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孩子戒掉沉迷电子产品的恶习?

薛程峰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不一定是孩子个人的恶习,可能是一个家庭中很多“恶习”之一。家庭环境好,风气正,孩子很少出问题。孩子沉迷电子产品,成为一个问题,能够维持下来,甚至严重化,是有条件维持的,不具备条件的情况,问题不会持久。问题问的很好,怎么帮助孩子戒掉沉迷电子产品的恶习?助人前先自助,正人先正己,看看自己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不恰当的地方,导致孩子出了问题。

首先要思考的是亲子关系好不好?家庭关系好不好、家庭氛围好不好?亲子关系好,有默契,彼此能理解,有事好商量、好解决;亲子关系不好,阳奉阴违,报喜藏忧,代沟洪深,无事还有三分嫌,有问题了更难把心谈。孩子一天天长大,没有好的亲子关系作为基础,无论家长多有道理,多为孩子着想,教育孩子都会越来越难,好心好意恐怕也难让孩子理解,接受。如果想帮着孩子改变习惯,改变生活态度,先改善关系,关系好了,说话才可能让孩子愿意听。假若极端例子,家长回到家,都觉得没有想和孩子聊天的兴趣,也没有相互关心的需求,甚至只要孩子在学习就万事大吉,各自玩各自的,爹看电脑,妈看电视,孩子只好打游戏了,也就没有谁对谁错之说了。

其次,孩子沉迷电子产品,说明孩子没有或者很少有其他的乐趣,没有其他令他感觉快乐的事。如果有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一定要鼓励他多进行其他健康积极的有兴趣的事情。生活中的快乐的事情越多,就越不会沉迷于某一件事。相反,有兴趣,喜欢和快乐的事情越少,就越容易沉浸于某件事情,过度依赖于某件事的刺激,以便重复获得快感,和心理满足。因此,多鼓励他们体育锻炼、旅游、交友、养宠物、培养琴棋书画等爱好,是个很好的转移法。

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孩子,多半不擅长在现实生活中和人交流情感。因此,温暖的家庭氛围,家人的关心,理解和支持的情感,对这些孩子改变沉迷于电子产品非常具有影响力。这些孩子其实会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挫折感,例如,可能学习压力大、人际沟通少,人际关系简单,缺乏社会支持,缺乏情感表达,很少被关注和鼓励,过度被干涉,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而显得格格不入…现实中很多心理需求无法轻易获得满足,电子产品的虚拟环境可能代偿性的满足了他的心理需求。例如,有胜利体验和自豪感,我自主感等等。要帮助他们戒除对电子产品的沉迷,不能简单粗暴的强制戒除,暴力限制,甚至批评打骂、大道理劝诱,这些做法都是继续在打击、否定孩子,基本上不会有多少效果。家长增加和孩子一起共享的时间,增加陪伴和相互理解,多一些鼓励表扬,不一定马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足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是困难之处在于家长往往很难看到孩子的问题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之处,很难和孩子有相互的理解和默契。因而,知道如何做,却做不到。假如是这样的情况下,我只好建议求助心理咨询了,专业问题交给专业人士,事半功倍。

最后,现在的生活现实是离不开电子产品的,孩子也无法拒绝电子产品,正确引导孩子科学使用电子产品,学习用电子产品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学会规避电子产品的危害和伤害,是现代社会的家长必须要做的一件教育大事。家长如果不会这方面的教育,就要主动去学习。这已经是个课题了,学校会有这方面的教育,当然家庭中也必不可少,如果家长的这一课缺失了,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问题正好是补课的机会。家长先学如何正确对待电子产品,如何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如何跟上电子产品对生活的影响,然后再来教育孩子,千万别自以为是的教育孩子别沉迷电子产品,甚至教育孩子学习期间拒绝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的确对人们造成很多困惑,例如不让孩子带手机进校园,又给孩子留作业网上打卡,既矛盾又分裂,类似的事情很多,也许也是孩子不能恰当对待电子产品的诱因之一。总之,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绝非孩子一个人的原因,环境中很多因素促使孩子无法恰当的使用电子产品,切不可只盯着孩子不放,要从自己改变开始,要改变孩子所处的环境,带动孩子改变。





心理咨询师李国栋


1、不宜强行戒除,要以劝导为主。

2、要有耐心和经历一个过程。

3、要告诉孩子因果不空的道理,不要给孩子造成家长已被其行为绑架的印象。

4、告诉孩子,自己不伤害自己,没有人能够伤害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