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剧《我,到点下班》:都有忙不完的活儿,为什么你能准时下班?

之前看过一部日剧《我,到点下班》,讲的是女主人公东山结衣坚守按时打卡、到点下班的作风。每到下午六点,东山立马拎包走人,绝对不拖泥带水。

日剧《我,到点下班》:都有忙不完的活儿,为什么你能准时下班?

电视剧照

估计有很多人羡慕。毕竟在当下996、007充斥的现实生活中,到点下班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们手头上永远有做不完的工作:

各种没完没了的邮件;

总有不断增加的任务;

有些准备工作还没做;

有些流程需要去跟进;

好不容易有个时间出去吃饭,也会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手机不停回复微信。

我们的时间似乎永远不够用。

但细想一下:

更多的时候,我们在没用、没结果、不着急的事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重要的工作只能靠加班继续往前赶。

我们每天只知道忙忙忙,一味的用延长时长来解决各种问题。其实这样既没有效率,也把自己封闭在恶性循环中。

爱迪生曾说过:

“忙碌未必等于实干。所有工作的目标都是产出产品或有所成就。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未雨绸缪,讲求章法,有计划,有智慧,目标明确,踏实肯干。有时你看似在做,却并没有做。”

面对忙不完的话,难道只有加班才能解决?

其实不然,学会了忍者式思维,你就能成为人人羡慕的准时下班族。

01

忍者式思维是我们看待工作的方式

什么是忍者思维?

忍者思维能教我们掌握控制权,确保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最重要的事。帮我们提高效率,缓解压力,改变对工作的认知。

忍者式思维具体可以分为八种:

(1)身心禅定。我们通过计划、清单等方式来提醒自己,才能做到以平稳的心态去完成任务。


(2)另辟蹊径。我们需要打破规则,吸取其他行业的经验,寻求他人的帮助。


(3)冷静果断:根据二八定律和影响力思维,我们需要集中精力把重要的工作完成的更好一些。


(4)机敏灵活:充分利用主动注意力,灵活安排任务。


(5)善用武器:使用多种工具或者模仿行业中的前辈的行为、思考方式。


(6)自我审视:学会感知并处理自己的抵触情绪。


(7)神秘莫测:通过事先计划和定期复盘,让工作更有条理性。


(8)有备无患:提前做好体力、物质、思想上的准备,有备无患。

“忍者不是超人”。我们可以追求完美,但是也要能够接受失败。我们需要有勇气承认有时做的再好的计划,也可能完成的不尽人意。因为一切的完美都是从不完美开始的。只有接受不完美并不断改进,我们才有遇见完美的机会。

02

事情是做不完的,要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我,到点下班》中的东山在入职第一份工作时,为了获得认可,每天想把所有的工作都完成。

于是她拼命加班,然而,工作却并没有因为时长增加就能结束。每天,新工作压着老工作,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

经常超负荷工作的她在后来回忆说,

“一个月加100小时以上的班不休息,当时我每天都在想生场病,受个伤就好了,这样我就能歇一歇了。入职半年后,我的想法变成了现实:我从楼梯上摔下来失去了意识。醒来时父母告诉我差一点就救不回来了。”

日剧《我,到点下班》:都有忙不完的活儿,为什么你能准时下班?

我们处在一个联系不断,信息超载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频率也在急速增加。职场中,我们除了要完成手头上的事,还要处理随时增加的任务,陷入每时每刻的与人沟通:邮件、微信等等。

太多的事实面前,你不得不妥协:事情是做不完的。

东山的同事三谷,每天加班到深夜,对待下属也是同样要求。

临近下班,她要求小泉加班把说明书全部翻译完。其他同事表示:说明书不重要,没有必要翻译。三谷说:“世界上没有白做的事,要想做好工作,必须付出10倍努力。”

日剧《我,到点下班》:都有忙不完的活儿,为什么你能准时下班?

三谷说的这种努力是用加班来衡量的。其实,正是因为她不懂得如何合理有效的安排时间,没有区分哪些工作更重要,一味地用加班堆积出她认为的成果,使得她的工作非常低效。

而东山奉行的准则是到点下班,所以她在上班的时候保持了超高的工作效率。

面对复杂琐碎的工作内容,东山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把重点用便利条梳理的清清楚楚,然后逐个击破。

就这样,当别的同事在闲聊、讨论的时候,东山争分夺秒,连喝口水都顾不上。

凭借高效的工作方式,东山准时在下午6点下班。

东山的工作全部都完成了吗?我看未必。

比如在三谷提出要为下一个项目做准备的时候,东山说:“等接到下一个任务的时候再策划也来得及。”

其实工作细究起来哪有什么真正完成,只是东山比三谷更懂得:哪些事情在当下是最重要的;哪些事情是可以之后再做的;哪些事情是没有必要做的。

忍者思维中的清单方式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最重要的事情上,这才是通往高效的新钥匙。

03

建立忍者式思维,使用CORD高效模型打造我们的高效系统

因为各种任务和项目的信息量巨大,时间管理往往无法满足我们尽可能缩短工作时间的需求。

所以我们需要用高效的工作方式来帮助我们掌控大量的工作内容,以及对大量信息迅速做出反应。

CORD高效模型就是这么一套独特的模型,它包括四个方面:收集、整理、回顾、执行。只要你能够把握好高效模型的每一步,你的工作就会像一条结实、折不断的绳索,即使工作再繁杂,你也会得心应手。

日剧《我,到点下班》:都有忙不完的活儿,为什么你能准时下班?

CORD高效模型

1、收集——只有全面了解所有的工作内容,才能做到把控全局

收集我们要做的所有的工作内容,是我们建立高效模型的第一步。

那如何收集呢,收集什么内容呢?我们先来练习一下:

第一步:准备一个能放下A4纸的收纳盒、一支笔、一些纸

第二步:把现在还不能执行的所有的内容写上去,这些内容包括:一直想做的事、酝酿已久的任务、某个项目或问题需要付诸行动的模糊想法等等。比如:待办事项、邮件里提醒的事情,微信里的内容、提升计划、关于下个星期要做的落地活动的一个新创意等等。

第三步:循环重复第二步,不做内容排列, 不做优先级安排,直到把工作中所有的问题、想法全部收集完。

第四步:再次检查各个收集点,确认没有遗漏掉的内容。

2、整理——通过对工作的梳理,做到轻重缓急

在整理过程中,我们需要设立三个层次的清单:项目清单、主要行动清单、日常待办清单。从范围程度来看,项目清单>主要行动清单>日常待办清单。

这三个清单可以帮助我们把所有的工作内容从大到小,从缓至急,合理有序地安排。通过整理,我们可以把工作变得有条理感和控制感,使我们工作更从容。

其中,项目清单是帮助我们追踪所有进行中的项目。项目清单不一定非常具体,但它主要的作用是用来确保你至少一周有一次是在关注战略层面。

我们把手里的所有事情按照项目(如:销售、人事、财务等)来划分,比如需要跟A客户沟通执行方案是属于A项目的,撰写新年计划是属于B项目的。找财务沟通预算是针对另外的项目,那就划分到C项目。

不要把很小的事情和很大的项目都挤到一张清单上,这能让我们的思路更加的清晰,也能避免我们总是手忙脚乱。

建立了项目清单,就清楚了你需要着手的一个或多个行动。当然,当项目向前推进的时候会有新的行动产生,这时候,只需要将新行动添加到该项目清单中,等待我们去完成就行了。

日剧《我,到点下班》:都有忙不完的活儿,为什么你能准时下班?

在建立了项目清单后,所有的任务有了整体的轮廓,我们接下来就需要建立主要行动清单。

主要行动清单包含每项目每个目前要去处理且能实施的工作。这个工作内容得是具体的行动,举个我常用的主要行动清单:

日剧《我,到点下班》:都有忙不完的活儿,为什么你能准时下班?

在这个清单中,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注意力专注时间来处理任务,从而形成我们的高效的系统。

日剧《我,到点下班》:都有忙不完的活儿,为什么你能准时下班?

最后,就是日常待办清单了。这个清单是每天早上要做的计划,里面的内容都是当天需要关注的任务。

每天一开始,我们需要先快速看一眼主要行动清单,然后做出更明确、明智的工作内容,记在一张张的便利贴上。

剧中的东山就是这样,她每天把要做的工作任务写在一张张便利贴上,贴在电脑旁,做完一项撕掉一张,等便利贴全部撕完,当天的工作也就结束了。

日常待办清单需要我们及时的调整。因为工作总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我们会接到突如其来的打扰,需要我们紧急处理的事。这时候我们只需要抽出一点午餐的时间,重新确定一下自己可以完成的事项。

3、回顾:创建检查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对工作进行回顾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为了更好地利用知识,我们既要统观管局,又要注意细节,还要学会寻找联系。”

创建检查表能帮助我们保证过程的一致性,形成工作动力,同时减少工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日剧《我,到点下班》:都有忙不完的活儿,为什么你能准时下班?

在《创业必经的那些事1》中,作者迈克尔·格伯举过一个例子,就是把检查表当成操作手册来管理特许经营企业,如麦当劳。他们使用检查表的好处就是,麦当劳不需要接受过系统烹饪培训的厨师做汉堡,他们需要的是只是能按照检查表做汉堡的人。

我们可以每周留出1到2个小时专注思考,决策、预想、重新排列优先顺序,更新项目和行动。

通常,我会在每周五下午做这一项回顾。这样既能更新主要行动清单,也能熟悉下一周清单上的内容。一个良好的回顾习惯有利于我们增强条理感, 减少压力,增加控制感,提升效率。

4、执行:进入执行阶段以后,你会觉得前所未有的控制感和工作动力。只需要做做做就行了。

在这一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良好的注意力习惯来维持轻松高效的工作动力和控制感。

注意力就是我们持有的货币,我们常常不缺时间,却缺乏注意力。

你身上是否出现过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本来只是查一个资料,却常常被跳出来的娱乐新闻、社交信息夺走了眼球。

等到你刷完微博,翻完朋友圈,突然想起之前要查的资料时,1个小时已经过去了。这时,再去进行之前的工作,却发现怎么都无法深入思考。注意力被耗尽了,自然就没有办法再集中了。

就这样,一天结束之际,你还有一堆事情没做。

所以,通过观察自己的作息时间,把自己的注意力管理达到效率最大化,是我们拥有良好的注意力习惯的前期。

以下拿我的注意力状态给大家举个例子:

日剧《我,到点下班》:都有忙不完的活儿,为什么你能准时下班?

其中,主动型注意力,是指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全神贯注,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积极型注意力,是指我们可以投入到工作中,但工作劲头很容易消退。而不积极型注意力,是指现在我们没有精力做任何复杂的任务。

保罗·J.迈耶说:“效率绝非偶然。效率背后是追求卓越、巧妙安排和专心致志。”

我们通过注意力管理,可以创造轻松,高产的工作劲头,是我们工作更高效。让我们在工作中充满成就感,有信心认为自己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


加班,已经成了职场生态圈内的常态。仿佛只有加班,才说明我们一直努力,向上奋斗。

但,我想说,准时上下班,绝不是代表工作态度不好,更无法代表业绩高低。

有时,准时下班只是说明了我们拥有高效的工作方式

拥有高效的工作方式,别让工作夺走了我们的人生。

希望忍者式思维能帮你建立高效的工作系统,让你做到准时下班。


备注:

《高效忍者》格雷厄姆·阿尔科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