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藏學府——甘肅夏河拉卜楞寺

夏河縣為甘肅省甘南州下轄縣,因境內大夏河得名。拉卜楞寺位於夏河縣城西0.5公里處,簡稱扎西奇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鼎盛時期,僧侶達到4000餘人。

世界藏學府——甘肅夏河拉卜楞寺

站在高處遠觀,只見一條河環繞著規模宏大的拉卜楞寺建築群,很壯觀。拉卜楞寺在歷史上號稱有108屬寺(其實要遠大於此數),是甘南地區的政教中心,據說,佔地總面積86.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0餘萬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學院、16處佛殿、18處昂欠(大活佛宮邸)、僧舍及講經壇、法苑、印經院、佛塔等。

世界藏學府——甘肅夏河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是第一世嘉木樣.阿旺宗哲大師創建於清康熙四十九年(1709)。嘉木樣·阿旺宗哲(1648-1721),夏河縣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著名佛學家和學者。13歲出家,21歲前往拉薩求學,53歲時任哲蚌寺郭莽札倉堪布,慎思明辨,通達顯密,有宗喀巴後第一人之譽稱。康熙四十九年,大師應邀從西藏返回祖籍建寺弘法,他當年夏天帶弟子來到扎西灘,看見這裡山川靈秀、瑞雲繚繞,是個建寺的理想所在,開始在這裡修建拉卜楞寺院,後經歷代嘉木樣大師和各大活佛的不斷擴建和完善。“四清”和“文革”中寺院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後經政府出資維修,1980年對外開放。

世界藏學府——甘肅夏河拉卜楞寺

這裡有世界上最長的轉經走廊,全長七華里,整個轉下來需要2個小時的時間。

世界藏學府——甘肅夏河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建築規模宏大,像一個功能齊全的小城鎮,沿著一條直路往前走,兩邊是土牆將僧舍隔開,這種土牆可不是純粹的泥土牆,為了增加土牆的牢固性,泥土裡增加了茴麻。

世界藏學府——甘肅夏河拉卜楞寺

據瞭解,寺院建築均以當地的石、木、土、茴麻為建築材料,絕少使用金屬,外石內木,有“外不見木,內不見石”之諺,並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級,分別塗以紅、黃、白等土質顏料。

世界藏學府——甘肅夏河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宗教體制的組成以聞思、醫藥、時輪、吉金剛、上續部及下續部六大學院為主,在全蒙藏地區的寺院中建制最為健全,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原來這裡是佛學院,這些小喇嘛都是佛學院學生,現在正是他們放學的時間,難怪如此集中出現,他們來自全國各地,主要是藏族,藏族是個全民信教的民族,他們以出家為榮,如果一家有兩個兒子,他們會把其中一個送到寺廟出家,這也是他們家族的榮耀。拉卜楞寺將一年劃分為九個學期(四年大學期、二年中學期、三年小學期)。大學期,每學期為一月;中學期,每學期為二十天;小學期,每學期為十五天。學習佛教經文義理和修持是他們的終身事業。這裡不僅是佛家神聖的宗教禪林,也是傳播知識的綜合性學府,還是整個安多地區藏民族的文化藝術中心,贏得了第二西藏之稱。

世界藏學府——甘肅夏河拉卜楞寺

廣場周邊的建築,古樸典雅,穩健耐用,隨著人流,我們來到了大經堂,這是唯一一個對外開放的經堂,全寺共有六大經堂,最大的是聞思學院經堂,又稱大經堂,為全寺之中樞,可容納3000僧人誦經。它對外開放,但是每次必須達到一定的人數才由專門負責講解的喇嘛講解。進入大殿內,只見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氣勢磅礴,很具有藏民族獨特的風格。

世界藏學府——甘肅夏河拉卜楞寺

目的及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目的只為信息共享,無其他目的;

備註:如有異議,請聯繫我們處理,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