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死后,刘备急于追究责任,但为何只杀刘封不杀马超?

戀丄緦淰


关羽因为发动襄樊之战,然后被曹操和孙权联合起来的军队打败了,关羽不得不向蜀汉的大本营益州逃去。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被吕蒙的部下给捉住了。

吕蒙捉了关羽之后,就把关羽给杀了。事后,孙权为了怕刘备找他算账,所以,他就把关羽的头给割了下来,送给了曹操。

孙权这样做的意思,就是告诉刘备,他是奉了曹操的命令,把关羽给杀了的。你刘备若是想给关羽报仇,那么也别来找他,去找曹操吧。

这个锅曹操当然不会背了,所以,他也不承认。

不过,曹操还是很够意思的,他得到关羽的项上人头之后,就给关羽办了一个隆重的葬礼,把关羽给葬了。

那么,作为刘备的左膀右臂的关羽的去世,对于刘备来说,打击当然是很大的了。

关羽的死,到底谁要负责呢?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当时关羽兵败后向谁求救过。

因为那时候的刘备,正在汉中举全国国之力和曹操打仗呢。所以,刘备是不可能接到关羽的求救书的。

事实上关羽兵败之后,能派兵来接应他的人,也只有刘封了。

所以,关羽就向刘封发了求救书。

但是,刘封得知关羽失败之后,他并没有出兵,而是眼睁睁的看着关羽被杀了。

刘封不出军的原因有如下两点:

1、关羽是被曹孙联军击败的,曹孙的势力太大了,他即使出兵,也不一定能救的了,所以,既然救不了,那就不救了吧。

2、关羽和刘封的关系不好。

因为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在刘备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之后,关羽建议刘备把刘封给除掉。因为关羽担心刘封这个养子,以后会给刘备的亲生儿子争权夺位,所以,还不如提前把刘封给杀了。

正是因为关羽说过这样的话,被刘封知道了,所以,刘封在关羽有难之后,刘封才不救关羽的。

当然了因为刘封的不作为,刘备最终还是把刘封给除掉了。

不管刘备处死刘封是处于私心,还是公事公办,反正刘封是因为没有救关羽被杀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马超当时也是有能救关羽的机会的,为何他没有去救关羽,也没有受到刘备的任何处罚?

为什么会有人说,马超也有救关羽的可能呢?

因为关羽被捉的地方,正是临沮。临沮这个地方,刘备是让马超来管理了。所以很多人觉得,既然关羽是在马超的地盘上死掉的。

那么,马超是有条件,有责任来救关羽的。

事实上没有如此的简单,要知道尽管刘备是让马超管理临沮这个地方了。但是,对于马超来说,这仅仅是一个虚职,他的一生可能都没有来过临沮。

不得不说这是马超的悲剧的地方,因为马超是不得已投降给刘备的,刘备对于他并不是多么信任。

所以,也不可能给他实际的权利。

所以,马超的督临沮的职务,也是一个空职而已。

事实上关羽被害的时候,马超是在守护成都呢。所以,马超根本就不可能在临沮。因此,他也不可能出兵来救关羽了。

所以,刘备也不可能因为关羽的死,去处理马超了。


汉史趣闻


借机杀刘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

杀刘封是刘备心事,诸葛亮煽风点火,为刘禅接位扫除障碍,诸葛亮怕刘封就是第二个关羽,临阵斩将是军中大忌,打了大败仗斩大将就不是大忌么?

关羽发动的襄樊战争实质上就是心血来潮,无准备之仗,把蜀汉推向风口浪尖上,若不是汉江发水只要他出了荆州于禁,徐晃,加上曹仁夹击关羽哪儿还有命在,这又不是扯蛋在关羽的辞典里已经被曹操打得全军覆灭,当过俘虏仅没杀头而已。

刘备封马超,黄忠,地位在他之下他还不高兴,大大的不满,说实在的以关羽的性格什么事都要听他的,刘备只得将就,削了马超兵权,马超真是瞎了眼来投奔刘备,身为一方诸侯自己的本部人馬无权带领,难怪气得吐血,四十多岁忧郁而亡。

那么在发动战争之前关羽又为什么不把军事部署完备呢?应该说这场战争之前刘备集团谁都不知道,若有部署应该与刘备联系,调刘封在何处待命,调马超到何处领兵接应,大凡任何战役都有几套方案,包括失败也要算在其内,因战争瞬间万变,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这关羽是打的什么仗,不得不让人怀疑关羽仅匹夫之勇根本不会用兵,若刘封接到刘备的命令敢不出兵,若无接到命令出兵也可以说私自出兵有谋反之意,刘封里外是个死。

关羽怎样死在自己嘴上呢?三番五次的在辱骂盟友东吴鼠辈,若赢了襄樊战争反过来灭了东吴,好大的口气呀!东吴孙坚,孙策,孙权,周愉,鲁肃,吕蒙,陆逊,甘宁等是鼠辈吗?曹操动用那么多部队当时都没灭了东吴,你关羽才三万多人就想灭了东吴,就是这鼠辈端了他的老窝,算准了这关二爷逃跑的路线,人家这才叫算无遗策,等到关羽明过来的时候晚了,仅瞬间的明白,没机会反醒,脑袋没了。

就这个自持有几份武艺的关羽打破了蜀汉刘备,诸葛亮的全盘计划,诸葛亮隆中对己很清楚,得荆,益二洲为基础,关键在《静观奇变》上,整个国家形势发生变化时再谋求开疆拓土,关羽私自托大,反失去了荆州,诸葛整体规划流产,国力削弱一半,奇怪的是关羽这战争失败无一人帮助,反水的不少,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这是刘封造成的吗?又有什么必要非要杀刘封不可,从这里可以看出蜀汉集团的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若关羽胜了有可能独自经营整过荆州,于刘备分庭抗礼,否则怎么会关羽打得不可开交,那儿整个蜀汉跟没事人一样,历朝历代沒见过这种先例,让一员青年猛将刘封做了冤死鬼!马超无兵权在手有何理由去追究马超呢?而马已经够惨的了,弄个虚职坐吃等死,英雄无用武之地比死还难受,壮志未酬,报仇无望含恨而亡,可悲之极。


9紫气東来


关羽之死与马超有关系吗?单从史书的记载来看,似乎是有关系的。


看一看《三国志》的这条记载:“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汉代的临沮古城位于今湖北省南漳县城东南约/<font>22公里处的凉河与蛮河交汇处,/<font>也就是荆州与益州的边界地区。关羽在襄阳、樊城前线撤退后先赴麦城,即今湖北省当阳市两河镇境内,后从麦城撤出。

南面的江陵、公安,已落入吴军之手,现在已不能去了,关羽于是转往西北方向,他想去临沮,大概是想从那里回益州。


孙权派潘璋、朱然断关羽的去路,《三国志》潘璋传记载:/<font>“璋与朱然断羽走道,到临沮,住夹石。璋部下司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关羽没有赶到临沮即被俘了,而临沮的蜀军并没有来救。

负责防守临沮的蜀军将领是谁呢?这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检索《三国志》,可以找到这样一段话:“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

这里说的就是马超,说他依附刘备之后被任命为平西将军,刘备让他/<font>“督临沮”。在蜀汉/<font>“督”通常指“都督区”,常设于边境地区,如汉中都督区、永安都督区、庲降都督区等,相当于边防区或前敌指挥部。

按照上面这个记载,马超就是“临沮前敌指挥部总指挥”。马超死于蜀汉章武二年(222/<font>年),/<font>比关羽死得晚,也就说,关羽死在临沮的时候他仍健在。


如果这是样的话马超就属于见死不救了,刘备因为这个原因杀了刘封,却没有追究马超的责任,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其实还在“督临沮”这个记载上,这个记载存在一些疑问:一是马超当年“以穷归备”,刘备也只是想利用他的名气对刘璋集团打心理战,所以不可能让马超远离益州到遥远的荆州去任要职;二是临沮属荆州,该州已由关羽镇守,马超被刘备拜为平西将军,关羽当时仅为荡寇将军,马超军职高于关羽,刘备不会做出这样混乱的人事安排;三是马超投奔刘备后还发生了许多事,包括张飞争忿以及彭羕事件等,说明他一直在成都附近,不可能到临沮去任职。


那么“督临沮”该做何解呢?/<font>这的确很费解,笔者以为此处应为“督临邛”之讹误/<font>。

临邛在成都近侧,位于成都西南不远,刘备那时还不可能设个/<font>“临邛都督区”,马超从汉中大约也带了少数人来,刘备让他“督临邛“其实只是让他在驻留一段时间。


南门太守


近日有网友提问:关羽死后,刘备急于追究责任,但为何只杀刘封不杀马超?难道是因为马超是猛将,将来战争要依仗他?而刘封虽为刘备义子,但如果不解决他,刘禅将来如何顺利继位呢?

1、先来说说马超与关羽之死有无关系

熟悉《三国志》的人应该知道,刘备入蜀兵临成都时,马超投奔刘备,率兵来援。刘璋马上投降,刘备则“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任命马超为平西将军,督管临沮,保持原都亭侯的爵号不变。

马超与关羽之死的关联点就是两个字“临沮”。为什么?因为《三国志》中记载,“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这里说的是,关羽败走樊城后,江陵被孙权攻下,关羽夜走麦城,孙权军堵击关羽,在临沮斩杀关羽和儿子关平。

临沮,今属于湖北南漳县,如今仍留存有汉时的古城。关羽败走麦城,在临沮被擒杀,而马超是督管临沮。马超没有担责被杀的原因,最大可能是并不在临沮,或者只是督管而非亲领。因为蜀中刚平,马超应该正随刘备在蜀中担当稳定后防的任务。

2、为什么刘封会因为关羽之死而被杀

关于刘封被杀,《三国志》中早就给出了答案:关羽围攻樊城时,呼镇守上庸的刘封、孟达相助,此二人以城郡初定,不可妄动为由拒绝出兵。没有外援的关羽最终兵败被杀,刘备已把这笔帐记下了。随后刘封、孟达不和,孟达干脆投降了魏国。

此后,被魏国封为高官的孟达写信给刘封,简单来讲意思如下:

你和刘备并非骨肉,却握有实权。阿斗立为太子后,你很危险了。刘备会疑心有你的存在,引发废立之事。如今你领兵在外,尚可安身,如果回到朝中,会有生命危险。你背弃父母作刘备养子,这不合礼教;知道灾祸将至毫无动作,这不明智;见到正义不跟从却怀疑,这是不义。凭你的才干,弃蜀归东,继承罗侯家族的香火,这不算背亲叛族;北面待奉君主,以正纲常,这不算抛弃旧主……孟达还用“自求多福”等话企图说服刘封投降魏国。

当然,刘封没有听进孟达的劝说。后来申仪、申耽又投降魏国,刘封兵败逃回成都。刘备责备他欺凌孟达,使孟达投敌;不救关羽,使关羽被杀。但是作为刘备的养子,刘封当时虽然境况危险,却仍有活命的可能。但关键时刻,诸葛亮出手了:

史载,诸葛亮因为刘封性格刚烈、勇猛,担心刘备死后难以驾驭他,想借机除掉他,对刘备展开了一番游说。以诸葛亮的口才,说服刘备是很简单的事。于是刘备就下令让刘封自尽。临死前刘封叹息道:“后悔没有听从孟达的劝说啊。”

所以,刘封之死的导火索无疑是关羽之死。但是深层次原因有二:一是刘禅已被立为太子,刘备担心自己死后,作为养子的刘封会发难,引发内乱。二是诸葛亮担心刘封在刘备死后难以驾驭(毕竟名义上是刘备的养子),因此也希望刘封被杀掉。


指动济南


因为一是刘封该死,二是刘封必死。

关羽战败,那是腹背受敌,几乎是必败的,其实就算刘封来救,也救不出来的,上庸距离麦城200公里,还不算古代道路崎岖,行军的速度等因素,很可能是刘封出兵了,但未到麦城,关羽就已经被俘了,或者就是关羽坚持守住了麦城,刘封及时到了,但以上庸的兵力根本无法击退吕蒙大军,所以关羽的战败,最大的责任就是关羽自己的轻敌。

但为什么我说刘封该死,刘封作为刘备义子,可谓是深受刘备关羽张飞的照顾,可以讲要没有刘备,那就没有刘封的荣华富贵,刘封就算因为太子的事情被打压,但依然不能忘记刘备与其的父子之情知遇之恩,作为关羽的侄子,作为关羽在荆州集团的下属,居然坐视关羽被俘身亡,这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去不去是一码事,去了战败又是一码事,但没去就这一条,那就是该死。

我说刘封必死,那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诸葛亮认为刘封个性刚烈勇猛,日后必然会对太子刘禅造成威胁,在这个条件下,蜀汉集团为了政权的稳定,必然会找理由弄死刘封,可谓是刘封地位尴尬,因此必死。

近些年来,不少人认为,为何马超驻地离麦城也很近,为什么不去救关羽,就牵扯到了马超的事情了,但实际上首先马超地位高,刘备为了在西北树立威信,必须依靠马氏的影响力,所以必须要捧马超;其次马超是蜀汉实际上不受刘备信任的,官虽高但无兵权,一个空头将军而已,这也就是为什么马超投降蜀汉后就默默无闻了的原因;最后最重要的是马超不受关羽集团直属,刘封孟达那是属于关羽集团,而马超没有上命是不敢擅自动兵的,这是杀头之罪。所以怎么找也不会找到马超的头上。

所以后来追究责任,刘封就是一个替罪羊。


曹老师xixi


关羽、刘备这两人那是结拜的兄弟,所以这两个人的关系非常的亲近。而且关羽这个人,带兵打仗都相当厉害,曾经帮刘备打赢了不少的仗。因此,关羽对于刘备来说相当重要,算是刘备打天下的有力“武器”。可这样的一个人物,居然折损在了战场上面,这对刘备来说,自然心痛难耐。同时又觉得相当的气愤,再加上这一场仗,最后还输了,他的心里就更加的不是滋味。又损失了自己手上的一位大将,还打了败仗。越想越气愤的刘备,就将错误归咎到了别人身上!

他首先下令将刘封杀了,两个人都姓刘,应该是有一点关系。事实上刘封是刘备的养子,过继在他名下的刘家子弟。刘备会杀他,其实也有私心。如果这个养子不死的话,就这样放任他成长下去,总有一天会威胁到他的亲儿子刘禅。所以这个时候下令将他处死,既可以给所有的将士一个交代,又正好除掉了一个隐患。再者来说,刘封的确在这件事情上有过错。当时关羽曾经有派人去向他搬救兵,但是他却直接拒绝了。所以从这一个方面来看,关羽的死和他也是有一些关系,那么刘备拿他开刀也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情。

接着再来说一下马超。有人觉得很奇怪,马超是一个投靠来的大将,而且他和关羽的死也有一点关系,既然连刘封都已经除掉了,不除掉马超的话,似乎有点说不过去的感觉。但实际上,马超跟关羽的死并没有关系,他算是比较无辜的一个人。因为马超这个人是投靠过来的,刘备对他也并不是特放心。虽然马超在之后替刘备打了不少的胜仗,但刘备心里对他还是会有点防备。因此给他封了一个督临沮,但是这个官职主要是监督,而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兵权。

虽然临沮这个地方靠着关于打仗的地方很近。但是在当时,第一,他并未在这个地方驻扎,因为只是有监督职责而已,所以只是偶尔过来一下。第二就是他手上并没有真正掌握着太大军权,所以即使关羽向他发出了求救信号,他也不可能带兵过去增援。故而从这一个点来看,马超和关羽的死根本就没有关系,只是因为官职的问题,让他被牵连进来了。

综上这样一看,刘封即使不因为关羽而死,他后来也会被刘备找借口除掉。而马超对刘备现在还有用,所以并不会动他。


紫禁公子



樊城之战,关羽包围樊城、襄阳,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遣徐晃援助樊城,徐晃以声东击西、长驱直入等计谋将关羽击败,解除了樊城之围。不过此时关羽虽败,但主力仍然驻守于沔水一带,襄阳之围尚存。

东吴方面,吕蒙白衣渡江,袭击了关羽的大本营荆州。关羽闻知荆州已失,遂撤出了沔水以及襄阳的队伍。徐晃、曹仁并没有追击,他们采纳了司空赵俨的计谋,放关羽南走,让关羽与孙权二虎相争。具体内容如下:

俨曰:权邀羽连兵之难,欲掩制其后,顾羽还救,恐我承其两疲,故顺辞求效,乘衅因变,以观利钝耳。今羽已孤迸,更宜存之以为权害。——参考,《三国志·赵俨传》


关羽虽然撤离,但他的主力大军尚存,所以不甘心接受失败的事实。他没有在第一时间内退回蜀地。恰恰相反!他想率众夺回荆州。他的撤退路线,是直奔江陵。而且期间他多次跟吕蒙交涉,并催派刘封、孟达等领兵援助。


不过他中了吕蒙的“攻心大计”,吕蒙入城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安抚百姓。并下令,吴军将士不得干扰百姓,不能索要任何东西,违令者军法从事。有一个士兵,是吕蒙的同乡,由于他拿了百姓的斗笠去遮盖盔甲,吕蒙含着泪杀掉了那名士兵。全军上下无不震惊,从此秋毫无犯。

除此之外!吕蒙还让亲近将士们,日日去慰问抚恤老年人,有病者派医赠药,饥寒者送粮送衣。

关羽派来了使者,吕蒙故意让让他们去周游城中,到各家去致意问候,家人们亲自给北伐将士们写信说明了情况。

关羽的使臣回去之后,将士们都去询问老家的情况。使臣如实告知。将士们得知家中都安然无恙,所受待遇比过去更好。于是大家都丧失了斗志,很多人都背着关羽投靠了东吴。

吕蒙的一招“存恤耆老”,彻底击垮了关羽的人心。关羽情知势孤,这才想起了向西,往益州方向奔逃。


关羽的逃跑路线,是从江陵附近出发,往麦城奔走,然后走漳乡,再走临沮。到了临沮,他基本就安全了。不过他被潘璋、朱然等埋伏在了必经之路上,应该还没有到达临沮,就被斩杀了。

关羽死后,刘备追究责任的时候,只杀了假子刘封,却没有问罪于马超。关羽是在临沮附近被斩的,而临沮是马超的封地。为什么被问罪的却是远在房陵的刘封呢?

说白了,刘备为关羽追责斩杀刘封,仅仅只是一个借口。刘封是刘备的假子,刚毅勇猛,能力出众。而且在上庸、房陵的战役中,刘封连战连捷,他在蜀国的威望日渐强盛,直接威胁到了刘禅的继承人的位置。

——刘备杀刘封,是在为刘禅扫清障碍。

换句话说,无论刘封救不救关羽,他的最终结局,都是被杀。

况且刘封、孟达说的不无道理,房陵、上庸一带刚刚才收复,形势非常混乱。刘封、孟达两人,并没有完全控制上庸。申耽、申仪兄弟才是这里的主导。比如后来孟达、申耽、申仪说反就反,刘封根本就压制不住。

退一步说,假使刘封、孟达真的援助关羽,助他去攻打江陵,能拿的下来吗?到头来只会败得更惨,不但荆州陷落,关羽被斩,甚至连上庸、房陵,也会被曹操趁机拿下。在襄阳、樊城一带,曹操的兵力是非常足备的。若不是曹仁、徐晃想留关羽一命,别说反攻江陵,关羽能不能平安撤出沔水都成问题。



刘封的做法是正确的,刘备也知道他的做法是正确的。所以在关羽死后,刘备并没有第一时间去问罪刘封。孟达、申耽谋反,徐晃等人击败刘封,刘封逃回成都之后。刘备只是责怪了刘封几句,并没有起过杀心。

真正作出杀刘封的决定,是在诸葛亮的进言之后,具体内容如下:

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参考,《三国志·刘封传》

诸葛亮考虑到刘封刚毅勇猛,才能出众,害怕在刘备死后,没人能够压制住他,会威胁到刘禅以及诸葛亮的地位。所以劝刘备将刘封杀掉了。



但是!刘封战功赫赫,而且是刘备的假子,身份地位尊贵,总不能说杀就杀吧!至少应该找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吧!门面功夫是绝对不能忽略的。找什么借口呢?刘封欺负孟达,逼迫孟达造反,刘封不救关羽,这几个理由,足以将此假子送上断头台。

可话又说回来,孟达之反,并非刘封欺凌,而是害怕刘备怪罪。不救关羽,刘封的做法也并无不妥。这两个临时找出来的理由,给人的感觉并不严谨。

总之!刘备杀刘封,跟刘封的“两大罪状”关系不大。诸葛亮所说的刘备死后,无人能治刘封才是刘封之死因。


爱尚文史


关羽死后,刘备追责,之所以刘封被杀,而马超无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马超当时并不在荆州附近,跟关羽并无瓜葛;而刘封被杀,表面看似跟关羽之死有关,但那也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刘封被杀的原因

一、上庸三郡距离关羽作战的襄樊战场很近,关羽在水淹七军包围樊城、襄阳之后,曾让刘封、孟达发兵支援,而刘封、孟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这是多大的罪过么?当时关羽可是“威震华夏”,刘封、孟达拒绝也是有道理的,为了给关羽锦上添花,丢了新得的上庸怎么办,谁都想不到关羽能败的那么快,还那么彻底。所以,刘封罪不至死。

二、刘封和孟达不和,还夺了孟达的鼓吹等仪仗,吓得孟达投降曹操。而申耽、申仪兄弟也趁机作乱,刘封丢了上庸。但,这也是可杀可不杀的罪名。

三、刘封做错了上面两件事,但是刘备也仅是“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并没有要杀刘封。而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孔明用刘禅继位后,无法节制驾驭刘封为由,劝刘备杀了刘封。所以,刘封实际上并非死于不救关羽,而是死于蜀汉的权位之争

马超没有被关羽之死牵连的原因

马超之所以和关羽之死牵连在了一起,主要的原因就是马超归附刘备之后,“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而临沮正好是关羽兵败被俘的地方。马超都临沮,那救援关羽是很方便的,为什么马超不救?

很多学者从多个角度考证了马超不救关羽的原因,不过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一个原因,马超当时不在临沮

刘备称王之后,马超官拜左将军,假节,而关羽是前将军,假节,两个四方将军的高级将领,同在荆州,在进攻襄樊时,竟然不互通有无,没有任何配合,关羽都向刘封、孟达请求支援了,竟然不向马超请求支援,这也完全不合逻辑。

这个结合东吴将领的部署也可以得知了。潘璋受命拦截关羽,在临沮设伏,但是相关史料中,都没有说东吴对马超的防范部署。就算糜芳、傅士仁等将领都是孙权的重点照顾对象,对于和关羽同列,武力高强,能征惯战的马超而言,如果在临沮,必然会如临大敌,总需要派兵牵制一下吧。但完全没有,进一步证明了马超根本就不在临沮。

其实这也容易理解,马超为了一己之利,完全不顾在都城为人质的家人,执意造反,导致全家被杀。后来又投靠张鲁,因为被猜忌,才又投奔刘备,这让刘备根本无法完全信任马超,也就不会给马超单独带兵,镇守一方的机会了。

马超之所以“都临沮”,要不就是一个遥领的虚职,这在当时很正常,只是表明地位、权力罢了。还有一种,就是马超管辖的并不是临沮,而是成都西南方的“临邛(读穹)”,《三国志》中所记,很可能是误写,这才引发了马超对关羽“见死不救”的疑问。

马超跟关羽兵败身死毫无关系,自然也就不会被刘备处罚了。

文中参考史料主要来自《三国志》。


奕天读历史


关羽战败被杀的时候,马超根本不在临沮,马超只是挂名都督临沮军事,并没有真正到过临沮。刘封之死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刘封没有救援关羽,而是刘备为了给阿斗继位扫清道路,借口不救援关羽杀死了刘封。根据《三国志》记载,马超在失去凉州的根据地后投奔了张鲁,张鲁手下的将领妒忌马超的能力,想要趁机谋害马超。马超非常的害怕,给刘备写信请求归附。当时刘备正在围攻成都,听到马超来投降的消息说:益州可以平定了。

果然马超投奔刘备后,刘璋畏惧马超的名气,开城投降了刘备。为了奖励马超的功劳,刘备封马超为平西将军,让他都督临沮的军事。临沮属于荆州境内,有大将关羽镇守,马超的都督临沮军事,只是一个挂名的荣誉性头衔。其实三国时期这种挂名的职位非常多,比如关羽的襄阳太守,马超后来的凉州牧,都是属于只有官职和称号,没有实际权力的荣誉头衔。马超在公元217年被派往汉中参加汉中之战, 到了汉中之战结束后,马超又在成都拥戴刘备称汉中王,刘备称汉中王不久关羽就战败被杀了,因此关羽之死和马超实际没有一点关系。

再来说刘封之死,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刘备在早年的时候没有儿子,收养了刘封作为义子。刘封成年后勇猛善战,在汉中之战中立功颇多,就连曹操都对他赞不绝口。然而刘备在公元207年的时候有了自己的儿子阿斗,刘封的地位变得十分尴尬起来。假如刘封不是刘备的义子,他肯定能够成长为蜀汉的一员上将,然而刘封特殊的身份,让刘备对他是又喜欢又害怕。刘备知道阿斗不成器,也知道刘封的勇猛和能力,他担心刘封有一天会杀死阿斗,抢夺自己后代的皇位。

关羽战败的时候,曾经找到刘封,请求刘封发兵救援。当时刘封的军队数量并不多,东三郡被曹魏三面包围,因此刘封拒绝了关羽。后来孟达发动反叛,带着东三郡投奔了曹操,刘封被迫回到了成都。刘备刚开始并没有想要处理刘封,诸葛亮知道刘封回来的消息后对刘备说:刘封这个人勇猛好战,未来肯定是刘禅的威胁,不如早早杀了,以绝后患。刘备于是借口刘封不救援关羽,丢失东三郡,将刘封杀害。刘封被杀害的时候,刘备也留下了几滴鳄鱼的眼泪。


史海泛舟摆渡人


公元219年夏,关羽帅军轻出江陵,围困襄阳,水灌樊城,一时间搞得全国动荡,远在邺城的曹操甚至吓得要迁都。然而他在出征之前,却在很短的时间里四处结怨,于内多次贬低糜芳等人,导致他外出用兵粮草供应不足,对外拒绝了孙权的联姻,导致东吴于曹操结盟,断了他退兵的后路。于是,原本的一场足以影响天下割据的战争,就这样草草告败。被俘后,他被敌人斩首,头颅被埋在中原,身体被葬在东吴,结义兄长只能在西蜀为他建个衣冠冢。


一代名将就此终结,但是他死后,这件事情却引来了诸多后事,首先就是刘备的追责。此时的刘备已经年逾60,刚刚称帝不久,骤闻如此噩耗,心痛难忍。此战之败,糜芳等留守后方的将领的背叛,是根本原因,但是糜芳已然叛逃东吴,其凶糜竺在后来羞愧而死。在一个就是刘封,追究刘封,那这个义子难逃一死,如果不追究,又对不起自己死去的兄弟。

刘封和孟达曾经一起驻守上庸一带,关羽围困襄阳的时候,他就拒绝支援,导致被徐晃突破,这固然是他的错。但是当时上庸刚刚平定,他的兵力很少,其实根本无法出城支援,后来上庸的叛乱也证明了他当时的判断,即便是他出兵合围襄阳,北面的后路又会被截断。而江陵失守后,关羽根本无意从上庸一带撤离,他还想回去攻打江陵,把兄长托付自己的城池夺回。所以,实际上,刘封并没有什么大过,之所以被杀,还是因为诸葛亮的谏言。


刘封此人性格刚猛,作战从来不知畏缩,甚至敢于犯上,刘备在时还可以节制,一旦刘备死去,他早晚会失控,到那时,恐怕刘禅的皇位就做不稳了。于是诸葛亮就建议,不如趁此机会将其斩首。义子当然不如自己的儿子,于是刘封就此被杀。

公元215年,马超投奔刘备,在夺得成都后不久,他就被封了将军,镇守临沮。但是他在这里并没有镇守多久,217年开始,已经去了汉中战场,和张飞一起,听从刘备和孔明的调遣,攻打守在那里的曹军。到了219年的时候,刘备集团终于拿下了汉中,刘备也因此进位汉中王,而马超则被封为了左将军。那此时临沮这样的小城,显然不适合左将军镇守的。事实上临沮在汉代属于南郡一带,后来又属于新城郡,而当时糜芳就是南郡的太守,他在关羽出兵后不久,就举城投降了,临沮一带自然也就被东吴悉数收走了。所以这件事和马超实际上没有任何关系,毕竟自己已经调离了那里,防务也不再负责那边。


事实上,马超受到刘备的重用,很大的原因就是为了应对那些羌人,马超在这些人里面有很高的威信,而羌人都在北方,所以此时的他,应该是在凉州一带负责北边的防务。荆州发生了战事,他是根本没机会支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