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娱乐圈小鲜肉拿高片酬的问题?

凤少


这次疫情,很多所谓的娱乐明星表现令人失望。当一位低保户大爷把自己卖牛所得和毕生积累的一万元捐给政府(主管部门已经上门退还并表示感谢),当屡被嘲笑的“大衣哥”竭尽所能捐款,很多所谓的娱乐圈明星大腕相形见绌。

有些甚至举家躲到国外度假避嫌图清净,有些迫于网友压力,不情不愿,象征性地“凑份子”敷衍舆情,这些都让普通老百姓心寒。


朱玉卿


首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小编只是发表自己一些意见,比如:

当年的湖南卫视可谓风头正盛,观众和收视率基本无人可撼动,当时有一部新剧叫《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到今天网络上的口碑也非常之高,湖南台台长花大力气大价钱在与各大卫视的竞争中买下首播权,把这剧作为当年的开年大戏,但收视率却惨败。后来湖南台的热播电视剧是什么样子,我们都看到了。

这就是人民的选择,与大众每个人都有关。

很多人说电视剧电影质量差,鲜肉没演技但钱拿的是最多,投入资金很大部分都用于演员片酬,都是因为粉丝爱看,这小编不太认同。粉丝确实会支持自己的偶像,但作品质量差归咎于粉丝群体,就是在推卸责任。为什么各种作品都热衷于请小鲜肉,片酬还给的高,是因为请他们参演作品能赚钱,从投资人角度肯定是赚钱为首要目地,而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不通过利用粉丝经济,作品很难得到关注赚的到钱,再进一步说,就是除了粉丝之外的大众其实不会支持所谓的好作品,都只是嘴上说说,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

我们的娱乐大环境不是一天就成这样的,也不是粉丝带偏的,当然还有一些政策上的原因,我也不想展开谈了,就只说粉丝相关的问题。

韩国的粉丝文化比我们久多了,在大众中占的比例也比我们高多了,很多做法包括对偶像的支持也比我们的粉丝厉害多了,但为什么影视剧作品在高质量的同时鲜有偶像出现,就是因为他们大众的参与度高并且大众的要求很严苛。所以说不要推卸责任,不是因为粉丝盲目支持,而是我们没有行动和努力。

小编记得有一个盘点历年优秀电视剧歌曲的视频中也有《大明王朝1566》,播放量弹幕量很高,视频作者对这部剧也给出了相关点评,于是有人说,如果当年这部剧在央视播一定会大火。你看,这就是除了粉丝之外部分大众的态度,他们其实对作品质量并不是真正的关心。


懂得停留


回答这个问你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下什么是“粉丝经济”?在最近几年,我们听得最多的四个字,无疑就是“流量为王”,没错,在当下这个粉丝经济时代下,谁拥有的流量,谁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那么,小鲜肉明星们,之所以能拿到天价片酬,以及资源丰富的戏源,不是说他们拥有多么惊艳的颜值,以及多么精湛的演技。而是,在当下人人媒体的情况下,一件事发生了,一个明星崛起了,都会得到光速一般的传播,所以,经纪人更懂得了营销和包装!

都说,现如今小鲜肉的崛起,导致众多老戏骨无戏可拍,有的甚至为了接到戏,从原来的男主,甘心给小鲜肉们做配角。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不是导演们无视老戏骨,而是被逼无奈。理由是小鲜肉们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只要随便带点营销节奏,通过小鲜肉们的粉丝效应,就会得到广泛的传播,为此也相继会在新剧开播时,减少大量的推广费!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的粉丝,收看影视剧,都是直奔自己的偶像,只要自己的偶像出演一号剧主,不管票价多少,都会前去埋单。这也是为何导演们会首选当红小鲜肉来出演自己的新剧!导演们也是在向流量低头!

那么,追根究底,是什么导致小鲜肉们收获天价片酬,以及获得导演们的青睐呢?这个导火索的锅,是由小鲜肉自己来背,还是由导演们来背呢?答案一定是由粉丝来背!

也不知道,现在的青少年一族是怎么了,尤其是女粉,见到诱色可餐的帅哥,就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比如:去年崛起的小鲜肉明星,李现、肖战、王一博。可以说,在他们没有成名前,跟成名以后的片酬,是有着天差地别的,但他们三人,真的是仅靠《亲爱的,热爱的》、《陈情令》以及精湛的演技,又或者在影视圈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才促使他们的身价飞涨吗?

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以上这两部剧,确实是他们崛起的支点,但就单单出产了一部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剧,就可以跨越身价从100万到几千万甚至上亿的鸿沟吗?可想而知,仅靠一部剧的大红,是远远不够。他们之所以能够轻易跨越身价冲刺,正是由于粉丝的疯狂,粉丝的追逐,使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一夜之间地毯式暴增!

尤其是女粉的疯狂,举例:在王一博大红不久,就有一场上海粉丝见面会,女粉们为了见到王一博的真容,整整席卷一栋楼,导致交通堵塞,且存在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才不得已取消。如果不是这些疯狂的举动,和追星的行为,也不会促使王一博身价暴涨,片酬迅速跨越一个天际!

如果,粉丝们不那么疯狂,单单靠《陈情令》这部剧,是不能够让王一博和肖战逆袭成天价片酬明星,所以该反省的不是导演,也不是这个社会和时代,而是一天到晚为了追星,可以放弃尊严,放弃正确社会价值观的粉丝群体!


老肖娱乐


靠颜值拿高片酬,又才不配价和德不配位,不应该,不符合身份,应当减肥

为什么这样说,那些经历演艺圈磨炼多少年自己努力付出那么多的人。我喜欢一些小鲜肉,但是并不代表我认可你能力,你付出多少拿多少片酬这才合理。有些人用自己身体冒生命危险的人。更应该拿高片酬,比如说胡歌

首先,无非就是颜值高些,

小鲜肉出道晚,没有什么经验,在任何领域都需要一些有经验丰富的人,只是看别人如何做,自己不亲自动手试试,又怎能确定以及做的就很好,有时眼高手低就是刚出社会人的短板。他们只是给人好看而已。

第二,迎合了当代年轻人的口味

都说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非要靠能力吃饭,这说明颜值高确实很受人喜爱,现在这时代流行美人胚子和帅哥文化,剧本可以不好,只要有小鲜肉就有收视率。

第三,演技不行,又矫情

有些人能力没有,替身几十个。整个片子拍完就没有看到真人,还以是不存在呢,最后杀青的时候来了。

还有些是怀着孕,一切都是替身在做,她的名字只是出现在字幕上,露个脸就行,一切都是替身做,这片酬高达上亿,

有些摔倒了,碰了皮外伤,就到处和别人说敬业,敬业两个字都感到羞愧用在她身上。

还有些人拍个戏几十个人伺候,年纪轻轻又想拿钱,又不想出力,这就是小鲜肉。你凭什么,除了好看,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做她的工作,

最后,老戏骨是靠实力吃饭,拿高片酬,理所当然

人民的名义里面老戏骨的演技太好,虽然片酬不高,观众喜欢,这些老戏骨的敬业精神和那些小鲜肉的替身形成宣明对比,想吃这碗饭又不想付出努力,只是靠颜值,建议那些不敬业又想拿高片酬的可以适当减肥了。


喧嚣和静觅


这其实是小鲜肉背后的经纪公司和顶级制片公司博弈的结果。

市场决定一切,出得起高片酬的制片公司都是业内顶级,他们的员工都是精算师。当观众们还在品味正热播的剧集时,他们早已做好了图表,分析了数据,收益到达率是否完成等也不在话下。

小鲜肉是收视保证,可是他们大多对该拿多少片酬没有概念,而他们背后的经纪公司却是个中高手。剩下的就是经纪公司和制片公司的博弈了。

当影视业的大环境没有改变,观众们的观赏要求没有提高到一定程度,这种小鲜肉拿高片酬的现象将长期存在。





松鼠镁光灯


我是老叔,很高兴回答这个这个问题。

首先很多人觉得他们不该拿这么多,ok我也这么觉得。

但是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有供需关系。

有需求就得有供给。影视作品综艺节目需要流量,需要话题,这是一些所谓的‘老演员’或者有实力的演员所没有的。小鲜肉有足够的流量,有超群的粉丝,形成了所谓的粉丝经济,这些粉丝也愿意给他们买单,这是投资方梦寐以求的。毕竟他们投钱就是为了赚钱。虽然小鲜肉的要价很高,但是他们可以满足,因为这些投资会带来更大的收益。

就拿“中国有嘻哈”来举例吧,真的会有那么多观众愿意看说唱吗?并不是,而是吴亦凡带来了足够的话题度,很多观众被这种话题所吸引去看节目,再加上吴亦凡庞大的粉丝群,给节目造成了巨大的流量效应,并最终使节目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也是节目组安排初出茅庐的他跟很多说唱OG一起当评委的初衷。他们的投资也换来了巨额回报。

综上所述,正是市场供需带来了鲜肉的巨额酬劳。





老叔是怪兽


要探讨小鲜肉的高片酬问题,首先我们要来说说何谓“小鲜肉”?

小:年龄小、资历浅

鲜肉:颜值秀色可餐,身材惹人舔屏

总体而言,小鲜肉可谓是颜值高、身材好、年龄小的流量小生的统称。那么我们接下来再来讨论一下什么样的人配拥有高片酬。

首先,演技好,一人千面,演一个角色像一个角色,在这里,面瘫演技、换脸替身这些是绝对的禁区;其次,观众缘好,简言之就是观众爱看他,票房收视保证,这和演技好其实也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说观众缘好只是因为有流量,其中更大原因在于演技好。

那么讨论完这个问题,我们再回头来看“小鲜肉”,小鲜肉一定意味着演技差吗?非也。其实在娱乐圈,有不少又鲜演技有好的演员,比如刘昊然,年仅20出头,还在科班就读中,他的演技就相当出彩,演过的电视剧、电影作品无一扑街,另外,观众缘好,流量不低,年轻粉丝喜欢,上年纪的观众同样爱看。

那么以刘昊然为例的这样的优质年轻演员,为何不配拥有高片酬?

其实这就跟我们企业里任何岗位的员工都是一样的,学历高、工作表现佳、又讨老板喜欢的年轻员工,凭什么不配拥有“高片酬”?而相反,即便是资历很深,但工作不努力、混日子的老员工,自然也不应该拥有高收入,甚至这些人更将成为公司首批淘汰的人群。

因此,小鲜肉,与高片酬并不冲突,同样小鲜肉也不应该成为“避而不谈 人人喊打”的重点。拥有年龄优势、高颜值的小生小花们,更应该抓住青春,努力打磨自己的演技,尽快成为既有流量,又有演技的实力派,这才是“小鲜肉”们的生存法则。


传媒柯南


小鲜肉,高片酬,老戏骨,低片酬。似乎被划上了等号,然而事实绝非如此。“老戏骨”也会栽跟头,不是年纪越大就一定有好演技。

究竟什么是小鲜肉和老戏骨?

小鲜肉最早是2014年国人对韩国男性偶像明星的爱称,特指年轻(一般为18-25岁之间),帅气(颜值高,俊俏且美丽),身形健硕(健康有活力),花边新闻少(品行端正,情感经历少)的男星。公认的小鲜肉有:张艺兴、鹿晗、李易峰、杨洋、TFboys、马可、吴亦凡、吴磊等。近年来因不少演艺圈前辈,如吴彦祖、陈道明、成龙、陈宝国等,发文批部分小鲜肉演戏不敬业,用替身、不背台词、抠图、对口型等。“小鲜肉”成了负面词汇。

与之相对,老戏骨即演艺精湛的影视戏剧老演员,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在娱乐圈耕耘多年,德高望重并且演技深,演什么像什么,凭借好口碑获得圈里圈外的一致好评。代表人物有张国立、李雪健、吴刚、潘迎紫、斯琴高娃等。虽然老演员们有好口碑好演技,但因接的剧本不对年轻人胃口,为人低调不善宣传,有的演员获奖无数,被尊为老艺术家,有的平平,不拿奖,也没高片酬,兢兢业业为演戏。


无敌最俊朗2000


觉得不应该却无能为力。

①小鲜肉之所以能拿高片酬,归根到底是有人为他们买单。如果想要从根本上遏制,最直接的办法是让他们不受那么多人喜欢,没有那么多人关注和支持。可是这样的办法不可能实现,所以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而无能为力。但是换句话讲,跟我们自己没有必然联系,钱不是我们出的,单也不是我们买的。我们也只能吐槽一下,最终可能也只是无用功。

②小鲜肉本身这个词语并不是完全美好的,一提到小鲜肉我们除了想到颜值高,外形条件好之外,就是一些负面的比如没实力,没演技等等。从此就可以看出,小鲜肉不可能一直鲜下去,粉丝也总有会被完全消耗的一天。一直走这条道路注定不会长远。所以说,放的开点,想的开点,他们就算拿高片酬又能维持多久呢?

③小鲜肉更新换代的频率如此之高,就充分证明了没有谁能够永远高片酬,所以大家也不要觉得太过不满,等青春饭吃完了,不还是得吃老本。如果不能是自己尽快转化为优质偶像,最终就会面临淘汰。

④往乐观方面想,大家的情绪也越来越一致,大家的看法也趋于一致,久而久之,自然会形成一种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长此以往,高片酬问题定会得到改正和遏制,大家所一直关心的收入分配也会更加公平。圈中的乱象也会越来越少,一切终会按大家想象的去上演。多一些耐心,保持一些理智,先做好自己,再评判他人!


独家记忆一路有你


适当降低一点吧。

虽然明星这个行业有很多无奈,像是没有太多的自由,出入任何地方总容易引起轰动,而且没有太多的隐私,承认他们真的不容易,可以拿高薪,但不代表可以拿这么高的片酬!

很多明星一期的通稿费,可能是很多老百姓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有些太过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