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論"釵黛合一"所象徵的理想人格

張愛玲說,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紅樓夢》是中國文學的一座寶庫,但是後四十回的遺失造成了諸多缺憾。寶釵和黛玉是書中兩個對比性的主要人物,也是圍繞著寶玉的兩個美麗聰慧的女子。金陵有十二釵,在第五回中作者草蛇灰線,埋下十二個女子的命運伏筆,但是奇怪的是寶釵和黛玉兩支金釵卻用了一首判詞,難道是曹公為了節省筆墨嗎?在筆者看來,寶釵和黛玉其實是作者幻想出的理想女子的化身,分則各有所缺,合則完美無憾。因為世人都有缺憾,唯有神仙是完美無缺的,所以曹雪芹將警幻仙姑的妹妹取名"兼美",在她的身上,既有寶釵的為人處世的通達,又有黛玉超凡脫俗的高潔。

一、"釵黛合一"的由來

"紅學"在中國是一門熱火朝天的學問,但是正如諸多學者所言,真正要搞《紅樓夢》研究,還是要讀《紅樓夢》本書。關於《紅樓夢》,有太多懸而未決的疑問,劉夢溪先生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紅樓夢與百年中國》,書中第八章"擁擠的紅學世界"中,他總結道:"向讀者介紹紅學領域的幾次大的論爭和由論爭引起的宗宗公案",共有十七次"紅學論爭"、九個"紅學公案"。而這其中他把"釵黛優劣"列為紅學的第一大公案。他說:"這簡直是個永遠扯不清楚的問題"。從而形成了三個派別,"擁黛派"、"擁釵派"以及覺得釵黛都很好的中立派。

第一次提出"釵黛合一"的是俞平伯先生,在1922年他出版的《紅樓夢辨》中寫到:"書中釵黛每每並提,若兩峰對峙,雙水分流,各極其妙,莫能上下,必如此方極情場之妙,必如此方盡文章之妙。"

作為讀者,我們迴歸文本,大致可以從兩個地方找到"釵黛合一"的蛛絲馬跡。

第一,是第五回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看見一副圖和圖上畫的文字:"只見頭一頁上便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還有四句言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此處的"停機德"是借用典故表現寶釵的賢德,"詠絮才"指黛玉的才華堪比中國才女謝道韞。後兩句的"金簪"和"雪"暗示薛寶釵的結局,"玉帶"和"林"暗示的是林黛玉。作者用文人善用的判詞來提前暗示兩位女子的命運,為全文定下了悲涼的基調。

第二,有一個人物是無法忽視的,即秦可卿。秦可卿也出現在第五回,可卿乳名兼美,關於她的描寫十分有深意:"其鮮豔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婀娜,則又如黛玉。"那麼可卿是誰呢?她是警幻仙姑的妹妹,是帶著寶玉共赴巫山之會的人,作者一生得力處,就是以情悟道。可卿是一位完美的仙子,也是幫助寶玉破除迷津的人,所以在可卿身上,找到了"釵黛合一"的依據。

除了以上兩點,還有一個依據是流傳廣泛的脂硯齋中,庚辰本第四十二回回前總批:"釵玉名雖二個,人卻一身,此幻筆也。今書至三十八回時,已過三分之一有餘,故寫是回,使二人合二為一。請看黛玉逝後寶釵之文字,便知餘言不謬矣…"這一段脂批中所透露出來很多信息,包括《紅樓夢》的回目問題以及如何理解釵黛"合一"的重要證據。

二、"釵黛合一"謂之"兼美"

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作者耗盡一生心血來寫成一本《石頭記》,斷不會在寫判詞時為節約筆墨而為二人作一判詞。那麼我們應當從書中來感受作者用意,為什麼如此著筆?

首先,作者對寶釵和黛玉的態度。作者對釵黛並非一褒一揚,而是都抱以同情和讚美的態度的。從《紅樓夢》的主旨上說,作者以三人的愛情悲劇為線索,揭示以賈府為首的四大家族的衰敗史,也許可以解釋為對封建制度必然走向衰敗的揭示,但是這是從價值實用主義和政治觀點來判斷的。作為每一個讀者,我們又能從這本書反思出什麼呢?我想,曹公想提醒人們的是珍惜人間的真善美,他反對破壞天然本色,主張順其自然,包括對沒有出嫁的女孩的"崇拜",實際上是對青春、生命、純真的赤子之心的肯定和追求。寶釵和黛玉都是美麗的,在他們的青春年華里有不一樣的美麗,曹雪芹用她們兩個來塑造出一個真正完美的女性。

其次,釵黛各自之美。黛玉和寶釵年紀相仿,同樣美麗聰慧,但是二人的處世態度、理想志趣和性情氣質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長期以來,二人是兩種不同的女性的象徵。第八回中描繪寶釵"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脂批有:"這方是寶卿正傳。"也就是寶釵是含蓄內斂、體貼大方的女性,在生活中這種人是非常受歡迎的,她待人友善,在與湘雲、襲人的相處中都可以看出她對身邊人很好。薛寶釵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是中國儒家文化的理想。再看林黛玉,前世是"絳珠仙草"、為還淚而歷劫的神話背景已經暗示了俗世中的林黛玉也具有高潔的品性。一方面,她是情的化身。在和寶玉的朝夕相處中,二人的情投意合讓林黛玉忘記了禮教束縛,敢於去想自己的婚姻,敢於去期待,因為期待所以會猜疑、會失望落淚,這是她與一般貴族名門女子不同的地方。另一方面她像是道家的理想人格,林黛玉住的是"窗前亦有千竿竹"的瀟湘館,《問菊》詩中透露出她"孤標傲世偕誰隱, 一樣花開為底遲"的清高, 她感傷於花的無奈,希望能有"質本潔來還潔去"的歸宿, 這一切展示的黛玉就是出世的、清高的、真誠的、她有著與普通女子完全不同的品格。

最後,兼而美之的理想範式。在《紅樓夢》中,《終身誤》《枉凝眉》也是合寫釵黛,這其實表現了曹雪芹對人物的獨到理解與處理方式,曹雪芹所表現出的女性觀是高於當時的觀念的。作者以此留下空間,讓讀者去思考怎樣的人生才是真的,值得追求的。人無完人,曹雪芹深知人間不會有完美的人,所以用寶釵和黛玉象徵兩種人生理想,而二人的品行很難兼而有之,這是人間的缺憾,也使《紅樓夢》這本書更接近現實。寶釵的入世哲學能夠迎合現實但難免庸俗, 黛玉的出世哲學清高脫俗卻難容於世。曹雪芹通過"釵黛合一"的意象, 試圖傳達給讀者一種"兼美"的人生理想: 像林黛玉一樣保持真誠和超凡脫俗的性靈, 如寶釵一樣為人處世,接人待物。


結語

在我看來,"釵黛合一"的象徵意義,是一種 "兼美"的人生哲學,這就像是太虛幻境中的警幻之妹,是飄渺的,是難以在俗世見到的,就像是中國的桃花源、西方的烏托邦,它值得我們用盡一生去追求,也正是在這種追求中,每個人都在努力接近理想,人類恰恰是在對理想的神往與追求中, 走向愈加燦爛的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