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李云龙嫌弃的“边区造造”手榴弹的真实质量如何?

feng569661700


“西安事变”后,中国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蒋除了在抗战前期支援了一点装备和军饷外,中后期一根毛都不给八路军。1938年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挺进太行山后,开始建造自己的兵工厂体系。

到1939年6月份时,八路军已经有7座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就是其中一座。在归国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八路军逐渐掌握了制式手榴弹的制作方法。所以说当时李云龙用的是制式手榴弹,不是边区造。

巩式手榴弹

制式手榴弹常用于正面战场,一般的八路军和游击队是分配不到的。不过条条大路通罗马,很快八路军就发现手榴弹才是最简单又不耗材料的武器。于是八路军进军山西后,在各地都设立了边区制造所,用于修理枪械和制造手榴弹。

边区造手榴弹制作有多简单呢?一个手榴弹弹头模具和一个火药作坊就能成为一个生产点。将弄来的各种金属混合烧制冷却,就成了弹头,再填入黑火药,再安上一节树枝做手柄,一颗手榴弹就做成了。
边区造手榴弹


而且制造手榴弹的材料五花八门,都是从其他地方搞来的各种金属。有废铜烂铁、铝皮、农具、锅碗瓢盆,能用的金属材料都用上了,甚至当日军封锁紧张的时候,八路军还能造出石制的手榴弹。高峰时期一个生产点一天产出一千枚边区造。

不过边区造手榴弹的威力却不敢恭维,很多都是炸成了两半,没有多大的威力,最多让敌人受伤,炸不死人。而且在敌方土工建筑上也只能炸出一个小洞,还有些受潮不会爆炸的。

不过,威力不够数量来凑嘛,1942年5月日军扫荡冀中根据地时,士兵李三子一人就丢出了180枚边区造,10多名日伪军死伤,他们靠边区造手榴弹守住了南街口阵地。

虽然边区造的威力很弱,但在物资匮乏的时候,它是八路军唯一能大规模生产的武器,也给敌人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逸闻轶事


这里说点特别的。

其实八路军的手榴弹,最初时还是从农民那里买来的。

农民中也有脑子好使的。当初山西地区的国军在逃跑的时候,为了跑的快一点,就把很多手榴弹给扔到河沟里了。遇到有头脑的几个农民,他们把这些手榴弹给捡了回来,可是手榴弹已经给水浸泡过,引信和火雷管都需要重装,这些农民也不嫌麻烦,自己动动手就搞定了。

然后,这些农民(向伟大的山西工农致敬)就把重新装好的手榴弹,用零售一块、批发八毛的价格,果断的投放市场。起初,手榴弹的主要卖家起初是土匪,后来八路军也向这些农民买手榴弹,据当时老人回忆,八路军的信誉很好,即使有时赊账,但也很快会把钱给还上。

其实八路军苦啊,在老蒋象征性给了点装备以后,重庆方面基本断掉了支援,八路军的武器来源,绝大多数只能靠自己解决,这倒也难不倒咱们,在江西不也怎么过嘛。可是初到陕甘宁时,八路军的军工基础,还真就是一无所有,以至于一度沦落到,要向农民买手榴弹的地步。

然后,才有装黑火药(爆炸威力很低)的边区造手榴弹。

最初装备边区造手榴弹时,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威力小,而是炸得块。战士刚拉火绳,手榴弹握在手里还没扔出去,就开炸了,俗称“张手就雷”。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边区造的导火索质量不行,烧得太快所致,后来经过严格的生产质量管理,才基本解决这问题。

经过几年的小步快跑以后,八路军最终也生产出了不错的军工产品,尤其是设计的质量很高。


圆窗观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边区造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夸张。

即便是新四军的条件远远不如八路军,他们师属兵工厂仍然可以制造大量子弹、手榴弹,也可以制造步枪、刺刀这些基本武器。

其实,单纯的武器制造并不难,不然化隆这些黑枪小作坊,怎么也能造枪呢?

关键是,保持一定的数量制造武器还要兼顾质量,这就难了。

初期的手榴弹质量不佳。

这主要是2方面原因,第一是装药的问题。

当时八路军难以自产炸药,所有的炸药不是缴获的(主要来自敌人丢弃、废弃的炮弹、炸弹之类),就是自产的黑火药。

而缴获敌人炸药往往都是从臭蛋或者废弃很久的弹药中挖来的,炸药质量很差,有的甚至都已经受潮多时。这样一来,手榴弹炸药爆炸时,往往威力低下,杀伤力弱。

即便如此,也比黑火药要好。

黑火药的威力弱,爆炸力不强,经常出现手榴弹爆炸以后只炸成几片,难以造成严重杀伤。甚至有手榴弹在伪军脚下爆炸,将伪军吓得尿出来,却连皮都没伤的。

第二是引信问题。

引信加工技术差,存在刚一拉锁,就有火星迸发直接点燃雷汞导致爆炸的。

当然,爆炸的时候,手榴弹还在八路军战士手上,造成严重误伤。

不过,随着加工技术逐步提高,尤其是自产炸药能力的逐步增强,边区造手榴弹的质量还是有很大改善的,数量也很多。

新四军第四师制造厂1941年“每月可生产出不太漂亮的二千五百个木柄手榴弹”,“每个战士都有二、三个木柄手榴弹”,满足了最低的弹药需要。

新四军各师1941年至1944年生产了100万枚手榴弹,基本能满足部队作战需要。1944年8月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的报告中称“手榴弹可以全部自给”。

就质量上,虽然和国军、日军生产手榴弹还有一定差距,最低程度是炸的死敌人。


萨沙


别看李云龙为了几箱边区造手榴弹跟兵工厂厂长唠唠叨叨了两个小时,但早期的边区造手榴弹确实不咋好使,一炸两半的情况很多见。最扯的是,有时候战斗人员拉了引线还没扔出去,手榴弹就可能爆炸。



可就是这样,《亮剑》里的李云龙还是不依不饶地“死磨”兵工厂厂长,让他多给自己几箱边区造手榴弹,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那时候八路军弹药紧缺,边区造手榴弹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也不算高,是当时除了大刀红缨枪之外唯一能自给自足的“武器”。





李云龙的想法很简单,边区造手榴弹虽说不好用,但战士们可以多用几个啊……一个不灵,就多扔几个,总能炸翻几个日伪军。于是,《亮剑》中出现了挖坑道,下“手榴弹雨”对付山崎大队的战法,结果量变真的导致了质变……





后来,随着技术、材料、经验的提升,边区造手榴弹的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到1944年河北和山东解放区已经开始量产锻破片凹槽的新型手榴弹,李云龙所说“一炸两半的破玩意”已经成了历史。


南瓜报告


《亮剑》中,李云龙拿到二十箱边区造手榴弹之后,边区医院就被山崎大队误打误撞给打了,隐藏着的兵工厂也有被发现的危险。好在李家坡之战,李云龙用土工作业的方式,掘进到了山崎大队阵地,把两千多颗手榴弹全都喂了山崎,冈崎顶着一股股浓浓的黑烟,一脸懵逼,李云龙趁机发起总攻,全歼了山崎大队。


李云龙对边区造手榴弹抱怨是有道理的,因为那个时候的边区造手榴弹,利用的还是古人发明的黑火药。

所以那些边区造的手榴弹三千六百颗下去,几百人的冈崎大队都没被彻底炸翻,原因就是跟扔了三千六百根大炮竹性质差不多。


其实李家坡之战是有历史原型的,那就是1940年10月,华北日军冈崎大队进犯黄崖洞兵工厂。

黄崖洞兵工厂的意义非同寻常,那是八路军的重要军工基地,就在八路军总部附近,直接受八路军总部领导。这就是为什么彭总不惜一切代价要求刘伯承和陈赓尽歼来犯之敌的原因。因为黄崖洞兵工厂一旦遭受损失,后果不堪设想。因为黄崖洞兵工厂是八路军唯一部门齐全,拥有大量骨干的,可以独立生产步枪等武器的兵工厂(这是相对其他根据地兵工厂而言的)。


这一年的8月,黄崖洞兵工厂研制出一种灵巧的新型七九步枪,实战效果优于日本造的三八式步枪,只是因手工作业产量不大,抗战期间共制造出1万多支。


而同时期各根据地先后建立了一些具有军工性质的修械所,主要职能是帮助部队修理战斗中损坏的枪械。但普遍规模小、设备简陋,缺乏专业人才。


但是黄崖洞兵工厂也没有能够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新式火药的问题。因为缺乏重要的高纯度的硫酸和硝酸。

但这个问题却在这一年6月,在晋察冀军区得以解决。


由一个物理研究生、一个实验室化验员、一个技校生和两个工人等人组成的技术团队,经历千辛万苦,各种磨难,竟然成功地发明了“缸塔法”,终于建成了制造硫酸的化工厂。“缸塔法”绝对是全世界化工史上的一个创举。而八路军在这么简陋的条件下,那是无法想象的困难的。请大家记住这几个名字门本忠、张方、王锡瑕、白英和王化南。


另外在硝酸方面,一个叫何振廉的技师先用植物油和熟石灰混合水解出甘油,随后对甘油进行硝化,制成硝化甘油,再将硝化甘油与木炭、脱水硝粉混合制成仿朱迪生炸药。

在晋察冀军区兵工厂解决技术壁垒以后,1942年以后,各根据地生产的手榴弹、炮弹基本都用上了高级炸药。有了无烟发射药、硝铵炸药就能使兵工厂生产的迫击炮弹、掷弹筒弹、手榴弹和枪弹的威力大增。

作为黄崖洞兵工厂更是一马当先,于1941年4月,研制成功第一批掷弹筒及炮弹,口径50毫米,射程最远达700米,与日军同类装备相比毫不逊色。


同时木柄手榴弹也开始可以直视日本的香瓜手雷了,爆炸范围扩大到10-15米,破片达到150片以上,一般战斗战士只需带6-10个即可。李云龙若是装备了这种手榴弹,应该用不着旅长的炮火支援了。


于是当1941年11月,日军出动3000多人,攻击黄崖洞得时候,八路军就没有1940年10月份那次冈崎大队的那次攻击那么被动了。

因为有了高效的新式炸药,负责保卫兵工厂安全的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利用滚雷、拌雷和地雷,综合布阵,以1500人的兵力抗击敌人8个昼夜,歼敌700余人,自身仅伤亡140余人。这一战,地雷大出风头,此后地雷便又得到了较大发展。


很多70.80后百看不厌的的教学片《地雷战》就是以此战以后,推广地雷战,作为根据地军民与敌人斗争的一种有力手段为原型的。


而到了1944年,八路军兵工厂又研究出硝化棉。从此之后,八路军在炸药方面已经实力碾压日军了。大量的炸药包和开花弹、燃烧弹开始运用到了战场,借助缴获的口径37毫米的德国PAK35/36战车防御炮,日军的薄铁皮坦克都不可以藐视了。

但总体来讲,1941年是一个分水岭。


1941年前,边区造的手榴弹跟大炮竹没有太大区别,一炸一团黑烟,对敌人能造成伤害,但却基本无法致死。1941年以后,无烟炸药的使用,才使得边区造手榴弹具备了真正的杀伤力。随着技术壁垒的突破,后来在炸药方面,地雷、迫击炮、炸药包、炮弹的发展,才使得我军向热武器正式转变。


炒米视角


解放前,共军的手榴弹确实普遍质量都比较差。差到了什么程度呢?徐帅在回忆录里提到过,四方面军长征到川西北的时候,一度在川西北建立了根据地,打仗的时候用自己造的手榴弹,当时称之为马尾手榴弹,因为川西北有些地区当时还是密林地区,所以经常出现手榴弹扔出去,挂在树上掉不下来的情况。

共军在解放前,长期处于枪支弹药比较紧缺的状态,从建军开始,就一直都是如此。以枪支来说,不要说机枪之类,就是普通的步枪,也不是人人都有。吴法宪回忆录里提到,他参加红军后,第一次上战场,就是拿着红缨枪去的,上去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先去从敌人手里夺一支枪。

实际上,红军时期的武器主要都是靠缴获,无论是各种枪炮,还是相应的子弹,都是没有能力自己制造的,必须要从敌人手里缴获,再来装备自己。这也是共军在历史上一直比较强调打歼灭战的原因,因为只有打歼灭战,才能缴获更多的武器装备以及其它后勤物资,如果打成击溃战,对共军来说就没有太大意义了,而且还要消耗本来就不多的弹药。

但红军时期起,各个主要根据地理论上都有自己的兵工厂。这些兵工厂的主要工作并不是制造武器,而是修理战场上损坏了的枪械,以及一些从敌人手里缴获过来还能用,但有些损坏的枪械。至于子弹,同样是不能自己造的,因为子弹壳的工艺精度要求高一些,共军的兵工厂只能靠捡来的弹壳再去重新装填弹头和火药。

相比之下,手榴弹的制造工艺就要简单得多了。首先是炸药并不难搞,很多地方都有自己制作烟花爆竹的传统,现在有些地方仍然有这个习惯,比如湖南浏阳。只要会造烟花爆竹,手榴弹大体上就已经差不多能造了,只是工艺稍微有些改进。所以,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共军能够自己量产的,最主要的就是手榴弹,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攻坚战中经常出现的炸药包。

比较稀缺的枪支弹药和相对供应充足的手榴弹,也形成了共军传统上的战术特点,这就是比较擅长近战、夜战和白刃战,扔手榴弹更是新兵训练中的一项主要训练科目。至于射击,更是主要靠用空枪瞄准进行训练,极少出现在训练中进行实弹射击的情况,就是因为子弹对共军来说,实在是太稀缺了。

解放前的共军的战术在实战中的基本作战方法往往是事先埋伏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当敌人进入包围圈的时候,尽量等敌人靠近了再开火,而且是集中开火,往往是三五排枪之后敌人队形混乱了,共军就开始甩手榴弹,大规模杀伤敌人,等到手榴弹也扔得差不多了,就要开始吹冲锋号,上刺刀上去拼刺刀了。

为什么这样呢?同样是因为枪支弹药紧缺。红军时期上战场的时候,除了主力尖刀部队,其它部队一般的情况是大约只有百分之七十的战士有枪,每个人上战场的时候平均能够分到五发子弹,其他的人就只能用手榴弹了。这就是为什么共军在打仗的时候经常要求尽量让敌人靠近自己再开火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射击精准度,保证“每一颗子弹都能消灭一个敌人”。

在内战中,共军的这个战法可以说非常成功,大多数时候等到扔完手榴弹开始吹冲锋号的时候,国军的抵抗意志已经基本瓦解了,共军冲上去他们立刻举手投降。而到抗战初期,共军试图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日军的时候才发现,日军会顽抗到底,抓俘虏很不容易,缴获也很不容易,因为日军会在战败之前破坏武器。西路军之所以会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同样如此,马家军出战时不携带多余武器和弹药,缴获补给非常困难。

因此,从战术意义上说,手榴弹对共军的贡献其实要比枪支大得多,甚至到了朝鲜战场也是如此。那么反过来说,当共军一旦发现自己的战略意图已经暴露,无法包围和歼灭敌人,可能陷入胶着状态的时候,往往会主动撤退,就是因为共军的弹药供应不足,不能打消耗战。所以,共军的战术原则中一直强调战役发起的突然性,而且要速战速决,尽量减少消耗,反过来也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敌人的消耗,从而把更多的物资留给共军自己。


萧武


“一炸两半顺带听个响”,这是边区造手榴弹在很多人眼中的印象。当然,和采用TNT装药的标准工艺制造出来的手榴弹想比,用黑火药的边区造能炸响给鬼子一定的杀伤力就算很不错了。

而《亮剑》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抗战军民战斗场景,这里面提到的边区造手榴弹完全能找到历史依据,质量虽差但还是供不应求,毕竟比空手上阵来的强。

这就是边区造的范本之一,土马上阵,没有工艺标准可言。

八路军的武器装备以步枪+手榴弹为标配,关键是步枪老旧(早期汉阳造也是高级货),子弹又没几发,打仗靠缴获。步枪属于高科技产品仿不了,对于边区军民来说,可以开作坊批量生产的只有手榴弹。因此,各式各样的手榴弹就在热火朝天中造起来了。

最基本的造型就是一个铸铁弹头,里面装填上最简陋的黑火药,后面再装个木头把子,木头把子再钻个孔,里面装上裹了好几层厚纸鞭炮药捻,加上摩擦发火管,一颗能打仗的手榴弹就大功告成了。

严重的问题就是铸铁弹壳+黑火药,这个手艺和老祖宗发明黑火药时的水平比好不到哪去。所以听听响可以,杀伤力确实不尽如人意。

到了1939年,在爱国科学家、归国技术人员支持下,八路军掌握了制造钢制弹体的技术。然后,又成功制造出了硫酸,研制出了多种烈性火药和硝基炸药,手榴弹的所有技术难题迎刃而解。

这是“缸塔法”用以制造硫酸,用到的都是传统农用品,土洋结合,反正就是造出来了。

接下来就标准化了,我们不缺手艺人,在最重要的火药问题解决情况下,生产手榴弹变的正规多了。

标准的模具,修修边就可以用了。

地上一摆,大家开始组装,明显的所有配件都是标准化作业出来的,整齐如一,这时的威力就可以和日军的香瓜手榴弹相抗衡了。

抗日战场物质紧缺,武器弹药更是时常断顿,而作为抗战军民手中最重要的大杀器手榴弹,却一直保持供应。从简陋到标准、从炸响听声到威力十足,无不凝聚着军工的血汗。抗战八年,八路军和新四军共计生产手榴弹450万个,基本把手榴弹当子弹用,抗战不易。


河东三叔


《亮剑》中曾经对边区造进行过描述,就 手榴弹扔出去只是炸开了成两半,完全没办法发挥手榴弹应有的威力,毫无杀伤力,另外在另一部经典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中,边区造的子弹也是不走准,总是向土里扎,都暴露了边区造质量堪忧的问题,但是尽管如此,边区造中有80%的子弹是复装的。


当时对于子弹壳的工艺要求很高,只能去捡弹壳来自己填充火药,在《番号》里也有过演绎,还因为有个孩子因为捡弹壳而丢了性命。

相比于二次造的子弹,手榴弹的制造工艺算是现代武器的要求比较低的,只需要有一个木头手柄加一个铸铁弹头,里面的空腔里放上简陋的黑火药,在木头板上,用小手钻钻个孔洞里面装上裹着几层后置鞭炮的要点,再加上各摩擦发火管,这就可以了,这是1938年左右边区造手榴弹刚刚起步时候的制作过程,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那个时候由于武器禁运,我国比较好的装备本来就少,加上各军阀互相争斗争夺底盘,抗日武装力量并没有拧成一股绳,所以,有限的枪支弹药又分配不均,很多时候甚至只能带着大刀,带着红缨枪上战场上和拥有现代化武器的日本鬼子打仗,因此,许多时候,军队在打仗的时候都是打歼灭战,目的就是为了可以得到更多的枪支弹药,很多时候,他们的第一要务并不是杀死几个鬼子,而是可以抢到一杆枪。

手榴弹是当时我国唯一一款可以自给自足的武器,因为是自己土制的,因此规格也是五花八门的,特别是手榴弹的石头,铁壳在筑造过程中存在很多缺陷,因为使用的是简易模具和人家冲压钢板相比,手榴弹的弹壁厚薄不均,有的战士在领到手榴弹后先摸一下,看看有没有还没磨掉的铸造毛刺,自己再进行二次处理,否则容易把宝贵的军装给划破。

手榴弹的威力也因为火药问题而各不相同,有的里面填充的黑火药质量比较差劲,所以就有了扔出去只能炸成两半的情况出现,这还算好的,更无奈的是在手榴弹的制作过程中,其延时导火索存在空隙,点火时火星可能会直接飞到导火索中中段,手榴弹还没扔出去就发生了爆炸,致使不少战士被自己生产的武器炸伤。



后来,各根据地又不断的对手榴弹工艺进行改善,直到1944年华北和华中根据地掌握了硝化甘油制备技术后,通过脱脂化棉吸附制成硝化棉,成为抗日战争末期我军生产手榴弹和炮弹的主要装药。

但是那个时候也是没办法,一没技术二没钱,三没人才,四缺少原材料,加上又是战争年代,兵工厂都是偷偷摸摸的,生怕被敌人发现,所以质量并不是好。


琅琊利剑


抗战时期,我军武器装备极为低劣。缺乏火炮等重武器,迫击炮都很少。手榴弹一炸一大片,就成为我军步兵火力的重要支撑。很多人连枪都没有,一人就发两个手榴弹就上了战场!

当时我军装备的手榴弹,有国统区兵工厂生产的手榴弹,也有自己兵工厂生产的。也就是传说中的边区造。也有极少量缴获的日寇手榴弹。

日寇的手榴弹,

使用的是优质的军用炸药,还装填了很多钢珠。手榴弹爆炸之后,弹片和钢珠极速飞溅,杀伤力极强。

国军兵工厂生产的手榴弹,是仿制德国的木柄手榴弹,使用军用炸药。皮薄馅大,威力十足。

我军自己生产的手榴弹,

很多都是使用黑火药,威力根本无法与军用炸药相比。战士使用的时候,经常是手榴弹一炸,把弹壳炸成了两半。而不是炸出很多弹片。

由于威力太小,大家都不太喜欢用这样的手榴弹。

但是没办法,条件实在太艰苦。

抗战,真的不容易。说是艰苦卓绝,一点也不过分。





上将嗳福斯


“一炸两半顺带听个响”,这是边区造手榴弹在很多人眼中的印象。当然,和采用TNT装药的标准工艺制造出来的手榴弹想比,用黑火药的边区造能炸响给鬼子一定的杀伤力就算很不错了。

而《亮剑》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抗战军民战斗场景,这里面提到的边区造手榴弹完全能找到历史依据,质量虽差但还是供不应求,毕竟比空手上阵来的强。

这就是边区造的范本之一,土马上阵,没有工艺标准可言。

八路军的武器装备以步枪+手榴弹为标配,关键是步枪老旧(早期汉阳造也是高级货),子弹又没几发,打仗靠缴获。步枪属于高科技产品仿不了,对于边区军民来说,可以开作坊批量生产的只有手榴弹。因此,各式各样的手榴弹就在热火朝天中造起来了。

最基本的造型就是一个铸铁弹头,里面装填上最简陋的黑火药,后面再装个木头把子,木头把子再钻个孔,里面装上裹了好几层厚纸鞭炮药捻,加上摩擦发火管,一颗能打仗的手榴弹就大功告成了。

严重的问题就是铸铁弹壳+黑火药,这个手艺和老祖宗发明黑火药时的水平比好不到哪去。所以听听响可以,杀伤力确实不尽如人意。

到了1939年,在爱国科学家、归国技术人员支持下,八路军掌握了制造钢制弹体的技术。然后,又成功制造出了硫酸,研制出了多种烈性火药和硝基炸药,手榴弹的所有技术难题迎刃而解。

这是“缸塔法”用以制造硫酸,用到的都是传统农用品,土洋结合,反正就是造出来了。

接下来就标准化了,我们不缺手艺人,在最重要的火药问题解决情况下,生产手榴弹变的正规多了。

标准的模具,修修边就可以用了。

地上一摆,大家开始组装,明显的所有配件都是标准化作业出来的,整齐如一,这时的威力就可以和日军的香瓜手榴弹相抗衡了。

抗日战场物质紧缺,武器弹药更是时常断顿,而作为抗战军民手中最重要的大杀器手榴弹,却一直保持供应。从简陋到标准、从炸响听声到威力十足,无不凝聚着军工的血汗。抗战八年,八路军和新四军共计生产手榴弹450万个,基本把手榴弹当子弹用,抗战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