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爱上一座城市,从早餐开始。”


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让很多人把早餐当成一种任务,尤其是上班族,买两个包子,一个便利店面包就能够对付。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当一档专门介绍全国地方早餐的美食纪录片播出后,市井早餐的美味重回人们的视野中。

工作日每天早上8点播出,一集5分钟,用一碗碗地道的中国早餐开启幸福。


目前共播出了两季,第一季35集,第二季每一集都是极具市井味道的乡土早餐,叫人口水直流。其中第一季第5集讲述的代表是很多人从小吃到大的陕西西安“油茶麻花”。第一季第10集讲述的是三代传承的陕西西安杂肝汤店。第一季第18集讲述的是陕西汉中锅贴。第一季第29集讲述的每个过路人都要品尝的陕西汉中热面皮。


陕西西安“油茶麻花”

01


古都西安的早餐界,绝对少不了油茶麻花的一席之地。它是无数老西安人儿时的记忆,是老吃货们一往情深的西安味道。


油茶麻花是将油茶与麻花组合在一起的特色小吃。热气腾腾的油茶闻起来喷香扑鼻,原本酥脆的麻花被油茶泡到绵密,吃起来外软内筋,美味抗饿。咸口的油茶配起入口即化的麻花,一口下去面香、油香充盈整个口腔,最棒的是,好吃之于还养胃,老少咸宜。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经营店铺的是一对夫妻,内向寡言的老板负责后厨,外向热心肠的老板娘负责售卖。一家店铺不过十平米,日日有人排队等餐,甚至没位置,也要站着吃一碗油茶麻花。店铺由老板的父亲传下来,到老板娘手上增加了麻叶,提升了油茶麻花的口感。传统的油茶用的是牛油,老板娘担心会过于油腻,改良成了清油,没想到深受顾客的喜爱,也增加了食客的食用数量。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出租车司机、上学的父子、清洁工……这些起早贪黑的人是每天的第一批客人。有很多人从十几里外特意赶来,就为喝这一口不变的油茶。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已经开业22年的小贾麻花油茶,靠着一碗只要4块钱的美味,红遍了一条街。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虽是4元一碗,但油茶的料码可不少,芝麻碎和花生盖满整碗,还有老板娘特制的小麻叶,一口下去酥酥脆脆,配合粘稠的油茶,油香满口,却一点也不腻。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就凭这样的良心美味,贾建利夫妇的店越做越红火。芝麻是现碾的,麻叶是刚出锅的,一切食物都热乎暖人。


陕西西安杂肝汤店

02


羊杂汤也叫杂肝汤,古时,盛汤用一个铜制的大马勺在放肉的大盆里取杂肝,一碗汤半碗都是杂碎,故名“稠杂肝”。一碗羊杂汤,看的就是主副料全不全。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正宗的羊杂汤有羊头肉,羊心,羊肝,羊肺、羊肚、羊舌、羊眼,下锅时要切成细丝和长条,西安人常伴着馍馍一起吃。凡专卖羊杂碎的饭桌上都有这佐餐三味,即一盘春意葱茏的香菜末儿,一盘红灿灼眼的辣椒面和一盘洁白晶莹的食盐。这是吃羊杂汤万万不能少的三味调料。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在陕西西安,有一家三代传承的杂肝汤店,羊杂汤每天定时定量售卖。原汤原肉,嫩而不烂。老板三十几岁只见过一次大海,却对海边的生活心生向往。


杂肝汤虽然是江湖美食,但是吃法也是有讲究的,有人喜欢把馍泡在汤里吃,有人喜欢就着吃。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吃完一碗热气腾腾的杂肝汤,才能感受到西安市井间的人间烟火气,在外漂泊的你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吃一碗热腾腾的泡馍或是油泼面再或是这碗杂肝汤,才能抚慰漂泊许久的心。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陕西汉中锅贴

03


锅贴,又称边油花、锅边油花子,是陕西汉中传统特色面食,做法类似于生煎馒头。因为在制作的时候它是紧贴着锅边的,经过水蒸油煎,不仅保留了锅贴松软酥脆的舒适口感,吃起来油滋滋的,让人回味无穷。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先出锅的锅贴口感比较软,喜欢吃脆的可以回锅多炸一会。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汉中锅贴的味道是一种软的一种脆的脆壳壳(锅贴)。汉中的锅贴主要是靠水+菜籽油蒸熟,水分干了之后,就有锅巴了。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这家锅贴最吸引食者的是锅贴的口感极佳是那种非“死”的面。这种“活”面就是通过老面+碱发酵而成。经过传统发酵5小时,再加上神仙拌料制作成了最地道的汉中锅贴,实心无内馅。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陕西汉中热面皮

04


汉中热面皮,相传始于秦汉,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上笼蒸成薄皮儿,趁热抹上菜籽油,切成条状,依个人口味调入油辣子、味精、精盐、醋、酱油、蒜泥水等佐料,拌匀即可食用。配以黄瓜丝或滚水氽过的黄豆芽、土豆丝、芹菜、菠菜、胡萝卜丝等垫在碗底,和面皮同时调味,爽脆感和软糯香辣在口齿舌尖碰撞,让人欲罢不能。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常和面皮搭配同食的是汉中另一名小吃:菜豆腐,这种搭配是汉中的早餐主角。


在汉中的街边小吃店,热面皮是最常见的早餐品种。各家最大的不同在于油辣子和调料水的配方,很多老店的配方都是祖传的。当地出名的一家面皮店,刘家面皮。其佐料配方独特,价格很实惠,关键还有一点,老板说话声音很像黄渤的声音。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但在当地,人们并不叫它汉中热米皮,我们称它为面皮,与宝鸡的擀面皮不同,面皮是用米做的,而宝鸡的擀面皮是用面做的,擀面皮口感较硬,韧度高,有筋性,汉中的面皮则口感软糯,且以香辣味为主。


《早餐中国》陕西4篇,早餐在辰时,是最具幸福感的存在


///


《早餐中国》除了拍摄和剪辑的手法新颖

文案也相当走心。


“难就难吧,吃了早餐再说。今天要加一颗蛋。”

“这口味是家乡的味道,坐在街边也留下了眼泪。”

“我这辈子没做过坏事,除了忽略妈妈的早餐。”


/


只要你起得早,就能找到故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