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真的在朝巨引源跌落吗?

科学边缘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

除了只存在于古籍中的归墟,在我们的宇宙中也存在一个“归墟”,它位于长蛇-半人马座超星系团附近,距离地球1.5亿光年至2.5亿光年,有着数万倍于银河系的质量,


在宇宙中,巨大的质量就意味着巨大的引力,所以包括银河系在内的数百万个星系,都受到了“归墟”的影响,而引力极其强大的“归墟”,在天文学中被称为“巨引源”

1973年,天文学界在绘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全图时,第一次发现了“巨引源”所在位置的引力异常,1986年,巨引源被确认位于南三角座和矩尺座方向。


但矩尺座星系团的质量,远不足以影响包括银河系在内的数百万个星系,因此天文学界将“引力异常现象”的“罪魁祸首”,锁定在了矩尺座星系团后方的夏普力超星系团。

6.5亿光年外的夏普力超星系团,质量在银河系的一万倍以上,是周围超星系团中,内部星系密度最大的超星系团,而且它周围还存在若干个“略显稀疏”的天体系统,这些天体系统和夏普力超星系团一起,成为了天文学家眼中的“引力异常区域”。

在宇宙结构中,银河系和周围的星系组成了本星系群,若干星系群会组成星系团,若干星系团会组成超星系团,而超星系团,往往会成为“宇宙长城”之间的结点,若干条“宇宙长城”,最终组成了天文学界,现在看到的“宇宙纤维网状结构”。

此时此刻,银河系和临近的数百万个星系,正在以每秒600公里到1000公里的速度,向巨引源“跌落”,但这注定是一个没有结局的过程,因为以银河系目前的速度,需要1000亿年才能到达巨引源。

而37.5亿年后,254万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就会从侧面撞上银河系,两者最终会在引力作用下,形成一个质量更大的星系。

除了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碰撞融合,6.5亿光年外的巨引源也不可能长期存在,因为占宇宙质能总量68.3%的暗能量,正在让宇宙加速膨胀,巨引源这种超大规模天体系统,“很快”就会因为宇宙膨胀而分崩离析。


我们的宇宙是一个运动的宇宙,但科普时的图像往往是静态的,因此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个“星球为何漂浮”的问题。

事实上,根据广义相对论的,“质量扭曲时空产生引力”来看,人造卫星卫星绕地球公转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向地球“跌落”,38万公里外的月球绕地球公转,同样是在向地球跌落。


地球绕太阳公转,就是在向太阳跌落,太阳绕银河系中心公转,就是在向银心跌落,银河系向着巨引源前进,就是在向巨引源跌落。

归根结底,宇宙中所有的公转过程,本质上都是小质量天体向大质量天体跌落的过程


宇宙观察记录


一,巨引源指位于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中心附近的某一引力异常处, 大约几亿光年外的星系亦受到它的影响。

宇宙中的星系都在互相远离,但此处的星系却在互相聚集,其中埋藏着什么秘密?

下图黑点是银河系,蓝色表示星系密度低、绿色中等、红色为高,白色的细丝揭示了星系向引力中心移动的路径。

(有科学家认为巨引源是拉尼亚凯亚这个超星系团的引力中心)

二,人类无法揭示宏大的宏观宇宙,但人类同样也无法理解超微观的世界;当探索层面到了量子级别,波诡云谲的粒子开始变得飘忽不定、无视时空、无处不在而又面目全无,连客观实在性似乎都消失了,人类根本无法理解。

只有神秘的量子波动交织纠缠在一起,三维世界才从无序中涌现,纤毫毕现无比真实,但同时人类的灵魂和肉体同样被禁锢于此。

三,银河系碰撞仙女座星系。

NASA预计,银河系将在37.5亿年后和仙女座系“相撞”。

这里的“相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理碰撞,可以冠之以相融;由于巨大的引力的影响,两个星系里面的星云星尘将坍缩,形成新的恒星,数以亿计算的恒星将在碰撞中诞生。

仙女座星系和银河系“相撞”的整个过程图示。

从第一张图(左上)开始,是当下的星空,仙女座只是银行系左上一个模糊的小点。

第二张图:20亿年后的星空;

第三张图:37.5亿年后的星空;

第四张图:38.5亿年后的星空,其中的暖色的光辉有新诞生的恒星;

第五张图:39亿年后的星空,新星越来越多;

第六张图:40亿年后的星空,两个星系被潮汐力撕碎,开始熔合;

第七张图:51亿年后的星空,两个星系的核心变成了两团非常亮的光团;

第八张图:70亿年后的星空,两个星系融为一体;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70亿年是什么概念?

我想再活一百亿年....


科学资讯鱼


巨引源指的是位于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中心的长蛇-半人马座超星系团附近的引力异常处,距离银河系大约1.5-2.5亿光年,规模覆盖大约4亿光年,是一个相当于数万个银河系质量的引力中心。它的引力影响了大约几亿光年范围内包括本星系群和室女座星系团成员在内数百万个星系,所有这些星系的红移显示它们之间以包括银河系都在相互远离。这些星系的运动速度包括星系相对宇宙背景辐射的本动以及宇宙膨胀带来的退行速度,两者预测值的差异揭示了巨引源的存在。

上图右下角蓝色长箭头指示巨引源的位置。

宇宙是一个空间与时间的综合概念,是一个在各种维度都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作为一个由大尺度空间中所有的物质(包括暗物质)共同作用产生的引力(质量)中心,巨引源本身也在演化。在银河系以及巨引源附近,还存在由或大或小的“空洞”,根据目前的暗物质与暗能量理论,这些空洞也在赋予物质甚至空间推动力。因此在暗物质与暗能量作用下,包括银河系与巨引源在内的更大尺度的物质结构都在不断演化,而这些演化过程以及产生什么结果,以目前人类的能力还无法预知,毕竟人类目前连地球上大气与海洋中的“湍流”现象都还没有研究透彻,更何况受到无数复杂参数影响的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演变。

因此虽然银河系及本星系群的确受到巨引源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相向运动,但这个过程并不能称之为向巨引源的“跌落”。这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却遵循天体运行规律并结合宇宙演化规律的一种相对运动。也许未来本星系群会在多次绕行巨引源之后与之彻底分道扬镳并加入另一个新聚合的“巨引源”也不一定。

#科学我知晓#


心系宇宙天地宽


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我们将永远都无法抵达巨引源,因为在我们抵达那里之前,宇宙中强大的暗能量就会将矩尺座星系群推离我们,渐行渐远。星系群或许将能够保存下来,但超星系团在暗能量面前将很难幸免。因此,放宽心,对我们来说,巨引源“的确”没有什么可怕的!


80后的记忆长河


宇宙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按排好的我们根本不需要担心什么。银河系根本不可能跌落巨引源,因为宇宙中有看不见摸不着强大的暗能量它会有反作用力保持平衡,现代地球人类的科技根本无法解释宇宙中出现的状况。


zxcvbnm123456789asdf


宇宙中没有一种能量是永恒的,也不存在永恒的物质。所以,万事万物的生生死死循环往复,才彰显出宇宙的活力。人类地球也一样。其他星球或星系也一样。区别的是时间,就是循环过程的长或短。


猫咪—地球


我们是在朝着巨引源前行,而且速度相当快,但是我们最终会抵达那里吗?答案其实是否定的。事实上,我们将永远都无法抵达巨引源,因为在我们抵达那里之前,宇宙中强大的暗能量就会将矩尺座星系群推离我们,渐行渐远。星系群或许将能够保存下来,但超星系团在暗能量面前将很难幸免。因此,放宽心,对我们来说,巨引源“的确”没有什么可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