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太每天手工縫製百家衣 親朋瘋搶只為收藏


今年86歲的張大媽從小在農村,生活很艱苦,五六歲就開始學針線,紡花織布,做衣服鞋子樣樣精通。現在上了年紀的張大媽和孩子一起住在鄭州,她平時不怎麼出門,每天就在家中做各種百家衣,心靈手巧的張大媽用千針萬線全手工縫製的百家衣,讓人看了愛不釋手,做出一件就被親朋好友“搶”走,有人說求一件張大媽做的百家衣就是為了收藏,捨不得穿,老人送出的百家衣不計其數,也從沒收過一分錢。

百家衣是漢族流傳下來的一種為嬰兒祈壽的服飾,據說,最初百家衣是向各家討來的零碎布拼縫製成,嬰兒穿上後能保長命百歲。張大媽說百家衣的樣式很多,因為是純手工縫製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一般小肚兜四五天就能做好,坎肩需要二十天,長袖得用上一個月左右。圖為張大媽縫製的百家衣。

張大媽的老家在許昌縣柏茗村,現在養大了6個子女的張大媽已是四世同堂,她從小跟著姥姥學做百家衣,這個手藝是家裡好幾代人傳下來的,她說,以後的孩子都不會做了。

做百家衣要先把純棉布剪成大小不一的三角形,用棉線一針一線由小到大、由裡向外縫成正方形小布塊,再把小布塊組合縫製成衣服式樣,在衣服的領口、袖口和四周用絲線縫一條狗牙邊。最後再縫上手工盤制的佈扣,一件漂亮的百家衣要經過千針萬線才能做好。

張大媽說各種顏色和花形的棉布都可以用來製做百家衣,但紅色、藍色最好。因為紅色吉利,藍色是因諧音“攔”,以前老人們都說百家衣裡有藍色的布塊,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了。

以前張大媽做百家衣都是在裁縫店撿一些碎布頭,親戚朋友也會把家中不用的棉布送給她,現在做衣服的人少了,碎布頭不好找,她也會去買來一些花布用。

張大媽雖然已年近90,可她耳不聾,眼不花,縫製百寶衣的針雖然很細,針眼也很小,但她也能很快穿上線。

百家衣上的盤扣也是張大媽親手做的。

從百家衣的背面可以看到千針萬線。

家裡孩子們小時候穿的衣服都是張大媽做的,直到現在她每做好一件百家衣就立即被親戚朋友要走了。圖為張大媽縫製的百家衣。

張大媽還用這種縫製方法做了一些小被子。

用做百家衣的方法,張大媽也給自己做了一個漂亮的揹包,年輕人看了都說這樣的揹包太時尚了。經歷了幾個時代的張大媽,從艱苦的歲月走過,晚年享受天倫之樂卻仍然放不下手中的針線,一針一線裡也寄託著老人的情感。攝影\高玉鳳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頭條號“攝客微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