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二戰中德軍的戰鬥力評為100,其餘參戰的各國分別能有多少?

如果滿分是100的話,將德軍的綜合戰鬥力排第一,顯然不客觀也不符合事實。

德軍的單兵作戰能力確實強,但綜合戰鬥力和老美還是稍微有些差距的。

我認為的二戰主要參戰國戰鬥力排名是:美、德、蘇、日、英、法、中、意,具體分析和評分如下:

第一【美軍】(綜合評分:100)

美國在二戰期間,無論是軍事還是科技、經濟,都是世界上一枝獨秀。1940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達2000多億美圓,世界第一。由於美國本土遠離戰火中心,美國陸軍只有10萬人左右,陸軍部隊和裝備數量進不了世界前五。但美國的動員能力和武器裝備製造能力卻是無與倫比的,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1000萬,能達到年生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後勤保障水平無人能及。

把二戰中德軍的戰鬥力評為100,其餘參戰的各國分別能有多少?

美國參戰後,美軍迅速開啟了兩線作戰的模式,總共殲滅日德軍隊超過500多萬,美軍損失40萬,無平民傷亡。美軍戰績在二戰各個戰場中穩居前列,成功的實施了多次空降登陸等多兵種種配合行動,強大的海軍航母艦隊基本上控制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先進的軍工科技使美國迅速擁有了戰略轟炸機、重型航空母艦以及原子彈等先進武器,為戰後的世界霸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綜合來看,美軍排第一是當之無愧的。

第二【德軍】(綜合評分:100)

德國在希特勒掌權後,軍事工業迅速發展。1940年德國國民生產總值達561億美圓,軍費預算佔生產總值的30%。德國武器裝備產量在1939年超過英法總和。二戰時期,德軍最高兵力達1200多萬人,年生產坦克5000餘輛。德國受戰前軍事擴張的刺激,軍事工業高度發達,但後期因資源缺乏,各方面能力有所下降。

把二戰中德軍的戰鬥力評為100,其餘參戰的各國分別能有多少?

德軍在二戰期間最大的亮點,是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戰爭模式,主要是採用一次戰役而達到整個戰略目的。德軍擁有當時最優秀的軍人和參謀機關,軍隊戰術素養高,機動突擊能力強。德軍雖然戰鬥力強悍,但其後勤保障能力較弱,極大的限制了戰力的發揮。而德軍最大的問題是三軍發展的不平衡,陸軍超強大,海空軍則相對弱小。德軍的畸形發展,使其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

第三【日軍】(綜合評分:50)

1937年,日本國民生產總值達160億美圓,是世界第6經濟強國。此時的日本只有4個裝備整員的師團,不到20萬人。日本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前,在中國有110個師團,總兵力達250多萬人,到1945年兵力最高達到600多萬,但質量已明顯下降。日本的三軍實力均位居世界前列。其航母艦隊,零式戰機以及優秀的軍隊素養,都展示日本的強大的軍事實力。

把二戰中德軍的戰鬥力評為100,其餘參戰的各國分別能有多少?

1943年以前,日本的海軍實力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日本依靠自己的軍工技術,完全達到了自給自足,主要是受制於資源的短缺。日軍的戰鬥力受到資源和後勤保障的影響比較大,尤其是戰略資源的短缺,確實限制了日軍戰鬥力的發揮。美國參戰後,使得日本這一境況更加嚴重。但就軍隊戰鬥力而言,日軍還是很高的。

第四【英軍】(綜合評分:50)

英國是歐洲傳統強國,海軍一直稱霸全球,其陸軍力量由於地緣關係比較萎縮。二戰期間,英國依靠強大的海軍力量打垮了納粹德國的海上力量,控制了大西洋的制海權,間接促進了英國聲吶、雷達技術的發展。但英國陸軍在東南亞表現的差強人意,在敦刻爾克差點被德軍團滅。表現最好的當屬英國的情報技術與科技了。

把二戰中德軍的戰鬥力評為100,其餘參戰的各國分別能有多少?

英軍在整個戰爭中,是西方國家中單獨對抗德國時間最長、威脅最大的國家,拼死守衛著英吉利海峽,並取得了不列顛空戰的勝利,消耗了德軍的大量空軍力量。英軍的多次大規模成功撤退,最大限度保存實力。

第五【蘇軍】(綜合評分:10)

蘇聯是二戰時期世界第二工業大國,蘇德戰爭初期國民生產總值達433億美圓。二戰末期軍隊數量達1200多萬人,蘇聯接受了大量的美國援助物資,建設成了年產4萬架飛機的生產線,總共生產了10萬多輛坦克和火炮。蘇軍在戰爭開始時,其裝備極差、訓練無序,部隊數量雖多,但戰術素養、戰略思想及軍官素質都不高。

把二戰中德軍的戰鬥力評為100,其餘參戰的各國分別能有多少?

整個戰爭期間,蘇軍的傷亡率始終保持世界第一,死亡軍人達1000多萬,平民死亡1700多萬。蘇軍的最終勝利,是美英的援助、德軍的分散、戰略縱深大及豐富的物產,但蘇軍的勝利確實是用人堆出來的。蘇軍一個戰役的死亡人數就超過美英二戰死亡人數之總和,二戰美英死一個人,日本就死7個,蘇聯死85人。所以,蘇軍的戰鬥力整體不高。

【中國軍隊】(綜合評分:75)

二戰爆發前,國軍有200多萬軍隊,最多時達到了400多萬,八路軍也有百萬之眾。由於各種原因,中國的軍隊缺乏統一指揮,不能集中力量,再加上日軍的強大,導致大量國軍投降,也造成了戰鬥力的低下。雖然國軍的裝備還行,但訓練保障等都有問題。軍工生產能力低,綜合國力差。導致所以綜合戰鬥力不高。

把二戰中德軍的戰鬥力評為100,其餘參戰的各國分別能有多少?

第二次世界大戰,可以說創造了參加國家,參戰人數最多的記錄。時間是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納粹德國、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僕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範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

根據戰役結果我們給二戰時期的參戰國家做一個戰力評估,以後勤,海陸空,武器技術,和單兵實力,軍隊人數,進行評估。

把二戰中德軍的戰鬥力評為100,其餘參戰的各國分別能有多少?

第二種說法!

既然已經將德國實力列為100,那麼我們看看這100分從何而來!

二戰戰力排行:

第一名是德國,100分

我們說的德國是二戰時期的德國,如今的聯邦德國戰力可以說和昔日一天一地。二戰時期德國單兵作戰能力第一。這點十分重要分數30分(滿分30),當時德國軍人因為飲食特性,身體壯且高大,武器,軍服,也裝備精良,配發有M35型頭盔,防毒面具,水壺,子彈袋,餐具,甚至還有雨衣等。

把二戰中德軍的戰鬥力評為100,其餘參戰的各國分別能有多少?

手槍採用的是魯格手槍,而步槍採用的是毛瑟98K型步槍,在衝鋒槍方面,早期主要是MP40,MP43型衝鋒槍,而到了後期則出現了現代突擊步槍的鼻祖,STG44型衝鋒槍。

在爆炸性武器方面,有M24柄式手雷等,而後期德國則配發了鐵拳型反坦克火箭筒,對蘇聯坦克造成了有效殺傷。在二戰前期,可以說不用同等兵力,就算是1v2,其他國家想要獲勝也十分艱難。當然這是前期。

後勤補給,前期優秀後期,很差,彈藥,冬裝皆沒有到位分數20分(滿分30),打仗打後勤。

武器技術可以說是當時前茅,差點研發原子彈,分數20分(滿分20)

三軍配合上也能夠和諧統一,只是德國海軍力量差,雖然有潛艇技術,依靠群狼海戰,襲擊盟軍艦艇但是從與英國之戰可以明白無法登入作戰。分數10分(滿分20)

軍隊基數,當時德國動員了大約1700萬部隊,這在當時是十分強大的軍隊數量.給與20分(滿分20)雖然沒有蘇聯多,然而蘇聯陣亡數量也多。

把二戰中德軍的戰鬥力評為100,其餘參戰的各國分別能有多少?

這是我認為的100分分配!

第二名是美國,95分

美國戰爭潛力並不比蘇聯差,且資本雄厚,海陸空實力均勻,且軍方勢力和諧,沒有海陸敵對的情況,單兵裝備也是豪華。單兵作戰也只比德國差一些。包括海上艦隊,航母,飛機等等。

第三名是蘇聯,90分

前蘇聯:參戰兵力2 200萬人,後期蘇聯爆發的戰力驚人,因為前期敗仗洗禮,這點和我們解放軍很像,經過長期作戰,意志,戰力都十分優秀。

把二戰中德軍的戰鬥力評為100,其餘參戰的各國分別能有多少?

第四名是日本,75分

日本資源匱乏但是海陸空發展迅速,最主要是單兵作戰意識強可以在沒有後勤的情況下,單獨作戰,且堅持很久。這是前幾個國家無法比的,美國,蘇聯,在同等兵力沒有飛機火炮的支援下都沒有很大勝算,有人說,諾門罕戰役,蘇聯不是大勝日本嗎?大家可以看看真實戰況,蘇聯是著名的朱可夫指揮的,且機械化,摩托化步兵,配以坦克,飛機,日本差的很多,只有參戰的也不是精英主力,但是依然將蘇聯打的肉疼。這是真實資料。

至於中國士兵,我們發展的遠遠比他們緩慢,且軍隊派系繁多,海軍和空軍也是等同於虛設。很多士兵長期吃不飽,體質虛弱。二戰時期我們是靠血肉堆出來的勝利,我們的精神是無敵的,我們敢於犧牲,所以這裡不做評論,落後就會捱打。恥辱需要牢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