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點·觀察」黎智英被捕 投機客為何亂入政壇?


黎智英被拘捕為何“震動”香港?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上週五因涉及參與去年8. 31 非法遊行被捕。有香港律師表示,根據香港法律,黎智英被起訴的兩項刑事罪行——非法集結罪最高可判監5年,而刑事恐嚇罪最高也是判處5年監禁。不過,也有香港法律學者預計,按照過往案例,即使定罪,法官可能也不會判黎智英入獄,而是判罰社會服務令。


「慢點·觀察」黎智英被捕 投機客為何亂入政壇?

黎智英被拘捕


黎智英被拘捕,很快成為輿論焦點。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點:


第一,香港警察的拘捕行動,和我們的想象有很大差距,警察執法不只是剋制,簡直是相當“斯文”了。


來回看現場:


28日7時30分左右,港島總區重案組十多名便衣警員,乘坐4輛七座車,到達黎智英位於何文田嘉道理道的住所院門外。身著警察背心的警員下車按門鈴,對大宅內的人說,“我們來找黎智英先生。我是警察,你替我向他通傳。”,然後又用英文說了一遍,並加了一句“goodmorning”打招呼。


這警察說話,怎麼聽著都像是上門拜訪的客人。


但黎智英並沒有及時應門。大約過了10分鐘,黎智英才走出來。警察沒有拿出拘捕令,只是隔著院門對他說,“是有一宗案件要你協助”。這時候,才有人開門讓警察進入院內。黎智英則向警方表示,正在做運動,要先淋浴,讓他們等待。之後又過了十多分鐘,身著西裝外套和運動褲的黎智英,戴上口罩出門,被押上警方車輛,前往九龍城警署接受問話。


和黎智英同一天被捕的,還有香港立法會前議員李卓人及香港“民主黨”前主席楊森。香港警方表示,三人涉嫌在去年8月31日參加未經批准的集會。而這次遊行正是香港亂局的一個轉折點。此前“黑衣暴民”主要是針對一些具有特定政治象徵意義的建築物,如立法會大樓、香港中聯辦大樓等;此後,暴力破壞活動則蔓延到全社會,佔據街頭、阻塞交通,每次都令全港陷於癱瘓。而且,暴徒對警察和平民的人身傷害不斷加劇,縱火、割頸、淋燒路人。


「慢點·觀察」黎智英被捕 投機客為何亂入政壇?

黎智英多次參與非法遊行


有現場視頻顯示,去年8月31日,黎智英在一場集會中高調現身,唱聖詩、喊口號,大搖大擺地參與非法遊行,他當時揚言不怕警方搜捕。另外,2017年6月,黎智英在維多利亞公園參加某次集會活動時,突然走到一名正進行正常採訪工作的《東方日報》記者前,一邊用右手指著他的臉部,一邊用髒話辱罵,其行為當時被全部錄下來。《東方日報》以及這名記者先後17次致信律政司,要求給個交代。


第二,黎智英之流害怕法辦,企圖極力把事件“政治化”。


下一步,包括黎智英在內的三名被捕人士,將在5月5日到東區裁判法院應訊。到28日中午,獲准保釋的黎智英等三人,先後離開了警署。黎智英助手聲稱,港府在“散佈恐嚇信號”。李卓人保釋離開警署時也聲稱,現在是“大算賬時代”。


而黎智英被拘保釋的第二天,楊森就與多名男女到黎智英大宅共商對策數個小時, 之後分開兩部私家車離開。泛暴派則瘋狂反撲, 黑衣暴徒再現旺角, 堵路縱火。


黎智英被捕後,西方反華勢力立刻為他們的“代言人”出頭。 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批評,美方赤裸裸干預特區法治和司法獨立。


香港警方當天回答拘捕行動是否有“政治考慮”時表示,他們是在完成相關調查後開展行動的。香港律政司在週六(2月29日)深夜發表聲明,重申檢控決定嚴格按照證據、適用法律和檢控守則而作出,不論涉案者的政治背景。


「慢點·觀察」黎智英被捕 投機客為何亂入政壇?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前特首梁振英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言,抓住了事件的要害。他說,所有其他泛民頭頭和黎智英一樣,不管如何和美西政府勾肩搭背都沒有免死金牌。”他還轉載了去年十月,黎智英與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等在華盛頓的合照,諷刺說,“只有在謁見外國人的時候才打領帶的香港人,不要搬美國的政客嚇香港的法官吧...”


「慢點·觀察」黎智英被捕 投機客為何亂入政壇?

黎智英打著領帶與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會面


梁振英表示,香港每年因相同罪名被捕的人士不少,但只有黎智英被捕成為大新聞,“因為太多人以為刑不上黎智英!”。“但任何人無論如何呼風喚雨,只要犯法,不管輕重,都要拉要告!”


由此來看,這次拘捕和起訴,焦點不在控告罪名輕重,而是向黎智英及其後臺發出明確信號,特區政府不會縱容這樣的人,繼續損害香港法治及民主秩序。


臺灣《壹週刊》停刊 “淫媒”為何失敗?


“禍不單行”,就在黎智英被香港警方從家中拘捕的第二天,29日,他在臺灣經營了20年的《壹週刊》也宣告玩完。


位於臺北內湖區的《壹週刊》總部大樓,已人去樓空,網上的訂閱在凌晨零時停止服務,接近百名的員工被解僱。與此同時,黎智英可能在臺北被提告和罰款。因為他違反臺灣勞工保護法規,大量解僱員工沒有提前六十日申報。


不過,這對於“視規矩如無物”的投機客黎智英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罷了,能奈我何?從業多年,違法違規無數,他早已練就“蝨子多了不怕咬”的耍賴功夫。


倒黴的是為《壹週刊》賣命的員工。就在幾天前,偷拍藝人林志玲一案中的記者和主管都在臺灣被判刑。


事發在2017年3月某晚,娛樂新聞記者陳某,用具備夜視功能的高倍數攝影機,在臺北文山區林志玲豪宅的對面偷拍,並誤把林志玲的經理人,當作林的前男友言承旭。林志玲的居家生活照,隨即被《壹週刊》做了個大封面,標題就是《言承旭直搗香閨 林志玲秘密愛巢曝光》,並用“疑似林志玲女子裹著浴巾關紗門”的噱頭,吸引讀者購買。


「慢點·觀察」黎智英被捕 投機客為何亂入政壇?

林志玲被偷拍浴袍照 起訴《壹週刊》(取自林志玲微博)


法官認定,《壹週刊》為刺激銷量、廣告牟利,侵犯林志玲私隱權。涉事的陳姓記者判處有期徒刑四個月,吳姓主管判有期徒刑三個月,同時,《壹週刊》共須向林志玲賠償八十萬元新臺幣,約二十萬五千港元。


2001年,黎智英以虎狼之勢闖入臺灣媒體圈,創刊臺灣的《壹週刊》。為了吸引眼球,以臺灣時任領導人陳水扁的女兒陳幸妤,及其準女婿趙建銘的私生活,作為報道焦點,把狗仔隊文化帶到臺灣,並引發臺灣傳媒界的地震。 而多年來,它不顧傳媒操守,侵犯隱私,或者報道誇張失實,敗壞社會良俗的同時,惹上的官司也數不勝數。


最轟動的莫過於記者敲詐臺灣首富郭臺銘案。2006年,臺灣《壹週刊》記者臧家宜夥同男友,企圖借出書,披露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涉嫌逃稅等負面消息,並以此恐嚇勒索郭臺銘一百萬美元。案發後兩人各被判入獄八個月。


壹傳媒旗下的刊物在香港也同樣案底累累,香港《壹週刊》被批評為“淫媒始祖”,曾被香港法官形容是“誨淫誨盜”,多次判罰。旗下《爽報》更多次被指賣弄色情、荼毒青少年,引發多個團體到壹傳媒大樓外示威抗議。


黎智英的壹傳媒,為創收不惜搞各種“下三濫”,但業務卻仍走下坡路。近六年來,壹傳媒至少有九本雜誌和報紙“關門”,香港《蘋果日報》,2月底也裁員至少40人。有網民諷刺說,《蘋果日報》過去大半年不斷煽動香港市民“攬炒”,這次終於“得償所願”。


虧得最厲害的,還是臺灣《壹週刊》,發行量只有香港《壹週刊》的十分之一,因此最近四年連續血虧,累計虧損超過十八億港元。期間黎智英多次變賣臺灣資產套現,被外界認為是放棄在臺灣的投資和經營,如今果然“兌現”。黎智英在《壹週刊》2月底停業消息傳出的前夕,還曾不顧新冠肺炎疫情的風險,三次在夜間召集多名他手下反中亂港的馬仔,以及何俊仁、李卓人等人密會。外界盛傳他已經“山窮水盡”,肯定有“要事”交代。


只有小學文化的黎智英為何投機傳媒?


綽號“肥佬黎”的黎智英, 1948年12月出生於廣東。七歲時, 其父逃往香港, 其母被批鬥後送去勞改。為了養活自己和弟妹,黎智英只能在街頭做小生意,還曾以偷竊為生。黎智英無數次提及,他的“反共”理念源於童年。


12歲時, 黎智英狐身一人偷渡到香港, 做了一名童工。但他很能幹, 20多歲便成為廠裡最年輕的經理。只有小學文化的黎智英,還在業餘時間苦學英語。


1973年,香港股市遭受股災重創,黎智英卻發現了投機的機會。他將攢下的7000元港幣投進股市,一年之後賺了25萬。這筆錢成為他創業的第一桶金。


1981年,黎智英在香港創辦了“佐丹奴”服裝公司。“佐丹奴”的成功,讓黎智英成為香港知名的服裝老闆。不過,他的野心可不止於此。在他看來,媒體是所謂“第四種權力”。1990年,42歲的黎智英,將營業額高達16億元的“佐丹奴”股份全部售出,創辦了《壹週刊》和壹傳媒。


作為一個外行,為了在香港激烈的媒體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黎智英採用了走偏門的方式。以偷拍名人私生活聞名的香港狗仔,就是黎智英一手培養起來的。“只要是讀者要的我們就給”、“沒人性才能做傳媒”,更是黎智英辦報的“名言”。


在黎智英的眼中,沒有一點新聞人的職業操守,“譁眾取寵”的重要性遠超過“實事求是”。1995年,黎智英又推出《蘋果日報》。滿版盡是誇張的標題、聳動的圖片,以及不設下限的內容。在香港傳媒界,黎智英膽量之大、手段之怪,成為一個十足的另類“奇葩”。


據說,黎智英對人性的弱點十分清楚, 不僅能夠迎合各種市民趣味,還有一套獨特的用人之術。他會不惜重金聘請員工,年終給高分紅。但他也常常因為一言不合,一夜之間就解僱同甘共苦多年的業務骨幹。對那些為其打拼多年的“元老功臣”,他也毫不留情,手段異常老辣。

黎智英經歷過兩次婚姻, 先後育有6個子女。第一次離婚後,他又對當時《南華早報》的記者李韻琴“一見鍾情”。為了追求她, 黎智英甚至曾放下事業,追隨著女方到了法國。


這是不是一段浪漫的愛情,無人知曉。但顯而易見的是,這段婚姻,讓黎智英進入香港的“上流社會”。


因為李韻琴的胞姐李偉琴,正是香港民主黨的元老、第二任主席楊森的妻子,而楊森又是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的“親密戰友”。作為香港反對派“教父”級人物,李柱銘利用其“政治影響”和資深大律師的身份,常年一直在西方勢力面前擔當“引路人、黑中介”的角色。也正是有了這層關係,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黎智英,得以和李柱銘以及西方政界搭上線。


“傳媒大亨”為何亂入政壇大把撒錢 ?


作為一個傳媒人,黎智英的主業是失敗的。不過,多年來,他為何卻能充當香港反對派的“金主”,大把撒錢?又為何執著地插手政壇?


早在2011年中,黎智英被揭發多年來在其集團長期虧損的情況下,仍以數以千萬計,接連向包括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公民黨、民主黨、社民連等反對派人士,輸送政治獻金。案情曝光後,社會譁然。


2012至2014年間,黎智英又向九個反對派政治組織,以及14名人士,提供了4080萬元政治黑金。壹傳媒還免費給“佔中”刊發廣告,資助“佔中”在其他媒體買廣告。


除了撒錢,黎智英還親力親為。去年香港“反修例風波”中,《蘋果日報》不斷髮布虛假資訊抹黑港府和港警,連篇累牘煽動市民上街,不僅詳細地繪製遊行時間和路線圖,還列明遊行口號和訴求,甚至派發教唆如何對付警察的“抗爭手冊”,完全是暴亂遊行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慢點·觀察」黎智英被捕 投機客為何亂入政壇?

黎智英多次參與非法遊行


黎智英去年8月曾在《蘋果日報》撰文,自爆連月來極端暴力分子為非作歹的真正目的,是要在影響特首選舉和立法會選舉選情的11月區議會選舉中取勝,藉此“改變香港和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直言,黎智英一夥的真正目的是奪權變天,恐令香港萬劫不復。


期間黎智英還接受CNN專訪,乞求特朗普進一步介入香港。黎智英狂言,即使經濟變差也要繼續動亂,企圖“借港反中”,稱“國際壓力加上經濟放緩、就業職位流失,中國可能就會改變”。


洗腦賺錢 黎智英要一箭雙鵰 ?


一方面在網上大肆煽暴,一方面大發暴亂財。 黎智英藉機以“撐自由”之名,大肆販賣《蘋果日報》,去年6月實行網上收費訂閱。為了進一步對青少年洗腦,又推銷“撐學生睇蘋果計劃”,聲稱只要是10至22歲,就讀本地學校或大專院校的全日制學生,便可免費申請閱讀,還美其名曰“讓學生了解社會真相”。但這筆300塊的訂閱費,還是發動市民來“贊助”給學生。可謂洗腦賺錢一箭雙鵰。


果然,九月中旬,香港壹傳媒官網宣佈,《蘋果動新聞》訂閱數超過七十四萬,《壹週刊》訂閱人數超過十萬。辦公室裡,有些過去被裁掉的同事又回來上班了,福利變好了。為此,黎智英還和員工一起切燒豬慶祝。香港的這場暴力風波,竟替苟延殘喘的壹傳媒續了命。


“亂港頭目”為何能趁亂髮財?


學者時吳華在他的專著《金融國策論》中談到, 2014年,作為“佔中”的實際操盤手和“金主”的黎智英,不僅接受美國的資助高達2.7億元港幣,還在“佔中”的關鍵節點,不斷通過掌控的媒體來造勢。與此同時,“佔中”背後的美國背景的基金會,通過“支持資金”的發放力度和節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佔中”的規模和時間,為其準確操縱香港金融市場預期,進行市場操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佔中”期間,美國的對沖基金和高盛等投行獲利頗豐,他們加大對港股炒作,在前期趁機賣空港股。而黎智英也通過沽空港股獲利約10億港幣。這兩者之間的關聯,頗有玄機。


這一幕,居然在去年香港“反修例風波”中再次重演。香港《大公報》報道,黎智英的壹傳媒,大半年中至少有三次不尋常的股價異動和爆升。其中一次是在去年六月風波初期,六月六日起的短短十天,股價由不足兩毛錢升幅翻倍。壹傳媒市值升了約五億元,黎智英佔股權的七成五,帳面就可獲利三億七千多萬元。


壹傳媒是港股中從沒有盈利的“毫子股”,竟然能獲得美國大行全力支持,明眼人都看得出此中的不尋常。幕後資金或借抬高股價,合法地為“反修例風波”的暴力事業注資,而代理人“領獎”過後,股價回落。去年,壹傳媒類似的股價大幅起起落落約有三次,怪不得黎的主業長期虧損,但他的生活仍然如此的滋潤。幫著美國搞亂香港,這就是黎智英當下的生意經,也是他的畸形利益所在。


黎智英為何甘當“漢奸”?


2019年6月,香港發生反修例示威遊行後,僅僅過了一個月,黎智英就在7月初跑到美國,見了美國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以及多位議員。給予他如此高規格的會晤,黎自我感覺像個“風雲人物”了。他當然清楚,美國當前如此下力氣,通過搞亂香港來牽制中國,他黎智英在“幫美國的大忙”,他覺得自己前所未有地重要了,也更有靠山了。


負責跟美國政治人物牽線搭橋的,是黎智英身邊的一個助理Mark Simon,此人具有美國海軍情報部門背景。退役後,Mark輾轉來到香港從商,“自然而然地搭上黎智英”。


他多次在黎智英的黑手操作中扮演重要角色。香港《文匯報》稱,Mark是美國共和黨香港支部主席,黎智英給各政黨的捐款完全由他代辦。從2003年開始,Mark以壹傳媒高層身份,8年向美國政壇捐款超過20次,其中2008年美總統選舉時,向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捐款三次。


根據維基解密,黎智英還與美國駐港總領事館關係密切,配合後者旨意干預香港政治,控制泛民的人事和行動。2013年6月,黎智英考察了仰光兩個房地產項目的地盤,兩地盤分別佔地2.5和4英畝,都是服務式住宅兼寫字樓的綜合大型樓盤,樓高26層。黎智英還有意入股緬甸人民銀行,當中涉款8100萬美元,摺合6.2億港元。黎智英只是這筆大額投資的一個參與者。


當時在香港和臺灣經營的壹傳媒一直走下坡,令人質疑黎智英到緬甸進行鉅額投資的目的和資金來源,不排除投資只是障眼法,目的是把美國中情局提供的資金,漂白為生意資金,以在香港策劃更多的反華活動。


「慢點·觀察」黎智英被捕 投機客為何亂入政壇?

黎智英被拘捕


可以說,黎智英是香港反對勢力的“大腦、金主、黨鞭和喉舌”,“四位一體”,所以得到美國及西方反華勢力重用。香港市民給黎智英送上“漢奸”的稱號,黎智英稱並不在乎。他給自己貼上了“追求民主自由”的標籤,但破壞香港民主的,恰恰是黎智英之流。黎智英一家8口,除了尚未成年的小兒子,其餘7人均持有英國護照。很明顯,黎智英早已做好準備,一旦香港亂了,隨時有出走的後招。


但黎智英的族人為此感到萬分羞恥。2019年8月,香港《大公報》刊出了一份廣東順德黎氏家族的公告,將黎智英剔除出族譜。公告稱,“黎氏列祖列宗在上:今黎氏逆子智英,禍亂中國香港,黎氏蒙羞,故開祠堂,祭先人,剔除出族譜,之後智英此人一切行事與順德黎氏無關!”對於要名要利的黎智英來說,這無疑是重重地“打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