感情是相互的,倆夫妻是這樣,倆婆媳也是這樣,沒有誰說單一方的付出,另一方不付出光索取,能長久的。都要靠互相謙讓、互相關心才能把感情經營長久。如果婆婆對兒媳婦好,兒媳婦也不會說婆婆不好的,會同樣加倍對婆婆好的。


有感而發,不知道大家贊不贊同我關點?


彥群姐姐


要說讓婆婆把兒媳婦當閨女對待,個人覺得不太現實,我是一個媳婦,我只要婆婆把我當她家人,不排擠不欺負,過得去我就燒高香了,就是這樣,我認為也有很多的婆婆做不到,但我覺得聰明的婆婆不該為難媳婦,媳婦剛進門時肯定是對婆婆抱著善意的,如果婆婆能夠擺正心態,當媳婦是自家人,關係處好了,以後老了才能老有所靠,要不然只能指著兒子了


29xz


——閨女

每天給閨女打電話,操心有沒有吃飽穿暖;

閨女做錯了事怎麼訓斥都沒關係,過後就沒事了,母女哪有隔夜仇;

隨便指使自己閨女幹活,從小到大女兒已經習慣了。

——媳婦

和媳婦一個月有兩次通話就不錯了;

媳婦要是有什麼不對,還得斟酌著說話,要麼讓兒子傳話;

指使媳婦幹活,媳婦不反駁,也會記仇的,想我媽都沒有這指使我。

這就是心態的問題。

婆媳關係自古以來就很難調和,其實問題不是該不該把媳婦當閨女,而是你無論從情感上還是行動上都沒有辦法做到。當然,不能把媳婦當成閨女不是說就不能和媳婦好好的相處。

婆媳之間多一些寬容,多一些體諒

婆婆媳婦因男人而結緣成為一家人,在行為上,生活習慣上,都有很大的分歧,相互體諒和包容,雙方心平氣和,寬以待人,多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相信這樣的婆媳關係一定會非常融洽。

婆媳相處就是你好,我好,他好

作為媳婦,給老公營造一個和睦家庭,是你愛丈夫的方式;作為婆婆,讓兒子幸福美滿,是你愛兒子的延續。媳婦一句暖心體貼的話語,婆婆一個肯定讚美的鼓勵,都可以讓生活更加舒適、和諧。


卿卿看生活



用戶6869837466927張


我覺得是應該的,人都是相互的,世上本沒有壞人。你對她好了,她自然也對你差不到哪裡,和和睦睦的日子才更舒服。人一輩子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那麼活著的時候就應該開開心心的過,即使你拿她當閨女待,她不懂的感恩,也不至於做的太過分,最起碼你自己心裡是無愧的,雖然我婆婆沒拿我當過親閨女待,不是她不想,而是沒有血緣讓她不知道怎麼做合適,我理解她,雖然生活上她什麼也沒幫過我,但是我從來沒有去記恨過,小的時候,奶奶很偏心,什麼都給二爸家,帶孩子,幹活,從來沒幫過我媽,記得我媽很辛苦,白天干活,晚上回家給我們做飯,洗衣服,縫衣服,餵豬羊雞等牲畜,夏天晚上還得澆一晚上的地媽媽怕我們害怕,總是等我們睡著了,匆匆忙忙騎自行去澆地了,但是爺爺奶奶從來沒幫忙照顧過我們姐弟三。但是媽媽從來沒記恨過,做了什麼好吃的,總是第一碗讓我們端給爺爺奶奶。我們很不理解,總是耍脾氣不去送,還說奶奶壞話媽媽總是不讓我們說,媽媽說你們總有一天會長大,苦日子也總有一天會過去,但是他們終歸是你們的爺爺奶奶,幫了咱們輕鬆點,不幫,咱們也得過,苦就苦點,沒什麼的。知道爺爺奶奶去世,我們也不是太難過,因為真的沒有什麼感情,但是從來不去記恨他們。現在對婆婆也是,我覺得他們幫不幫我們,我們的日子總要過,如果婆婆拿我當閨女待,我自然很感激,但是即使她什麼也不幫,我們也只是感情不深厚而已,但是我要建議,已經做了婆婆的人,對媳婦好點沒壞處。不管媳婦是什麼樣的人,人性本善,你對她的好,她終有日會感激的



奮鬥在廣西的米脂婆姨


我母親對嫂子一向很客氣,說起話來通情達理,對嫂子也是關愛有加。

同樣的對父母孝順花錢,嫂子給母親買東西,母親歡天喜地,嫂子給母親打個電話母親也能炫耀很久。

可我這個當女兒的就沒有那麼好的待遇,母親看我永遠是橫豎不對。給她買東西,說我不過日子,幫她幹活也是這不對那不對,無論我怎麼管她顧她,母親都不會領我的情。

父親病後,我自己照顧,嫂子再也沒回來過,母親總是在檢討自己,不知道自己哪裡錯了。而對我,無論我在這家裡付出多少,她從不會說感激的話,好像我幾輩子欠她的。

如果婆婆對我這樣,我早就和她老死不相往來。婆婆就是婆婆,母親就是母親,我心裡恨著母親,可還是放不下,無數次和她吵過鬧過,可還是要管父母,還是儘自己的義務。

父母都把自己的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想罵就罵,想鬧就鬧,這是他們的權利。

而婆婆和媳婦之間,相處的好,首先互相尊重,婆婆對待媳婦,可以疼,可以寵,既不能吵,也不能罵,更不能無理取鬧。不然婆媳也做不成了。

個人見解。


為夢想書寫人生


從現實生活中來看,把媳婦當女兒來看比較難以實現,有些事情不是光靠說就可以,有些人說你和我兒子在一起,我以後一定會把你當成女兒來對待,但後來發生的事情才明白是自己原來想太多了,不要期望別人真的那麼把你當回事,而作為小輩的媳婦兒,也不要要求婆婆對你很好,畢竟不是自己的親媽,沒必要要求別人對你那麼好,當然對你好,那是很值得欣慰的,對你不好,也不必在意,互相之間互相尊重,相敬如賓就可以了,對於不喜歡你的人不必刻意討好,如果你付出很多,婆婆還是對你滿不在意,就不要一味的去討好了,這樣會讓有些人覺得你很廉價,而她們或許一開始就不喜歡你,不喜歡就不喜歡吧!沒必要為難別人,更為難自己,只要在家裡他還能把你當成一份子,重要的事情能夠聽取你的意見,不要落井下石,還過得去就可以,比如你有女兒,也有兒媳婦,在怎麼對兒媳婦好,也不可能像對待自己女兒一樣自然,總歸還是有點不一樣的,不要奢求太多,過得去就行,過不去就離遠一點,眼不見為淨。我身邊就有人曾經說過,女兒怎麼可能會和兒媳婦一樣?我也覺得不太可能。


秘密143185504


不是該不該,而是做不做得到,兒媳婦接受不接受,我公婆有時就把我當閨女對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是閨女所以很多事情沒有保持客觀態度,總覺得什麼事情都和他有關,樣樣事情都要過問都要管,感覺沒有自己生活的空間,造成思想壓力很大,比如每天給我打電話,公婆只要在家一天總要打幾個電話,問孩子問吃飯,感覺很煩,而且天天打,說實話我自己父母只要我不打電話給他們,他們一年也難得打一次電話,因為父母覺得我是成年人有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不需要太多過問,也比較粗心也放心,但是公婆就不一樣,因為對待孩子的方式教育思想不一樣,即便把你當閨女你也接受不了,所以我認為生活中該是什麼角色你就是什麼角色,是公婆就是公婆是媳婦就是媳婦,同樣是長輩晚輩,該親近時親近,該保持距離時應該保持距離,沒必要非要把公婆當爹媽才能孝順,也沒必要非要把媳婦當女兒才能關心理解,媳婦孝順公婆,公婆愛媳婦就啥事都沒有了,即便自己父母又怎麼樣呢,作為一個沒有收入的家庭主婦,即便是自己父母除了經常去看看也不能做任何實際的孝順父母的事情,公婆也是一樣,只能啃老,很無恥得肯老還無可奈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