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特效為什麼很燒錢?成本貌似除了工資就是電腦?

天有白雲


雖然不是很懂電影特效。但是這個東西怎麼說呢?真正的成本我覺得不在那些電腦啊,什麼上。我覺得特效貴和燒錢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工時太長。每一秒的特效都是需要一個團隊花幾十上百個小時做出來的。付出不要回報的嗎?貴有貴的道理嘛。同樣是10秒鐘的特效電影的效果。和電視劇裡面的效果那是完全不同的。我覺得特效貴主要就是工時長。拍攝啥的咱也不懂,但是那些電影裡面大場景的特效,每一幀都是很多人努力的結果


博哥談車


時間成本。電影拍攝只需要半年,特效要做兩年。一般是外包給幾個團隊一起做,沒日沒夜加班加點做兩年。美國大部分特效團隊是虧本經營,本來是小賺,但是做完之後導演不滿意,還得返工,超時增加成本。

時間為什麼是成本?

一是工資。一個人工資一萬美金,兩年幾十個人,上千萬美金。

二是設備損耗。電腦這種東西隨著時間會越來越卡,性能越來越低。電影后期特效的處理,需要性能優越的電腦。電腦越好,處理速度越快,越節省時間。

三是場地租金。公司辦公需要一個辦公場地,一般都在市區內,一層樓的租金可不便宜。算算兩年需要多少租金?

四是軟件費用。國外注重版權,使用的電腦軟件都是正版,從系統到處理視頻的製作軟件。我只知道正版系統一年一千多,ps軟件幾百塊,其他軟件不瞭解。一個電腦就需要一套系統,幾十套下來也不便宜。

除此之外,還有公司裝潢、公共設施、員工福利、物業管理費、納稅、電費等等。


麥吉的世界


其實,說再多你也理解不了,就算理解也是模糊的。建議你去學習一款三維軟件,不用太難的,c4d就行。等你掌握了建模渲染貼圖,你就知道了一個電影級別的模型要花費多大了。然後等你學會了k動畫,就知道一秒鐘特效要花費多少人工,多少時間了。然後場景除了建模,少不了mattepainting,一個好的mattepainting藝術家是什麼價位,瞭解下。然後拍攝要合成背景,光一個同步攝像機數據的motion control多少錢,可以去了解下。渲染輸出,電影級別的畫質,一般電腦根本就是白給。最後合成剪輯,每一種都包含好多工序。就拿調色一項來說,國內不清楚,好萊塢調色師是所有工種裡最貴的。一個好的調色臺少說也幾萬。

總之,你瞭解了這一行才能瞭解它的價值所在。


素墨染流年


用電腦做後期不是為了省錢嗎?為什麼現在會花錢越多,好像比實拍花的錢還多了。從前沒電腦的時代,拍個大片兒也不過上億元。老闆的西遊記們那會兒沒電腦拍的效果也不錯呀,挺省錢的。為什麼現在用了電腦花錢倒比從前更多了,那電腦的優勢在哪兒啊?


海中巖haha


比如小時候,經常在書角的每一頁畫一個姿勢不同的小人,快速翻書..小人就會動起來...這就是視頻的原理...在視頻裡的叫法..每一頁上的小人,,叫做一楨...1秒鐘25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電視標準,包括中國,電影是24楨,但不好計算,這裡以電視標準舉例)的速度播放這些小人.......就形成了小人運動的動畫...假設這個視頻一共10秒鐘...你在製作這個視頻時,就需要畫250個小人...之後按順序排列好所畫的小人,依次播放...這就叫逐楨動畫... 除了逐楨動畫之外,還有一種叫插值動畫....插值動畫是通過設置關鍵楨,由電腦計算中間產生的動畫.....舉個例子: 比如你想做一個插值動畫,還是10秒鐘....效果如下: 一個白色的小球,慢慢變色.....5秒種後變成了紅色.....又過了5秒變成了黑色 動畫結束 首先,你要繪製一個小球,塗成白色,打一個關鍵楨,之後在軟件裡設置到第125楨(第125楨正好是第5秒),把小球塗成紅色,打關鍵楨,最後再到最後一楨,把它塗成黑色...打關鍵楨 最後由電腦計算出中間變色的動畫......聽起來挺簡單吧?原理雖然是挺簡單的,但是實際製作中插值動畫的難度遠遠高於逐楨動畫....其中涉及大量的技術問題....比如動力學運算,表達式,語言編程 至於為什麼貴: 你看一分鐘的逐楨動畫特效......需要插畫師畫1500幅畫...,,,成本高好理解吧? 他就算賣畫也比這賺的多....因此現在插畫師基本已經沒人做特效了.....現在逐楨動畫一般只用於FLASH等簡單動畫, 那麼插值動畫又為什麼貴?....這個跟外行真的很難說清....不過既然你這麼問,我就姑且說...但我不保證你能懂.......簡單概括,就是步驟太煩瑣,既考驗水平,又考驗腦力.還必須有足夠的人力和強大的機器,才能做出看著順眼的東西.... 先說說製作差值特效需要的軟件: 1:三維動畫軟件,如MAYA,CINEMA 4D等(做特效沒人用3DMAX,因為功能不完善,比如不支持戴眼鏡的那種3D) 2:後期合成軟件,如AE,NUKE,FUSION等 3,調色軟件,如達芬奇,COLOR等 4,素材軟件,如PS,AI,CDR,PAINTER等 5,非編軟件,PR,大洋,索貝,EDIUS等 6,流體力學軟件,如REAL FLOW,FLUENT等 7:雕刻軟件:如ZBRUSH,MUDBOX 以上這些軟件僅僅是標配.....除此之外還需要各種軟件做補充,比如反求攝象機啊...高級粒子啊...空氣動力學計算啊等等全都需要相對應的軟件輔助.. 一個完整的流程至少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在素材類軟件中製作素材 第二步...........在三維軟件中完成以下步驟 1,建模 3,調材質 4,打燈光 5,展UV 6,輸出到雕刻軟件 第三步.........在雕刻軟件中雕刻好模型,烘焙法線貼圖....再導回三維軟件 第四步.......在三維軟件中打關鍵楨,渲染到後期軟件 第五步.....在後期合成軟件中把前兩步製作出的東西進行整合,再次渲染,輸出到調色軟件 第六步.....在調色軟件中調色...輸出到非編軟件 第七步.....在非編軟件中進行剪輯...輸出成品 以上僅僅是最基本的步驟..... 而且大場景的渲染一般需要圖形工作站或超級計算機來完成....每臺設備都價值不菲....其實做特效比當農民工還累...所以這個行業一直都在萎縮...而且付出與收益嚴重不成正比.....雖然你覺得貴,但從特效師的角度,付出同樣的精力來工作,幹哪行都比這行掙的多...舉個現實的例子...我以前在傳媒公司,一個月3000出頭,做平面的同事,一個月2500左右...他每天工作8小時,我平均每天工作15個小時...你沒看錯,就是15個小時......你覺得我們倆誰掙的多? 他一天做2,3張海報,我每3天左右出一個片子...


卑微阿冠


一秒30幀電影畫面明白是什麼意思嗎?一秒鐘的特效是由30張做好的連貫的畫面組成。一個人你一天做得了一秒鐘嗎?一個十人或者更多人的團隊一天又能做幾秒?這些人一天工資500塊算低的,除了技工工資,設備軟件要不要花錢,員工要不要休假獎金,福利?誰又能保證做出來的效果甲方會認賬?重做和推倒重來要幾次?這些只能算成本,公司要不要發展要不要盈利?


友達電


電影特效不要小看這人工和電腦,他們都不是幾個人和一般的電腦能完成的,先看電腦的成本,影視的特效,一般機器的配置至少是雙E5,64G內存。一臺下來就要好幾萬。設備的損耗也是很大的,基本3-5年就要換一撥,專門的工作站,存儲陣列,巨大的耗電量,都是很大的開銷。

製作的軟件成本也是很高,比如維塔數碼,也就是做阿凡達的特效的公司,一年renderman(一個渲染器)上面的使用費就達到1.8億人名幣。這僅僅實在渲染器上面花的錢,還沒計算其他製作軟件。

再看人工,想特效真實好看,這些都是大量的高精尖人才的成果,比如《阿凡達》特效參與者1855人、《復仇者聯盟》1453人、《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1180人、《變形金剛3》1178人。這些都是頂級人才,初入行的特效技術人員年薪大概4萬左右,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員工大約年薪20萬,看看這成本。

還有些建模,取景都不包括在裡面。


Raysen2000


一個心臟支架1千-2千,為什麼心臟支架手術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一張紙2毛錢,為什麼設計師畫設計圖可以賣幾千-幾萬,為什麼畫家畫圖可以賣幾百萬。一個光盤2塊錢,一個u盤50塊,為什麼裡面裝個軟件賣幾百萬。一個蘋果手機拆開零件就1000多,為什麼賣5000-10000多。你品你細品!


黑饅頭88


懂點原理的人說一下:

1.拍電影是連續的,假設每秒24張畫面,成本是有形的;而做特效,是24個畫面,每一張都相當於人去設計、去畫出來的,你說要不要燒錢;

2.特效還涉及一個專業“渲染”詞彙,簡單理解,拍攝設備簡陋,或場景不匹配,都需要人一張張圖片的設計……放大……填充……也就是整部電影假設120×60×24張圖片全部要人去PS,當然是超級計算機去做這個事,每一張都要盡善盡美,你說要不要錢!


sharpxcb


做特效的電腦基本三到五年就會被淘汰,一臺電腦基本都在2萬到5萬之間,另外還需要組建服務器進行數據存儲和備份,這個都是上萬元的東西。軟件都是每年升級一次,不過可以2-3年升級一次,每個軟件幾千到幾萬不等。素材庫購買,為了減少工作成本很多時候需要購買現成的素材,這個成本不定。渲染農場租賃,這個基本都是按小時收費的50-500不等,平均一張圖需要3-5小時左右,一秒鐘電影需要25張圖,根據特效的多少來看。人員的話小工作室十幾人大工作室幾百人,工資一萬起底。而且很多時候同一個電影會找好幾個不同的工作室同時製作不同的特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