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原著。唐僧遇見的烏巢禪師說:多年老石猴,那裡懷顛怒。這句話是指孫悟空嗎?

恆實說


多年老石猴,說的自然是孫悟空!

這句話源自烏巢禪師對唐僧講述的一段預言:

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處。

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

行來摩耳巖,側著腳蹤步。

仔細黑松林,妖狐多截路。

精靈滿國城,魔主盈山住。

老虎坐琴堂,蒼狼為主簿。

獅象盡稱王,虎豹皆作御。

野豬挑擔子,水怪前頭遇。

多年老石猴,那裡懷嗔怒。

你問那相識,他知西去路。

詩歌的前六句是泛指,讓唐僧師徒沿路小心。原著中凌雲渡故事中出現了“接天崖”,接引佛祖從那裡過來;在牛魔王故事中有個金剛,叫做摩耳巖大力金剛。這

是暗示許多妖魔都是佛門安排下界,考驗唐僧師徒的。

從第七八句開始,提到了黃袍怪(黑松林)、九尾妖狐(平頂山)、大鵬鳥(獅駝國)獅魔王、象魔王(獅駝嶺),寶象國唐僧化虎,等等故事。

野豬挑擔,自然是說豬八戒挑擔子。在西遊記原著中,是豬八戒挑擔,沙僧牽馬。

水怪前頭遇,是在離開浮屠山不久,到了流沙河,唐僧師傅收復了水怪沙和尚。

石猴,是孫悟空。

烏巢禪師一開始就說不認識孫悟空,卻仰慕唐僧,讓自高自大的孫悟空十分惱火。

烏巢禪師戲謔說,如果唐僧不認識路可以去問孫悟空。因為當年孫悟空來西牛賀洲尋仙時也走過許多國家。因此,在此前鷹愁澗故事中,以及後來車遲國故事中,都特別有孫悟空回憶過去的橋段。

不過,菩提祖師並非如來佛祖,孫悟空拜師的路徑也與唐僧師徒行走路徑不相同。大體是在車遲國故事後,孫悟空再沒有提到認識路了。

理由是許多時候,孫悟空都需要向百姓問路,或者召喚山神土地問路:可見走到後來,猴哥也不認識路了。


葉之秋


是也不是,這個要說清楚很難說到你知,你要我知很快快到你無法想象,諾要讓你知只怕是我知十萬遍你可能還沒摸到門,這就是你我之間的多年老石猴,需要看懂西遊記人物之間的隱藏喻指,各持己見都是對的,所以是也不是,看你從那個角度看,是非是不是非非不是非,呵呵!你看這都可以讀出很多意思來,


早知道就看看


西遊記裡成就最大的是孫悟空!


牧野喜劇元素


指的是孫悟空,在孫悟空自稱齊天大聖的時候,他們結拜過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