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识人术与用心理学来识人有什么区别?

小小太阳花68225


【烟花不忆冷】您好,我认为一般的识人术靠的是阅历;而心理学靠的是千百年来传下来的对人心掌控的经验。

一般的识人术。经过自己经历的阅历对人的感悟。比如,喝醉酒后吹水的人是什么性格,安静的人是什么性格,爱说话的人是什么性格,以及对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样子等等,这些都会成为识人的判断因素,准确率并不是很高。

心理学识人。例如,男人在有所隐瞒的时候,会摸鼻子,因为鼻子处有勃起组织,有所隐瞒的时候会发痒;说话时肩膀耸向一边,证明对自己所说的话底气不足;人与人说话时距离比较近,对方会轻微皱眉头,说明不喜欢这个距离,会令其没有安全感等等。

没有人喜欢和一些专业的心理学人士打交道,因为你会感觉在他面前就和没穿衣服一样,很不舒服。

但两者都是高深的学问,学好哪一个都会受益很多。


烟花不忆冷


如果单纯的就识人术来讲,一般的识人术主要是以《皮文学》为主的识人术,另外一种就是以《心理学》为主的识人术,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皮纹学》有时间的支持,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比如,麻衣神相、面相学、称骨相法、摸骨相法、掌纹相法等,但没有科学的调查实验数据支持。

以“心理学”为主,包括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学、身体语言密码、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达、人体动作学、空间关系学、触觉学、人体美学等诸多的文献,都是有科学调查实验数据的支持,也可以说具备一定的科学性。这就是两种“识人术”之间的区别。

古老的识人术已经存在几千年了,也很难去追寻他的那些所谓的实验数据,也就是他的信效度是无法证实的,所以很难谈有什么科学性,更何况他被列为“迷信”之类的东西,心理学,虽然以科学论证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但是他确实有一定的科学数据的支撑,这是不可否认的。

那么,如何在两者识人术的运用上,应该怎样去结合才能够给我们实现利益化,也就是能够让我们增强在辨别他人的内心演变的能力,这应该是我们考虑的一个因素,起到一个相互互补的作用,因为从批文学角度来说,一个人的长相和他所形成的皮纹是不容易改变的(在不做整容的前提下),而从语言、行为、肢体所释放出的信号是完全可以伪装的。

心理学的识人方法,主要是以人类的发展和行为的体现等方向去研究的,解读人的身体语言也无非是本着意识性的主导,无意识的行为(动作)所透露出的可以证实的真实心理(想法、动向、目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素质非常好,那么不论是意识性的还是无意识性的,都可以作假来欺骗他人,这一点《心理学》的识人术就不如《皮文学》的识人术的真实性强。

但是《皮文学》确实没有科学调查实验数据的支撑,所以也很难完全的去应用它,如果在现实的操作识人术上来看,最好的方法是运用《心理学》识人术的方法,参考《皮文学》的内容,采用互补的方式,可以增强识人术的准确性。

识人术,在心理学方面也被称为读心术、读人、身体语言、肢体语言、情绪语言、行为语言、解读人心、读心等。

我最近在今日头条专栏里推出的课程《让你读懂在人际交往中的身体语言》,10节课程讲述的就是“识人术”的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欢迎阅读分享!


5分钟心理


一般识人术:是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就是各色人见得多了,再遇见这种人时,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什么样的人。当然一般识人术有它的弊端就是,它只是从自己的过去经验中得出答案,如果遇到自己之前没见过的人,思想行事远在自己之上的人,一般识人术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代表人物:曹琴默

她很聪明,会揣摩人心,但是她的识人术是自己在宫里熬油似的熬了这么多年,见多了,从自己的角度揣摩出来的,而比他格局大的人物,如太后皇帝乃至甄嬛的心思她是揣摩不出来的。毕竟思想境界不在,也理解不了。

心理学识人: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这种识人当时就像沉浸式读文学作品一样,把自己全方位带入别人,彻底读懂他的底层逻辑,然后在用自己的判断标准给别人下定义。

代表人物:端妃

她比甄嬛高出一筹的是,她同理心强,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得出结论。剧中她有一次和甄嬛讨论皇上害死曹琴默的事,说咱们算计得,为什么皇上太后算计不得。说明她这个人可以现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看了之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而甄嬛当时还处于一般识人术的水平,觉得自己算计是被逼无奈,别人算计就是恶毒,不过等她二进宫的时候就好了。

总结:一般识人术,来源于生活经验,依赖于过去生活经验,没有理论支持,遇到比自己利害的人就无法判断了。

心理学识人术 既有理论支持又有生活经验,利用生活经验而不依赖于它,会从别人的做事的底层逻辑判断。


马猴烧酒本酒


一般识人术看的是表面。

怎么说呢?你看《相经》《反经》《人物志》《冰鉴》等有关识人术的书,都是看人的经络、骨骼、面相等这些表现的东西。而而一些心机很深的人,他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不一定体现在表面上。所以,就经常出现“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情况。

心理学识人术是看人的微心理表露在外的情况

而心理学识人术则不同,它通过人的微表情看穿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所以,识人必须通过人的微表情去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这才是全面认识一个人的根本。


微表情是人的心理微小的变化体现在人体表面的情况,其持续时间不超五分之一秒。比如惊讶,如果一个人惊讶持续超过一秒,那么,这个人的惊讶可以肯定是故意的。

所以,能通过心理学去识人,这才是最根本的。

总的来说,识人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需要进行全面的考究。最好是面上的考察与心理微表情考察相结合,既看人的表面,也看人的内里,以全面地了解一个人,这样识人才准确。


通灵师犁子


  • 我先说说心理学识人吧。一般心理学识人是根据观察其次是耳听,也就是眼观六入耳听虚实。用眼睛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微表情,通过肢体语言微表情来揣测对方有没有说谎,是否有隐藏的真实想法不愿意脱口而出。相由心生,就是这么来的,如果一个人经常微笑性格开朗她的嘴角是往上扬的,反之一个经常不开心的人她的嘴是往下憋的。至于,耳听虚实就要看对方在阐述一件事的时候是否铿锵有力不吞吞吐吐。吞吞吐吐说明对方因为说谎紧张口不择言。再一个,一个人说话的水平也诠释了他的性格,心态,阅历,经历是到达怎样一个级别。通过一个人的谈吐,语速还能判断这个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是直性子,还是暴躁的性子,是有心机还是单纯,是泼辣还是胡搅蛮缠等等。
  • 接下来说说一般识人术就不会那么细致大概就是一眼望去凭感觉去判断。很容易就会出现误差识人不准。
  • 其实很多算命大师看似神乎其神不过是他们比常人多细心一点善于观察和交谈。他们会提问,通过提问去了解你然后再变着法让你觉得他很神机妙算。

胖是因为吃素


说白了,它二者都是基于心理学知识或心理学常识基础上的一种“揣摩人”的学识。只不过,心理学理论系统全面,规范科学,且从不在生活中被随意胡乱使用。而“识人术”则是“野论”,常常都是片面狭隘,几乎没啥“科学”可言。甚至有不少根本就是与“识人”无关的诈术、骗术、滥术。


拙笔淡静


识人术是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形象和面貌气色及五官长相,依据固定的应有格式,对一个人做出合理的,正确的识别判断。而心理学是根据一个人的行为,语言,习性来做出正确的判别这个人的思想,品行及能力。识人术重在于形的观察。而心理学重在于势的判断。老话说的好,懂得百尺形,千里势。心里才能装有理想,才能大展宏图。


又见一针血


我的观点可能较为悲观,对于个人意义上的识人术,恐怕是需要大量之于个体而言相对负面的经历才能得来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不同于其他途径得来的知识,因为亲身经历过,所以“确信”,之后会被你付诸实践而不是遗忘。心理学识人应该系伪命题,没有单独的哪一门学科可用来识人,用心理学识人还不如用直觉(手动滑稽),心理学学科之于个人的意义,更多的在于构筑认知自我的知识体系。


哈布斯堡大公


“术”主要是讲方法,识人术应该更多针对的是每一个个体,掌握好识人术需要生活阅历、知识积累以及综合判断的逻辑分析能力。当然也需要有一定的天赋。心理学从字面上就能看出,它是一门学问,需要有强大的理论支撑,它是通过人们大量的实践总结出的一套心理理论。两者既有联系也有不同,我们一般年青时多看心理学方面的书,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不自觉的醉心于识人术的研究了。本人就有一个习惯,看见两个人在一起,就爱琢磨,他们两什么关系,什么职业,关系如何等等,乐此不彼。


贵花脸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以统计数据、客观现实为准

识人术是一种直觉经验:靠的是阅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