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怎麼畫壓力線和支撐線,在上影線還是實體處?

water1376


K線圖發明以來,因為它直觀易懂、便於分析,很快就成為股票交易者的必備的、最常用的分析工具。儘管K線圖上的每一根K線只不過是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等四個價格信息的展示,但當這些K線組合在一起後,人們發現,這些信息就彷彿發生了一種神奇的化學變化,可以幫助人們更好認識行情的發展過程,並找到一絲絲未來行情的方向。所以,很多人都在對K線進行研究,關於K線圖的理論、分析流派層出不窮。

在K線圖上畫壓力線和支撐線,是一種常見的K線分析方法。具體應該怎麼畫呢?是畫在上下影線的最高點或最低點,還是畫在實體的開盤或收盤價上呢?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實例來直觀地感受一下:

上圖中,紅線是根據AB兩處下影線最低點連接而形成的,藍線則是根據AB兩處K線實體低價連接而形成的。我們可以發現以下現象:

第一,紅線和藍線運行軌跡一致,都體現了對後續行情的支持作用,在B區域之後,該股以支撐線為依託,呈現出震盪向上的走勢。

第二,無論是紅線還是藍線,在後面都出現了短暫跌破的現象,但行情趨勢並未發生大的變化。藍線在C處、紅線在D處均被跌破,理論上是支撐線失效的標誌,但事實上後面股價趨勢並未改變。

第三,無論是以上下影線高低點畫線,還是以K線實體來畫線,實際上都可以畫出很多條支撐線或壓力線,也就是說這種畫線方法是粗淺的,並非精確的度量衡。

另外,壓力線、支持線的畫法很多,上圖中實際上只是通道線的一種畫法,或者也可以叫趨勢線。對於股價橫線震盪的情形,也可以畫上壓力線或支持線,幫助人們理解行情的演變。同樣以上圖個股為例:

圖中的藍線,是以上影線為畫線依據的,它很好地表達出了這組橫向整理K線的上檔壓力,後來,股價在籃圈處突破向上,越過了壓力線。

圖中的紫線,是以K線實體為畫線依據的,也比較好地表達了這個整理平臺的壓力區域。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到底用影線還是用實體,並非問題的關鍵,關鍵是要通過畫線,告訴人們行情的運行軌跡,預示未來的發展方向。運用之妙,在乎一心。


沉默的磚家


這個問題很好,很直接,很較真。

這是做交易需要的態度,我們發現一個問題,我們一定要把它落實,把它具體化,然後攻克它。交易是一門科學,不是算命。我們要有嚴謹的態度。

實不相瞞,我當年研究技術分析的時候也超級糾結這個問題。

我當時學習了壓力線和支撐線,我經常用它們去判斷頂部和底部,渴望自己能夠在支撐的位置買入,能夠在壓力的位置賣出。只要能夠找到壓力線和支撐線,那我的入場和出場問題就全部都解決了,多麼痛快!

然後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個線怎麼畫呢?K線一般會有兩個位置,比如,壓力線,我們是畫在上影線還是實體處呢?如下圖:

這兩條哪條是壓力線呢?

我當時問了很多人,根本沒有一個人能夠給我一個直接的答案。我查閱了很多的資料,也沒有人能夠給我一個準確的答案。這是為什麼?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只能自己去確認。

我記得我當時畫了無數條這樣的線,我就看行情到底在哪裡能被壓住。比如,就上面那個圖:

很明顯,實體部分是壓力,突破了幾次都失敗了,漲不上去。說明實體線是壓力線。對吧?

但是,過了幾天我們可能會發現,之前我們認為的壓力位被突破了:

於是,我們只能認為,上影線的高點481位置才是高點。然後又過了一天,我們發現這兩個位置都被突破了:

現在這個壓力位在哪呢?怎麼都被突破了?我們只能把圖形拉大一點。結果有新發現:

可能我們之前關注的週期太小了,後面還有更大的壓力位。然後如果價格繼續上漲,突破了最新的兩條線的話,後面還有更多:

也就是說,這個壓力線,完全是我們自己主觀的一個行為,我們自己找的位置,自己畫的線,根本沒有什麼理論支撐,根本沒有什麼明確的說法。

大多數人,都是看行情在哪裡被壓住了,就認定那是壓力線。他們無法反過來先畫一條線,然後確定的說,這就是壓力。

因為這樣太容易證明他是胡扯了,他只能在事後,在K線走完被壓住後,指著某一點說,這是壓力。

所以,上影線是壓力,還是實體是壓力,都可以是壓力線。因為這完全是我們自己設定的,根本就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我們諮詢別人,別人無法給出明確說法的原因就在於,這T麼誰知道呢?

你說實體是壓力線,你統計20個圖可以輕易的證明實體根本壓不住,你說上影線是壓力線,你統計20個圖可以輕易的證明上影線要被突破的時候根本毫無脾氣。

所以,這就是自己的一個主觀選擇而已。題主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

歡迎吐槽。


天啟量投


股市中,怎麼畫壓力線和支撐線,在上影線還是實體處?這個問題非常好,很多散戶都不懂如何畫線,接下來牛哥給大家講一下,希望對大家股市投資有幫助,記得點贊。

  • 我們先來說說股市中,怎麼畫壓力線和支撐線?在上影線還是實體處?可以明確的說:以實體初為準,具體是參考收盤價位置。

  1. 壓力線的畫法及分類?

(1)趨勢線壓力,案例個股:長亮科技

畫法,找到兩個高點即可,兩點可以確定一條直線,所以只需要找到兩個股價的相對高點,就可以畫出一條趨勢線壓力。

(2)前期高點壓力,案例個股:太極股份

畫法,找到前期兩個高點,即可確定一條水平壓力線。。。

(3)前期股價跳空缺口壓力,案例個股:沃特股份

畫法,找到前期股價向下的跳空缺口位置,找到股價的高點,可以畫一條壓力線。

(4)其他:頸線壓力,案例個股:創業板

2. 支撐線的畫法和分類?

(1)股價向上跳空缺口支撐,案例個股:中國軟件

畫法,找到股價向上跳空缺口位置,具體是前一根K線的收盤價位置及第二根K線或後面K線的最低點,可以畫一條水平支撐線。

(2)上升趨勢線支撐,案例個股:風華高科

畫法,找到兩個相對低點,可以確定一條上升趨勢線,比如:L1上升趨勢線;值得注意的是趨勢加速問題,L2上升趨勢線線是L1上升趨勢的延伸和加速。

(3)前期低點或平臺支撐,案例個股:地素時尚

畫法,找到前期的低點,可以畫出這個水平支撐線,有趣的是地素時尚已經走出了雙底形態,所以短期股價大漲的概率較大。

(4)其他,頸線支撐,案例個股:滬指大盤

  • 最後給大家說一下,為何要以實體或收盤價為準,還有一些錯誤的畫法?

畫線為何要以實體或收盤價為準呢?那是因為實體或收盤價代表了主力資金最終的博弈情況,而收盤價則是一天四個價格當中最重要的。

錯誤的畫法:景嘉微

正確的畫法:景嘉微

趨勢線要求:中間不能出現交叉。。。

我是牛哥說投資,如果我的回答能夠令你滿意,能夠對你的股市投資有所幫助,請記得添加關注我的個人頭條號“牛哥說投資”,記得多點贊,如有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詳細解答每位股友的疑問和困惑。每天碼字很辛苦,很累,通常都是幾個小時,每個回答用時幾乎都是超過50分鐘以上,但很用心的回答大家的問題,只要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就心滿意足了,請多多支持,謝謝你!


牛哥說投資


簡單的一根平尺打遍股市無敵手。

用“平尺”技法早就知道上證指數2440是底部。股市技法中的“平尺”,即畫一根水平線,用來標註“壓力位、支撐位、突破位、跌破位”。方法簡單易行,應該推薦新股民最先學習的技法,而且很強大實用。

以下圖為例展開介紹,會發現,用“平尺”劃線看盤實在太簡單了:

上圖是上證指數從去年高點至今的日線圖,指數第1次暴跌反彈點,即畫A線,反彈後再一次跌至A線處(或接近)時就有支撐了,可稱A線為“支撐線”,一旦跌破A線,將急速下跌,這叫“破位”。因此在實操中就得盯住這條線,跌破出局,莫猶豫1秒鐘!這條A線將在後市的上漲中成為“壓力線”。

破位A線後等待反彈,同樣在反彈點畫“B線”,瞧,同樣的道理,反彈後再次跌至B線就有支撐,B線此時為“支撐線”。同樣,如果你在B線處(或其它位置)搶了反彈,設定B線為“止損位”。

反彈高位也可畫一水平線,圖中沒畫,怕大家眼花,畫了一方框,方框上部為壓力(這次反彈很弱,沒到A線壓力位就回落了),整個的運行區間如圖畫出C框,這個C框是很有用的。

B線處運行形態我們看到如同A線上方K線運行一樣,震盪越來越低,最終還是擊破了B線支撐。以擊破A線後的走勢我們看到了,擊破B線也將有急速殺跌,果然是。

此時,畫的C框派上用場了,技術派的技術看盤,就是C框一旦跌破,將“下翻箱體”,瞧,下翻箱體得出D框。由此我們可以對跌破B線(C框底線)後的下跌深度就能夠給出預測了。你以此預測,可以精確的估計到底部為2440點,到達2440點抄底搶入。

果然,下跌到預先畫好的D框底部止跌,D框底線為支撐線,反彈高度也預先知道了,B線(C框底線)被跌破後成為“壓力線”,又果然,反彈高度到B線後受壓滯漲回落。再踩D框底部得到支撐,反彈。

關鍵來了!K線在D框內的第2次反彈與以往不一樣,以往是越反彈越低,而D框內第2次反彈再次漲到了框頂!此時就要注意了,注意K線運行形態的變化,是預測後市的“法眼”。應該考慮到是否能突破B線,一旦突破,就是趨勢的轉折。

突破B線壓力位,此時位置被稱為“突破位買點”,該買點是“時效率”最高的買點(意思是花了最短的時間賺了儘可能多的錢)。後市瞧瞧,雖然上漲途中也有陰線,但是仍然是快速上漲,跳過C框上線直達A線。

到達A線老狼就唱空了,為什麼?不會一口氣連過幾條壓力線的,不是這麼玩的!就這麼簡單的道理。雖然市場最近很強,但不急,先放入口袋。

老狼本地有句俗語“錢是腦門前的汗,抹了還會來”。

通過以上介紹,是不是發現“平尺”很管用?炒股賺錢是不是很容易?哈哈


股市財狼


這個問題性問得好,因為很多人非常重視趨勢線線,但往往因為畫得不準確而遭受損失。

一、概念

壓力線和支撐線,合起來叫趨勢線。趨勢線,是用相鄰兩個具有代表性的高點或低點相連接形成的直線。

主要作用,一是指出股市趨勢方向,二是形成支撐和壓力位,形成買點和買點。

二、分類

(一)按照方向劃分

可以分為上升趨勢線和下降趨勢線。

(二)按照時間長短劃分

可以劃分為短期趨勢線、中期趨勢線和長期趨勢線。

三、畫法

1、選相鄰兩個關鍵點

這裡有兩個詞很關鍵,一個是"相鄰",第二個是"關鍵點"。

因為是"相鄰",所以趨勢線方向會有周期性變動。

因為是"關鍵點",所以取點很重要,也就是題主說的,究竟是取"影線"還是"實體"呢?尤其是一些小盤遊戲控制的股票,上躥下跳,往往出現一些極端的k線,要是按照影線連接,趨勢線等於沒用,要是按照實體連線,往往範圍又太窄,錯失一些機會。注意以下問題,就可以解決上面的困惑。

2.注意問題

一是要明確趨勢線的週期,否則任何趨勢線都沒作用。

二是要參照相對應週期的均線方向。

三是要清楚趨勢線的弱點。趨勢線和均線可以互現校正,均線有"延遲性",趨勢線有及時性,前面的是"軟線",後面的是"硬線"。所以,兩者要結合起來,也就是說,畫相對應週期均線的時候,要參照對應週期的均線方向,儘量趨勢線方向和對應週期均線方向角度基本一致。

四是兩個關鍵點之間,要儘量能"包容"更多的點。

五是對影線和實體的統一。其實,提出這個問題,真的很重要,可以把實體連接的趨勢線作為第一道基本線,影線連接的線作為第二道極端線,這兩道線,恰恰是止盈止損和買賣的參考點。

以上注意點,核心的一個,就是基本方向要和相對應週期均線保持基本一致。把握住這個原則,那就不會太糾結題主提出的問題,甚至有時"影線"和"實體"都會連接起來,甚至趨勢線沒有連接明顯的兩個點,而是取的和股價重心方向一致的"神似"。因為很簡單的原理,趨勢線是表明趨勢的,而均線是最能表現股價重心趨勢的"客觀"指標!而趨勢線,天生就是用來彌補均線"延遲誤差"的"硬線",可以及時發現趨勢的改變徵兆。甚至,有時候,只要把"均線"平移,就知道哪些k線,主力故意用來"震倉洗盤"的!如果按照珍藏洗盤的k線(往往有很長的上下影線)去畫趨勢線,就失去作用了。如下圖

要畫中期趨勢線,那就先看一下60日均線的方向,然後畫一根趨勢線大致和60日均線平行,平移這根直線,大致包容更多的高點,就形成了中期下降趨勢線(紅線),那就可以發現,最近的k線活躍在壓力線上方,說明中期趨勢極有可能好轉了。這種畫法,還會糾結"上影線"和"實體"嗎?而且,從上圖可以明顯看出,雖然60日均線還在下行,但k線已經突破了中期趨勢線,股價極有可能發生反轉,這種"突破"的及時性,要比等到"60日均線向上"才確認中期趨勢好轉,明顯快得多。

依此類推,不再對注意中的幾個問題一一畫圖,自己對照,仔細體會。

您的點贊是對我勞動的最大肯定,也是您美德的最大彰顯。請關注我,方便進一步交流,更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您的看法。


投資悟道


我主要進行期貨交易,以我的交易習慣和技術分析經驗,我認為這個沒有固定的答案,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具體來對待,但從買入後的有效性和後期盈利情況來看,實體比上影線更有效。

我來具體用一組K線圖來說說這個問題:

小陽線影線突破

上圖為一隻股票的周線圖中繼突破位置,前期高點是13.17,當週向上突破,打破了13.17的前期高點,盤中最高價為13.29,後市出現回落,又跌回到13.17下方,突破失敗。


十字星線突破

上圖這隻股票也是周K線形態,當週直接突破前期“十字線”高位,當週收盤在最高位,因為是底部盤整突破,陽線代表著買入力量,配合成交量,這個位置無論是影線,或者實體都具有很大的有效性。

陰線長上影線突破

上圖個股的前期高點是一根陰線並帶長上影線,最高價19.35.後期價格向上突破,最高19.70, 宣佈突破成功,然後再度陽線拉起,延續漲勢,但隨後進入橫盤整理走勢,價格圍繞此位置反覆波動,說明突破失敗。



成交密集區影線突破


再來看向下突破,上圖中的個股在這個位置處於橫盤整理,下影線形成了支撐密集區,當打破之類,價格便進入瘋狂下跌階段,後市果然大幅下跌。

這個突破就說明價格突破是否有效,與影線和實體沒有直接的關係,最有效的往往是價格密集成交區域,一旦向上,或者向下突破,都會走出力度很大的行情。

陰實體線突破

圖中這隻股票為“陰線實體”的突破,前期高點即陰線實體部分高點10.8,說明當時這個位置出現了大量的拋售盤,不然價格不會向下打出這麼大的力度,後期雖然兩次向上突破,都會賣盤給打回來,進入調整走勢中。

具體來講,無論是選擇影線,或是實體作為支撐位,壓力位: 一是要參考趨勢,二是參考形態,成交密集區等因素,才能增加技術分析的有效性。


職業交易員


畫壓力線和支撐線其實並不難,而難點就在於是畫在上下影線處還是實體處了。這個問題,需要我們分兩個情況討論!

一、首先我們先講支撐線和壓力線的畫法:

畫法: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低點連成一條直線即得到支撐線。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高點連成一條直線即得到壓力線。下面這幾幅圖是比較典型的支撐壓力形態:

二、我們再講支撐線和壓力線的用法:

1.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作用

支撐線又稱為抵抗線。當股價跌到某個價位附近時,股價停止下跌,甚至有可能還有回升。這個起著阻止股價繼續下跌或暫時阻止股價繼續下跌的價格就是支撐線所在的位置。

壓力線又稱為阻力線。當股價上漲到某價位附近時,股價會停止上漲,甚至回落。這個起著阻止或暫時阻止股價繼續上升的價位就是壓力線所在的位置。

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作用是阻止或暫時阻止股價向一個方向繼續運動。同時,支撐線和壓力線又有徹底阻止股價按原方向變動的可能。

2.支撐線與壓力線相互轉化

一條支撐線如果被跌破,那麼這個支撐線將成為壓力線;同理,一條壓力線被突破,這個壓力線將成為支撐線。這說明支撐線和壓力線的地位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改變的,條件是它被有效的足夠強大的股價變動突破。

3.支撐線和壓力線的確認和印正

一般來說,一條支撐線或壓力線對當前影響的重要性有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股價在這個區域停留時間的長短;二是股價在這個區域伴隨的成交量大小;三是這個支撐區域或壓力區域發生的時間距離當前這個時期的遠近。

三、最後我們再來講實在上下影線還是實體處畫:

這個問題實際上並沒有準確的答案,只能從經驗角度出發。一般來說,是從實體畫。

比如貝達藥業這隻股,近期出現了一段上漲走勢,可以看到明顯是從實體畫這根趨勢線更加準確。之前是每次碰線就反彈,直到今天直接跌破。

其中也出現了股價刺穿支撐線的情況,但最後都收回只留下了下影線。

我們可以分析,正是因為股價在下影線的那段時間其實非常短,所以不具備代表性,於是不能作為畫線的依據。

但如果做小週期分析做T+0,那麼就建議用上下影線畫了。因為小週期本來就是較短時間,那麼股價短時間造成的上下影線就有很大參考價值了。

比如最近華通醫藥這隻股的15分鐘K線,壓力明顯就是在前高10.94,畫壓力線過來,股價到了附近就承壓回落了。

總結來說:畫線就是選2個或以上的高點或低點連接,而具體是在上下影線還是實體處畫,則要看K線的級別了。日K線以上在實體處畫,分鐘、小時級別則在上下影線處畫!



一牛財經


壓力線和支撐線是投資者逃頂和抄底的重要參考之一,學會畫壓力線和支撐線對於一個投資者而言是必須要掌握的技能。但是,如果對於畫壓力線和支撐線太過於較真的話,反而弄錯了側重點。

壓力線和支撐線的意義在於提醒我們風險和機會的到來,其主要參考意義在於壓力強度和支撐強度,無論是上影線還是實體線,事實上和強度的關係真心不大,遠不必糾結於此。

接下來我結合自己的操盤經驗,來詳細來說一下壓力線和支撐線是什麼,如何運用才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投資。

一、壓力線

壓力線,顧名思義,壓力線就是指對股價上漲造成壓力,如果壓力夠強的話,甚至會直接終止股價上漲的趨勢。

一般,我們將前期的高點、整理平臺、均線走勢、向下跳空缺口,甚至是前期回調的低點都稱之為壓力位,而如果同一水平線或是斜線上有二個以上的壓力位,我們就將其連接在一起形成一條壓力線。

壓力線有強弱之分,一般如果一條壓力線上有多個壓力點位的話,那這條壓力線的強度就大概率比較強。

舉例:杭蕭鋼構

我們看一下杭蕭鋼構目前的一個走勢,典型的底部震盪區間弱勢盤整的走勢,而目前該股面臨的壓力就很多,如圖中第一個壓力位就是向下空頭髮散的均線造成的,今日股價之所以沒能上漲就是在大盤環境惡化的情況下,受到了20日均線的壓力。而往上看,黃色的壓力線就是典型的前期高點和平臺構成的一個強壓,在沒有量能配合的情況下,指數很難突破。再往上,就是小紅色橢圓圈部分,那個位置是前期高點和跳空缺口合成的壓力位,一般持續性跳空缺口較難回補,也就意味著壓力也很大。

二、支撐線

支撐線,顧名思義,就是在股價下跌或是回調的過程中起到支撐的作用,阻止股價的繼續下跌。

一般情況下,我們將股價的前期低點、前期整理平臺、向上跳空缺口、向上發散的均線,甚至是前期的高點,都作為支撐點位。而如果一個水平線或是斜線上有兩個及以上的支撐點位的話,我們就將其成為支撐線。

同樣的,支撐線也有強弱之分。一條支撐線上支撐點位越多,其強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越大。

舉例:陽煤化工

我們看一下陽煤化工目前的一個走勢,目前股價已經突破了短期的下跌趨勢線,從走勢圖中可以看出目前股價下面有三條支撐線ABC,其中A支撐線就是股價放量突破下跌趨勢線之後形成的支撐點位和前期的低點共同構成的支撐線;B支撐線就是前期低點構成的支撐線,我們可以看到股價基本上每次回調到這條線附近就會出現一個反彈的行情,典型的強勢支撐線的特徵;C支撐線就是最底部的一個支撐線,象徵意義很大,一旦股價跌破這條支撐線,那基本上後市短期是沒戲了。

三、支撐和壓力強度和大盤的關係

1、支撐線和壓力線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投資者要牢記一點,支撐線和壓力線不是一動不動的,而是相互轉化的,當股價跌破支撐線之後,這個支撐線就會轉化成壓力線,且強弱跟著轉化。也就是說,如果一條強的支撐線被跌破,那它就會轉化成一條強的壓力線。

同樣的,當股價突破壓力線的時候,壓力線也會轉化成支撐線,強壓力線轉化成強支撐線,而弱壓力線轉化成弱的支撐線。

舉例:新華製藥

看一下新華製藥的走勢圖,圖中黃色的線就是典型的壓力線轉成支撐線再度轉成了壓力線。

2、大盤整體環境也對個股股價的走勢形成壓力和支撐

當大盤環境整體向好的時候,個股突破的可能就大,即使上方面臨這較強的壓力,也很可能直接放出巨量突破了;而如果大盤環境整體較差的時候,可能之前看起來很弱的一個壓力位也會變成強壓。

同樣的,當大盤向好的時候,市場投資氛圍濃厚,一個弱的支撐線也可能變成“強支撐”,支撐住股價持續上漲;當大盤較差的時候,人氣比較低迷,恐慌情緒蔓延,一個很強的支撐線也可能會被直接跌破,造成股價跌幅擴大。

以上就是我對於該問題的看法,個人觀點不代表君銀投顧官方觀點,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議,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關注我的頭條號進行交流。


民眾投顧


在股市中,當一隻股票的價格達到一定的高度後,就會出現橫盤,不會再次上漲或者下跌。好想在這個價格之上,有一根無形的線阻止了它的上漲,在技術圖譜中可以畫出這根線來,這就是俗稱的支撐線或壓力線。

一、支撐線及壓力線畫法

所謂的支撐線是指趨勢線在底谷最低點間的切線,當股價下跌到一定高度時,市場參與的熱度升高,看多的市場情緒高漲,使股價停止下跌。

1、支撐線畫法: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低點連成一條直線即支撐線。

2、壓力線畫法: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高點連成一條直線即壓力線。

二、支撐線以及壓力線作用

1、支撐線俗稱抵抗線,當股價跌到低點時,價格停止下跌,甚至出現回升。此外價格的變動是有趨勢的,想要維持這種趨勢就要衝擊阻力點。例如要繼續維持下跌行情,就要突破支撐線的阻力,製造出新的低點。

2、壓力線又叫阻力線,當價格上漲到某一價位區間時,價格就會停止上漲,甚至回落,如果想要繼續維持上升趨勢,就必須要突破壓力線的干擾,創造出新的高點。

三、畫線位置

股市中的上影響往往是拋壓所導致的,而下影線是主動進場所導致,所以上影線是上檔的壓力線,而下影線是下檔的支撐點。

當主力將股價拉高之後往往會出現一根或多根上影線,主要目的就是吸引散戶跟風掛單跟進,然後在出逃時股票技術形態又不會形成綠柱。而下影線意味著散戶對股票失去了耐心,或者是感覺到了風險,紛紛出逃,但是主力又不想看到該股下跌的過於嚴重,當到達一定的低點後主力會再次將缺口補上的過程。

可以簡單的看作上影線代表上方有壓力,無法突破所形成的,而下影線則代表當日下跌卻遇到買盤,股價回升,代表下方有支撐。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如果還有疑問可以評論或者留言,都可以給大家解答,覺得有用的朋友可以點贊,感謝大家的長期關注,支持!


用戶97756205368


大家好我是投資觀,是一個研究股票投資十多年的老股民。我們平時股票的操作中經常會用到壓力線和支撐線,顧名思義壓力線就是股價上漲中會被打壓的價位線,支撐線就是股價下跌中會得到支撐的價位線。理解容易但是操作難,很多時候會畫不好壓力線和支撐線,畫錯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多虧少賺。下面說幾種壓力線和支撐線的畫法供大家參考,注意要結合實盤情況而定,不能死搬硬套。

一,漲跌規律性強的個股。如圖所示股價在長期的上漲下跌中形成的k線圖出現了很強的規律性,每當漲到同樣的位置時就容易衝高回落跌到支撐位置時會止跌反彈且低點不斷升高。觀察k線圖的走勢可以看得出規律性的高位和低位把這些高點和低點進行連接形成的直線就是支撐位和壓力位的大概區間。

二,強勢股的支撐壓力。如圖所示股價在大幅下跌後出現了強勢的反彈,這樣的反彈一般會把前面的高點作為壓力位,越靠近高點壓力越強。支撐位置的尋找如圖所示股價在5日均線處多次得到支撐,我們可以把五日均線作為短線的支撐位置。

三,新高支撐位置。如圖所示股價放量漲停突破了新高,這是比較強勢的個股支撐位置的尋找只能尋找短期的支撐,一般我會把突破前期新高的那個漲停板價格作為近期的支撐價位,可以依據這個支撐位進行短線操作。

四,年線的支撐。如圖所示有些個股的支撐位置需要長期的觀察走勢,圖中的個股突破年線後每次的回踩都會在年線這裡得到支撐,且長時間多次都是在這裡得到支撐,所以在判斷支撐位置的時候我們就把年線這裡當做股票中長線的支撐位置,壓力位置一般用近期的高點作為中短期的壓力。

我是投資觀,看完關注點贊,股票大漲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