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结肠中、低分化腺癌没转移,能治愈吗?

晨曦29699


相对于全身其他部位的癌症来说,升结肠的癌症比较好一点,在没有发生远处转移之前及时发现,切除一段大肠就好。人的大肠大约有1.5米,切除30-40厘米,不会影响功能。


像这位患者,因为腹胀、大便带血和体重下降,右下腹摸到一个包块,结肠镜确诊为升结肠癌,腹部CT显示升结肠壁不均匀增厚,管腔狭窄,周围有数个小淋巴结(手术时会一起清扫),没有发现远处转移,已经手术很多年了。结肠癌术后长期生存的病人非常多!

为了降低术后转移的风险,很多病人需要配合化疗,还有科学地补充营养,保持良好心态。

有没有结肠癌手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

有。下面这位女士才25岁,结肠癌手术后胸部体检:

右下肺发现一个不规则肿块,里面有斑点状钙化(结肠癌转移常见泥沙样钙化)。

像这种术后转移的情况,如果是单发病灶,全身其他部位没有转移,依然有手术机会。经常会听说某些人患了癌症,做过多次大手术,有些就属于这种情况。所以癌症术后的病人,还是应该定期健康体检。

这是一位65岁的老太太,回盲部(升结肠起始部)粘液腺癌手术后两年半,因为大便带血查出直肠中分化腺癌,再次手术治疗,目前已经三年多了,未见复发!





影像科豪大夫


如果总体体质还算好的话,应该说胜算把握很大。我这里直肠腺癌病例最长已经12年了,康复的很好。我的建议:

没有扩散,首先考虑动手术,有效减轻肿瘤荷载。

然后适当的放疗。中低分化的消化道肿瘤,发展凶猛,但是对化放疗比较敏感,所以第2步往往要考虑的。注意,我建议是适当的,不是一味的根据治疗程序去做下去。要评估效果和病人的体质。

有不少患者走完这两步就觉得招数都用上了,该怎么样就怎样。出现了许多令人惋惜的结局,问题就出在这里呀,绝不可以寄全都希望在上面两个手段上:

肿瘤治疗的最后成功康复:取决于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强大到足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动手术和化放疗,特别是化放疗,是极大的削弱人的免疫力和自愈力的,只是阶段性的用一下,用来改变敌对双方力量对比的势态。

前面的食道癌晚期患者成功康复案例,就是做到了这些。

综合疗法,自然疗法,营养疗法必不可少,提升人体自愈力免疫力的最根本的方法是身体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切除手术以后要不要马上化疗?

癌症患者如何带瘤生存?

癌症和肿瘤含义有什么不一样?

我的头条有发表意见,你的看法怎样,欢迎讨论。





东进颐养谈


没有转移,说明发现早,医学分期早,即使是中低分化仍有治愈的可能。

一、分期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

在肿瘤的预后里,分期是最重要因素,也是决定患者能否治愈的关键因素。分期早,没有转移,意味着肿瘤还比较局限,这时的根治手术联合术后的综合治疗,就能使大部分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没有危险因素的结肠癌,有些可以不化疗,术后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二、肿瘤的分化也决定预后的另一个因素

肿瘤分化越低,恶性程度越高,复发的风险也就较高,所以,在肿瘤复发的风险因素里,肿瘤的分化程度就是其中的一项。具体到结肠癌而言,复发风险,除了分期和分化以外,还包括手术切取的淋巴结是否大于12枚,有没有脉管癌栓、有没有梗阻,Ki-67的高表达等,这些都和肿瘤的预后有着一定的关系。

总之,中、低分化虽然是结肠癌的一个风险因素,但是如果没有出现转移,治愈的希望还的很大的。


深蓝医生


应该没人可以给出答案,你的身体由你自己决定的,主要看你怎么做的!

举个例子,李开复和乔布斯都知道吧,有听过他们的故事吗?李开复是淋巴癌,乔布斯是胰腺癌,都是高死亡率的。一活一死,主要原因是李开复积极配合医院治疗,改变生活方式。而乔布斯只相信养生拒绝手术,结果后悔时已经来不及了。

没有转移是好事,医生建议手术切除可别犹豫啊。手术虽然不能根治,但能延长时间啊,而且剪掉大部分癌细胞,少量的对付起来更容易。但自身体质更重要,因为根治是自身的免疫系统造成的,好的免疫系统都不会得癌症,每个人都会基因突变,都可能产生过癌细胞,但被免疫细胞杀死,所以不得病。而癌症患者恢复的也是因为加强了自身免疫才有可能的。

免疫系统主要由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组成,所以补充营养很重要,特别是抗氧化剂,美国有医生用大量的维生素C去治愈癌症,不过实验阶段还没推广。

癌细胞喜欢碳水,所以减少主食,少食多餐,以粗粮代替精米白面,蛋白质难消化吸收的话可以用蛋白粉,虽然贵,但比医院的白蛋白便宜的多,蔬菜水果纤维多,维生素多,需要多吃。

运动要有,没有好的基础代谢更难对付癌细胞了,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运动。运动不仅对身体好,对精神也好,好的精神状态也是能治疗癌症的,有人就是深信自己能康复,好的心态,勇敢面对,都会影响身体去对付病魔。

健康四要素:均衡的营养,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愉快的心情。做的好肯定能活,一定能够康复。加油,相信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