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揭示扎心真相: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做好這件事

這兩天,一則關於“新冠肺炎”的新聞,讓人心疼。


一場疫情揭示扎心真相: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做好這件事


這個女孩在並未感染新冠肺炎,家中也沒有確診病例的情況下,網購硫酸羥氯喹片;


並在24小時內,服用多達18片,導致精神異常、心律失常等症狀,被送入ICU。


硫酸羥氯喹片是什麼藥呢?


據介紹,它是被納入“新冠肺炎第六版診療方案”的藥物硫酸氯喹的“兄弟藥”。


很多網友表示,女孩太緊張了,但亂吃藥不可取。


一場疫情揭示扎心真相: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做好這件事


然而,面對疾病,很多人都容易犯的一個錯就是:依賴藥物或者醫生。


卻不知道,最好的醫生,其實就是自己。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最愛攻擊不健康、免疫力差的人。


而那些身體特別健康的人,即便感染了,也能靠自身免疫力痊癒。


作家蒙田說:“健康,是自然所能給我們準備的最公平最珍貴的禮物。”


一個人,最大的財富是健康,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今天,有書君就帶大家走進《醫生最想讓你做的事》這本書,為你解開健康生活的奧秘。


一場疫情揭示扎心真相: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做好這件事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已確診患者近八萬人。


數據顯示,此次疫情的患者多為老年人,但實際上:


平時不注重健康,自身抵抗力低下的中青年,同樣容易感染、甚至發展成重症。


李振東,是荊州首例危重新冠肺炎患者。


37歲的他,因為工作繁忙,晚上12點後睡覺是常有的事。


1月10日,李振東前往武漢參加一個會議。


第二天,返回荊州。


回去當天,他就開始發燒。


1月12日,他去醫院檢查,體溫38.5℃,隨後,出現劇烈咳嗽、胸悶等症狀。


在入院檢查,確診新冠肺炎的過程中,最可怕的情況發生了。


1月17日凌晨3點左右,正被高燒折磨的他,突然哮喘發作,加上咳得厲害,口也很渴,幾乎無法呼吸......


他感覺一隻腳已經踏入了鬼門關。


幸運的是,在醫護人員全力搶救下,他撿回了一條命。


1月31日,治癒出院。


縱觀他的病程,有著比一般人發病快、病情重等特點。


本應身強體壯的年紀,因為總是熬夜,免疫力低下,讓“欺軟怕硬”的病毒有了可乘之機。


曾有專家指出:

“如果一個人總是熬夜,人體給淋巴細胞發出指令——總是幹活,本已很忙碌的淋巴細胞得不到休息,超載工作不堪重負;


其結果就是淋巴細胞受損,人體的免疫系統屏障就會崩潰,這個時候人就會得病。”


除了熬夜,飲食不規律,也會對免疫系統造成傷害。


豆瓣用戶@sxm是一位新冠肺炎的痊癒患者。


回憶染病過程時,她呼籲大家:千萬別嘗試不合理的節食減肥。


她說:

“放假回家的前幾天,因為一直在不合理的節食減肥,飲食沒了規律,所以抵抗力下降了。”


於是,病毒迅速找上門。


《醫生最想讓你做的事》一書中寫道:


“人生來就能自愈,人的身體能夠自我修復。因為人的身體有“內穩態”功能,它可以修復身體的各種損傷、緩解各種壓力。”


然而,若生活不規律,身體再怎麼修復,也無法趕上你糟蹋它的速度。


疫情發生後,專家總在強調:生活要有規律。


按時吃飯,準點睡覺,不能黑白顛倒,要尊重機體的自然規律。


否則,身體會像弱不經風的樹葉,病毒入侵,瞬間就被擊垮了。


疾病突襲,免疫力,就是你的保命武器。


一場疫情揭示扎心真相: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做好這件事


一場疫情揭示扎心真相: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做好這件事


英國有一句諺語 :“健康是最大的財富。”


因為身體健康,才擁有幸福的可能。


這個看起來無比簡單的道理,卻是很多人用命才能學會的教訓。


鳳凰衛視《領航者》節目中,曾曝光一組非常驚人的數據:


在中國,因為平時過度消耗身體,60%的人在生命的最後28天,花掉了一輩子60%的積蓄。


知乎網友@天才小熊貓,揭露了ICU病房的扎心真相。


病危的小青年,父母為了保住他的命,賣房治療,最後,以錢花光腦死亡收尾;


病重的農民,住進ICU病房後,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以終身失去勞動力收尾;


器官移植患者,好不容易等來了器官,砸下幾十萬做移植,原本以為終於看到曙光,最後,卻以死於併發症收尾。


ICU就是鬼門關,在這裡就是拿錢買命。


可悲的是,這裡最好的結果是錢財散盡,人終於撿回一條命。


而大多數的結果是,錢財散盡,也沒能買回命;


或者留下了命,卻換了個植物人,病人要一生躺在病床上遭罪,而他的家庭也要一生為其所累。


有人說,幸福的人生,一定要有錢。


所以,很多人為了贏得財富,披星戴月地付出,最後卻倒在健康這個大坎面前。


這世上,有人替你做飯,有人替你工作,但沒人替你生病,什麼東西丟了都可以找回來,唯獨命丟了,永遠找不回來。


國務院扶貧辦曾做過一個統計,發現46%的貧困戶,是因為生病致貧、返貧。


人生的破產往往不是失去財富,而是敗給了健康。


一旦失去健康,幸福也就無從談起。


所以,作者約翰.瑞迪在《醫生最想讓你做的事》一書中告誡我們:


生活中沒有單一的幸福處方,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生活。


一場疫情揭示扎心真相: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做好這件事


一場疫情揭示扎心真相: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做好這件事


健康生活的秘訣,到底是什麼?


《醫生最想讓你做的事》一書中,給出了四條健康法則:


一.保持飲食多樣化,才能維持健康


書中提到,“飲食多樣化”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原則之一,建議每人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


包括堅果、蔬菜、水果、魚、肉類及水分等。


不要為了減肥而隨便節食,只要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脂肪問題便會迎刃而解;


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如減少油炸食品等;


因為每增加2%的反式脂肪酸,就會增加23%心臟病發病的風險;


減少吃精加工食品,因為反式脂肪酸和糖分是精加工食品的基礎。


二.運動的關鍵不在減重,而在健康


讓大腦身體保持健康最有效、可靠的途徑就是有氧運動。


比如:去公園健步30分鐘以上;經常游泳,改善心肺功能。


運動的原則是:無論選擇什麼運動保持健康,只有你認為它有趣,才算是合理。


三.保持充足的睡眠


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相對每天睡7-8小時的人,每天只睡4小時的人,血液裡的抗體只有前者的50%。


換句話說,充足的睡眠,可以讓身體產生健康因子。


所以,書中指出,每個人每天要保持8.5小時的睡眠。


並且,睡覺時,一定要讓自己有安全感。


在室外曬太陽和晚上關燈睡覺同樣重要,這樣能使身體的晝夜節奏和地球節奏保持一致;


既可有助於睡眠,也有助於身體內全面而精細的調節系統。


一場疫情揭示扎心真相: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做好這件事


四.保持適度壓力並適應它


現代生活中,完全去除壓力是不可能的。


所以,書中建議,生活中應該偶爾應對挑戰,以便為未來的壓力打好預防針。


就像肌肉,都是通過不斷撕裂,並在給它們不斷施加超出某個限度的壓力下,才完成塑造的。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開篇寫道: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由此可見,正常的飲食,規律的起居生活,對於自身健康和養生的重要性。


有人說,人生不易,所以要拼盡全力。


可當你披荊斬棘之時,一定別忘了,健康才是人生的底牌。


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你一個人垮掉,就是一個家庭的垮掉。


所以,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少熬夜、多運動、好好吃飯、保持樂觀。


正如村上春樹所說:


“肉體是每個人的神殿,不管裡面供奉的是什麼,都應該好好保持它的強韌、美麗和清潔。”


願你我健康生活,靜待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