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作業,屏對屏指導,新區春耕備耕棋先一著

近日,氣溫回升,在鎮江新區姚橋鎮的白馬湖農場小麥生產基地上空,無人機懸浮在空中,進行農藥噴灑作業,在疫情時期不誤農時,廣泛使用的高科技手段在新區春耕備耕中大顯身手。

無人機作業,屏對屏指導,新區春耕備耕棋先一著

“無人機噴灑農藥在新區農業生產中目前已經廣泛使用,以前人工一天只能噴灑四五畝,現在無人機一天可以噴灑500畝左右。”新區農村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陳雪芬介紹。在白馬湖農場這塊5100畝的高標準農田上,小麥已進入拔節孕穗期,植株近20釐米高,平疇沃土上綠意蔥蘢。

無人機作業,屏對屏指導,新區春耕備耕棋先一著

今年新區小麥種植面積3.6萬畝,油菜種植面積0.5萬畝,其中小麥主要種植品種揚麥23、鎮麥12、鎮9號;耕地輪作休耕1.92萬畝,目前已全部完成冬耕曬垡工作。在特殊時期切實做好今年的春耕備耕工作,新區立足防疫生產兩手抓,統籌開展工作,強化組織部署、拓展指導途徑,同時利用高科技手段,多措並舉,全力抓好今年春耕備耕各項工作,為全年農業生產打牢基礎。

無人機作業,屏對屏指導,新區春耕備耕棋先一著

“近期田間管理主要是清溝理墒,化學除草和合理施肥……”一段針對小麥管理的微信視頻,跳到大路鎮大路村村民張大永的手機上。“視頻指導的方式,我們聽得懂,看得明白,簡單易懂。”張大永說。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條件下,農戶雖然“家裡蹲”,卻享受到了新區農技指導“雲服務”。為更好的服務廣大農戶,由鎮江新區農技農機站錄製的小麥田間管理技術等相關農技指導視頻通過QQ群、微信群等網絡途徑及時發到了新區農戶手中,科學指導田間管理,讓廣大農戶足不出戶也能獲得農業生產技術指導。

無人機作業,屏對屏指導,新區春耕備耕棋先一著

除了技術指導,新區為滿足農戶春耕備耕需求,也早早做好預案,積極協調各農資經營戶發揮農資供應主渠道作用,做好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物資的供應準備工作,為農戶提供配送服務,使農戶足不出戶購買到農資產品。“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這批除草劑送來的太及時了,解決了我們實際問題。”江蘇潤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巧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江蘇潤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現經營1.53萬畝土地,受疫情影響,除草劑遲遲難以到位,新區社發局在瞭解到企業困難後,聯繫當地農資經銷商,幫助企業獲得6000畝除草劑用量,現在已用於農業生產,解決了企業燃眉之急。

無人機作業,屏對屏指導,新區春耕備耕棋先一著

新區安排專人積極與種植大戶對接,在疫情發生前就全面調查瞭解了種植大戶春耕生產需求,組織各農資經銷網點儲備春耕生產所需農用物資,全區備貨量肥料506噸,麥田除草劑3萬畝,水稻種子287噸,玉米種子6噸。

目前,全區10家農業龍頭企業也全部復產,全區無人植保機、自走式植保機、撒肥機等90餘臺農機檢修工作完成,完全滿足全區正常春季田管工作。為確保春耕生產物資供應充足,新區開通農業生產資料運輸“綠色通道”,幫助企業解決產品運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和農產生產保障物資正常流通。同時備足春耕資金,目前累計為農業龍頭企業爭取信貸3000萬元。

無人機作業,屏對屏指導,新區春耕備耕棋先一著

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總體目標,著眼未來,新區正積極組織施工單位和建設主體做好2020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復工前各項準備工作,落實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目前各施工單位復工各項工作已基本準備到位,將於近期開工,陳雪芬這幾天都在丁崗、姚橋的地塊上跑,“今年的高標準農田升級建設正按計劃進行,這些地塊今年水稻種植前將全部升級完畢。”

(文稿:李豔萍 王春昕 董邦寧 李明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