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科學技術獎”在京頒獎 多位傑出專家獲獎

7月7日上午,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第二十七屆頒獎大會暨第八屆橋樑與隧道工程技術論壇在北京鐵道大廈舉行。78歲的李守善和79歲的林國雄獲得其中最具影響力的獎項——橋樑大獎,這是對橋樑工程師取得終身成就的肯定。

“茅以升科學技術獎”在京頒獎 多位傑出專家獲獎

“茅以升科學技術獎”在京頒獎 多位傑出專家獲獎

會議現場

李守善對獲獎表示感謝,並對未來的橋樑工作者提出希望,希望他們能破解更多的橋樑建設中的技術難題。林國雄表示,最感謝的還是這個偉大的時代。

大會向榮獲“茅以升科學技術獎”9個獎項的169名獲獎者代表頒獎

9個獎項分別為:橋樑大獎、橋樑青年獎、鐵道工程師獎、北京青年科技獎、木材科學技術獎、木材科技教育獎學金、工程教育學生獎、鐵道教育希望之星獎、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茅以升科學技術獎”在京頒獎 多位傑出專家獲獎

茅以升科學技術獎——橋樑大獎

● 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李守善

● 中鐵大橋局 林國雄

獲獎感言:

“茅以升科學技術獎”在京頒獎 多位傑出專家獲獎

我很榮幸能獲得這個獎,新時代對橋樑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以後的橋樑工作者能破解更多的橋樑建設中的技術難題,實現新發展,讓我國的橋樑技術走在世界前列。——李守善

“茅以升科學技術獎”在京頒獎 多位傑出專家獲獎

我非常高興能獲得這個獎,感覺沉甸甸的,這是對我工作的肯定,我非常感謝。

中鐵大橋局是我國最早開始使用電子計算機的單位之一,從建設南京長江大橋時就開始使用計算機,後來又成立了電算站,直到我參加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設時,大橋局都一直走在技術創新的前列。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我最感謝的還是這個偉大的時代。——林國雄

“茅以升科學技術獎”在京頒獎 多位傑出專家獲獎

茅以升科學技術獎——橋樑青年獎

● 北京交通大學 韓冰

●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顧民傑

●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 董萌

● 長安大學 王春生

● 中鐵大橋局 潘軍

“茅以升科學技術獎”在京頒獎 多位傑出專家獲獎

會前合影

本次大會由中國工程院、中國鐵道學會和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頒獎結束後,以“創新橋隧技術,建設交通強國”為主題的橋樑與隧道工程技術論壇隨即舉行,中國鐵道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盧春房作了題為“橋樑隧道技術發展方向研究”的主旨報告。

7日下午至8日,與會專家還將在主論壇及分論壇上就橋樑、隧道的設計及建造技術發展等問題進行探討與研究。

人物簡介

李守善

1940年6月生,畢業於華東水利學院(現南京河海大學),曾任山東省文通廳總工程師兼省交通規劃設計院院長。主持建造了青島大沽河橋、濟南黃河公路大橋等多座橋樑。榮獲中國土木工程設計大師、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交通系統先進工作者等稱號。所參與的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 。

林國雄

1939年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58至1964年先後就讀於唐山鐵道學院工程力學專業和長沙鐵道學院橋樑專業。曾任大橋局設計院首任電算站站長、院總工程師和大橋局總工程師。2001年退休後,任孟加拉帕克西橋副董事長(分管技術)、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指揮部副總工程師及其它一些跨海橋技術顧問。1997年獲詹天佑成就獎,所參與的多項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為啥他們能獲得茅以升科學技術獎 一起來聽聽他們背後的故事……

“茅以升科學技術獎”在京頒獎 多位傑出專家獲獎

“茅以升科學技術獎—橋樑大獎和橋樑青年獎”是為紀念我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先生一生致力於橋樑事業及做出的卓越貢獻,由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特別設立、由國家科技部獎勵辦批准的獎項,獎勵長期工作在工程、科研、教育等第一線並做出重大(較大)成績和突出(重要)貢獻的橋樑科技工作者,每兩年評選一次。其中“橋樑大獎”為終身成就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