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深入理解知识,我推荐以教促学的费曼技巧

朋友的孩子半半,平时萌哒哒的。上周,给全校师生讲了一节科学实验课,演讲流畅、很有气场。最关键是,他面对同学提问应答自如,把所有同学都讲懂了。帅呆!

问起朋友:“你家半半怎么这么厉害?”

他解释:“他在家练习操作这个科学实验好多遍。中间,叫上我和他妈,周末还叫上婆婆爷爷,让我们都坐好了听他演讲,反复练习,不断地指正、修改,上台前练习了十好几轮儿啦!将所有的知识技能和操作,讲到所有人都懂,这个知识点你就掌握了。

惊呆。

小小年纪,竟深知学习精髓——以教促学。

01 神奇的“以教促学”

提到以教促学,不得不提起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费曼Richard Feynman。

帮助孩子深入理解知识,我推荐以教促学的费曼技巧

费曼是何方神圣?

美籍犹太裔,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1965年诺贝尔奖得主。他跟爱因斯坦和波尔等大师讨论物理问题,也跟职业赌徒在赌场研究输赢概率,他是无线电修理者、保险柜破译高手、艺术家、舞蹈爱好者、玛雅象形文字破译者……

各方面都很出色的费曼,有一种特殊能力: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极其复杂的观点,这使得他成为硕果累累的教育家。

爱因斯坦 曾以学生的身份上过费曼的第一堂课。

比尔·盖茨 对费曼的课记忆犹新,并称费曼是自己见过的“最棒的老师”。

……

这种特殊能力就是费曼技巧Feynman Technique,很简单,只需四个步骤:

STEP 1 Choose the concept you want to understand.

让孩子选择一个想理解的知识点或是概念,一定要孩子写下来!——这是费曼技巧所强调的。不是用脑子去记。因为,

人的短期记忆加工容量非常有限,写下来才可以让大脑腾出空间,去进一步思考、探索。

这里建议家长引导孩子做一个“探索笔记本”,引导孩子将问题概括记录下来。

帮助孩子深入理解知识,我推荐以教促学的费曼技巧

半半从中班起,就开始制作“探索笔记本”:“为什么海水是咸的?”“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半半爸解释,这一做法源于为费曼写传记的詹姆斯·格莱克的一段话:“他(费曼)翻开一本全新的笔记本,在笔记本的扉页写下‘我不明白之事’。”

当时超级有感,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那就引导他开启探索之旅吧。

于是等到半半四岁生日,带着宝贝极具仪式感地开启了“探索笔记本”。 如今,半半已经开启第二本啦。

STEP 2 Pretend you’re teaching the idea to a new student.

家长要提醒孩子,ta的演讲对象是从没接触过该知识点的小朋友。

当孩子知道自己将用这种方式去解释知识点的时候,就能更好地去理解自己要讲的内容,以及可能在哪些方面存在的差距了。

帮助孩子深入理解知识,我推荐以教促学的费曼技巧

STEP 3 If you get stuck, go back to the book.

孩子演讲时卡住了,家长要引导孩子回到书本或资料里,重新去学、去思考。不要忘记在纸上记录哦,直到ta理解得足够顺畅, 顺畅到可以解释清楚为止。

帮助孩子深入理解知识,我推荐以教促学的费曼技巧

这一过程其实是验证式学习,通过不断地反复阐述、刺激碰撞,使孩子深刻了解该知识点。加深已会的、找出不会的、再加深,知识盲点就逐个攻破了。

STEP 4 Try to simplify the language or create an analogy to better understand it.

鼓励孩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而不是用书本或者资料的原话来解释。让ta明白:口语化表达和使用类比案例,更容易让人理解。

这跟费曼一贯的写作方式是一致的。当大多数科学家致力于将自己的知识写成逻辑精妙的论文时,费曼则喜欢用口语化方式去写作——他的大多数文章都是口述转文字的。

鼓励孩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而不是用书本或者资料的原话来解释。让ta明白:口语化表达和使用类比案例,更容易让人理解。

这跟费曼一贯的写作方式是一致的。当大多数科学家致力于将自己的知识写成逻辑精妙的论文时,费曼则喜欢用口语化方式去写作——他的大多数文章都是口述转文字的。

以上就是费曼技巧的四步骤,是不是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学习不一样?

我们习惯于上课、听讲座、做笔记、刷题。且,我们有可能正在用这个经验指导孩子学习。

于是,疑问便来了:

为什么听课认真、按时作业、喜欢阅读,孩子成绩还是一般?知识还是掌握得不牢靠?

帮助孩子深入理解知识,我推荐以教促学的费曼技巧

因为,以上并不能说明孩子掌握了知识。但我们如果引导孩子在学习上运用费曼技巧,就可以深入理解知识点,甚至自发去拓展知识点,慢慢形成习惯,孩子学习提高、记忆深刻是水到渠成的事。

02 数据告诉你,费曼技巧为什么有效

就四个步骤,也许你会质疑:这么简单?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个图,哈佛大学“学习吸收率金字塔”。研究证实,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效率完全不同。

帮助孩子深入理解知识,我推荐以教促学的费曼技巧

传统的学习方式,如讲座、阅读形式,知识的理解吸收为10%,属于被动式学习;

采取主动式学习, 比如在小组讨论中,孩子会理解吸收50%的知识;

到了操作实践这一步,知识理解达到70%;

升级到向别人讲授并快速应用,孩子的知识理解高达90% 。

学习吸收率最高的90%,恰恰是费曼技巧强调的“模拟教学学习法”——以教促学。

回想你的读书年代,身边有没有那样的存在?遇到难题,就想起找ta解决,有时候甚至觉得比老师讲得更好。因为ta热心助人,更因为ta可以清晰、简单讲出思路,让你秒懂。

03 家长带着空杯心态 ,鼓励孩子讲课吧

教是最好的学。

帮助孩子深入理解知识,我推荐以教促学的费曼技巧

今天起,在家里为孩子准备一块小黑板吧!鼓励孩子当老师,家长们则扮演低年级小学生。

“老师”讲课前,先自己列大纲,明确任务和注意事项,“学生”则带着空杯心态,虚心接受“老师”的辅导:

1、“老师”不能看书,先对着“学生”上5分钟的课,看看能讲多少。

2、“老师”讲不下去的时候,可以看一看课本或者笔记提示,再讲解,控制在10—15分钟。

整个过程也就20分钟不到,家长要注重培养“老师”用自己的语言去讲课,慢慢地“老师”会讲得越来越好哦。

帮助孩子深入理解知识,我推荐以教促学的费曼技巧

上课期间,家长们需要时不时地戏精上身:“哎呀,‘老师’,我们好笨的,可不可以再讲一下为什么呀?”

切记,家长此时是“低年级小学生”,虚心听“老师”解释,有问题举手问,问到没有问题为止。

改变之前填鸭式的被动学习,让孩子能够主动去验证所学到的知识,并进行更好的拓展,也算是孩子知识体系的初建吧。何乐而不为?

需要申明的是:

费曼技巧一开始并不会让你觉得孩子能快速学习,有些很忙的家长甚至会觉得耗时太久。可随着日积月累的练习,孩子会有惊人的收获。这样的锻炼下,孩子的记忆力提高了,对知识的学习有了更多自己的感想,运用比喻、例证的能力倍增,语言表达能力更是不用说了。

04 家长,是一切天才的起源

在《你好,我是费曼》一书中,费曼回忆起父亲的教育:

“他给出各种各样的实例,并加以讨论——毫无压力,只是愉快、有趣的讨论。这激励了我的一生,让我对所有的科学领域都饶有兴趣。”

费曼小时候,一家人常去卡次基山(纽约人们避暑消夏的好地方)过周末。

某个周末结束后,爸爸们回纽约上班了,小孩子在田野里玩。

一个小伙伴问费曼:“你看!你知道那是什么鸟吗?”

帮助孩子深入理解知识,我推荐以教促学的费曼技巧

费曼说:“我可不知道。”

对方得意扬扬:“这是brown throated thrush”,又加了一句,“你爸什么也没教你?”

但事实恰恰相反,费曼的父亲教过他,那鸟叫brown throated thrush,还将葡萄牙语、意大利语、中文、日语的名字全都告诉了费曼。父亲最后强调:“你看,就算你会用世界上所有语言去称呼它,你其实对这鸟还是一无所知。现在,我们再来好好观察一下这只鸟……”

这使得费曼很早就懂得:知道某个物体的名字和真正了解这一物体,有太大的差别。

这和我们常说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出一辙。(我查了查,出自唐代李节《饯潭州疏言禅师诣太原求藏经诗序》,看来我们才是鼻祖哦。)

帮助孩子深入理解知识,我推荐以教促学的费曼技巧

说回费曼儿时的学习,父亲用讲解、实例、讨论的方法教育他,教给费曼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去探索、揭秘这个世界的方式。这样的学习教育,让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也能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告诉任何人,哪怕对方一无所知。

这种学习、发现的乐趣太难得了,愿我们一起努力,让你我的孩子都能获得。

后记:

最近写稿,常常是自己写得酣畅淋漓,编辑部同事读得烧脑有时。隔三差五地返工、修改、再返工……

为什么?

因为,我以为OK的逻辑、表达,读者可能要回味很久才懂,甚至感到迷惑。

那么,我有没有掌握呢?如果掌握了,为什么解释不清呢?

恍然,写作跟学习一样,当你的文字让所有人都读得顺畅又明朗,你才真正吃透了你所想表达的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