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海战:为何日本称霸太平洋的企图被截止在中途?

导言

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也是日本海军由盛转衰、由主动转为被动的转折点。在这场战役中,美国海军不仅以少胜多成功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的攻击,而且还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

中途岛海战:为何日本称霸太平洋的企图被截止在中途?

那么,日军为何要进攻中途岛?真的是被半年前偷袭珍珠港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吗?是因为其狂傲自大而失败了吗?答案究竟是什么呢?

今天,就和阿康同学一起来探索一下日军失败的真正原因吧。


进攻中途岛的目的

1.中途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中途岛的面积只有4.7平方公里,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这个岛距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滨均为2800海里,处于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的中途, 故名为中途岛。

中途岛海战:为何日本称霸太平洋的企图被截止在中途?

距珍珠港1135海里的中途岛,是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中途岛一旦失守,唇亡齿寒,美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也将不保。


2.山本五十六的狂妄野心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航空兵突然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此后3个多月的时间里,到中途岛海战之前,日本海军几乎控制了整个西太平洋。

中途岛海战:为何日本称霸太平洋的企图被截止在中途?

珍珠港事件

在这几个月里,日本军队每取得一次胜利,日本国内都会群情激昂。被战争狂热煽动起来的 东京市民排着长队,挥舞着纸制太阳旗,涌到皇宫门前举行祝捷大会。日本军人更是士气高涨。然而,在这些热闹欢腾的背后,有一个人总显得心事重重。此人便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 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后,他就曾冷静而清醒地指出:我们只是唤醒了一个巨人,必须在巨人尚未起身之前,完成袭击珍珠港未竟之事业,彻底击毁美太平洋舰队。

中途岛海战:为何日本称霸太平洋的企图被截止在中途?

在他看来,虽然珍珠港事件中,美国陆海军及其航空力量损失惨重,8艘战列舰中,4艘被击沉,一艘搁浅,其余都受重创;6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伤,200多架飞机被击毁,数千官兵伤亡。但是美太平洋舰队的3艘航空母舰却毫发无损。而且,当时美国的生产能力数倍于日本,一旦美国的战争机器开动起来,日本很难有取胜的把握。

中途岛海战:为何日本称霸太平洋的企图被截止在中途?

因此,山本五十六竭力赞成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少将提出的进攻中途岛计划,他认为如果能占领中途岛,这样既可以将该岛作为日机空中巡逻的前进基地,威逼夏威夷,又可以诱出美国舰队,在决战中予以歼灭。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中途岛海战:为何日本称霸太平洋的企图被截止在中途?

于是,日本海军军令部发布了《大本营海军部第18号命令》,正式批准中途岛作战计划,并被命名为“米号作战”。


那么,既然有详细的作战计划,为什么会失败呢?

1.日军战略布局不合理,作战模式死板,战术受传统思维束缚

在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几乎倾巢而出,但是实际参战的只有第一机动部队的4艘航母以及其舰载飞机,而其他水面舰艇部队都站在旁观者的位置,类似隔岸观火。以主队自居的战列舰部队甚至一炮未发,就在美军航空兵面前仓皇败退。然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则源于日军依然按照传统的战法行事,将兵力分散为相互距离几百海里的几个大的集团。

中途岛海战:为何日本称霸太平洋的企图被截止在中途?

这种布势在水面舰队为核心的海战中问题不大,各个集团完全有时间相互策应、相互支援,但是在以航空兵为主的快节奏作战中,这种部署就显得缓不济急,实际上等于是剥夺了各集团参加作战的机会。反观美军舰队的部署却很集中,水面舰艇部队始终围绕母舰航空部队,形成了紧凑有力的航空作战布局。结果,弱势的美军得以发挥其全部能量,而日军绝大部分力量却处于闲置状态。

中途岛海战:为何日本称霸太平洋的企图被截止在中途?

所以,由于日军战略布局不合理,作战模式死板,战术受传统思维束缚,完全不符合以航空一体为核心的现代海上作战快节奏的要求,因而这也是日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日军航母舰队编组不合理,位置过于分散,无法满足支援与决战的需要

首先是作为海战核心之一的航空母舰被分散派往三地作战。数量分布如下,参加中途岛作战的日军共有8艘航母,其中除了第1机动部队的4艘航母外,由2艘航母组成的第2机动部队在上千海里之外的阿留申方向作战,另外2艘航母分别配属中途岛作战的其他水面舰艇部队。最后的结果是,在第1机动部队的航母遭到重创时,其他日军航母特别是第2机动部队的2艘主力航母都来不及赶赴战场,因而无法对美军实施原本可能实现的有力反击。对此,当时参加作战的参谋源田就感慨道:如果其他航母在这里,就不至于落得如此惨败了。

中途岛海战:为何日本称霸太平洋的企图被截止在中途?

其次,是航母舰队自身的辅助兵力严重不足。舰载飞机是航空母舰的基本作战手段,为满足飞机起降和存放等方面的需要,航母建造首先要满足空间需要,因此,相对战列舰而言,航母舰高体大,结构比较脆弱。这个弱点需要合理的编组来弥补,需要给航母配备强大的护卫和警戒兵力。事实上,航母舰队已经承担了最重要的作战任务,所有作战组合和部队编组理应围绕航母舰队来进行,但日本海军依然按照以大炮巨舰为中心的思想进行作战组合。

比如,联合舰队将航母机动部队顶在最前面充当先锋,而将称为主队的战列舰部队部署在航母部队的后方,目的是待航空作战扫清障碍后,再投入主队展开决战。


中途岛海战:为何日本称霸太平洋的企图被截止在中途?

因而,如此一厢情愿的组合使航母舰队承受了来自美军的全部压力,而本可以分担这些压力的部队最后却无用武之地。所以,这也是日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日本联合舰队指挥官山本五十六对现代海战的错误理解

作为联合舰队的最高的指挥官,山本五十六一直被日本海军奉为神明,然而,没有人料想到,作为最先提出航空战理论的他,居然在中途岛战役中避长扬短,采用近代传统海战模式,即战列舰为核心,配合驱逐舰、潜艇等战舰,这种行为为日本联合舰队失败埋下了祸根。

中途岛海战:为何日本称霸太平洋的企图被截止在中途?

面对美国航空母舰群,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山本带领着日本海军很快就走到了末日。同时,山本的错误并不仅仅表现在作战计划中,也表现在战场指挥方面。

比如,在得知机动部队遭到重创后,山本竟然无视海战样式和作战节奏已经出现的变化,下令距离遥远的各部队向战场集中,追上美军航母舰队,并进行水面舰队的夜间决战,结果使各部在美军航空威力圈内前伸过远。虽然10多个小时后山本纠正了这个错误,下令全军撤退,全速脱离美军航空威力圈,但这时联合舰队大部分的部队已经处于险境了。由于山本的这个错误,联合舰队各部不得不在长达20个小时里仓惶东撤,竭力逃离美军航空兵的虎口,并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损伤重型巡洋舰各1艘,损伤驱逐舰2艘的残酷代价。


中途岛海战:为何日本称霸太平洋的企图被截止在中途?

由于联合舰队指挥官对海上航空作战认识不够,导致了在这场战争中出现了很多次的失误,因此这也是日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4.日军情报作战能力欠缺,效率迟缓,耽误战机

情报战历来都是作战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相对传统大炮巨舰之间慢节奏的作战而言,现代海上航空作战的速度节奏明显加快,作战形势的突变往往表现在瞬息之间,因此情报战的地位作用与传统海战不可同日而语。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英国情报部门就已经成功地拦截了日本电报,并向美国发出警告,但由于美国整体消极避战,不相信日本会愚蠢到向美国开战,这才酿成了惨剧。

中途岛海战:为何日本称霸太平洋的企图被截止在中途?

这次,中途岛海战开始前,美军太平洋舰队联合他国情报部门早早地就掌握了日军联合舰队的所有计划细节,并做出针对性的部署。开战当天,美军战场侦察的效率也远高于日军联合舰队,双方侦察机发现对方航母舰队的时间竟然相差了近2个小时!一方早已经洞察了一切,而另一方却需要依靠猜测来作战。

因此,日军迟缓低效的情报战完全不适应海上航空作战的快节奏。


5.日本海军上下的狂妄自大心理

珍珠港战役的胜利大大鼓舞了日本海军的信心,使之以前认为的庞然大物美国居然是一只纸老虎。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珊瑚海海战过后,仅仅一个月,山本把中途岛拟定为下一个攻击目标。

中途岛海战:为何日本称霸太平洋的企图被截止在中途?

当日本第一机动部队抱着自大的心理,气势汹汹地朝着中途岛飞来,这次日本人怎么也没有想到,美国航空木剑上的大炮早就对准了他们,加之参谋部未认真制定作战计划和海军部队演练的虚假数据,部队遭到重创。因此,这也是日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总结

中途岛海战是海军史上成败瞬息万变的一战,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一个著名战例。美军共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147架飞机和307人,而日军由于作战情报被美军破解、联合舰队指挥官对海上航空作战认识不够、排兵布阵不合理等原因,导致日军一共损失4艘航空母舰、1艘重巡洋舰、322架飞机和3500人,另外还有1艘重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受重创。

中途岛海战:为何日本称霸太平洋的企图被截止在中途?

更重要的是,日本海军损失了三分之二的航空母舰和几百名熟练的舰载机飞行员,这使得日军完全丧失了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据有的海空控制权,也使得日本称霸太平洋的企图被截止在中途。

日本也由于在这场海战中受到的重大损失,所以在这场战争之后,日军被迫停止了在战略上的全面进攻,转而采取了守势,因此太平洋战争开始出现了转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