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千年一叹》——一场穿越千年的爱恋

“我们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三十几名警察刚刚被贩毒集团杀害……”




余秋雨《千年一叹》——一场穿越千年的爱恋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先生在2000年出版的一本散文集。在千年之交的时候,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这本书就用厚重的文字记录了这一路的见闻与思考。

这是我在上中学时读到的第一本散文集,那时候对世界历史和地理还懵懵懂懂,但是,翻开书后,却再也不愿意停下来。


余秋雨《千年一叹》——一场穿越千年的爱恋


这么多年后,再次捧起这本书,想写一些文字推荐一下,却发现这比书写其他文章要难得多,文字很重,键盘不敢轻易地推敲。


余秋雨《千年一叹》——一场穿越千年的爱恋


《千年一叹》这本书中写到了很多文明,比如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等。

在优美的文字后面,是一个大学者的思考;在印刷的文字对面,是一个虔诚的学生。


余秋雨《千年一叹》——一场穿越千年的爱恋


在千年之交之时,能有一场横跨亚非欧的万里之行,真是让人感叹和羡慕。

这是一本能引起人深思的书,里面的每一句话摘抄出来,都可以变成一段美文,但是,我今天想说的并不是为大家摘抄一段一段的文字,而是想和大家聊一聊这些文明的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


余秋雨《千年一叹》——一场穿越千年的爱恋


从我们开始学习读书,我们就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我们中华文明这一种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有绚烂的文明涌现,也不断有文明灰飞烟灭。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看一看那些文明所在地的国家现在的状况,我们就可以有很好的了解。


余秋雨《千年一叹》——一场穿越千年的爱恋


埃及的历史极为悠久,能造出金字塔的民族,没有足够的智慧和国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可是这样的国家,现在对于自己的历史,完全是丢失的,祖先记录的文字,在现在埃及人的眼里,就是一门外语,说起古埃及的历史,现在的埃及人和外国人一样,只能耸耸肩。


余秋雨《千年一叹》——一场穿越千年的爱恋


看看孕育了灿烂的两河文明的土地,因为周杰伦一首《爱在西元前》,让我们幻想苏美女神的美丽与汉谟拉比法典的智慧。但是,现在两河文明的后代呢?战乱,战乱,战乱。

比战乱更可怕的是仇恨,比仇恨更可怕的是荒废与愚昧。

我们看了一个又一个文明,就会庆幸我们中华文明,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没有切断中华文明的传承。

我们中华文明不能说一帆风顺,我们有过被侵略,有过屈辱,也有过灿烂和辉煌。但是,在我们辉煌时,我们没有膨胀成为一个吞天兽,没有让自己炸掉;屈辱时,我们也没有一蹶不振,永远的沉沦下去。


余秋雨《千年一叹》——一场穿越千年的爱恋


我相信,这和中国人的勤奋与好学是分不开的,我们不管什么时候,教育永远是被人民放在最前面的,哪怕是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也能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

相信《千年一叹》这本书,一千个人看过后会有一千种感受,但是不管有多少种感受夹杂其中,但是都会有一种共有的感受,那就是自豪与感激。

这次疫情让全国人民行动起来,我们众志成城的样子,又何尝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品质。请不要质疑这句话,看看现在此时此刻正在世界范围爆发的疫情,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中国这样,在这样的一个国家,每个人都会不自觉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播者与继承者。



余秋雨《千年一叹》——一场穿越千年的爱恋


“离别之后才懂了它——这句话中包含着一份检讨。我们一直偎依它、吮吸它,却又埋怨它、轻视它、责斥它。它花了几千年的目光、脚力走出了一条路,我们却常常嘲笑它为何不走另外一条。它好不容易在沧海横流之中保住了一份家业、一份名誉、一份尊严,我们常常轻率地说保住这些干什么。我们娇宠张狂,一会儿嫌它皱纹太多,一会儿嫌它脸色不好。这次离开它远远近近看了一圈,终于吃惊,终于惭愧,终于懊恼。”——余秋雨《千年一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