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三過筆”:帖學碑學,都必須遵守的一個原則



漢字的任何點畫,不論長短,都必須經過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書寫者通過控制毛筆的輕重、急緩,表現這個運動過程和時間,通過提按頓挫,寫完一個完整的漢字,這個字即造型和佔據的空間,通過時間和空間使由點畫到完成一個漢字,是一次與生命的全息,可在書法的一切書體中表現出來,無論寫正書、草書還是篆隸行,或者說還是臨鍾、王,寫顏柳,都必須遵守的一個原則。


書法“三過筆”:帖學碑學,都必須遵守的一個原則

董其昌書法作品行書


然而,這一原則在不同的人表現時,有不同的方法也可靈活多變,具有很大的彈性和發展餘地,就是說在起筆、行筆和收筆的處理上,可以有無限多樣的選擇,或者強調起筆與收筆,或者強調行筆,在起筆和收筆上,又有方圓藏露的不同,在行筆上,又有暢行與澀進的區別,凡此種種,都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用筆方法,產生各種各樣的風格面貌。書法書寫的這個過程,用筆原則不變,用筆方法是可變的,於是產生了不同樣式結構,不同風格面貌的書法作品。

漢字是連續書寫,所以任何點畫都必須三過筆(起、行、收),逆鋒入或露鋒入,出鋒收或回鋒收,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無論帖學碑學,無論怎樣變化,用筆結果還是在起筆行筆和收筆的範圍之內做文章。筆法是書法的最近本法則,無筆法則無所謂書法,因此有了趙孟頫“用筆千古不易”說。清▪周星蓮《臨池管見》說:“所調千古不易者指筆之肌理言之,非指筆之面目言之也。”這裡所謂肌理,應該就是基本原則,面目則是具體方法。因人而異,方法的不同就產生不同的風格面貌,當然形成面貌不僅僅在筆法,還有書體結構特色等等。

顏真卿書法

書法“三過筆”:帖學碑學,都必須遵守的一個原則

顏真卿楷書

由於三過筆的不同也就產生了點畫的不同,如寫碑和帖,點畫就有了區別,也就有了碑學和帖學的本質區別。

筆法產生以後,書寫時如何起筆、行筆和收筆?起筆、收筆究竟是露鋒還是藏鋒,是方筆還是圓筆? 縱觀書法史,書寫者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審美意識,隨心所欲地進行起筆、行筆和收筆,因時、因人而異,因各種各樣的風格追求而異,結果不僅創造出各種各樣的風格面貌,而且也促進了筆法理論的發展和深化,這些風格面貌和筆法理論概括起來,分為兩大流派:帖派和碑派,也既帖學、碑學,還有一個碑帖融合派。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帖派和碑派書法作品從外貌形式很好分辨,但凡有書法知識的都能區分,但從筆法講兩者到底有何區別,恐怕是非書法專業能說清的。

書法“三過筆”:帖學碑學,都必須遵守的一個原則

黃庭堅書法


寫書法是一個連貫的過程,筆畫與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都會有聯繫,前一筆的結束意味著下一筆的開始。以筆法理論來講,起筆承接上一筆畫的筆勢,逆鋒入紙,按頓之後,調正筆鋒,中段行筆流暢,結束時下頓回鋒作收,並且連接下一筆畫。這樣寫出來的點畫有三個特徵:一是注重筆畫兩端的表現力,提按頓挫,粗細方圓,變化豐富。二是注重映帶牽絲,上下連貫迴環往復,變化豐富生動。三是中段強調中鋒行筆,勁挺流暢。這樣的點畫決定了結體特徵。起筆逆入,其實是上一筆畫的延續,收筆回鋒,其實是下一筆畫的開始,逆入和回收都與筆畫的運動方向相反,扼制了筆畫尤其是橫畫的左右張力,結果使得橫畫變短,結體變長,進一步影響字的結體和整體章法,點畫筆勢上下連綿,點畫結體和章法的高度統一,產生了帖學書風,這類書法細膩、流暢、精巧、雅緻,強調韻味,強調節奏,特別適宜書寫小尺幅的詩文手札。具體分析,帖學強調點畫兩端的表現,起筆在微妙地承續上一筆畫的收筆之後,調整筆鋒,直奔收筆,輕輕掠過,細勁流暢,這種方法寫小字可以,用來寫大字,中段缺少變化,就顯得單薄。阮元《北碑南帖論》說: “南派乃江左風流,疏放妍妙,宜於啟牘”宋代開始出現立軸,書法作品的幅式逐漸增大,字也越寫越大,帖學筆法越來越不實用,就出現了危機。

明以後,書法進人園林建築的牆面,出現中堂、楹聯匾額等幅式,作品更大,點畫更長,帖學筆法中段空怯的毛病更加突出。到清代,書法家認識到這個問題,逐步從晉唐以後的法帖轉向漢魏六朝的碑版,為追求厚重、博大和拙樸的風格面貌。包世臣《藝舟雙楫》說:

“用筆之法,見於畫之兩端,而古人雄渾恣肆,令人斷不可企及者,則在畫之中截。蓋兩端出入操縱之故,尚有跡可尋,其中截之所以豐而不怯,實而不空者,非骨勢洞達,不可悻致。”

另一種運筆方法突破帖學範圍,用筆取逆勢,表現出新的探索,在書寫時把筆管朝筆畫運動的相反方向傾斜,使筆鋒頂著紙面逆行,創造出種新的用筆方法。筆管的傾側方向與筆畫書寫的運動方向正好相反,始終逆鋒頂著紙面運行。這樣的用筆產生幾種效果:

第一、 筆毫“平鋪紙上,四面圓是”,能寫出渾厚的線條。

​第二,萬毫齊力,垂直作用於紙面,能力透紙背,人木三分,墨色沉著有注入感,不像筆肚拖出來的那樣輕薄。

第三,筆鋒頂著紙面走,書寫時前面如有物拒之,竭力與爭,手不期顫而顫,就會“行處皆留,留處皆行”,就會自然的“逐步頓挫”,同時使一些鋪毫逸出,造成線條兩邊的毛糙形狀。

書法“三過筆”:帖學碑學,都必須遵守的一個原則


逆鋒頂著紙面書寫的用筆方法能克服線條中段的空怯毛病,使點畫變得渾厚蒼茫起來,具有吉金貞石的質感。這種碑版書法的用筆方法,受到康有為的極力讚揚:“涇縣包氏以精敏之資,當金石之盛,傳完白之法,獨得蘊奧,大啟私藏,著為《安吳四種》,表新碑,宣筆法,於是此學如日中天,”(《廣藝舟雙楫》)

帖學偏重於起筆和收筆的映帶回環之勢,中間一掠而過,勁挺光滑有餘而蒼茫蘊藉不足,要改變這種狀態,書寫中段必須要澀行,要留得住,“餘見六朝碑拓,行處皆留,留處皆行,凡橫直平過之處,行處也,古人必逐步頓挫,不使率然輕過,是行處皆留也”,這就從點畫筆法上找到指出了碑帖本質區別。

書法“三過筆”:帖學碑學,都必須遵守的一個原則

碑帖融合的代表:于右任


帖學有帖學的理論,碑學有碑學的主張。帖學借鑑“二王”以後的名家法書,碑學取法漢魏六朝的各種碑版。兩種用筆方法都自成體系,碑帖筆畫巨大的反差湧現了各種各樣的風格面貌,給書法世界營造出一個極為寬廣的表現天地。20世紀的書法家一般都是根據自己的愛好,採用某一種筆法,或者帖學的,或者碑學的,由此去選擇臨摹對象和追求創作風格。即使一些比較有創意的書法家,他們致力於碑帖結合或形式構成,書法風格別具一格,然而在筆法上也沒有什麼突破,只是在對帖學筆法和碑學筆法的運用上有所創新而已,他們不再像前人那樣,追求一種筆法的極致,而是嚮往兩種筆法的綜合或者對比。

清興碑後,碑學用筆和帖學用筆合二為一,兩端帖學,中段碑學,反映在作品中,中段生澀厚重,跌宕舒展,兩端的起筆和收筆不作裹束狀,露鋒較多,方面表現承上啟下的連貫,另一方面表現靈動和姿媚,與中段的生澀厚重形成對比。這樣的筆畫既有法帖韻味,又有碑版氣勢,屬於前無古人的創造。有書家認為碑帖結合就是“古今雜形,異體同勢”,對傳統書法兼收幷蓄,融會貫通。

書法“三過筆”:帖學碑學,都必須遵守的一個原則

碑帖融合的代表:沈曾植


僕於《藥石論》得十六字焉,曰:‘一點一畫,意態縱橫,偃亞中間,綽有餘裕。”所謂的“一點一畫,意態縱橫”,指用筆要上下左右四面出鋒,使點畫與點畫之間有所顧盼;所謂的“偃亞中間,綽有餘裕”,指中段要逆鋒行筆,要提按起伏,使線條中畫圓滿。其實,這就是碑帖結合的用筆方法。

今天,強調形式構成的書法繼承古人的這種傳統,並且在點畫構成和結體構成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為用筆的構成,它強調一切筆畫的造型價值最終取決於整體效果,沒有絕對的好壞標準,中鋒是美的,偏鋒、側鋒甚至破筆散鋒也可以是美的,美產生於整體關係的正確。從整體關係出發,它主張用筆方法不應該是帖學、碑學或碑帖結合的一種形式,而應當是各種形式的對比,通過它們之間的矛盾衝突與和諧統一,相輔相成,相映成輝,碑帖融合之路直至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