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对冉闵的权威性研究?是怎样的?

飞扬5588


《晋书》对冉闵有详细记载,根据史书记载,冉闵是被胡化的汉人。人们只知道他那道著名的《杀胡令》,却不去深究杀胡令下达的背景和目的。冉闵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将领,在烽火狼烟的北国大地,群雄逐鹿,少数民族政权林立,只要有实力就能称王称帝。冉闵作为当时最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自然不甘心被胡人统治。所以,当暴君石虎死后他不争气的儿子石遵被冉闵扶持为新帝,石遵却不守诺言不仅不给冉闵相应的政治待遇,还动了杀心几欲铲除冉闵。侍奉了后赵石勒、石虎,石遵三帝的冉闵心中义愤填膺,决定起兵造反,消灭石氏政权。冉闵在成功夺取大权,稳定了后赵局势以后,因为内心猜忌羯人不服他的统治,遂试探性的向国都的羯人喊话,声称愿意留下的可以留下,不愿留下的可以走;结果,整个都城几十万羯人全跑光了,只有汉人留下。冉闵当即认为: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认为留下羯人是养虎为患,将来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就有了那道著名的《杀胡令》,利用汉人和羯人的民族矛盾,发动汉人老百姓大肆屠杀羯人,最后十几万羯人被杀光了。清除了异己以后,冉闵在邺城称帝,国号“魏”,史称“冉魏”。所以,冉闵杀胡只是手段,称帝才是目的。当然,后人说冉闵挽救了汉族被灭族的命运,这实在言过其实了。杀胡只是给汉人出了口恶气,报了血海深仇,让后赵的汉族人民获得了更好的生存机会。但是《杀胡令》激怒了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使汉族置于更危险的境地。最后,冉魏被北边的慕容燕国所灭,汉人再次遭受被屠的厄运。不管怎么说,冉闵是一位英雄,就凭他武功盖世,勇冠三军带领汉族军队多次打退少数民族进攻,最后一战还以万人步兵重创鲜卑20万铁甲骑兵,杀出了汉人的血性。最后单枪匹马还斩杀300名重甲骑兵成功突围,因为战马力竭而被俘。当了俘虏的冉闵面对燕国皇帝说出了后人击节而叹的话:尔等蛮夷,人面兽心,尚且称王;吾等华夏英雄,何不为君王?冉闵的勇武绝对世间罕有,说是汉族武力值巅峰都不为过。



外獨不存


冉闵(?-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352年冉闵突围不遂,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斩于遏陉山,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冉闵后人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皇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冉闵作为五胡乱华时期最为杰出的汉族将领,称得上力挽华夏将倾,历史课本为什么一直没有出现他的名字?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进入历史课本的人物必须都是史书记载清晰,历史定位比较明确的人物,不论这个人是好是坏,还是有功有过,总之一定不能有差错。可是冉闵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的记载有些模糊。比如冉闵出生于哪一年?史书上记载:冉闵(?-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可见冉闵的出身年份都不确定。他起码做过两年皇帝,虽说其出身很苦,但自己出生的年份还是应该知道的,或许冉魏的史官已经记载下来了,但这些史书被敌人所毁,已经不存了。但不管怎么说,这从一个方面说明其历史情况我们掌握的还不清晰。再比如冉闵的墓志上被称为“平皇帝”,究竟这个谥号是怎么来的,至今还没有定论,只能由学者猜测。二是他死后,北方仍旧长期处于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冉闵死于352年,此后北方仍旧大乱,直到386年鲜卑人建立北魏,再往后一直到589年中国才再次统一。在这200年中,北方的胡人对于冉闵是很痛恨的,关于冉闵的历史也进行了删改,尤其是对其“杀胡令”等讳莫如深,因此我们很难得知冉闵全貌。总之,即使冉闵是一个真正做出英雄事迹的人物,但由于史料缺乏,他的事迹也就只能存疑,也就无法写进严肃的历史课本。三是事关我们历史教科书的编辑原则,也就是当今的主流历史观。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关于民族关系的编写是十分谨慎的,既要照顾历史形成的民族现状,我们现在的民族本来就是民族融合而来的,我们的教科书也是肯定民族融合的,关于五胡乱华的记载、南北朝时期的记载,本来篇幅相对都很小,而重点又放在了孝文帝改革等民族融合上。而冉闵虽说代表了当时被压迫汉族的利益,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强化了民族矛盾,注定不会被历史课本收录。根据现有的史料,即使记载准确的话,对其历史定位很难。冉闵是赵帝石虎的义子,官居高位,一定是为胡人立有大功的,他联络汉人杀胡人,主要目的到底是拯救汉民族还是对抗其他羯族权贵还说不准,不宜将其思想觉悟过于拔高。史学家记述五胡乱华时期历史,皆认可东晋为正统王朝,后赵、前燕、前秦等胡族政权为僭伪政权,同列“十六国”之列。冉闵自立为皇帝,于晋朝而论实为“乱臣贼子”,这样的人历史上就很有争议,很难进入教科书。四是其政权维持时间少:他所创立的冉魏政权不到三年,连十六国的都没有算冉魏政权。史冉魏政权只存在数年即被灭亡所以历史鲜有提及冉闵和他的冉魏帝国了。



譚天说帝


历史是后人写的,无法还原真相,只能从各种史料分析了。

其兵败之根源是为百姓争取粮食,只身统帅1万步兵力在无援兵力情况下拒前燕慕容恪20万战败,丝毫不能降低其统帅的能力。《晋书》对其评述“善谋策,(不是有勇无谋的蛮夫)勇力绝人,攻战无前” 每次临战冲锋在前,骑朱龙马(难得一见的千里马),他左手使双刃长矛(两头施刃,锋利无比的古代兵器),右手持连钩戟。其勇猛令五胡军队无人能挡,每战杀敌无数。如《后赵录九·石虎传》载:三个胡酋趁冉闵率大军进攻其它胡酋的机会,率骑七万袭击邺城,冉闵得知后,急率一千余骑兵回来救援,刚好与胡骑在邺城北面相遇,冉闵一马当先,所部千余骑都跟着奋勇冲杀。闵执两刃矛,驰骑击之,皆应锋摧溃。

《十六国春秋》《册府元龟》等载:匈奴刘显在冉闵攻襄国之后,帅众十万攻邺(《晋书》记载:“石琨及张举、王朗率众七万伐邺”),闵率数千骑出战,冉闵大败刘显,斩万人,冉闵带军追杀,再战,斩三万余人。《十六国春秋辑补》载:“冉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余级。”双刃矛也称两刃矛,“两头施刃”,锋利快捷,最为冉闵常用。 他在众胡联军绝对优势的兵力围攻中创造了很多军事奇迹,与鲜卑的决战前,他以一万汉军敌鲜卑铁骑十四万十战十捷。

中计被困的冉闵骑朱龙马,持矛戟,于十余万鲜卑铁骑军中,手刃三百余鲜卑强兵悍将,及至战马受伤(一说朱龙马是累死的)倒地被俘,面对鲜卑国主质问仍大呼:“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天下大乱,你们这些禽兽一样的蛮夷尚且可以称王称帝,何况我们堂堂中华英雄呢!)

《资治通鉴》、《二石传》载: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

《晋书·石季龙载记》载“闵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

史学家范文澜《中国通史》对慕容隽致祭赠谥予冉闵一事的评价为:“他的野蛮行动反映着汉族对羯族匈奴族野蛮统治的反抗情绪,所以他的被杀,获得汉族人的同情。慕容隽致祭赠谥,正是害怕汉族人给予冉闵的同情心。”

范文澜在当代权威历史著作《魏晋南北朝史纲》一书也对冉闵作出过相对中肯的评价:“至于冉闵以区区之力驰骋中原,而东晋又只作壁上观,是以亡不旋踵,只成为历史上的悲剧而已”。

在《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四章第四节《十六国大乱》中评价:“秦汉魏晋从来没有亡国后自杀的大臣,因亡国而自杀,是从冉闵的魏国开始的,这也说明汉族与非汉族间斗争的极端尖锐。”

史学家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评价:“冉闵之百战百胜,颇似项籍、孙策”,与石氏余孽角逐,未必会遽败,而慕容氏加入这场与它本不相关的战争,挟其方兴之势,其气完,其力厚,“是亦其(冉闵)所遭之不幸也”。

后人有诗惜冉闵曰:“雄烈才同楚霸王,破胡灭羯建新邦;朱龙一蹶神矛折,遏陉山前吊夕阳。”

史又言“闵至自苍亭,行饮至之礼,清定九流,准才授任,儒学后门,多蒙显进,于时翕然,方之为魏晋之初”。可见闵非粗才,惜其所值之敌,大多逼不及施展也。


两湖风轻云淡


冉闵(?-352年),字永曾,小名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人,生于兰陵(今山东兰陵)。冉魏政权开国皇帝(350~352年在位),西华侯冉良之子。

果断敏锐,以勇猛著称。出仕后赵,授游击将军,封修成侯。数从征伐,屡立战功。石虎死后,拥立石鉴,然后屠胡灭石。永兴元年(350年),即位称帝,建立冉魏。

永兴三年(352年),兵败突围不遂,为前燕君主慕容儁所擒,斩于遏陉山,追谥武悼天王。冉闵后人冉华(染华)的墓志铭则称冉闵为“平帝”。

冉闵的历史地位可谓冰火九重天,一方面是唐宋明清以来,基于政治的因素,他基本不为历朝统治者选择性失明和忽略,而近年却在网络上骤然化身为拯救华夏子民于水火,改变中国汉民族命运的一代战神。

那冉闵的真实历史面目是什么?

要冉闵,或许你需要这样几个基本的历史事实。

第一、当时五胡逐鹿中原,无日不战,北方陷入了一片极度黑暗,也许今天从历史学家的高度来看,五胡入主中原,文化逐渐汉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后来的隋唐盛世注入了文化基因。但当时入侵中原的五胡但着原始部落和游牧民族的残暴性,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北方的汉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中。

在一轮轮的屠杀中,北方的汉民族不到西晋时期的十分之一,当时的胡汉矛盾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而冉闵的杀胡令是矛盾激化后后的必然结果。

第二、冉闵的杀胡令,利用了当时的胡汉矛盾,但以杀止杀,是无奈的政治选择,但证明了以杀止杀绝对不能解决民族矛盾和冲突,以前如此,当下如此,将来如此。冉闵之前的北方天空,一片暗夜,冉闵之后的北方天空,仍是一片暗夜,而那片曙光,后来其实是缘于北魏孝文帝的那次划时代性的汉化改革。

第三、冉闵确实很能打,建立冉魏后,与群胡无日不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神话,确有项羽再世之风,而后来和慕容恪的廉台对决,大有项羽韩信垓下决战的气势。这场龙虎斗堪称中国最精彩的英雄对决之一,从战争军事史上来评价,冉闵确实为不世出的军事天才。

冉闵死后,他的对手慕容儁隆重厚下葬,被追封为武悼天王,从慕容兄弟对对手的态度,其时是能看出当时冉闵在当时的影响力。

对冉闵,最好的态度应该是不吹不黑,客观看待,不要神化,也不要妖魔化,方是正道。





乏味的生活1982


冉闵应该是被网文带偏了,历史中的冉闵其实汉人情结没那么重。

五胡乱华中国历史最黑暗的时期,也是汉人最不愿意提起的伤疤。西晋末年,天下大乱,王公贵族纷纷衣冠南渡,北方迅速成为游牧民族的饕餮盛宴,据史料记载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先后有十六个国家建立,留在北方的汉人在动乱中任人宰割,苟活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希望能站出来一位救苦救难的大英雄,可惜这个大英雄当时没有出现,现代人基于同情,结合史实就创造出来一位汉人英雄,这个大英雄就是冉闵。

虽然冉闵的杀胡令读起来,正气郎朗,大义凛然,感觉冉闵是在拯救汉民族于危难之中。若没有冉闵出现,汉人就被“胡人”给杀光了,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首先,冉闵并没有杀胡拯救汉人的思想基础。冉闵是汉人。但是,他爹冉良12岁时就被羯族首领、后赵武帝石虎当干儿子养了起来。冉闵是出生于石虎的家庭里,而且冉闵出生以后,石虎一直对这个养孙非常宠爱。也就是,他从小生活的环境就是少数民族羯族的帝王家庭,受到的教育也都是羯族的教育。他与汉族基本上没有文化交集,所以他不能会同情汉人。

其次,冉闵在长大后征战过程中,多次屠杀汉人。最典型的是咸康五年(339年),冉闵随石虎和东晋作战,进犯荆州和扬州。冉闵在沔南打败了东晋军,杀死了东晋将军蔡怀,屠杀了不少汉人。

第三,冉闵一生从未做过保护汉人的工作,在捐税上,从来没有减免过,反而是多次抄掠。同时,他也没有保护过弱小的汉族妇女儿童。

冉闵之所以颁布杀胡令是因为冉闵篡权后,由于前赵是胡人建立的国家,胡人贵族大多不服,并多次作乱,冉闵为了自身政权稳定,便煽动民族情绪颁布了杀胡令。另外,从当时汉人对待冉闵政权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冉闵并不是真心为汉人着想。无论是东晋汉人朝廷还是底层百姓都不支持他,响应他的都是手握兵权的军阀,也不全是汉人,而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又一起群殴他,所以冉闵政权只存在不到三年就被鲜卑人建立的前燕灭掉了。


足下三尺


Hello,大家好。我是专注于头条历史领域的原创作者历史的尘埃HISTORY。我的父母都是历史方面的学者,所以我从小就喜欢历史,特别喜欢中国的古代史与近现代史,现在也是一线高中历史教师。人们说得好,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希望我的回答您能够喜欢,如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慕容恪:冉闵勇而无谋,一夫敌耳!闵性轻锐。

《晋书》:永曾之诛羯士,亦歼其类。无德不报,斯之谓乎!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

司马光:闵骁勇善战,多策略。石虎爱之,比于诸孙。

谢采伯:若刘渊、聪、粲、曜,石勒、虎、闵,苻生,赫连勃勃等,其凶徒逆俦,淫酷屠戮,无复人理,祸亦不旋踵矣。

张大龄:当勒追越柩于苦县时,十万晋兵无一脱者,冉闵竟足以报之。古之建国者,深仁厚泽,累数十世,犹力守臣节,不得已而后取,盖杀一不辜而有天下,所不为,此三代所以长久也。

司马氏手刃其主,夺之寡妇之怀,安得不生此凶残以鱼肉之耶!假令宁馨之计得行,杀一勒,生一勒,况徐光辈乃欲阴翦中山以安石氏,不亦愚乎?然而早见预防,不失为人臣子之道矣。

王夫之:冉闵尽灭羯胡,而曰:“吾属故晋人,请各称牧守,奉迎天子。”虽非果有效顺之诚,然虑赵人之不忘中国而不戴己,未敢遽僭也。有胡睦者,称闵功德,谓晋人远窜江左而不足戴,然后闵无所复忌而僭以成。呜呼!

蔡东藩:冉闵乘石氏之敝,起灭石氏,扫尽羯胡,僭帝号,复原姓,说者谓其志不忘晋,临江呼助,设晋果招而用之,亦一段匹磾之流亚。吾意不然。段匹磾之害刘琨,吾犹恨其昧公徇私,不能以厌次数言,遂为之恕。

彼闵蒙乃父之余廕,受石氏之豢养,予以高官,给以厚禄,大马犹知报主,闵犹人耳,何竟不顾私恩,对宠我荣我者而反噬之?况羯虽异族,远系从同,必欲尽歼无遗,设心何毒?是可忍孰不可忍?而谓其能顾祖国,必无是理。

吕思勉:冉闵之百战百胜,颇似项籍、孙策,与石氏余孽角逐,未必会遽败,而慕容氏加入这场与它本不相关的战争,挟其方兴之势,其气完,其力厚,‘是亦其所遭之不幸也。

范文澜:

冉闵逞勇残杀,立国三年,死人无数,失败是必然的。但是,他的野蛮行动反映着汉族对羯族匈奴族野蛮统治的反抗情绪,所以他的被杀,获得汉族人的同情。慕容隽致祭赠諡,正是害怕汉族人给予冉闵的同情心。

秦汉魏晋从来没有亡国后自杀的大臣,因亡国而自杀,是从冉闵的魏国开始的,这也说明汉族与非汉族间斗争的极端尖锐。

至于冉闵以区区之力驰骋中原,而东晋又只作壁上观,是以亡不旋踵,只成为历史上的悲剧而已。

冉闵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被很大部分网友称为冉闵大帝,其最重要的功绩是在五胡乱华中拯救汉人,被视为汉人的救世主。不过,令人意外是,在我们在课本中却丝毫没有冉闵其人,让不少身怀热血的网友深感失望。

说来也挺讽刺,身为汉人救星的冉闵出身是胡人石虎的养子。这个石虎用两字形容,“魔头”,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魔头。石虎羯族人,后赵开国皇帝,一生当中嗜杀如命,干过最“伟大”的功绩是:一次性抓了20万汉人女子,而后命兵士对其施暴,完事后当成“两脚羊”宰割作为军粮食用。据《晋书》记载:夕则奸淫,旦则烹食,所留尸体堵塞了易水河,河水殷红殷红。

石虎死后,后赵大乱,石虎的儿子们想假借冉闵能力稳定后赵,答应冉闵只要后赵稳定下来,我们推你做皇帝。哪想,稳定下来后,石虎的儿子们卸磨杀驴,纠结一帮羯族军队攻打冉闵,冉闵当然不甘心,就除掉了石虎的儿子们,可他这么做成为胡人们的共同仇敌。

于是冉闵听从谋士意见,颁布“杀胡令”打出“胡逆乱中原,天下共讨”的旗号。冉闵这样做确实为自己召到了不少盟友,比如那些深受胡人压迫的汉人平民。

冉闵这样做多少带有投机成份,冉闵以前可是胡逆的急先锋,为了稳固自己地位,抛弃胡人盟友。但客观上说,冉闵这样做也算是间接拯救汉人。《晋书》记载:永嘉之乱,匈,羯等胡人军队掠地千里,烧杀抢掠,中原汉室十室九空。

据后世史学家研究到:“冉闵灭胡时,中原汉人只剩400多万人,而西晋建国初期可是有2000多万人。”还有一组数据,冉闵未杀胡前,胡人在中原约有500万人,经过杀胡后,急剧降到了不足200万人。

如何评价冉闵此人

冉闵最大的功劳:就是让胡人见识了汉人的血性,不敢对汉人再展开大规模的屠杀。这也是鲜卑族统治北方后,汉人得以存活的原因。

冉闵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对冉闵的评价如何

历史评价

慕容恪:①冉闵勇而无谋,一夫敌耳! ②闵性轻锐。

《晋书》:①永曾之诛羯士,亦歼其类。无德不报,斯之谓乎! ②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 ③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

司马光:闵骁勇善战,多策略。虎爱之,比于诸孙。

谢采伯:若刘渊、聪、粲、曜,石勒、虎、闵,苻生,赫连勃勃等,其凶徒逆俦,淫酷屠戮,无复人理,祸亦不旋踵矣。

张大龄:当勒追越柩於苦县时,十万晋兵无一脱者,冉闵竟足以报之。古之建国者,深仁厚泽,累数十世,犹力守臣节,不得已而后取,盖杀一不辜而有天下,所不为,此三代所以长久也。司马氏手刃其主,夺之寡妇之怀,安得不生此凶残以鱼肉之耶!假令宁馨之计得行,杀一勒,生一勒,况徐光辈乃欲阴翦中山以安石氏,不亦愚乎?然而早见预防,不失为人臣子之道矣。

王夫之:冉闵尽灭羯胡,而曰:"吾属故晋人,请各称牧守,奉迎天子。"虽非果有效顺之诚,然虑赵人之不忘中国而不戴己,未敢遽僭也。有胡睦者,称闵功德,谓晋人远窜江左而不足戴,然后闵无所复忌而僭以成。呜呼!

蔡东藩:冉闵乘石氏之敝,起灭石氏,扫尽羯胡,僭帝号,复原姓,说者谓其志不忘晋,临江呼助,设晋果招而用之,亦一段匹磾之流亚。吾意不然。段匹磾之害刘琨,吾犹恨其昧公徇私,不能以厌次数言,遂为之恕。彼闵蒙乃父之余荫,受石氏之豢养,予以高官,给以厚禄,大马犹知报主,闵犹人耳,何竟不顾私恩,对宠我荣我者而反噬之?况羯虽异族,远系从同,必欲尽歼无遗,设心何毒?是可忍孰不可忍?而谓其能顾祖国,必无是理。

吕思勉:冉闵之百战百胜,颇似项籍、孙策,与石氏余孽角逐,未必会遽败,而慕容氏加入这场与它本不相关的战争,挟其方兴之势,其气完,其力厚,'是亦其所遭之不幸也。

范文澜:①冉闵逞勇残杀,立国三年,死人无数,失败是必然的。但是,他的野蛮行动反映着汉族对羯族匈奴族野蛮统治的反抗情绪,所以他的被杀,获得汉族人的同情。慕容隽致祭赠谥,正是害怕汉族人给予冉闵的同情心。 ②秦汉魏晋从来没有亡国后自杀的大臣,因亡国而自杀,是从冉闵的魏国开始的,这也说明汉族与非汉族间斗争的极端尖锐。 ③至于冉闵以区区之力驰骋中原,而东晋又只作壁上观,是以亡不旋踵,只成为历史上的悲剧而已。

冉闵该怎么评价?

他完全可以说是挽狂澜于既倒型的英雄,完全可以说是救世主,为了最广大被压迫人民大众的利益,他不惜背以千古骂名,用一己之身躯,靠天下无双的勇武和绝一无二的韬略,挽救了最纯正的炎黄子孙的利益,让中原汉人没有被杀完,淫完,同化完,灭完。如果没有冉闵,东晋将在越来越强大的胡人轮番攻击下灭亡,南方汉人也就将和北方汉人一样玩完。就不会有后来汉人的天下,就再也没有汉族这个民族,中古古代的伟大智慧和成就,也就将戛然而止,沦为和巴比伦一样的下场,读过世界史的都知道,埃及,巴比伦,印度这些文明古国,都是在外族入侵的情况下导致文明毁灭,种族灭绝的(至少被同化完全)。之所以冉闵没有更多的资料,是由于他的帝国时间短,灭亡时大臣集体自杀,再加上清朝的同化,奴役政策,某些史料的编制毁灭了大量不利于统治者的史材,冉闵的行为触犯了后来某些人统治中原的利益,肯定被毁灭完全了的,由于如今的社会情形,不能对其进行一个公开公正的评价,五胡乱华,和日本侵略中国又会有多少的不同呢?冉闵所做的,也就是在维护我们祖先的利益,如果日本真的同化了我们中华,那么,作为后来的我们,还会说日本不好吗?冉闵做的不过分,但是确实急功近利了一些,他不该称帝,但可以称王,尊晋朝为正统,这样或许得到东晋的支持。他的死,不是因为随意征伐而是天下起义,是因为缺粮,把最后的粮食分给了人民大众,自己率领1万步兵出城寻粮,中了慕容鲜卑的埋伏而战死,从这点来看,他就是一直在维护当时汉人的利益。我们现在看到的史籍上说冉闵是石勒的养孙,其实这些都是后人(清朝,其他朝代的历史根本没这个说法,可查清朝之前的历史书籍)加进去的,目的就只有一个,丑化他在民间的形象。

谁能客观的评价一下冉闵?

1、它失败了,成王败寇这是中国人一贯的评价标准

2、它颁布的《杀胡令》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

不过我还是认为对他的评价应该提高到民族英雄的高度,中国人就应该有这种魄力和做事原则,血债血偿才不会受人欺负。

如何评价冉闵(染闵)与五胡乱华

1,五胡乱华之后,只要南方的晋没打回来,北方的格局就是民族融合的趋势,逆者必败。

2,冉闵作为从小被羯人养大的,从性子里就和汉人不一样。因为汉人是一个文化范畴,而不是血统范畴。

3,冉闵做的恶,一点不比五胡的少,杀汉人照样杀,吃女人照样吃,只不过他杀了胡人以后大声的说他杀了胡人罢了。

4,冉闵宣扬自己的汉人血统,在当时没有哪个人会相信他,因为当时的人都很清楚,血统不重要。而且他宣扬的唯一目的是统治,开始的时候,用过羯人身份统治,但是效果不好,所以改用汉人身份。

5,冉闵最有名的杀胡令,到底有没有不大清楚。假设有,一共杀了20万,事实的真相大家都清楚,主要目的是政治清洗,然后引发到下层,但是因为完全没有辨别胡汉得方法,只能鼻子大的、胡子多的,杀的胡人真的比汉人多否其实是个未知数。

6,冉闵的军事才能,在那个时代并没有特别出色。如果真的出色,就不会在3年内亡国。

7,冉闵比石虎强,而且强很多,但并不见得比石勒强,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

王立群对冉闵的评价

1、它失败了,成王败寇这是中国人一贯的评价标准

2、它颁布的《杀胡令》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

不过我还是认为对他的评价应该提高到民族英雄的高度,中国人就应该有这种魄力和做事原则,血债血偿才不会受人欺负。

历史对冉闵的评价很高吗

遥想当年,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人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冉闵当时的政策是顺应民意的,代表了最广大被侵略中原人民的意愿。并非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确实无法调和。纵观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在战乱中衰弱了;入侵印度的蛮族部落把创造古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列为种姓制度中最低层的贱民当作奴隶一样的驱使至今;五胡乱华之时,当创造古中国文明的人们面对相似的窘境时,有一个冉闵站了出来,他昭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号令所到,民皆响应,汉军威武,胡寇散溃,九州大地终复炎黄本色,我族免于重蹈他人覆辙,中华文明的主体得以延绵。而今斯人已远去,我们只能通过被篡改的史料来一窥这位1700年前的汉族英雄的传奇生涯。岳飞、文天祥,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人物,冉闵对汉民族的功绩应在二人之上。山中青山岁岁青,世上繁华一千年。千年前这片土地上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但时间融合了一切,今日的中国,我们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和谐大家庭。但如果没有冉闵,被同化的可能就是汉族,而不是五胡。当昔日激烈的战事变为今日尘封的历史,古人的豪情荡漾在今日的心间,涌起异样而复杂的感触。

一般认为,由于历史大环境的局限,特别是当时中原地区胡汉两族力量对比的悬殊,加之冉闵的政治上的失误,因而冉闵的失败是必然的。冉闵虽然失败,但是他的屠胡令反映着汉族对胡人残酷统治的反抗情绪,同时在他的短暂统治下,兴儒学,赈饥民,打击胡人,保护汉民,这些在当时的北中国,都是难能可贵的,可谓那个黑暗岁月的一线曙光,故而当时的北方汉族人都认为看到了汉族复兴的希望:“于时翕然,方之为魏晋之初”。因而冉闵的被杀,获得北方汉族人的普遍同情,《晋书》的所谓大旱蝗灾及大雪的传说记载,实则正是对此的客观外在反映,实际上反映出当时北方汉族人民对冉闵遇害的悲痛和怀念。他的后人冉华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

而大多数传统学者对冉闵的屠羯作法都不赞同。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他对胡人的屠杀是很残酷的,在冉魏立国的三年中,羯人几乎被屠杀殆尽。当时汉人与胡人相互的攻杀没有一个月停止,各族人民间的仇恨达到顶点。


历史的尘埃HISTORY


没有冉闵的权威性研究

虽然网上相关冉闵的文章很多,话题也很多,热度很高,但去查正儿八经的论文,你就会发现,文库里没几篇去分析冉闵的,最多是避免不了的时候,在文中顺着提几句带过。连专门研究冉闵的论文都没,又如何能保障权威性呢?

这个人的话题比较敏感,如果放开了说,即便那些专家,估计都会抬起老胳膊老腿来个群英荟萃

没有权威性研究,并不意味着我们没办法去找答案

冉闵历史记载并不多,相关史料主要集中在《晋书石虎载记》、《资治通鉴349年-352年》、《十六国春秋后赵篇》、以及《魏书石勒篇》中,别看记载的史书多,但这些史料大部分都是雷同,也不知道谁抄谁,时间跨度也就从349年到352年,即便上下追溯几年,在史书中,也就几页纸,花个把小时就能看完这些一手材料

史料看完,估计对冉闵也就有了个大体印象

所谓一千人中有一千个汉姆雷特,看冉闵其实也一样,虽然材料相同,但每个人的感官并不相同,所以什么是真实权威性,需要自己去再思考

思考也有方法,很简单,就是换位思考,站到不同立场去代入

比如说林肯

在美国人心中,林肯是美国英雄,是世界伟人。他废除了黑人奴隶制,颁布宅地法,奠定美国当代基础,他当然是伟人,是英雄

可真的如此么?美洲印第安人会怎么想呢?宅地法分的可都是印第安原住民的地,为此多少印第安人被无辜吊死,被无辜枪杀?估计在他们心中,林肯和恶魔差不了哪里去

再跳出美国,用我们旁观者视觉去看,兼顾历史和未来,又是什么样呢?

分析冉闵也一样的

我们要站在羯、胡、汉家等多方相关角度去考虑,角度不同,结论自然不同。到底谁为真,我们可以化身冉闵,站冉闵自身角度,用他的视觉去看,真正的代入那个年代

我为冉闵,该怎么办?会得出什么样的结果?结果对未来如何影响?

最终,按照当前三观,给冉闵作为做个判定,这个判定即便不权威,也是自己真实想要的

以上


灵石蕴珠宝


冉闵是个争议很大的人物,十六国时期的北方汉族人民把他当作救星,而五胡民族把他当作煞星。冉闵的“杀胡令”没有把北方的汉族人民从悲惨境遇解救出来,反而让北方的民族仇杀越演越烈,这是他个人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冉闵北方政权冉魏的建立者,是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名义上和羯族暴君石虎有祖孙关系,可冉闵却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冉闵此人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深得石虎的好感。公元349年,石虎病死,石虎的几个儿子为争夺政权展开了内战,在冉闵的帮助下,石遵夺得政权,稳坐江山。然而石遵并没有履行当初对冉闵许下的“跟着我好好干,等大功告成,你就是未来的储君”的诺言,而是令自己的儿子石衍为储君。这使得冉闵心中怨恨,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之后冉闵知道自己得不到羯人的支持,利用汉人对石虎残暴统治的仇恨心理,下达了著名的“杀胡令”,命令邺城内外的汉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这道血腥的命令一下,一夜之间就有几万颗羯人的脑袋悬挂在邺城的城头。

冉闵刚刚在邺城站稳脚步,后赵的汝阴王石琨便带7万大军前来讨伐,然而冉闵并没有把敌人放在眼中,他率领一千多汉族骑兵出城杀敌。一千多对战7万,冉闵大获全胜,不仅大败石琨,而且将三千敌军斩于阵前。350年,冉闵在邺城称帝,定国号为魏,史称冉魏。

公元352年,辽东的慕容鲜卑族燕王派出第一名将慕容恪率领20万鲜卑骑兵对冉魏政权发起进攻。冉闵带着一万多士兵迎战鲜卑军队,此次战役再次证明了冉闵的勇力绝人,魏燕两国军队交战十次,冉闵胜了十次,20万鲜卑骑兵在平原上被1万的冉魏的步兵打得到处乱跑,难以取胜。但是由于兵力过于悬殊,而慕容恪又是一代名将,最终冉闵的士兵全部战死,他本人也被鲜卑人俘虏,之后被处死。冉闵死后,鲜卑人很快就攻占了邺城,冉魏政权随之灭亡。

冉魏在沦为鲜卑人的阶下囚时,仍是不卑不吭,说出了一段让后人击节而叹的豪言:“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窜匿。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可做帝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