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坦克基本每10年一代,为何99式之后就没有新型坦克了?

寒风


题目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这个题我们要论述两个问题:坦克到底是不是10年更新一代、为什么没有更高一代的坦克出现。

第一个问题就是10年更新一代的问题,我们在59式坦克之后还出现了69式和79式坦克,虽然他们的型号依次递增10(10年),但是这不代表79式比69式高一代、69式比59式高一代。事实上,无论是69式还是79式都是基于59式发展而来,69式是在59式基础上改用100毫米滑膛炮(长杆脱壳穿甲弹)、强化发动机功率、增加主动红外夜视、双向稳定器和自动装表火控系统等等(有点借鉴俘虏的T62技术)。而79式则是在69-IIM基础上加入了一部分59-II的技术发展而来的(引进了一部分西方技术),但是无论是69式和79式在整体结构上并没有脱离59式。所以题目中关于“每10年一代”的说法是错误的,型号递增不代表前进一整代。真正批量装备中国的第二代坦克的是88式坦克而不是69式和79式(之前还有80式和85式也算是二代,但是都没有批量在中国装备),不过由于三代坦克技术得到突破,88式坦克整体产量并不大。但是59、69、79的改进版本数量非常庞大,59式还有“魔改”的称号,到现在仍然有一部分“魔改”的59在服役。

还有99式坦克,虽然我们叫99式,然而99式也分很多版本,简单来说:99原型、99、99改(09款)、99大改(14款)。这4个型号之间的差异非常巨大,巨大到比59→79甚至59→88还要大,所谓的“改”全都是“魔改”,改的连关系都没有了。而99大改将底盘、炮塔基本都重新设计,动力系统也更换,说他是一种全新的坦克也不是很过分。所以题目中提到的两个问题其实叙述的都是有问题,除了上面那个“每10年”之外99式也不能简单看做一种坦克。

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99式之后就没有新的坦克了。其实99系列已经是世界最高水准的三代坦克之一了,再往下一代就是所谓“四代”,不过目前世界对这个所谓的“四代”都没有统一并且明确的概念,美国也是在不断改进80年代的M1“艾布拉姆斯”坦克。目前能做的是对坦克的火炮、装甲、动力包、火控等子系统进行不断升级和改进,提高信息化水平,但是以目前的技术也只能做到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坦克提升一整代。

再就是现代战争早就转变为“立体作战”,像二战时期那种纯粹的“坦克对决”在现代战争中看见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是直接用空中侦查后猎杀。所以坦克再怎么改还是在地上跑,不可能实现“多维打击”,1991年海湾战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这种“立体作战”的战术转变中,大规模的装甲洪流所能发出的能量是逐步减小的,坦克单车的性能也并不能左右现代战争的整体结局,所以各国也都在缩小本国坦克部队的规模,而且对于全新一代的坦克研制也并没有那么“过分积极”,更多的是发展整个“作战体系”,让各个体系中的组成部分配合起来。所以这个坦克继续推进不仅仅在中国,放眼整个世界都是这么一个局面。


雏菊西瓜Peterpan


有啊,99A坦克就是一种全新的主战坦克,从里到外都跟99式坦克完全不同。如果按照定型时间命名型号,99A坦克在2010年定型并生产交付,2014年型号解密,实际上应该叫10式主战坦克。

首先,中国的坦克并没有每隔10年就出现一代。放眼世界,也没有哪个国家是做到每十年推出一代坦克的。其次,中国在99式坦克后还持续推出其改进升级型号。而且还推出了全新的15式坦克,不过,新型的15式坦克并不属于中国新一代主战坦克,它是中国新一代轻型坦克,和99式系列主战坦克属于配合作战的伙伴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

中国目前装备的99改、99大改主战坦克的综合作战性能相比起最初的99式已经有明显提升,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中国自然不着急研发一款全新的主战坦克。不仅中国不着急,其他坦克强国也都不着急。和中国一样,美德等国已经很久没有推出一款全新的主战坦克,他们仍然是在现有的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基础上进行“缝缝补补”,继续改进使用。

例如德国的“豹2”主战坦克早在1977年就装备服役了,到目前为止仍属于一款非常优秀的坦克。这是因为德国不断在“豹2”的基础上升级动力系统、逐步提升其火力、防护能力、注重其火控系统的更新换代……始终让“豹2”系列坦克能够做到与时俱进。目前德国正在研发新型130毫米坦克炮,据悉其打击威力将比现有的L55坦克炮提升50%,未来“豹2”系列坦克将凭借更换各种新型子系统让它的综合作战能力仍然保持在世界先进水平以内。

美国的M1“艾布拉姆斯”坦克也采用同样的发展道路,例如最新改进升级推出的M1A2SEPV4“艾布拉姆斯”坦克将于2021年开始服役,综合性能将不逊于任何一款坦克。

唯一比较特殊的就是俄罗斯,俄罗斯已经推出最新研发的第四代坦克——T-14“阿尔玛塔”主战坦克,俄号称其性能明显领先于其他国家所有现役坦克。其实,这并不是因为俄罗斯真正找到新一代坦克的发展方向,并攻克了相关技术难题,而是因为俄现有的T-72、T-90系列坦克的平台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俄无法在它们的基础上通过升级改进推出一款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主战坦克,最终只能研发出一款全新的T-14“阿尔玛塔”主战坦克来追赶世界潮流。

简而言之,中国在99式系列坦克后没有推出装备新一代主战坦克,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在99式系列坦克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改进升级就足以抗衡其他强国的坦克,并不急于装备一款全新的主战坦克。中国现阶段可以进行新一代主战坦克各项子系统研究开发工作,等到时机成熟时,就可以迅速“拼凑”出新一代主战坦克。


科罗廖夫


先问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先上图

✪我国坦克发展科技树

图上清晰的列明了我国现役各型主战坦克的研制时间和定型(没有写明服役时间的是没有大规模服役或只有少量生产的型号)服役时间(不含子型号和衍生型号)。

从上图可以清晰的看出我国的第一代坦克59、69、79确实是每10年一个型号。

✪59式开启了我国坦克的自研之路

1959年仿制于苏联T-54A的国产第一代中型坦克被命名为“1959年式中型坦”以59式中型坦克的服役为起点我国正式开始自产坦克这一地面主战装备,之后的69式和79式(也称69-III)都是在59式上的完善和发展——都是59改!!


但是我国二代坦克的研制时间却发生了变化,1970年代随着WZ122A和WZ122B两款二代坦克在那个特殊年代因为特殊原因而失败,我国的坦克研制就陷入了低谷和混乱......

✪半途而废的WZ122A(三液样车)

在70年代初WZ122A和WZ122B失败后,二代坦克的全新底盘的研制重启于1974年,但是直到1988年才算研制成功!整整拖了14年!在这个全新底盘之上我国用10年的时间集中研制出了:80式、ZTZ88式、ZTZ-96/ZTZ96A(ZTZ96B和96式已经没什么血缘关系了)三款坦克,而这三款坦克的研发时间和服役时间都十分混乱和交叉,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在同一底盘上不断增强火力和装甲的结果——老子是59魔改!

✪9910(98式)是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的首批工程样车

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研制时间始于1989年,1999年首批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工程样车参加了建国50周年大阅兵;2000年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获得了ZTZ99的正式编号,标志着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正式研发成功!但是ZTZ99的研制时间是1989年到1998年,那时我国的工业水平和制造水平都严重落后于美、俄、德、法、英这些世界先进国家,虽然ZTZ99依靠系统整合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如果细化到ZTZ99的各个分子系统,至多也只能算是“世界二流水平”(例如ZTZ99的底盘只能算是T-72底盘放大后安装了150HB发动机)......所以在ZTZ99定型服役之后,新坦克的研制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ZTZ99A!ZTZ99A其实算是一种全新坦克,从底盘到炮塔再到火炮都是全新研制(最初ZTZ99A的定名是“10式主战坦克”但是后来为了不和东边某个邻国的坦克重名同时也为了低调才改称ZTZ99A),ZTZ99A仅仅只是继承了ZTZ99的框架以及系统整合能力。——看什么看!老子还是59超级魔改!!

✪96B

另外说一下96B——96B这个型号只是我们军迷内部的一种叫法(不过现在官方好像也接受了这个编号),其实压根就没有ZTZ96B这个编号。这货实际的名称是——96A改。是在96A的基础上换装了15式轻型主战坦克的整体式动力包并将火控系统升级为上反式火控系统而来(96B只要是为了宣传我国外贸坦克和参加坦克两项而研制的特殊车辆,并未大规模列装我军)。

而2018年正式服役的ZTQ15式轻量化主战坦克,是用于和ZTZ99A进行高低搭配的“轻量化主战坦克“已经属于新开科技树了,而且我以前的文章也已经详述过,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我国下一代主战坦克

✪下一代主战坦克

我个人认为的下一代主战坦克,估计在5年内我们就会看到——还是59超超超级魔改!


纯野生的坦克


主要的原因就是坦克已经日渐势微了。

之前大家说“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坦克”。这句话是在一战结束后至二战初期苏联的观点。在这个观点下苏联和德国在卫国战争中使用超过千辆坦克在宏大的战场上展开了一场场史诗级别的坦克大战。

后来这句话就深深的烙入人心了。

但从二次大战中末期,不同的反坦克武器就开始不断的出现了。

从隆美尔的88炮,到JU87俯冲式轰炸机,再到苏联不断送到战场上的反坦克枪

JU-87俯冲式轰炸机


PTRD-41反坦克步枪


各国都在绞尽脑汁的提出不同的对付坦克的方法。


直至反坦克导弹的出现,战争的天平就又开始向步兵一方倾斜过来了。

最早期的反坦克导弹例如AT-3(9K11)仅仅重11公斤的导弹可以由3名士兵携带,采用有线制导的方式可以击穿500-3000米内400mm厚的装甲。当时坦克对于反坦克导弹是很难做出防护的。而且一发没有击毁坦克的话,第二发就可以在30秒内再次射出。对于坦克来说反坦克导弹就是一场场噩梦。


当然,早期的反坦克导弹性能并不可靠,还留给了坦克大量的生存空间。

而后来做出转折的则是海湾战争了。

在空地联合打击的面前,一辆坦克也仅仅能比一辆普通轿车多存活几秒钟而已。


海湾战争结束以后,美国终止了信心满满的未来坦克计划。美国的主战坦克到M1嘎然而止。起初给美军期待的XM20计划也无疾而终。


原因就是无论多么强大的坦克在反坦克武器面前已经成为活靶子,目前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必要继续发展坦克作为主要武器。


针对于反恐战争,目前的M1足够使用,针对于美中俄冲突,坦克已经很难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


目前不仅仅是中国坦克在一个发展停滞的状态下,美国、英国、法国也没有继续推出新的坦克。而俄罗斯的T-14虽然威力大防护性好但是这只是补当年苏联没有完成的作业而已。


目前现在世界上最具雄心的坦克计划是印度的FMBT


属于一个指标逆天的设想而已,不仅仅当作坦克还得当作步兵战车,还带有两门37mm机关炮防空,大口径的152mm炮还会充当自行火炮的功能……


当然,计划有两种,一种是计划,一种是印度的计划。


军武数据库


有,15式轻型坦克,2018年就服役了。

15式轻型坦克的正式编号为:ZTQ-15,是新一代中国轻型坦克,是一个专门为山区作业设计的新型轻型坦克。新坦克被指定用于西藏自治区等高海拔崎岖地形,因此它具有重量轻和强大的柴油发动机,适用于缺氧环境。



TZY学霸



我军1984年国庆阅兵式上所展示的59式坦克,之所以叫:59式,是它从1959年开始正是服役的,到1984年已经服役25年了,到目前为止我军装备序列当中仍然有数百辆59改进型服役…时间已经跨越60年了!所以我军装备的坦克并不是每10年一代。而“冷战结束”之后放眼全世界也没有每10年更新一代坦克的例子。
1999年国庆阅兵式,我军展示的99式重型主战坦克和96式中型主战坦克,它们确实是全面代替59式的新型坦克。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上再也没有出现激烈的军备竞赛,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型装备平台已经减少研制了,而是在原有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改造”,坦克火控系统、观瞄系统、防护力、数字化(信息链)的进步,大大的提升了坦克的作战性能!

目前1辆最新一代改进型主战坦克可以同时与1980年代的3~4辆主战坦克交战,并且在体系化作战当中每一个人和每一件武器都是网络战的节点,在这个网络当中通过信息的交联,各种武器装备都会发挥出最大的作战效能…“陆战”已经由1990年代以前的“点线作战”,成为立体化的空-天-地“三维空间作战”,在这样的战争条件下谁的作战体系完备、精细化,谁就会在今后的战争中获得对敌单项透明,说白了就是:把敌人的所有底牌都看得一清二楚!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敌方装备了再先进的坦克也是“活靶子”!“海湾战争”就是非常好的实例,当时美军就是对伊拉克军队形成了“单向透明”,所以非常轻松的就将伊拉克军队击败!
2017年在“朱日和合同训练场”接受阅兵的“99式大改型”主战坦克,与1999年时相比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坦克之一!信息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冷战”结束之后,现代战争已经是空地一体化的作战思想,战争的形式是以空袭为开始的“非接触战争”,飞机远程发射巡航导弹先将敌方的指挥机关、重要的军事设施摧毁和将敌方高级将领“定点清除”(斩首)!这样就会造成了敌方“群龙无首”,剩下的就是“一盘散沙”…在战争样式改变之后,坦克已经不会再出现“库尔斯克战役”或者几次中东战争那样的集群作战了,能用飞机或者远程炮兵消灭的目标绝不使用坦克,坦克也只是在最后歼灭“残敌”的过程中发挥突击作用……基于这样的新战法过多的装备坦克意义已经不大了!所以,各军事大国都在大规模的削减现役坦克的数量,已有“冷战期间”万辆之巨,普遍下降到现在最多2000 辆甚至几百辆的水平。
我国陆地边境目前非常安定与周边国家关系良好,没有出现较大的战争可能性,并且我军目前是由“数量规模形”向“质量高效形”转变,军队在增强战斗力的同时,利用信息化改造原有的装备平台,而不是过多的追求数量和换代,我军目前装甲兵的建设是在改造原有的型号,从99式坦克开始、99A、99式大改;96式、96A,到刚刚装备的新型轻型坦克,也都遵循着这个轨迹。


皇家橡树1972


笔者的回答简练易懂,望采纳。首先没有出现全新主战坦克的原因也是根据国际形势和发展为因素的。

现在国际上的主流坦克,大多发展由海湾战争后改进而来,也就是90年代,例如美国M1系列,英国挑战者系列,以色列的梅卡瓦改进系列,以及我国的99式系列坦克。近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信息化战争的应用,单靠单一的一种装备赢取战争已经不太现实,武器装备更加倾向于海空军等,各国都在裁剪自己坦克数量,都不再轻易发展全新坦克,因为坦克发展至今日,研发再次大幅度提升战力的坦克已经有限,没有必要,但是说坦克现在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为时尚早,虽说如英国已经逐步退役自己国家的坦克,但大部分强国各国仍在继续保有相当规模的坦克部队。今后较长时间内,坦克的发展趋势是,逐渐缩小规模,不断改进和升级




壹和防务观察


99原型、99、99改、99大改。

99原型和后来99的关系可能还不如他和88C、85ⅡAP、96、MBT2000(这四个型号其实很接近)的关系近。

99原型特点就是没有楔形装甲,底盘有点像T72,一度很多人觉得是T72的改进型,这一批车根本没生产多少,当时都主要去怼88C了,也就是96。

然后就是普通99,装甲改了,不过技术还不算成熟,其他地方也有一定改进。

后来的99就进行了一次改进,特点就是楔形装甲水平提高,修改了炮塔,提高了信息化水平,装甲模块化水平提高,不过动力不行。

然后就是99大改,发动机传动系统更换,信息化水平更高,主炮和穿甲弹升级,因为更换了发动机,底盘抬高不少。

此外就是俗称的“磨砂装甲”改进,数码迷彩+磨砂装甲,看上去帅了一截。

比如建军90周年那次大阅兵出现的型号。

怎么讲呢。

99这也就20年技术跨度。



用户111280439416


▲59式坦克可谓是开创了中国坦克自产的历史,其历史地位十分重要

众所周知,我国的第一型国产坦克为59式坦克,而后基本上每个10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款更新一代的坦克,比如69式坦克,79式坦克,88式主战坦克乃至之后的96系列、99系列主战坦克。

▲换装了1000马力整体式动力包,用上了综合液力机械传动系统、自动变速箱、方向盘转向操纵系统及更先进的车载电子综合作战系统的VT2B(即96B的出口版),可以说也跟之前的96/96A是完全两个概念

然而,在进入新世纪后,许多人可能会认为我国似乎就在也没有比此前更先进的新一代坦克出现,不过,这个理解可是错误的。首先,在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坦克工业不仅没有停滞不前,反而发展的越来越快,特别是在国内许多配套的技术逐渐成熟后,推出了包括96B、99A、15、VT4、VT5等新一代的自用型及外贸型坦克,其次,许多的车型虽然在其名字中保留了此前型号的影子(比如96B、99A),但相对于之前的车可谓是脱胎换骨的变化,完全可以说得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新车,比如我们的99A式主战坦克,其炮塔、车体包括车内的方方面面均与此前的99坦克有着许多截然的不同点,如果硬要说有啥是一样的,那估计就是火炮都是125毫米滑膛炮吧(且99A配的火炮也不同于此前的99式,表现之处就是在于其性能上更加强大),而之所以叫99A而不取一个更新颖的名字,估计还是因为军方内部一些深层次的考虑。

▲别的不说,就从99A的研制代号来说,就跟99完全不同(里面可没有啥WZ123的字样),因此可以想见该车从根子上就跟此前的99坦克没关系

而对于大家所关心的新一代所谓自用版50吨级别的坦克而言(也就是常规意义上的军迷所认为的国产四代车),根据相关的官方爆料,我国也开始了相关的研制,并且有望实现两人车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届时这一新型的坦克将震撼许多人的目光。


军武次位面


从一战坦克问世以来,到现在已经更新升级无数代,坦克主要用于战场突击作战,是陆军的主要技术装备,在崇尚火力至上的我军中装备数量极大。

我国坦克有代表性的分代如下:

第一代主战坦克。

59式主战坦克(仿苏联T55坦克)

69式主战坦克(59式改型,更换了新的100毫米滑膛炮,加装仿苏制红外探照灯)

79式主战坦克(69式改型,用西方技术改进)

第二代主战坦克。

80式主战坦克、85式主战坦克(80式改型,采用焊接炮塔供出口)

88式主战坦克

第三代主战坦克

96式主战坦克

99式主战坦克

大家请注意,我国第一二代坦克主要就是59式的改进型,说是10年一代估计都还不止,59魔改版很难一次说的清,而第三代坦克目前还处于深度改进阶段。从世界范围内也可以看到,当前基本没有国家耗资去重新研发新一代坦克,都是集中在深度改进现役坦克。

当然也有例外,如俄罗斯的阿玛塔坦克,无人炮塔。

随着反坦克手段增加、未来战场的改变,片面的增加坦克装甲厚度、吨位已完全没有必要。在现役坦克上加装新的电子系统,提高火力,射程、乃至隐身能力等,反而成为趋势。所以,短期内我国坦克不会再有跨代产品。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本届航展现场的5对轮,59改还在进行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