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中國沒有經濟學?2700年前的他就已經是個經濟學大師了

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中記載,管仲年輕時就與鮑叔牙一起做生意,等他執政為相後,也繼續鼓勵工商業發展。為確保財政收入,管仲新設了九個經濟管理部門,齊國國庫日益充盈。

誰說中國沒有經濟學?2700年前的他就已經是個經濟學大師了


統治階層通常會對人口、房屋、家畜等可以實見的有形物品徵稅,但是管仲匯獨出心裁、管仲說:“民予則喜,奪則怒······故見予之形,不見奪之理”他不主張直接納稅,而是選擇了“寓稅於價”的間接納稅方法。在課稅問題上,他堅持既要保證社會上層的財富增長,同時又要保證下層百姓的民心穩定。根據土地肥瘠程度不同實施“相地而衰徵”的稅收政策,肥沃的土地稅金減免三成,非常貧瘠的土地則不徵稅。

不得不說,這是個大手筆。

誰說中國沒有經濟學?2700年前的他就已經是個經濟學大師了


管仲總是想方設法吸引商人,讓他們互通有無。為此,他每隔三十里設立一個接待商人的客棧,規定擁有駟馬車的商人吃飯免費;有十二匹馬所駕三輛車的商人額外供應牲口飼料;有二十匹馬所駕五輛車的商人配給五個服務人員。就這樣,天下各國的商人像流水一樣聚集到齊國。這種超越時代的“招商策略”令現代人也感到汗顏吧。後代的記錄雖不能一味盲信,但明代的謝肇制的著作《五雜俎》中記錄“管仲之治齊,為女閭七百,徵其夜合之資,以佐軍國”。清代紀曉嵐的著作《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娼族祀管仲,以女閭七百也”。

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們認為,管仲是將個別妓女的行為擴大為"公娼”並將其制度化的歷史性人物。雖非本意,但管仲也因此被奉為"青樓始祖”。

誰說中國沒有經濟學?2700年前的他就已經是個經濟學大師了


管仲主張。“市立則富”通過向百姓提供剩餘產品的銷售渠道提高百姓的收入。而且他鼓勵消費,認為勤儉節約不是萬能的,尋求經濟發展需要消費。他認為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商人,只要有消費就會有商業行為。管仲主張“下滲經濟學”即富裕的人多花錢,貧窮的人才能獲得更多的工作崗位,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治國安邦必須從經濟入手。

事實上,每當遇到凶年饑荒,管仲都會大修宮闕、擴建官宅,以此來增加老百姓的工作機會。相當於在2700年前,他就已經提出了凱恩斯式的應對經濟衰退的方法。

但管仲的這種"下滲經濟學"思想是中國歷史上非主流中的非主流。特別是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以後更是如此。一方面是出於對商業發展會動搖農業的經濟基礎的恐懼;另一方面則反映了統治階層的意圖,他們不希望商人壯大成為他們的競爭對手。

誰說中國沒有經濟學?2700年前的他就已經是個經濟學大師了​​


因此,漢代以後"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蠶織,衣必文采,食必粱肉;無農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過吏勢,以利相傾;千里遊遨,冠蓋相望,乘堅策肥,履絲曳縞······故俗之所貴,主之所賤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惡乖迕,而欲國富法立,不可得也”。晁錯《論貴粟疏》這種重農抑商的思想主張開始正式登上歷史舞臺。整個社會看待商人的視角、對增長社會財富方式的看法、對社會財富分配是否公平的意見,不管是在春秋戰國還是在現代,基本沒什麼大的變化。歷史就這樣反覆上演著。

誰說中國沒有經濟學?2700年前的他就已經是個經濟學大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