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禁止原始股東減持,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想上市?試問上市是為了融資還是為了減持?

eni埃尼潤滑油24532896


這個看似不可能問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為什呢?因為大小非減持已嚴重傷害了股民的感情,股民看到限售股解禁已經有點“談虎色變”的味道。

對於原始股股東來說,減持似乎是最賺錢、最省力的方法,中籤一隻新股平均可以賺到2-3萬元,因此有股民專門打新,有機構也專門打新,為什麼呢?原始股太賺錢了,對他們來說可以立即套現,因此大部分人不會一直持有原始股。

小股東尚且如此,大小非們更是可想而知,他們的股票有限售期,限售期一到,很多人也是迫不及待的減持套現,有些人甚至頂格減持,無法減持的甚至會質押,總之,給人的感覺是很缺錢。但是隻要算一算,他們都在富豪行列,可以說股市是真正的造富機器,如果沒有股市,我國億萬富豪數量估計要減少90%以上。

回到題目上來,如果禁止原始股股東減持,還有多少人想上市?這個問題有問題,原始股股東都不出售股份,股票怎麼買賣呢?因此應該說是不允許大小非減持,還有多少人想上市?

我認為即便這樣仍然有很多人想上市,只不過上市就會變成另一種玩法。如果大股東持有的原始股終生禁售的話,他們會加大分紅比例,比如他們的原始股按1元價格取得,市值是10元,如果每股分紅0.5元,股息率對他來說是50%,對普通股東來說是5%,他們仍然是非常賺錢的。

所不同的是,這樣他們就會認真經營公司,爭取獲得更多的利潤和分紅,而不是熱衷於概念炒作,通過減持自己手裡的股份獲利。

這就引出了最後的問題,上市是為了融資還是為了減持?當然是為了融資,因為融資可以把企業做大做強,公司更賺錢,分紅也會更多,但是如果減持能夠獲得更大的收益,誰還為了分紅去下大氣力去把公司做大做強呢?這不是道德能解決的問題,只能通過制度和法律。


互金直通車


原始股減持的時間應延長至十年以上。而且只能在另一個專有市場轉讓。原因很簡單:一,原始股持有人,每股成本一元,而且,經過多年分紅,成本可為零。根據同股同權同利的原則,原始股持有人不能隨便減持。二,資本市場是為企業的發展而設立的融資場所,因為從它這裡弄到的錢,不需要還本付息,所以,促進企業做大做強,是它的根本內涵。換句話說,只有想做大做強的企業,才能上市。既然是想做大做強,企業的所有人,怎麼會去減持股權呢?三,企業如果欺詐上市,必須負經濟和法律責任。這就象個人找很多人借錢是一個道理,借錢能不還嗎?騙子騙錢,必須讓他傾家蕩產,還要把牢底坐穿。只有這樣,才不會有騙子欺詐上市到資本市場騙錢,而且是貼著金子面具公開騙。我相信,如果實施了這些重典,資本市場會乾淨許多,資本市場更能服務於強大國民經濟。還資本市場的本來面目。


萬偉


這個股市猶如賭場,就是這個減持沒處理好,讓公司上市,出發點本來應該是為企業發展融資,可是現在大量沒有社會責任的企業老闆卻把上市圈錢變成第一要務。如果一個企業沒有長遠的規劃,為什麼要讓這樣的企業上市?作為企業大股東理應當通過把企業做好,通過企業分紅來實現自己的價值而不是通過減持。所以減持不能成為大股東套現的主要渠道,必須要有條件減持而不僅僅是時間。不解決大股東減持問題,股市好不了


行走的孤星


凡上市的,,都是想到股市撈一大把,,否則,上市幹什麼?難道不上市就幹不成企業了嗎?


ZCs6853


如果禁止原始股東減持,則很多公司不會選擇上市,上市的公司則會努力經營,這樣才能增發融資。還應強制分紅,這樣上市才不會演變成圈錢。上市公司原始股不可流通,但允許上市公司從二級市場買入股票,這些買入的股份可流通。

上市的初心是融資做實業,並給股東分紅,讓投資者的財富增值。現在則成了上市股東圈錢坑股民的合法場所,事與願違呀!


新熱機發明者曾祥雲


好的市場是一個激勵機制的試產個,簡單的說就是,優秀的企業上市,吸引著投資者注資,然後上市公司拿到資金後發展自己的公司,擴大自己的規模,得到豐厚的回報,最後把利潤分給投資者,形成一個良性的的循環。

但是因為市場存在著許多圈錢的上市公司,也就是說,一切的包裝,偽造,甚至目的就是為了上市圈錢。因此才會出現,融資後並沒有投入到公司的發展,反而中飽私囊。這就造成了良性循環無法持續,導致大部分的投資者虧損。

可我們要知道的是,如果禁止了原始股東減持,其實並不能解決最大的問題,反而會給市場帶來一個流動性的稀缺。越來越多的公司不願意上市,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沒有好的公司投資,那麼市場就會越來越萎靡,情況也就越來越糟糕。

這就好比,讓你加班,不給你加班費,你願意嗎?上市公司也是如此,辛苦上市了,不給減持,他們還要那麼辛苦上市幹嘛??
所以,問題不是出在減持!融資是公司的目的,減持是上市公司董事,個人的回報,兩者不能相提並論。站在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許多上市公司的股東也是投資者,他們也有權利選擇終止投資,這就是一個成熟市場的公平所在。

我們大A的問題永遠都不是出在減持身上,而是出在違規減持和造假的處罰力度之上。在美國也會有許多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出現頻繁減持套現的情況,但是他們在財務造假方面非常重視,嚴重的可處以500萬美元罰款和25年監禁,不亞於與持槍搶劫等惡性犯罪。

但是在中國股票市場,虛假披露和違規減持的懲處力度太輕,最高刑期僅三年,處罰金額最高60萬元,無異於放縱違法犯罪。這才是問題所在!!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謝謝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題目故意誤導大家。不是不允許原始股東減持,而是有限制條件向減持,如只有分紅額大於融資額才可以減持,這樣才能迴歸融資發展實業的本源和初心。很多企業要不就是長期虧損或微利,或鐵公雞一毛不拔,實業不用心做,一缺錢就弄個概念再圈一次(再融資),原始股東減持後,垃圾籌碼就會落到普通投資者手中,他們獲得巨利,普通投資者都由於信息不對稱,承擔退市鉅虧風險。至於題主說增加流動性,純屬扯蛋,市場中不是籌碼少了而是多了,只是好籌碼少了。


用戶895246605595


如果完全禁止原始股東堅持,那麼我相信會有大量的公司不再想上市。因為A股市場是一個投機氛圍非常濃厚的博弈平臺,工資上市都會獲得非常高的定價,可以說一夜之間烏雞變鳳凰,就比如前一段時間的科創板上市,一夜多出了120多位年輕的富豪,這就是上市的魅力。

而且A股市場並沒有強制分紅的規定,分紅有的時候完全憑企業的自覺,可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原始股東減持成為了創業上市的唯一動力。簡單說,誰也不願意一輩子做股東,都希望自己的付出有回報,有的人在二級市場博弈價差,那麼創辦公司的人就是想通過減持獲利兌現,如果把這條道堵死了,公司原創者的上市動力會大大減弱,沒有好處,誰上市,道理非常簡單,不言自明。


那麼如果這麼說的話,那麼多公司上市是為了融資還是為了減持?兩者兼備,通過上市能夠更快的獲得融資,確實能夠壯大企業發展,從而推動股價的進一步提升,而股價的提升,能夠讓減持獲得更高的收益,這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至於有些原始股東吃相太難看,不管市場如何,就是一味的減持,那就是另一種情況了。

總上,利益才是所有事情的原動力,這一點放之四海皆準,公司上市也是一樣。


小散李大鵬


公司上市後,成為上市公司,融資了幾億幾十億元,更應該經營好公司,回報廣大投資者。原始大股東們要在經營好公司中得到回報,比如分紅和年薪收入等等,而不是靠減持成為億萬富翁,現在則剛好相反,公司一旦上市成功,大股東們心思不在經營上,而放在減持變現當億萬富豪上。維持幾年或維持不好,造假維持。幾年後減持完畢,成為億萬富豪,公司破產清退或退市也無所謂,中小散戶投資者血流成河,虧損累累,得不到賠償。有人講,貴公司上市融資幾億幾十億,就是上市後立即停產,也可發十幾年工人工資,不發工資錢也在帳上,不至於幾年後倒虧幾億幾十億,破產或退市,想不通。我們這裡有一家積極籌備上市的公司,老總我很熟,當然很多人也熟,現在一門心裡搞上市,他講上市後就可以鬆口氣了,我講上市後,你就成為億萬富豪了。他講,是的,到時想辦法減持變現,一輩子辛苦就有了回報,值得了,上市後維持經營五年,利潤少點不怕,儘量莫虧損,五年後虧損,我就管不了,任其自然發展。我講,你做為中小盤上市公司,至少可融資十幾億,就是派人100人應付,其他人放假,也可維持十年以上,難道十幾億幾年就用完了,還可能虧損。他講,生產經營不是你講的那樣,但減持變現是肯定的,不然白抱暖了。


政經投資法人


按理說公司上市是因為資金不足限制了自身的發展來融資的 本身就資金不足股東有什麼減持的理由? 所以真正想發展的公司股東是不會減持的 凡事股東減持就是投機圈錢 所以必須規定股東的股份必須與公司共存亡 不得減持 這樣才能讓股市的資金流入那些真正想發展的公司 從而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