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六十多了幫女兒帶孩子,常常被指責作主過多,我該怎麼做?

睿爺22


看了您的提問突然想到您的所作所為不正是傳說中的:“費力不討好麼”。雖然會為您抱小小的屈,犧牲原本該享受美好晚年生活的時間來幫扶女兒,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禮遇。

但同時也深深理解兩代人育兒觀念的差距,和您女兒的不易,下面咱不防就可能產生的幾點分歧討論一下:

為什麼會有分歧

首先:是身份定位的問題,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比如是女兒僱傭的保姆肯定不會發生分歧,因為人家就是拿錢幹活,不會忤逆僱主的意思。

但您不同,您是外婆有話語權,有提意見的底氣。而且是所有的出發點都是:“我認為我是為你好!”

其次:是教育理念的問題,跨越了20多年的時空很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發生了變化,老人家那會兒多是根據傳幫帶的“經驗教育”,“填鴨式教育”。

而現在年輕人多信奉“優質教育”,“素質教育”“因材施教”。不同的教育理念在一個孩子身上發生碰撞,自然會產生分歧。

第三:隔代親的問題,隔代親是現在社會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很多奶奶爺爺或者外公外婆在帶孩子的時候會無原則的對孩子退讓,導致孩子很多不良習慣的產生。(這裡不是說老人帶孩子不好,只是大多數的老人比較驕縱孩子,當然也有帶的特別好的老人,咱沒有任何歧視)

產生分歧怎麼處置

第一、作為外婆我們應該以明確的定位,我們是力所能及的幫助女兒減輕負擔,只做我們可以做好的事情,對於小家庭的事物儘量少參與意見,只做決策的執行者,不做參與者。換言之:多幹活,少說話。

第二、關於教育理念的問題,建議尊重女兒的觀念,老話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年輕人更接近現代的教育理念,順應時代發展,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要相信女兒。

第三、關於隔代親的問題,只能是盡力剋制了,現在的孩子都是小人精,一旦您表現的立場不堅定,孩子立馬會找到突破口。要堅持一個教育原則,堅持住底線。用喪失原則換來的孩子的“擁護”,終究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以上幾點淺見,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