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業行業週報:省級全域“無廢城市”試點 差異化環境監管復工復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公用事业行业周报:省级全域“无废城市”试点 差异化环境监管复工复产

北極星固廢網訊:省級全域“無廢城市”開始試點。浙江省近日印發《浙江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這是全國首個以省政府名義部署開展全域“無廢城市”建設的省份。該方案要求浙江省要在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其中在2020年6月底前各市、縣、區政府需制定具體舉措及進度安排並啟動實施。浙江方案為“無廢城市”的建設與實施帶來多方面有益和具體的嘗試:

1)固廢種類全覆蓋:浙江方案聚焦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建築垃圾、農業廢棄物、醫療廢物五大領域,分別制定工作任務及目標,實現固廢各領域的無死角覆蓋;

2)固廢處理產業鏈全覆蓋:浙江方案對固體廢物產生、收集、轉運、利用、處置五大環節一一聚焦,各環節均明確相應的處理規範與制度保障;

3)以“無廢城市”建設為平臺,將大氣、水體汙染物也一併納入,統籌氣、水、固廢工作,體現生態環境一體化治理的精神。我們認為,先行的浙江方案,一方面為全國“無廢城市”建設提供試點經驗,另一方面可能促使其他更多省份逐漸出臺全域“無廢城市”建設政策並開展具體工作,3年期的方案實施週期也將在中短期內對固廢處理產業鏈帶來明顯需求和催化,我們建議關注確定性較高的固廢產業鏈,推薦高能環境、瀚藍環境、盈峰環境、鵬鷂環保等。

差異化環境監管措施助力復工復產。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採取差異化生態環境監管措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主要是通過建立和實施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和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分類管理企業開工所需的環評文件及開工過程中的環境監管,持續至2020年9月底。其中,疫情應急建設項目、關係民生且不涉及有毒有害危險品的項目不再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對計算機、通信電子、機械加工等汙染排放小、吸納就業強,涉及交通基建、水利工程、汽車製造、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電力裝備製造等重大工程和重點領域、環境績效水平高的企業免除現場執法檢查,同時要求審慎採取查封、扣押和限制生產、停產的整治措施。指導意見還提出對受疫情影響嚴重且符合汙染治理條件的復工復產企業,依法核准延期繳納環境保護稅。此外,指導意見再次針對大氣治理、以長江黃河為重點的水體治理、危廢處理等汙染治理領域,提出精準治汙要求。指導意見一手抓疫情防控下的復工復產,一手抓生態環境全方位治理,為復工復產提供精準保障支持的同時,治理工作力度不減,疊加“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頂層設計,生態環境治理需求將持續提速。

我們認為,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力度不減、需求提速,當前行業處於估值低位,環保行業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因此維持公用環保行業“推薦”評級。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